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 抗美援朝中国历史教案5
抗美援朝中国历史教案5慷慨奉献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底蕴,是支撑志愿军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深层次因素。今天网友整理了中国历史抗美援朝教案,供大家参考。让我们来看看!抗美援朝中国历史教案一一、课程标准内容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二、教学目标了解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掌握抗美援朝的背景、过程、结果、胜利的原因和意义;掌握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三、教材分析《抗美援朝》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的第2课,承接上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史实,主要介绍抗美援朝战争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事迹。这场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场战争,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重要举措之一。当时的中国,刚刚解放、百废待兴,却面临着拥有原子弹、经济上和军事上号称世界第一的美国的威胁和侵略。在中朝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这场胜利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赢得了和平建设的环境。同时战争中涌现出了一系列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其伟大精神对当今社会而言都有极重要的教育意义。四、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为八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增强,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期待老师和同学的认可。通过两年的课程改革学习实践,他们对历史事件、人物的分析理解能力日益增强,但思维角度不够全面,这就要求老师能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掌握丰富的课程资源,巧妙设计问题,多角度引导探究。五、教学重难点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和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难点: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六、教学资源资料片《百年中国──外交方略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英雄赞歌》、《上甘岭》《出兵朝鲜真相》作者:宋国涛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年出版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__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在这首军歌的激励下跨过鸭绿江,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抗美援朝的战斗中。教师设问:同学们,为什么新中国在建国伊始就加入到这场战争?这场战争能避免吗?就让我们带着疑问去探究新中国成立后发生的首次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利用音乐创设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导入新课。)决策篇(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中国参战的原因1950年6月,距离新中国成立还不满一年,全国人民正在按照党中央确立的关于恢复国民经济的方针部署,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国家建设。然而,一场发生在中国近邻的战争——朝鲜内战爆发,打断了新中国建设的既定进程。课堂设计:历史影像厅——播放《百年中国──外交方略抗美援朝》视频。问题探究:(1)“三八线”的划分给朝鲜带来了什么后果?(指导学生阅读课后“知识拓展了解“三八线”,大致了解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情况及新中国面临的国际局势,为学生分析出兵援朝的必要性提供依据。)(2)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有何反应?其目的是什么?(通过分析美国出兵朝鲜的真实意图,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以后抗美援朝的原因。)(3)面对突然袭来的战争,中国政府应不应该派兵入朝援助?(学生思考的同时播放材料)材料美国采取的一系列侵略政策直接威胁到新中国的安全:侵入朝鲜,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美国飞机在我国边境狂轰滥炸;美军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碍我国统一大业的完成;我国东北边境的损失。学生通过材料分析:(1)侵略者已经将战火烧到我国边境,我们必须奋起维护自己的安全;(2)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公然干涉我国内政。(3)美国出兵侵略朝鲜,中朝两国同属于社会主义国家,唇齿相依,唇亡齿寒,对此,我们只能坚决反抗!(引导学生论从史出,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说出想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和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归纳: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出征篇(二)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1950年10月,彭德怀受命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课堂设计:战地小记者:请你以随军记者的身份报道抗美援朝战争的经过。(强调上甘岭战役之艰难,体会在当时的情况下取胜之不易。)(学生尝试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介绍战争的大致经过。)(通过指导学生搜集、整理,讲述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经过,增强学生搜集、筛选、提炼资料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并肩战斗,发扬了不怕牺牲,不畏强暴的顽强斗争精神,连续发动了五次大规模的战役,把美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指导学生观察书上《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至第三次战役示意图》:要求掌握几个主要地点:三八线、上甘岭、鸭绿江、平壤、汉城。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英雄篇(三)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抗美援朝期间,战士们抛头颅、洒热血,书写着一代英雄事迹。课堂设计:英雄巡讲台:请同学以演讲的形式说一说志愿军的英雄故事:烈火英魂——邱少云,舍身就义——黄继光。(还可补充介绍毛岸英、罗盛教、王海、杨根思等英雄的事迹。)(学生自己讲故事的形式,培养搜集、提炼资料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用英雄的故事让学生切身感知英雄精神之伟大。)教师设问:是什么精神使他们愿意献出年轻宝贵的生命?引导学生回答: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教师进一步提升:这些英雄用他们美好的未来、博大的胸怀、高尚的情操建立了巍峨丰碑,不愧为党的忠诚战士,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祖国人民把一个崇高的称号——“最可爱的人”送给了他们。(在学生的听、讲、问、说的过程中,完成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理解“最可爱的人”这个宝贵称呼的真谛。)上世纪50年代“最可爱的人”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新时代赋予这个称号新的内涵,在我们身边的最可爱的人是谁呢?——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祖国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在人民最需要安全感的时候,总有他们的身影出现:98年洪灾、08年雪灾、汶川大地震、泥石流、洪灾等等,虽然和平时代没有炮火硝烟的考验,但他们仍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精神,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在过去的一年有一则新闻让我牢记在心:“地震男孩”担任黄继光班班长。(展示新闻图片资料,用事实证明英雄精神代代相传,永垂不朽,在时事新闻中进行爱国拥军教育。)胜利篇(四)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经过三年的浴血奋战,中朝两国人民终于迎来了胜利。1953年7月,美国侵略者被迫签署《朝鲜停战协定》,战争结束。出示“1953年7月27日,‘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上将在朝鲜停战协议上签字”图片。__年前的中国,是个刚刚解放、百废待兴的国家,但她却面临着拥有原子弹、经济上和军事上号称世界第一的美国的侵略。通过《中美双方国力对比》对比,感知胜利的来之不易,体会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珍惜现在的和平环境。在中朝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取得了抗美援朝这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课堂设计:百家小论坛: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战胜如此强大的对手?(即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引导从战争的性质、领导人的指挥能力、志愿军的作战的勇敢、广大人民的态度,中朝军民的配合等角度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现实篇问题探究:彭德怀说:“西方侵略者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结合你所学过的中国近代史,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抗美援朝战争的现实意义?(结合课后思考题,培养学生通过学习,联系现实,解决、思考现实问题的能力。)学生讨论回答。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达到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目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的立国之战,志愿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震慑住了侵略者,使得后来很多有野心的大国不敢轻易地侵略中国,为中国几十年的和平发展奠定了基础。这场战争极大地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威望,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保家卫国,我们绝不含糊,属于我们的领土,一寸都不能少!界线即是底线!作为新时期的青年人,抗美援朝精神是代代相传的优秀精神财富,必由我们发扬光大,坚持到底!八、板书设计(略)抗美援朝中国历史教案二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识记:1.梳理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及影响。2.分析朝鲜战争的爆发与美苏冷战的内在联系,理解朝鲜战争的影响。运用:1.分析中东问题的由来,归纳几次中东战争过程、结果及影响。2.分析中东问题隐含的矛盾;认识中东和平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的艰巨性。理解:1.梳理海湾战争发生的原因、经过及影响。2.分析海湾战争的过程,理解现代战争的特点和影响。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朝鲜战争主要对中国的影响。难点: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及与冷战格局的关系。3.教学用具幻灯片。图片。4.标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情境导入:(见原书P97)学案导学一、朝鲜战争的爆发1、背景:(1)朝鲜半岛两个政权对立①南部:在美国扶植下,1948年5月,朝鲜南部成立以李承晚为总统的大韩民国;②北部:在苏联支持下,成立以金日成为国家元首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半岛出现了两个对立政权。(2)美国推行霸权政策:美国对朝鲜进行武装干涉,既可以维护和扩大美国在东亚的利益,也可以借机向全球进一步推行自己的霸权政策,加紧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包围和封锁。2、爆发: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3、扩大:(1)原因:美国的干涉,使之成为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2)概况:战争之初,朝鲜人民军占优势;9月美军在朝鲜中部的仁川登陆,力量对比发生了改变。之后,美军占领汉城;10月,又越过“三八线”,占领平壤,并很快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的鸭绿江畔,并轰炸中国东北地区,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问题探究阅读下列两幅图片:朝鲜半岛形势美军在仁川登陆请思考:(1)朝鲜问题是怎样形成的?(2)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对待战争的态度如何?为什么?有何具体表现?答案:(1)二战结束后,苏美军队对朝鲜进行分区占领,并分别建立了国家。(2)美国为控制朝鲜半岛,形成对苏中的战略包围圈,悍然出兵朝鲜,干涉朝鲜内政。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原因:(1)中国安全受到威胁。(2)金日成求援。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3.概况:(1)1950年10月19日,在司令员彭德怀的指挥下,志愿军兵分三路跨过鸭绿江,开始抗美援朝作战。(2)志愿军利用敌军轻敌和分兵冒进的弱点,先后取得两次战役的胜利,解放平壤,把美军赶回“三八线”以南,以后双方的战线基本稳定在“三八线”附近,进行了三次互有攻守的大规模战役。(3)1951年7月,在苏联建议下,交战各方开始进行朝鲜停战谈判,从此朝鲜战争进人边谈边打、打打停停的新阶段。(4)经过战场上和谈判桌上的反复较量,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最后签字。问题探究阅读下列图文资料:1950年10月19日,首批志愿军部队跨过鸭绿江请思考:抗美援朝运动的背景原因和目的是什么?答案:(1)原因:二战后美国推行霸权政策,以“联合国军”名义出兵朝鲜和中国的台湾海峡,把战火烧到了中朝边境,并轰炸中国东北地区。亚洲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特别是中国革命的胜利,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局势,霸权主义必然受到亚洲人民的反抗。(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三、朝鲜战争的影响1.性质: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为背景的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2.影响:对主要参战国及东亚地区的国际局势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1)对朝鲜: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2)对中国: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它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支援了朝鲜人民的正义事业,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3)对美国:①美国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彻底失败;②在这场战争中和战争结束后,美国对中国实行长期封锁,致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问题探究阅读下列图文材料: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都是可以依靠人民的力量击败的。——彭德怀请思考: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有何影响?答案:(1)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支援了朝鲜的正义事业,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2)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的和平环境。(3)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
本文标题:抗美援朝中国历史教案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042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