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环境教育01第一章_国际环境教育的历史发展
环境教育学授课教师:廖祖荷总学时数:51学时第一篇环境教育的发展概况第一章国际环境教育概况第二章中国的环境教育第三章国外环境教育实例简介第二篇环境教育的理论基础第四章环境教育的基本理论第五章环境教育的原则及方法第六章环境教育的管理与评价第三篇环境教育的内容第七章环境科学知识教育第八章环境文化教育第九章环境道德教育第十章环境法制教育第四篇环境教育的途径第十一章学校环境教育第十二章社会环境教育第十三章家庭环境教育第一章国际环境教育概况国际环境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产生、确立、发展第一节国际环境教育的产生第二节国际环境教育的确定第三节国际环境教育的发展(3学时)第一节国际环境教育的产生产生的标志:为1972年6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联合国环境会议发表的《人类宣言》一、国际环境教育的孕育1.《寂静的春天》与美国的《环境教育法》1962年,美国的海洋生物学雷彻尔.卡逊(Rechelcasson)女士著的《寂静的春天》一书问世,该书关于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惊世骇俗的预言强烈地震撼了广大民众。此后在美国,一些限制杀虫剂使用的立法和各种环保组织应运而生,同时导致了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成立及1970年国际第一部《环境教育法》的产生。2.第一个非政府的国际环保协会——“罗马俱乐部”。“罗马俱乐部”——1968年由意大利、瑞士、前西德、美国等10个国家的30位科学家、教育家、经济学家、人类学家和工业学家组成。罗马俱乐部提出“零增长论”的理论,认为:为保护自然,避免自然资源枯竭,要么使人口增长,经济增长则为零;要么使经济增长,人口增长则为零;要么两者都为零。3.“国际绿色和平组织”该组织是一个国际性的民间环保组织,成立于1971年,创始人是加拿大一名叫大卫.麦格塔格的工程师,当时的总部设在英国伦敦。该组织在全球的主要工作内容:(1)森林保护(2)气候变暖与再生能源(3)有毒物质污染(4)海洋生态保护(5)核武器与核能(6)生物安全二、国际环境的教育产生标志为:《人类环境宣言》(1972)1.《宣言》的孕育过程1968年,出席联合国大会的瑞典代表团提请各成员国必须要关注人类环境越来越突出的危机。并经过多次讨论和辩解,联合国提出全世界都要加强对人类环境的关注.经过4年时间,用一个工作报告协调了各国的不同观点和不同情况,在形成一个综合性文件,这就是1972年联合国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1972.6.5_15在瑞典斯德哥尔摩)2.《宣言》的七个共同观点(见P9)(1)人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创造者.(2)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关系到各国人民的福利和经济发展,是人民的迫切愿望,是各国政府应尽的责任.(3)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妥善运用则造福人类,反之则对任何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4)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多数是因发展迟缓所致.(5)人口的自然增长会不断引起环境问题,必须要计划生育。(6)人类为了在自然界中获得生存和自由,必须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子孙后代保护好环境。(7)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携手保护环境,妥善利用和保护地球上的自然资源。3.《宣言》共同原则的8个方面(1)人人都有在良好的环境里享受自由、平等和适当的生活条件等基本权利,同时也有为当今和后代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神圣职责.(2)保护地球上的自然资源,特别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代表物种以及濒于灭绝的野生生物。保护大自然、保护海洋,有毒物质排入环境应以不超过环境自净能力为限度。妥善规划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3)一切国家的环境政策都应增进发展中国家现在和将来的发展潜能,鼓励各国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财政和技术援助,以补充这些国家自己的努力。(4)各国在从事发展设计时要统筹兼顾,务使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互协调。(5)由于人口增加过快或人口过分集中而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区域,或由人口密度过低而妨害发展的区域,有关政府应采取适当的人口政策。《人类环境宣言要点、1972》(6)一切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应倡导环境科学的研究和推广,相互交流经验和最新科学资料。鼓励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造成经济负担的环境技术。(7)依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原则,各国具有按其环境政策开发其资源的主权权利,同时也负有义务,不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环境造成损害。(8)国家不论大小,以平等地位本着合作精神,通过多边和双边合作,对所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加以有效的控制或消除,妥善顾及有关国家的主权和利益。各国应确保各国际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有效和有力的协调作用。《人类环境宣言要点、1972》4、“6.5”世界环境日1972.6.5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建议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开幕日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接受通过这项建议。世界环境日的意义:提醒全世界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要求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来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第二节国际环境教育的确定确立的标志:为1975年10月在南斯拉夫首都召开的会议上发表的《贝尔格莱德宪章》大会确定了与环保有关的机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国际环境教育规划署一、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1973.1)UNEP的性质:是联合国的一个业务性专门机构。是环境规划理事会的常设机构,负责处理联合国在环境方面的日常事务,促进和协调联合国内外的环境保护工作。UNEP的主要职责:(见P13)二、成立国际环境教育规划署(IEEP)1975年10月联合国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了国际环境教育大会,65个国家的教育领导和专家出席了会议。在该大会中,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设立的一个国际环境教育协调机构.成立后实施了五项国际环境教育计划.三、国际环境教育确立的标志:《贝尔格莱德宪章》《贝尔格莱德宪章》是这一次国际环境教育大会的主要成果.国际环境教育规划署的成立和《贝尔格莱德宪章》的制定和发布,就是国际环境教育的确立.第三节国际环境教育的发展发展的重大标志为1992.6.3-14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一.第比利斯国际环境教育会议召(1977.10.14-26在原苏联格鲁吉亚共和国第比利斯市)1.《环境教育第比利斯政府间会议宣言》2.环境教育政府间会议的建议书3.最具影响的重要著作《只有一个地球》其主要内容包括:地球是一个整体;科学的一致性;发达国家的问题;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地球上的秩序等五个问题。4.其他重要论著和报告(1)《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1980.3)其目的是保护地球的自然资源,不仅为了现在,而是为了子孙后代。《大纲》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最早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2)《南北生存计划——国际发展问题独立委员会的报告》(1980)(3)《进入21世纪》(2000)是美国一个研究机构向卡特政府提交的研究报告。二.莫斯科国际环境教育与培训会议(1987)大会要点:(p18)三.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巴西里约热内卢1992.6.3-14)1、通过《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通过《21世纪议程》3、通过《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4、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5、签署《生物多样化公约》1.《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规定了27项国际环境与发展的基本原则,提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和新概念。如:原则一:人类处在关注持续发展的中心。他们有权同大自然协调一致从事健康的、创造财富的生活.原则三:必须履行发展的权利,以便公正合理地满足当代和世世代代的发展与环境需要。原则二十一:应调动全世界青年人的创造性、理想和勇气,形成一种全球的伙伴关系,以便取得持续发展和保证人人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原则二十五:和平、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相互依存的和不可分割的。2.《21世纪议程》内容主要是从当时起到2000年在各个领域开展与地球可持续发展有关的行动计划。《21世纪议程》的基本思想是,人类正处于历史的抉择关头。我们可以继续实施现行的政策,保持着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在全世界各地增加贫困、饥饿、疾病和文盲;继续使我们赖以维持生命的地球的生态系统恶化。不然,我们就得改变政策。改善所有人的生活水平,更好地保护和管理生态系统,争取一个更为安全、更加繁荣的未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秘书长在《21世纪议程》的序言中指出:“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光靠自己的力量取得成功,而联合在一起,我们就可以成功。全球携手,求得持续发展。”3、《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发出了建立起一种“新的全球伙伴关系”的口号,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成为国际环境保护的新开端。声明的全称为“关于所有类型森林的管理、保存和可持续开发的无法律约束力的全球协商一致意见权权威性原则声明”,主要内容:a.林业这一主题涉及环境与发展的整个范围内的问题和机会b.这些原则的指导目标是要促进森林的管理、保存和可持续开发c.关于林业问题及其机会的审议应在环境与发展的整个范围内总体且均衡地加以进行.d.这些原则反映有关森林问题的头一个全球性协商一致意见.e.这些原则应适用于所有地理区域和气候带.f.所有类型森林包含各种既复杂又独特的生态进程.g.森林是经济发展和维持所有生物所必不可少的h.确认许多国家的森林管理、保存和可持续开发责任是分配给各联邦、国家、州、省和地方一级的政府.4.《生物多样化公约》:该公约是一项有法律约束力的公约,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植物和动物,最大限度地保护地球上的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以造福于当代和子孙后代。公约规定,发达国家将以赠送或转让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补充资金以补偿它们为保护生物资源而日益增加的费用,应以更实惠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从而为保护世界上的生物资源提供便利;签约国应为本国境内的植物和野生动物编目造册,制定计划保护濒危的动植物;建立金融机构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实施清点和保护动植物的计划;使用另一个国家自然资源的国家要与那个国家分享研究成果、盈利和技术.由于缺乏有效的环保措施,最近十几年来导致动植物物种濒临灭绝的所有因素,仍将继续对动植物造成更大的威胁。这些因素包括,人类进入野生动物栖息地,热带雨林和湿地土壤遭破坏,以及人类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冲击等。“公约”呼吁人们保护全球生物多样化,否则全球1/4的哺乳动物将在30年内灭绝。截止2004年2月,该公约的签字国有188个。在188个国家中,澳大利亚率先签署了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所提出的《气候变化公约》和《生物多样化公约》中国于1992年6月11日签署该公约,1992年11月7日批准,1993年1月5日交存加入书。5、《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不仅确定了长期目标,更确定了实现目标必须遵循的原则,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各要素方面保持均衡进行,发展中国家的合理需求应该得到满足,发达国家应该在(1992年6月,李鹏总理在联合国环境减排温室气体方面采取与发展大会上签署《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实际的行动.补充:《京都议定书》有关规定:1997年的日本京都会议上,各国通过了《京都协议书》,规定所有发达国家必须在2008—2012年之间,把产生温室效应的废气排放量比1990年的排放量减少5.2%以下。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从2008年-2012年各发达国家必须的完成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8%;俄罗斯、新西兰和乌克兰不削减,将温室气体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的水平上。《京都议定书》必需要在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的至少55个国家批准之后才具有国际法效力。《京都议定书》已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作业:查阅、学习下列文献:《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生物多样化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分别写出:1、
本文标题:环境教育01第一章_国际环境教育的历史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95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