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机电一体化教案样例(精编3篇)
机电一体化教案样例(精编3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机电一体化教案样例(精编3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机电一体化1只要你学会了机电一体化的所有课程已经很不错了,机电一体化课程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传动、金属材料与金属工艺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自动控制原理、机床电气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数控系统及应用、可编程器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你是学习上面这些内容吗?如果是的话,就可以找机电厂,电厂,电气控制设备厂,或普通工厂的机电维修等工作,在工作中,就学点电气自动化的知识,这样深化你的机电一体化的知识。只要你认真领会了机电一体化化的实践知识,去到那里都会很容易找到工作的。因为现在的社会都是机电自动化的社会了。现在中型的小工厂都会用得上机电一体化,只要有控制机械的工厂都可以去实践学习。刚开始就是不求工资的高低,只要在实践中深化自己,有了第一次的就业经验,第二次就也就会很容易了,因为招聘的人一般都会问你第一次在那里工作。工作的情况,经验的,你就要好好展示你的才华了。管理员也可以呀,专门搞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工程力学,C语言程序设计等工作,专门专业是很不错的,将来社会所有工厂都会陆续进行改造为机电一体化控制。前景无限呀。至今机电一体化发展已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但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与成长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阐述了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机电一体化是现代技术的必然结果,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核心技术,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核心人才。现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前景等方面谈机电一体化技术以及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工业发展需要机电一体化专业高职人才的必要性。机电一体化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专业之一.但我国目前这个专业高层次人才奇缺,高精尖方向大部分都被国外控制.因此,如果想在这个方面发展,如果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并有实践经验,甚至是博士研究生,那么前途无量的.机电一体化的未来发展趋势探析论文关键词: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特征;发展论文摘要:介绍了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特征,研究了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了未来发展前景和一些重要技术热点。近些年来,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在民用工业和军事领域得到广泛地应用。因此,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成为当今机械工业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1.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特征光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由动力、机构、执行器、计算机和传感器五个部分组成,相互构成一个功能完善的柔性自动化系统。其中计算机软硬件和传感器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要组成要素。与传统的机械产品比较,光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以下技术特征。体积小,重量轻,适应性强,操作更方便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使得操作人员摆脱了以往必须按规定操作程序或节后频繁紧张地进行单调重复操作的工作方式,可以灵活方便地按需控制和改变生产操作程序,任何一台光机电一体化装置的动作,可由预设的程序一步一步控制实现,甚至实现操作全自动化和智能化。功能增加,精度大幅提高光机电一体化系统包括以激光、电脑等现代技术集成开发的自动化、智能化机构设备、仪器仪表和元器件。电子技术的采用使得包馈控制水平提高,运算速度加快,通过电子自动控制系统可精确按预设动作,其自行诊断、校正、补偿功能可减少误差,达到靠单纯机械方式所不能实现的工作精度。同时,由于机械传动部件减少,机械磨损及配合间隙等引起的误差也大大减小。部分硬件实现软件化,智能化程度提高传统机械设备一般不具有自维修或自诊断功能。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使得电子装置能按照人的意图进行自动控制、自动检测、信息采集及处理、调节、修正、补偿、自诊断、自动保护直至自动记录、显示、打印工作结果。通过改变程序,指令等软件内容而无需改动硬件部分就可变换产品的功能,使机械控制功能内容的确定和变化趋势向软件化和智能化。产品可靠性得到提高,使用寿命增长传统的机械装置的运动部分,一般都伴随着磨损及运动部件配合间隙所引起的动作误差,导致可动摩擦、撞击、振动等加重,严格影响装置寿命、稳定性和可靠性。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使装置的可动部件减少,磨损也大为减少,像集成化接近开关甚至无可动部件、无机械磨损。因此,装置的寿命提高,故障率降低,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融合了多种学科新技术,衍生出许多功能更强、性能更好的新产品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研究开发涉及到许多学科和专业知识,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声学、机械工程学、电力电子学、电工学、系统工程学、光学、控制论、信息论和计算机科学等。例如人们很熟悉的静电复印机、彩色印像机等,就是一种由机、电、光、磁、化学等多种学科和技术复合创新的新型产品。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将光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与机械技术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衍生出许多功能更强、性能更好的新一代技术装备。产品系统性增强,各部分系统间协调性要求提高光机电一体化是一门学科的边缘科学技术,多种技术的综合及多个部分的组合,使得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及产品更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其各个组成部分在综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中相互配合有严格的要求,这就要求各种技术扬长避短,提高系统协调性。2.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现状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科技领域急起直追,我国的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已取得明显的成效,数控产品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经济型灵敏数控装置发展很快,是我国特有的经济实用产品,不但适用国内市场的需要,部分产品还随主机配套出口。国内的机械产品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C)和微电子技术控制设备也越来越多,覆盖面也日益扩大,从纺织机械、轴承加工设备、机床、注塑机到橡胶轮胎成型机、重型机械、轻工业机械都是如此,我国自行研制和生产的光机电设备,在质量上也有重大突破,为今后的推广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发展趋势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成为一种新兴的学科,并逐渐成为一种产业,而这些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从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未来技术热点主要包括:(1)激光技术1)高单色性,利用激光高单色性作精密测量时,可极大地提高测量精度和量程。2)高方向性,因具有很远距离传输光能和传输控制指令的能力,从而可以进行远距离激光通信、激光测距、激光雷达、激光导航以及遥控。3)高亮度性,利用激光的高亮度特性,中等亮度激光束在焦点附近可产生几千到几万度的高温,可使照射点物体熔化或汽化,对各种各样材料和产品进行特种加工。4)相干性,由于激光速频率单一、相位方向相同。适用于激光通信、全息照相、激光印刷以及光学计算机的研制,而在实际运用中也会通过一些激光技术改变激光辐射的特性,应用范围更广。(2)传感检测技术1)激光准直,能够测量平直度、平面度、平行度、垂直度,也可以做三维空间的基准测量。2)激光测距,其探测距离远,测距精度高,抗干扰性强,体积小,重量轻,但受天然影响大。3)光纤探测器,在目标很小,间隔受限或危险的环境中,最常选用的是光纤探测器。其他还有激光打孔、刻槽=标记、光化学沉积等加工技术。(3)激光快速成型技术激光快速成型是利用计算机将复杂的三维物体转化为二维层,将热塑性塑料粉末或胶粘衬底片材纸张烧结,由点、线构造零件的面(层),然后逐层成型。激光快速成型技术可使新产品及早投放市场,极大地提高了汽车生产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和产品的竞争能力。(4)光能驱动技术利用光致变形材料可制作光致动器和光机器人。现已研制成功一种光致动器,其工作原理是将光照在形状记忆合金上,反复地通、断使材料伸缩,再利用感温磁性体的温度特性,将材料末端吸附在衬底上。利用材料本身的伸缩和端部的吸附特性,加上光的通断便能实现所要求的动作。实验验证,该致动器能可在顶面步行。这种状态目标处于初级阶段,如果能发现具有优异光作用特性的动态物质,则可使光能驱动技术广泛应用。3.结语技术上的改革和与之相配套的技术支持是创新技术的基础。开发光机电一体化产品有不同的层次和灵活的自由度。在机械技术中恰当地引入电子技术,产品的面貌和行业的面貌就可以迅速发生巨大变化。产品一旦实现光机电一体化,便具有很高的功能水平和附加价值,将给开发生产者和用户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参考文献[1]刘志,朱文坚.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现代制造工程,2001(12)梁进秋.微光机电系统国内外研究进展.光机电信息,2000(8)宋云夺编译.光机电一体化业的未来.光机电信息,2003(12)左铁钏、施定源、陈铠.激光加工技术的优势及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激光杂志,1999(4)王家淳.激光焊接技术的发展与展望.激光技术,2001(2)机电一体化2参考下...前言早在150年前,有梭织机逐步代替手工织布,那时有梭织机比手工织布的产量高1倍。1844年开始出现无梭织机,柔性剑杆织机起始于1925年,二战后,50年代至60年代实现商品化生产,并逐步取得显著进步,目前剑杆织机引纬率达到1500m/min以上。剑杆织机主要是为解决引纬方法而设计,包括刚性、柔性及可伸缩式的引纬方式。其主要产品是服装用面料,与其它引纬方式比较,剑杆织机的引纬方式适应于多色引纬,可以生产12色引纬的多式花样图案的产品,包括以往各种类型的纱线、生产各种类型的织物。积极式的剑杆驱动,可以对许多引纬比较困难的纱线完成引纬。刚性剑杆织机引纬系统的最大优点是积极将纬纱传递到织口中心而不需要任何引导装置,刚性剑杆织机占地面积小,主要是筘幅宽度有一定的限度。柔性剑杆织机引纬系统的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引纬率显著增加,筘幅宽达460cm。20世纪最后15年,电子计算机引入织机,微电子CAD-CAM体系得到广泛应用,使微电子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与织造技术形成完美的结合,许多电子装置及系统与织机的结合成为剑杆织机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微电子技术在剑杆织机上的广泛应用,包括引纬技术等。一些引纬元件大为改进,体积小巧、重量又轻。由于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剑杆织机的速度及引纬率大大提高。在各种引纬方式中,如片梭引纬、剑杆引纬、喷气引纬及喷水引纬系统中,剑杆引纬速度除喷气引纬外也是很高的。20世纪后50年剑杆织机取得显著进步,特别在1995年米兰及1999年巴黎展览会上,向世界展示了最新型的高科技剑杆织机。1963年至1999年间,剑杆织机在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上展出时的运转速度及引纬率有很大的变化。如柔性剑杆织机引纬率从1963年的315m/min上升到1999年的2000m/min;转速从1971年的200r/min上升到1999年的800r/min。刚性剑杆织机引纬率从1963年的400m/min上升到1999年的1300m/min,转速由1971年的300r/min上升到1999年的650r/min。舒美特(Somet)、泽尔、毕佳乐、万特斯、多尼尔及津田驹等公司的产品的速度提高比较显著,国产剑杆织机的速度已达到504r/min。努力提高织机的产量及运转性能、提高织造效率及产品质量,是机器制造商为参与世界竞争的奋斗目标。剑杆织机不仅速度及引纬率有很大提高,而且织机幅宽也增加较快,经过多年的努力改进,剑杆织机的速度及引纬率已大大超过片梭织机,但幅宽尚不能与片梭织机相比拟。舒美特的柔性剑杆织机引纬率约在753m/min~1245m/min之间,幅宽为150cm~370cm,而到1999年时引纬率已达到900m/min~1525m/min,幅宽为150cm~350cm。1991年毕佳乐的剑杆织机引纬率为78m/min~1023m/min,1999年时则达到835m/min~1330m/min,幅宽为128cm~312cm。全世界主要生产剑杆织机的厂家,包括中国在内约有18家公司,目前大多生产柔性剑杆织机。更为突出的进步是新型剑杆织机已完全实现了电子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变频调速技术与织机机械的完美结合,使剑杆织造技术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水平。新型剑杆织机自动化水平主要表现在下述12个方面:(1)自动去除纬向疵点;
本文标题:机电一体化教案样例(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849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