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语文A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鹬蚌相争》教案
语文A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鹬蚌相争》教案《鹬蚌相争》主要讲的是蚌开壳晒太阳。鹬啄它,被蛤蜊咬住了。双方都拒绝让步。渔夫来了,抓住了他们两个。澄清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如果双方都坚持不住,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别人从中受益。以下是网友为大家带来的语文A版二年级语文卷《碰撞与冲撞》的教案。让我们来看看!《鹬蚌相争》课文原文有一年,赵国要攻打燕国。燕王听到了消息,就派苏代去劝说赵王罢兵。苏代赶到了赵国。他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河滩上有一只蚌,正在懒洋洋地晒太阳。它舒服地张开了蚌壳,露出了里面的蚌肉。一只叫鹬的水鸟看到了,就用长嘴去啄蚌的肉。蚌连忙收拢蚌壳,结果把鹬的长嘴夹住了。鹬怎么也摆脱不了蚌。它生气的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让太阳晒死你!”蚌也毫不示弱,它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我看你也活不成!”正当鹬和蚌相持不下的时候,一个渔翁路过这里。他毫不费力地把它们都捉了起来。讲完了故事,苏代对赵王说:“大王,赵国攻打燕国就如同鹬和蚌相争,两国都不会得到好处,而强大的秦国就会像渔翁一样占到便宜。”赵王听了苏代的话,认为他说得非常有道理。于是,他决定不再攻打燕国。《鹬蚌相争》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2.自主积累4个以上词语。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了解课文内容,能讲述这个成语故事,知道与人相处时要懂得退让。教学重点:1.会认10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成语故事。教学难点:感悟课文内容,知道与人相处时要懂得退让。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看一段动画片。(课件出示《鹬蚌相争》的动画片,学生观看。)2.学生思考:看了这段动画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还想知道些什么?3.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由轻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自学生字。2.出示会认字字卡,指名认读。组词。3.同桌讨论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用开火车的方式读生字。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学生评价。三、精读课文。1.读读课文,你认为哪些自然段讲了鹬蚌相争这个故事?(3—6自然段)2.精读3—6自然段。(1)自己读一读这个故事,认为有意思的地方画上“﹏”,不理解的词句旁画个“?”。(2)学生汇报。(3)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4)学习第三自然段。①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②请同学们默读这一自然段,想想这一个自然段讲的是关于谁的故事?这一段有很多表示动作的词语,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并配上相应的动作吗?③学生汇报。④老师指导朗读。(5)学生自主学习4—6自然段。课件出示学习要求:①请同学们找出写鹬和蚌争论的自然段,同桌分角色朗读,并评一评同桌读得怎么样?练一练争取让自己读得更好。②自己读读第4—6自然段,想想还有什么不理解的词语或不懂的地方,同桌讨论讨论,还是弄不懂就作个记号,待会儿提出来,大家解决。(理解:摆脱、毫不示弱、相持不下、毫不费力等。)(6)学生汇报。(7)齐读第3—6自然段。(8)试试看,自己能绘声绘色地把《鹬蚌相争》讲给大家听吗?3.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其实这篇课文还藏着一个故事,聪明的孩子们快找一找吧!(1、2、7、8自然段)4.请想读的同学自由地读读第1、2、7、8自然段,想想故事里都讲了什么?比比谁说得最棒!5.你知道苏代为什么要对赵王讲这个故事吗?四、拓展延伸,联系实际。1.自由读读全文,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些什么?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在生活中你见过类似鹬蚌相争的事情吗?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读一读这些词语。劝说懒洋洋鹬蚌相争相持不下毫不示弱啄张开收拢露出毫不费力2.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鹬蚌相争》这篇课文,谁能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大家听听。3.齐读全文。4.其实像这样有趣的成语故事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课余到成语故事的网站去看一看。二、学习会写字,记忆字形。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有什么特点,找一找哪些字已经会了,哪些字容易写错,再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1)易写错的字:“候”字不要掉了中间一竖写成了“侯”。“夹”字不要写成了“来”字。“占”字的上面不要写成了“十”。(2)左右结构的字有:攻、劝、洋、脱、候、理。要先让学生去观察字形的特点,都是左窄右宽,再引导学生观察重点笔画在什么位置,为写好字打基础。最后再根据构字方法进行字形的记忆。“洋”是形声字,左表形(海洋,有水才能有洋),右表声。三、练习写字。1.先描写课本中的生字。2.在写字本上写偏旁和生字。3.评一评,看看哪一个字写得好,哪一个字写得不好,为什么?4.继续练习写字,争取把后边的字写得更好。5.当堂反馈,进行听写。鹬蚌相争教学反思1《鹬蚌相争》是1古文原文的寓言,文字特别简练,却又不失形象生动。道理明了深刻,而又颇能让人体味到其中的含蓄和幽默,但因其毕竟是文言文,在文字表达上与现代文有着很大的差异,学生学起来多少会感到有些困难枯燥。在备课时我回忆起了孙老师执教的《学弈》一课,也是1文言文,教学效果很好,我也进行了尝试。文言文语言简练,有着特殊的魅力。因此应该加强读的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言文的语言美。本节课我也大量地安排了读的环节,比如:理解之前的听教师范读、领读,指导学生断句停顿,读出语气,学生练读,读流畅。表面看来学生会读了,在老师的指导下也读出了一点“古味”,但仔细再学生的读中缺少点什么,那就是语气。学生朗读的语气应该让学生自己通过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去感悟,在正式讲课后我让学生理解了意思之后再指导读,那么读的语气就鲜活多了。所以要把读贯穿在整个教学之中,尤其注意不要把对读的感悟强加给学生,应培养学生自悟自读的能力,这样学生读的能力才会提高。同时我也发现了音乐是充满感染力的,音乐能使使同学们投入到文章中去读得有声有色。鹬蚌相争教学反思2《鹬蚌相争》是第五册的内容,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鹬和蚌互相争执、谁也不让谁,最后让渔翁得利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懂得谦让,不然反而会让第三方获利。文章非常短小,但寓意无穷。文章的大部分内容都是鹬和蚌的对话,把对话读通了,读顺了,读得有感情了,文章自然就理解了。例如,学生不理解“威胁”一词,我就通过示范朗读,让学生体会语气中“恶狠狠”的意味。学生不理解“得意洋洋”一词时,我让学生比赛谁读得得意,几位同学一比,“得意洋洋”中骄傲的意味就出来了。把鹬蚌的对话读好了,这些不易理解的词语自然迎刃而解。接着,我请了学生分角色朗读,一遍不够,两遍不够,学生的声音越来越响,就能明白当时“谁也不让谁”的紧张气氛了。然后我继续让学生读,直到读了五六遍,学生的声音都快嘶哑了,再也读不响的时候,就更能理解“筋疲力尽”这个词语的含义了。对于中低年级来说,单纯说教式的词语解释并不能让他们很好地吸收消化,也会逐渐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相反,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词语的意思,在有趣的游戏化的朗读中体会词语的含义,是更适合中低年级学生的教学方法。
本文标题:语文A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鹬蚌相争》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907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