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以下内容均由网上整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9分)1.“按自然法则处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关系,就可使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这一观点最早出现在我国()A.先秦思想家荀况的《王制》B.秦朝的《田律》C.《唐律》D.西周的《伐崇令》2.环境权理论是由哪个国家的环境法教授提出的。()A.日本B.美国C.法国D.中国3.排污单位应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的缴费通知单,在几天内向指定银行缴付排污费()A.20B.30C.60D.904.珍稀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属于()A.资源开发许可证B.资源利用许可证C.资源进出口许可证D.养殖使用证5.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在追究环境损害引起的民事责任时,只需具备什么要件,即可追究民事责任()A.故意B.过失C.实施了危害行为并造成危害结果D.违法行为6.负责灯塔的主管部门在执行职务时,因疏忽造成海洋污染损害的,由谁承担责任()A.船舶所有者B.该主管部门C.两者共同承担D.不存在责任的承担7.某工厂超标排污致使下游的河水变色,幸发现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未产生重大后果。对该工厂的环境违法行为应追究()A.行政责任B.民事责任C.刑事责任D.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8.某村办皮革厂的职工历来有节俭的传统,常常将厂里的边角料皮革带回家做燃料,废物利用,致使村里经常弥漫着一种怪味。该行为违反了()A.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B.大气污染防治法C.水污染防治法D.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9.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谁可以根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划定本行政区域内各类噪声环境质量标准的适用区域()A.国务院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C.国务院或省级以上人民政府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10.依《草原法》规定,哪些开发利用活动是被禁止的()A.在草原上割灌木、挖药材、挖野生植物、刮碱土等B.采集草原上的珍稀野生植物C.在半荒漠草原挖灌木D.在草原上拉肥土11.对保护海洋环境的责任作出最全面规定的是()A.《日内瓦海洋法公约》B.《伦敦倾倒公约》C.《马波尔公约》D.《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2.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依法赔偿损失;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盗伐株数多少倍的树木?()A.5倍B.10倍C.15倍D.20倍13.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什么文件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A.环境影响报告书B.环境影响报告表C.环境影响登记表D.环境现状评价书14.环境方法标准的作用是什么?()A.确定环境标准是否合法有效的根据B.是确定环境监测数据以及环境纠纷中有关各方出示的证据是否合法有效的根据C.是标定环境监测仪器和检验环境保护设备性能的法定依据D.是认定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根据15.根据我国《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名录》,把我国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为()A.珍稀种,濒危种,稀有种B.濒危种,稀有种,渐危种C.珍稀种,稀有种,普遍种D.濒危种,渐危种,普遍种16.谁是对船舶污染实施监督管理的机关?()A.各级政府的环保部门B.各级交通部门的行政机关C.各级人民政府的水利管理部门D.各地卫生行政部门17.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对行政复议不服的,诉讼时效为()A.15天B.30天C.2个月D.3个月18.《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和《赔偿公约》适用于什么所产生的油污()A.客轮B.货轮C.油轮D.一切船舶19.谁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A.国务院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各级人民政府的环保部门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8分)1.我国对污染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有()A.实行排污申报登记制度B.征收排污费制度C.限期治理制度D.水污染事故E.对水污染物排放企业实行现场检查2.开采矿产资源,必须缴纳()A.资源税B.所得税C.资源补偿费D.资源利用费E.资源开发费3.我国单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的分类主要有()A.土地利用规划法B.环境利用防治法自然保护法C.自然保护法D.环境标准法E.环境管理保护法4.目前我国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的形式是()A.征收自然资源税B.征收自然资源费C.出售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特许权D.向收益者收费E.征收自然资源税和征收自然资源费5.在下列环境纠纷中,当事人有仲裁协议的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A.船舶污染B.海上石油开发勘探C.涉外经济贸易D.涉外运输E.其他海事纠纷6.从我国大气环境的现状分析,大气中主要污染物为()A.一氧化碳B.二氧化硫C.烟尘D.氮氧化物E.铅7.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将固体废物分为()A.可降解废物B.工业固体废物C.城市生活垃圾D.危险废物E.不可降解废物8.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有()A.树种和森林类型繁多B.可再生性C.生长的周期性D.易受人类开发利用的影响E.森木覆盖率低9.下列社会组织中哪些属于国际环境法的主体()A.国家B.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C.欧洲联盟(EU)D.根据环境条约建立的国际组织E.非营利性的环保组织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可持续发展2.环境质量标准3.国际环境合作原则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什么是“三同时”制度,我国对“三同时”制度的有效执行是怎样规定的?2.我国对水污染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类型有哪些?建立自然保护区需具备怎样的条件?五、论述题(12分)论因果关系“推定”原则。六、案例分析题(12分)A市甲养殖场承包了水库的600亩水面养殖淡水鱼。乙造纸厂位于距水库2000米处,自投产后第一年有一定数量的污水沿河道排入水库。甲养殖场共向水库投放鱼苗10万尾,投资8万元。1989年10月,甲养殖场工作人员发现水面上漂浮了很多死鱼,经打捞共有1000余条。养殖场当即通知乙造纸厂,并要求赔偿损失。乙造纸厂认为其排放水量未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且已交排污费,拒不承担赔偿责任。环保局调查后认定鱼死的原因是造纸厂排污所致,但造纸厂排污确实合乎国家规定的标准。养殖场多次找环保局要求解决,但始终没有结果,于是向人民法院起诉。请问:造纸厂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9分)1.A2.B3.A4.B5.C6.B7.A8.B9.D10.C11.D12.B13.B14.B15.B16.B17.A18.C19.B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1.ABCDE2.AC3.ABCE4.AB5.ABCDE6.BC7.BCD8.AE9.ABCD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以维护一定的环境质量,保护人群健康、社会财富和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目标,规定环境中各类有害物质(或因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容许含量。3.指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国际社会的所有成员应当采取合作而非对抗的方式协调一致的行动,以保护和改善地球环境。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1)“三同时”制度是指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包括小型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自然开发项目,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其他工程项目,其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和其他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简称为“三同时”制度。(2)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三同时”制度。各级人民政府的环保部门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必须有环境保护内容。建设项目在正式投产使用前,建设单位要向环保部门提交“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报告”,说明设施运行情况、治理效果和达到的标准。2.(1)实行排污申报登记制度。(2)实行征收排污费和超标准排污费制度。(3)治理和限期治理。(4)对水污染物排放企业实行现场检查。(5)水污染事故。(6)跨行政区域水污染纠纷的解决。3.(1)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的类型主要有:资源管理保护区、自然古迹保护区、科研保护区、国家公园、管理保护区、文化景观保护区。(2)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以及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草原和荒漠;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其他自然区域。五、论述题(12分)(1)因果关系推定,就是在不能确定因果关系时,采用“流行病统计学”的方法,认为“推定”因果关系。(2)在一般民事诉讼中,要求原告提出侵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并提出直接证据。但由于环境损害因果关系的认定十分困难和复杂,因此在环境民事诉讼中采用因果关系推定原则。(3)原因:A.一般侵权行为大多直接作用于受害人,环境侵权则要通过“环境”这一载体,再作用于人体和财产,其因果关系不容易直接显现出来;B.环境侵权的原因事实是排放于环境的各种污染物。它们对生物和人体的危害以及自身在环境中的发展规律,人们尚不能很快作出科学的说明,因此很难取得因果关系的直接证据。C.污染物在环境中具有潜伏性和积累性,污染行为与损害结果,可能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差,有的数月甚至数年,这种时空的延伸也使因果关系认定极为困难。D.很多污染是多因子复合作用的结果,致人生病也可能有多种原因,如哮喘病,可以由大气污染引起,也可能由吸烟引起。六、案例分析题(共12分)造纸厂应承担赔偿责任。首先应明确的是污染环境损害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我国法律规定的环境侵权责任是无过错责任制。即因污染环境而给他人造成财产或人身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即使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过失,也要对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除非具备免责条件。而我国法律规定的免责条件为:(1)不可抗力;(2)因受害人自身引起的;(3)由第三者的故意或过失引起的。在本案中甲养殖场所养淡水鱼引水质污染而受损,这一损害的发生是由造纸厂的排污行为造成的。乙造纸厂既无法定免责事由,又不能证明甲养殖场的鱼死与其排污的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因此,造纸厂应当承担赔偿的责任。其以排污未超标为抗辩事由,不是法定免责事由,不予采纳.《环境法》试题(一)一、单项选择(10分)1、环境法上的环境概念包括:A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B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C工业环境与农业环境D国内环境与国际环境2、环境法以调整人与自然的矛盾、促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属于:A公法范畴B私法范畴C社会法范畴D国际法范畴3、直接体现预防为主原则的环境法基本制度是:A排污收费制度B限期治理制度C“三同时”制度D环境事故报告制度4、征收排污费的对象包括:A一切开发建设项目B一切对环境有影响的开发建设项目C一切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D一切超标排污的企事业单位5、破坏环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A过错责任原则B无过错责任原则C公平责任原则D危险责任原则6、下列不属于环境行政责任形式的是:A环境行政处分B环境行政处罚C环境行政赔偿D环境行政强制7、下列不属于水污染防治特殊制度的是:A总量控制与核定制度B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制度C划定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制度D“三同时”制度8、固体废物污染属于:A有毒有害物质污染B环境要素污染C生态资源破坏D生活环境污染9、下列不属于生物资源保护范畴的有:A野生动物保护B森林资源保护C土地资源保护D渔业资源保护10、下列不属于人文生态环境保护的有:A风景名胜区B人文遗迹C城市环境D自然保护区四、简答(30分)1、简述环境法的特征。五、论述(15分)1、试述环境责任原则的主要内容、实施纲要与现实意义。六、案例分析(15分)1988年6月初,湖北省某医学科研所经武汉市城建办批堆,在东湖北路西距医学科研所南10米处,建造一座4层楼住宅。为保证顺利开工,原告在未取得水产部门同意的情况下,于1988年9月2
本文标题:环境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90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