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INTERNATIONALSTANDARDISO14000Firstedition1996-09-01Environmentalmanagementsystems-Specificationwithguidanceforuse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2004年3月对FDS稿进行评审,估计2004年底ISO14001:2003会正式颁布。ISO14000:1996前言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各成员团体若对某技术委员会确立的项目感兴趣,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与ISO保持联系的各国际组织(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参加有关工作。在电工技朮标准化方面,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保持密切合作关系。由技朮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团体表决,需取得至少75%参加表决的成员团体的同意,才能作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国际标准ISO14001是由ISO/TC207/SC1国际标准化组织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环境管理体系分委会员会制定的。本国际标准的附录仅供参考。ISO14000:1996引言现在,一切类型的组织都越来越重视通过依据环境方针和目标来控制其活动、产品或服务对环境的影响,以实现和证实良好的环境行为。之所以如此,是由于有关的立法更趋严格,促进环境保护的经济方针和其它措施都在陆续出台,相关方对环境包括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也在普遍增长。许多组织已经推行了环境“评审”或“审核”,以评定自身的环境行为。但仅靠这种“评审”或“审核”本身,可能还不足以为一个组织提供保证,使之确信自己的环境行为不仅现在满足,将来也能够满足它的法律与方针要求。要使“评审”或“审核”行之有效,须在一个结构化的管理体系内予以推行,并将其纳入全部管理活动的整体。环境管理国际标准旨在向组织提供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要素,它们可与其它管理要求相结合,帮助组织实现环境目标与经济目标。如同其它国际标准一样,这些标准不是用来制造非关税贸易壁垒,也不增加或改变一个组织的法律责任。本标准规定了这样一个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它拟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并适用于各种地理、文化和社会条件。它的运行模式如图1所示。体系的成功实施有赖于各个层次与职能,特别是最高管理者的承诺。这样一个体系可供组织据以建立一套程序,用来设立环境方针和目标,实现对它们的一致,并向外界展示这种一致性;同时这一体系还可用来评定程序有效性。本国际标准的总目的是支持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协调它们与社会经济需求的关系。应当指出的是,其中许多要求是可以同时或随时重复涉及的。“规范”描述了对一个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注册和(或)自我声明的要求,它和一个用来为组织实施或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提供一般性帮助的非认证性指南有重要差别。环境管理包容了全方位的内涵,其中有些还具有战略性与竞争性含义。一个组织可通过展示其对本国际标准的成功实施,使各相关方得以确信,一个妥善的环境管理体系业已就位。关于环境管理支撑技术的指南将见于其它国际标准。本国际标准中仅包含那些用于认证/注册和(或)自我声明目的,可以进行客观审核的要求。需要得到对环境管理体系中诸多问题更加全面指导的组织,可参阅ISO14000:1996ISO14004:1996,《环境管理体系—关于原则、体系和支撑技术的通用指南》。应当说明的是,本国际标准除了要求在方针中对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和进行持续改进作出承诺外,未提出对环境行为的绝对要求,因而两个从事类似活动但具有不同环境行为的组织,都可能满足本标准的要求。系统地采用和实施环境管理技术,有助于达成对所有相关方的最优化结果。然而,对本国际标准的实施,仅就其本身而言,并不能保证最优化结果的取得。为了实现环境目标,一个环境管理体系应能促进组织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根据需要考虙采用最佳技术。同时充分考虙到采用该技术的成本效益。图1:本国际标准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本国际标准不拟涉及,因而也未包括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方面的要求,但它并不刻意限制一个组织将这方面要素纳入管理体系的整体,尽管它的认证/注册过程仅适用于环境管理体系方面的内容。本国际标准与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标准遵循共同的管理体系原则,组织可选取管理评审检查与纠正措施持续改进环境政策策划实施与运行ISO14000:1996一个与ISO9000系列相符的现行管理体系,作为其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但应看到,管理体系各要素的应用会因不同目的和不同相关方而异。质量管理体系针对的是顾客需要,而环境管理体系则服务于众多相关方的需要和社会对环境保护的不断发展的需要。本国际标准中规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要求,不必独立于现行的管理体系要素。在一些情况下,可对现行管理体系要素加以修改,使之适合本标准的要求。【理解】1.标准的总要求:支持环保及预防污染。2.无环境行为的要求3.PDCA循环实施:·组织结构和职责·培训,意识和能力·交流和文件管理·运行控制·应急准备和响应改进:·管理评审·信息评估·记录报告·改进计划·全员参与规划:·环境方针·环境因素·法规要求·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PDA检查:·监测·不符合,纠正预防措施·记录·EMS内部审核CISO14000: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1996年9月1日第一版)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一个组织能够根据法律要求和重大环境影响信息,制定其环境方针与目标。它适用于那些可为组织所控制,和可能希望组织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但它本身不规定具体的环境行为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有下列愿望的组织:a)实施、维护和改进一个环境管理体系;b)确保它(组织自身)符合所声明的环境方针;c)内外界展示这种一致性;d)谋求外部组织对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注册;e)对符合标准的情况进行自我鉴定和自我声明。本国际标准中所有的要求都应能纳入任何一个环境管理体系。其应用程度取决于组织的环境方针、活动性质和运行条件。本国际标准还在附录A中对如何使用本规范提供了提示性的指南。对于ISO14001的任何应用,其范围都应予明确界定。注:为使用方便起见,“规范”和附录A中各条款号是相互关联的,如4.3节和A.3.3节的内容都是关于对环境目标和指针的论述,4.5.4节和A.5.4节的内容都是关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等。2、引用标准目前无引用标准。3、定义下列定义适用于本国际标准:3.1持续改进continualimprovement强化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目的是为了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针,实现对整体环境行ISO14000:1996为的改进。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理解】1.改进的方向:实施改进的方法;2.改进的结果:环境行为的改进;3.改进的方法:强化EMS过程;4.改进的步骤:循序渐进,永不停息。3.2环境environment组织从事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注:从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延伸到全球系统。3.3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aspect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理解】1.环境因素包括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不一定就是环境问题;2.和环境影响的因果关系: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和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的程度相一致;3.4环境影响environmentalimpact全部或是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理解】核心在于“环境产生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3.5环境管理体系environmentalmanagementsystem全面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维护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操作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3.6环境管理体系审核environmentalmanagementsystemaudit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断一个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该组织所规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标准的一个系统化,文件化的验证过程,包括将这一过程的结果呈报管理者。ISO14000:19963.7环境目标environmentalobjective一个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如果可行应予以量化。【理解】环境方针的具体表现3.8环境行为environmentalperformance一个组织基于环境方针、目标和指针,对它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环境管理体系结果。3.9环境方针environmentalpolicy一个组织对其全部环境行为的意图与原则的陈述,它为组织的行动及环境目标和指针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框架。【理解】方针是申明,为目标的制定提供一个框架。3.10环境指标environmentaltarget直接来自环境目标,或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需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行为要求,它们可适用于组织或其局部,如果可行应予量化。【理解】1.将目标分解,以便分阶段,分步完成;2.指标为完成目标而设,应具有可测量性并尽可能量化。3.11相关方interestedparty关注组织的环境行为或受其环境行为影响的个人或团体。【理解】关注类:政府相关部门,环保组织,新闻媒体,银行;受影响类:社区居民,股东,业主,保险业,雇员,下风下水企业;3.12组织organization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或社团,或是上述单位的部分或结合体,无论其是否法人团体,公营或私营。注:对于拥有一个以上运行单位的组织,可把一个运行单位视为一个组织。3.13污染预防preventionofpollutionISO14000:1996旨在防止、减少或控制污染的各种过程、操作惯例、材料或产品的应用,可包括再循环、处理、过程更改、控制机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材料替代等。注:污染预防的潜在利益包括减少有害的环境影响、提高效益和降低成本。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4.1总则组织应建立并维护一个环境管理体系。全部第4节描述了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理解】1.建立:从决策按14001标准体系实施到形成体系的全过程,包含规划、目标指标设定,机构设置、文件编写、人员配置、EMS运行等2.保持:包含实施和改进3.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程序图遵循PDCA循环选择咨询机构组织贯标工作班子认证审核准备认证审核培训和策划制定贯标计划初始环境评审EMS管理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确定整改提高编写EMS文件EMS试运行管理评审内部审核纠正措施ISO14000:19964.2环境方针最高管理者应确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确保它:组织提交书面申请申请评审、合同评审不推荐认证完成审核报告对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第二阶段审核审核组纠正,必要时复审限期纠正第一阶段审核认证评定颁发认证证书暂停、撤消或注销证后监督审核保持认证复评(有效期满)撤消或注销撤消或注销签定认证合同任命审核组长组建审核组停止审核推荐注册NOYESNOYESNONONONOYESYESYESYESYESYESYESISO14000:1996a)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响;b)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c)包括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遵守组织应服从的其它要求的承诺;d)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针的框架;e)形成文件,付诸实施,予以保持,并传达到全体员工;f)可为公众所获取。【理解】1.应体现组织的规模,行业特点,具有个性a2.体现“三个承诺”:持续改进+污染防止+遵循法律b、c3.建立和评审目标、指标的框架d4.形成书面文件,传达到员工并便于理解e5.应具有公开性并易于获取,同时考虑相关方的要求f4.3策划4.3.1环境因素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用来确定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它能够控制,和可能希望它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的程序,以便判定那些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它的环境目标时对与这些重大影响有关的因素加以考虙。组织应及时更新这方面的信息。【理解】这一条款
本文标题: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00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