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许昌导游词【参考4篇】
许昌导游词【参考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许昌导游词【参考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许昌古代遗迹导游词【第一篇】许昌古代遗迹导游词篇1:河南概况导游词古(一)河南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和北宋以前中国历史的核心区域之一。洛阳、开封以及安阳都曾是著名的古都,商代在河南建都,后来迁到“殷”(安阳),以后许多朝代在洛阳建都。每当中国内乱时期,群雄“逐鹿中原”,河南是必争之地。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河南是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发祥地。在这里,已经发现的许多古文化遗址,都在中华民族文化形成与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先后有20多个朝代的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留下了一大批名胜古迹。中国的“八大古都”包括洛阳(从夏朝始)、郑州、安阳、西安、开封、南京、杭州和北京。由于中原地区不仅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而且长期是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河南不仅历史文物古迹多,而且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做得非常好,2005年河南率先举办了“文化遗产日”,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说,看中国100年历史到上海;500年历史到北京;2000年历史到西安;5000年历史到河南。从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建都于河南偃师,至清王朝覆灭的4000余年历史中,河南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域长达3000年,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曾几度达到鼎盛,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中国七大古都河南就有3个,即:殷商古都安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河南大地上孕育的千古风流人物灿若群星,如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庄子、墨子、韩非、程颐、程灏,政治家和军事家李斯、刘秀、岳飞,科学家和医学家张衡、张仲景,文学家和艺术家杜甫、韩愈、白居易、李贺、李商隐、吴道子,以及近现代的李季、冯友兰、姚雪垠、李准等。从新石器时代在河南就有仰韶文化遗址,登封有夏代龙山文化城堡遗址,二里头文化。商朝(前16世纪-前11世纪)也以今河南为中心,它的最后一个都城殷,就位于今天的安阳。安阳安阳之名,始于战国末期。公元前257年,秦攻克魏国宁新中,更名为安阳。变宁为安,其意相近。古时以水北山南为阳,以其在淇水之北,故名安阳。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在八大古都中,殷都安阳排在中华古都之首。安阳是具有3300多年历史的古城,公元前1387年商王盘庚在现市区小屯一带正式建都,历时273年,成为商代后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商之后又有曹魏、后赵、前燕、东魏、冉魏、北齐先后在今安阳北郊的邺城建都。另外,它也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红旗渠精神的诞生地,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中华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在这里出土问世。在“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评选中,安阳殷墟商代晚期都城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名居榜首。还有,著名的大禹治水、文王演易、妇好请缨、苏秦拜相、西门豹治邺、岳母刺字等历史故事都发生在这里。安阳文物古迹较多,境内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为安阳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1952年11月毛主席视察安阳,对我们提出了殷切希望。1956年9月郭沫若先生留下了“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的著名诗句。江泽民总书记也于1991年2月和1996年6月两次视察安阳,并亲笔题词:“弘扬民族文化,建好古都安阳”、“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安阳市古代居天下之中,依山傍水,气候宜人,交通方便,地势优良。早在旧石器时代,安阳就成了我们祖先辛勤劳作、繁衍生息的好地方。在安阳县的小南海,发现了两万年前的原始人洞穴遗址,出土石器七千多件,还有动物骨骼化石和灰烬等。这是中原地区发现的第一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被郭沫若命名为小南海文化。在安阳市区的后岗,发掘有晚于小南海文化的三层文化:下层是距今六千年前的仰韶彩陶文化;中层是距今四千年前的龙山黑陶文化;上层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小屯白陶文化。在这里发现了仰韶、龙山、小屯的地层堆积先后叠压关系,最初解决了仰韶在先、龙山居中、小屯在后的历史顺序问题安阳殷墟位于安阳市小屯村以及周围的部分地区,是中国商代晚期都城的遗址,也是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资料考证的,并通过甲骨文以及考古挖掘所证实了的古代都城遗迹,其距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中国的商代自盘庚至帝辛即“纣”,在此建都长达273年之久,在中国历史上是可以确定准确地区的最早的都城。殷墟散布于安阳洹河的南北两岸,至今已发掘的有宫殿宗庙区、王陵区以及族邑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等众多历史遗迹,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以上。目前,安阳已经成为河南省的一座重要城市,每年都有不少专家、学者前去考察,并吸引着大批游人前往游览。开封开封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的开封,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迄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春秋时期,郑庄公在此修筑储粮仓城,定名为“启封”,取“启拓封疆”之义,后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名为开封。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均定都于此,素有“七朝都会”之称。北宋时期,从陈桥兵变到南宋偏安,历经九帝168年,“人口逾百万,货物集南北”,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国际性的大都会,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生动地描绘了古都开封当时的繁华景象。这一时期的开封,涌现出了清正廉明的包公、满门忠烈的杨家将、民族英雄岳飞、图强变法的王安石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开封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先民活动。而建城的时间可追溯到夏、商、周,距今已有2700多年。特别是北宋,这里经历九帝168年,繁荣与兴旺达到鼎盛,风光旖旎,人物荟萃,城郭恢弘,经济发达,人口逾百万,富丽甲天下,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史书曾以“八荒争凑,万国咸通”来描述当时北宋东京对外关系的盛况。自元之后,开封为中原省治。民国时期为河南省会。1948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攻克开封,因战略需要,旋即撤离。同年10月24日再次解放开封从此,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回到篇2:长平之战遗址导游词3篇长平之战遗址导游词3篇长平之战遗址,故址在今山西晋城高平市城北10公里的长平村。现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面是长平之战遗址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篇1:长平之战遗址导游词大家好!欢迎来到长平之战遗址游玩!长平之战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次战争,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此次战争过去已经两千多年了,但是,白起坑杀赵卒40万,令人触目惊心的杀谷,仍然浸透着萧瑟的战争气氛,而成为人们凭吊古战场之胜地。战国晚期,齐、楚、韩、魏、赵、燕六国相继走向衰弱,强大的秦国,雄心勃勃,开始实施统一六国的计划。公元前266年,秦相范睢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前262年,秦国发动了攻打韩国的战争,前260年,拉开了长平之战的序幕。战争经过了上党归赵,廉颇与秦坚壁对垒,秦将白起使反间计,使赵孝成王撤换了战争经验丰富的赵国名将廉颇,而启用了善于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的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在长平一带双方摆开了决战的架势。赵括一到长平,就改变了廉颇原定的战略,反守为攻,主动攻击。白起装着败退,诱赵军深入,尔后断赵军退路,将赵军分割包围,然后吃掉。赵军被围40天,粮绝无援,奋力突围,伤亡很大,没有成功,赵括本人也中箭身亡。赵军45万人被俘,被秦军全部坑杀在长平一带。尸骨遍野,头颅成山,血流成河,成为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最为残酷的杀害战俘的一次战役。此次战争,秦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为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此次战争对于研究战国晚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变革兴衰以及秦统一中国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平之战遗址,现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范围广阔,西起骷髅山、马鞍壑,东到鸿家沟、邢村,宽约10公里;北起丹朱岭,南到米山镇,长约三十公里,东西两山之间,丹河两岸的河谷地带均属于重点保护区。古长平在今高平市城北10公里的长平村。高平春秋时称泫氏,战国时改为长平。这里是中华民族原始文明的发祥地,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中华第一大帝——炎帝就活动在泽潞盆地,逝世后就埋葬在羊头山东南的庄里村,是为炎帝神农氏的先茔。高平三面环山,丹河从北向南纵贯全境,这里崇山峻岭,地形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长平之战遍及大半个高平,涉及到的山岭、河谷、关隘、道路、村镇五十多处。距今虽然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但是,许多优美的故事和传说,至今仍然广为流传,许多地名、村名的由来都与此次战争有关,如康营、谷口、围城、箭头、弃甲院、三甲、赵庄、徘徊等。百里长城(又称秦垒)、营防岭、空仓岭、白起台、骷髅山、将军岭、廉颇屯等许多遗址遗迹尚存。秦军为断绝赵军的粮道和援军而修筑的长城,西起丹朱岭,经关和岭、羊头山,到陵川的马鞍山,蜿蜒曲折百余里,至今遗址尚可见到。围城村相传为赵军被秦军围困处,赵括就死于此地。赵庄村,相传长平大战后,此地成为一片废墟,赵括死后,当地老百姓将赵括尸体偷回,葬于村北的二仙岭上,为使子孙后代不忘赵国,遂将此地改名为赵庄。成语纸上谈兵就是指赵括用兵的教条主义。谷口村,相传是白起坑杀赵军的地方,因此,谷口村又名杀谷、哭头、省冤谷,位于高平市城西5公里处,村子里有白起台、骷髅山、骷髅王庙等古迹。骷髅王庙始建于唐代,唐玄宗作潞王时,巡幸至此,见白骨遍野,头颅成山,触目惊心,遂在头颅山旁修建骷髅王庙,择其骷骨中巨者,立像封骷髅大王。现骷髅王庙为清代遗构,庙内塑赵括夫妇像。明代诗人于达真写道:此地由来是战场,平沙漠漠野苍苍。恒多风雨幽魂泣,如在英灵古庙荒。赵将空余千载很,秦兵何意再传亡?居然祠宇劳瞻拜,不信骷髅亦有王。每到高平旅游观光的人们,都要到骷髅王庙参观游览,领略长平古战场的雄浑场面。长平之战遗址内,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常有戈、矛、箭头等文物出土。近年来,高平市对长平之战的考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有许多重要的发现。1995年5月,在永录村发现一处尸骨坑,此坑就在将军岭下,出土了大量的尸骨以及刀币、布币、半两、箭头、带钩等文物,为研究长平之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此尸骨坑现已原地保护,不久就会对游人开放。今天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下面是大家自由参观的时间,我们大概在30分钟后在门口集合,希望这次参观能给大家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预祝大家能玩的开心,谢谢!篇2:长平之战遗址导游词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战国末期,中国历史在群雄纷争中,走到了一个何去何从的紧要关头。当时,雄心勃勃的秦国欲出函谷山,夺取天下,而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等一系列军事改革,国力逐渐强大,成了唯一可与强秦抗衡的国家。公元前263年,秦伐赵,两军于山西沁县的阏舆厮杀,秦军惨败,赵国曾创造了中国古代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仅仅6年之后,一场无比惨烈的战争,却使赵国从此走上了灭亡的道路。上党素有得上党而望中原之称,而上党郡的长平地区,又是古冀之襟地,两淮之咽喉,因此,得此地者,必将得天下。于是,秦、赵两国齐集长平,展开了一场决定中国历史进程的大决战。面对赵军固若金汤的严守,秦军强攻无效,转而施用反间计,诱使赵王撤回廉颇,换上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担当主将。结果,赵军被秦军围困40余天,弹尽粮绝,被迫投降。为防兵变,秦将白起下令,将手无寸铁的40万赵国降兵全部坑杀。一时间,赵军头颅堆积如山,血流有声,杨谷之水皆变为丹,从此这条河被人们称为丹河。千百年过去了,今天有关长平之战的山川地名依然随处可见,人们在这片血染的土地上,还可以通过捡到的箭头残骸,印证出当年战争的惨烈。然而,长平大战40万人头落地的时候,却迎来了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降临。今天我的讲解就到此结
本文标题:许昌导游词【参考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956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