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生活环境与健康广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周志衡博士副教授第一节人类和环境(PopulationandEnvironment)一人类的环境环境的概念1: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及其所包含的各种因素空气食物水在智力道德社会和精神等方面获得发展的基础和机会环境的概念2在特定时刻有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地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环境的分类:包括两大部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生物圈(biosphere):有生物体存在的地球表层,海平面以下约12公里到海平面以上约10公里。(物理化学生物)自然环境原生环境(Primitiveenvironment)次生环境(Secondaryenvironment)原生环境:天然形成并基本上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次生环境: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无论原生环境,还是次生环境,都存在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的因素.原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geochemicaldisease)由于某些地区的土壤、水和食物中某些元素过多或不足影响到人体的总摄入量,致使在当地人群中出现特异性的地方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又称为地方病。1.碘缺乏病(IDD)病因:摄取碘不足危害:甲状腺肿、克汀病。2.地方性氟病病因:氟蓄积危害:氟斑牙、氟骨症1温室效应(greenhouseeffect)燃料燃烧使大气中CO2含量增加,CO2能吸收红外线等长波辐射,使气温变暖,并妨碍地面散热,致地球表面气温上升。使热相关死亡人数增加,虫媒疾病流行范围扩大.次生环境问题臭氧层位于地球表面上约20~50公里的平流层内平流层空气稀薄,其中氧分子受强烈日光辐射,特别是短波紫外线照射进行光化学反应而形成臭氧。2臭氧层(ozonosphere)的破坏臭氧层的作用:臭氧层中的臭氧几乎可全部吸收来自太阳而对人类有害的短波紫外线B段(280~320nm)C段(200~280nm),保护了地球上的生命物质。臭氧层的破坏:英、美、德考察队在南北极上空发现臭氧层空洞且不断增大。主要由于化学污染作用。例如“氟里昂”的排放、溴代氟烃类排放、工业生产和飞机飞行及含氮化肥施用时氮氧化物的排放。臭氧层被破坏的危害:降低了对太阳辐射的过滤作用,使地面辐射量,特别是短波紫外线增强,这将会对生物及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皮肤癌和白内障等发病增加。3酸雨(acidrain)降水中含有一定酸性物质的自由降水现象,PH值小于5.65。包括雨、雪、雾和雹。对酸雨中起主要作用的是H2SO4和HNO3,母质气体主要是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危害水体、土壤植物及人的健康4水污染和淡水资源危机中国水资源稀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只相当于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被列为世界上最贫水的13个国家之一,水资源污染造成淡水资源危机。5生物多样性资源锐减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这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它包括遗传基因的多态性、物种多态性和生态系统多态性。环境污染加速物种灭绝,多样性资源锐减。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人类将面临着能否继续以其固有方式生活、生存的严峻挑战。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人类健康水平人类疾病的70-90%与环境有关社会环境(socialenvironment)可直接影响健康,还可以通过影响自然环境和人的心理环境,间接影响健康。社会环境问题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往往通过影响人们的生活生产环境而影响人类健康,更重要的是通过人们的心理状态而影响人类的健康。随着人们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改变,社会心理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预防医学的任务充分发挥有利因素防止有害因素健康是对整个环境完全适应的一种平衡状态.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一)生态系统(ecosystem)生物群落和其生存环境所构成的系统。生态系统是影响人类健康与疾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基础.生态系统分解者:具有分解能力的微生物和低等原生动物非生物环境:空气、水、土壤、日光、无机盐类等消费者生产者: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二级消费者:肉食动物一级消费者:草食动物三级消费者:肉食动物高级消费者:杂食动物生态系统的组成(producer)(decomposer)(consumer)(二)生态平衡生物群落同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内不同种群生物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并处于互相作用和互相影响的动态平衡之中。(三)生态系统与人类健康(ecologicalbalance)人类的健康有赖于生态平衡.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吞食,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吞食,形成以食物关系连接起来的链锁关系,叫“食物链”(foodchain)。食物链概念揭示了环境中有毒污染物转移、积累的原理和规律。环境中某些有毒物质可通过食物链传播使浓度逐级提高,使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叫“生物富集”作用(bio-enrichment)通过食物链污染物可在环境中扩散和转移,增大其危害范围。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富集作用必须具备的条件:环境化学物易为各种生物体吸收。进入生物体内的环境化学物较难分解和排泄。在生物浓集过程中多通过食物链进行。污染物在生物体内浓集和逐渐积累时,尚不会对该生物体造成致命性伤害。海水被DDT污染,浓度达0.00005ppm;经过浮游生物的富集,其体内可达0.04ppm(富集约1000倍);又当鱼吞食浮游生物后,在鱼体内又进一步富集到2.07ppm(富集约40000倍),鱼再经水鸟吞食,最终在鸟体内的富集竟可高达75.5ppm(富集约100万倍),导致水鸟大批中毒或死亡。日本的水俣病事件废水中重金属汞微生物酶系统作用甲基汞食物链富集水生浮游生物鱼贝类人畜类中毒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与环境间物质的统一性;(组成人体的物质都来自其环境)人对环境的适应性;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对立统一的整体Therelationshipbetweenhumanandenvironment人与环境物质的统一性Therelationshipbetweenhumanandenvironment人对环境的适应性survivalofthefittestTheinteractionbetweenhumanandenvironment小结:[掌握]环境的概念。[熟悉]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的概念[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作业简述环境的组成简述影响人类健康的环境因素简述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名词解释:环境生态系统生态平衡食物链生物富积作用环境污染与健康环境污染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pollution)公害(publicnuisance)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造成环境质量恶化,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人为造成广泛的环境污染,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破坏生态。严重的公害可引起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称为公害事件(publicnuisanceincident)公害造成的地区性疾病称作公害病(publicnuisancedisease)。历史上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1.马斯河谷事件2.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3.多诺拉事件4.伦敦烟雾事件5.四日市哮喘事件6.水俣病事件7.痛痛病事件8.米糠油事件大气污染水污染食物污染多诺拉事件1948年10月26-31日,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多诺拉小镇,由于小镇上的工厂排放的含有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及金属微粒在气候反常的情况下聚集在山谷中积存不散,这些毒害物质附在悬浮颗粒物上,严重污染了大气。人们在短时间内大量吸入这些有害的气体,引起各种症状,全城14000人中有6000人眼痛、喉咙痛、头痛胸闷、呕吐、腹泻,20多人死亡。一、环境污染物(pollutant)进入环境并能引起污染的物质(一)环境污染物的种类化学性污染物(主要污染物)物理性污染生物性污染物有害气体SO2、CO、NOx等;重金属Hg、Cd、Pb、等;有机化合物如有机磷、有机氯农药、有机溶剂等。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等。噪声、电离辐射、电磁辐射等。(二)、环境污染物的来源自然污染来源人为污染来源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其他污染火山爆发洪涝灾害森林火灾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工业废渣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其他污染工业生产中的物理、化学因素、三废,农业农药、化肥滥用等。如交通、放射性废弃物等。垃圾、污水、粪便,室内空气污染(室内燃烧产物、烹调油烟、香烟烟雾、装饰材料的挥发性有机物、建筑材料中的氡及空调场所的微生物等)。二、环境污染物的转归(迁移、转化、自净)1、污染物的迁移高浓度低浓度2、污染物的转化例如:COCO23环境的自净自净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自然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环境污染物浓度或总量降低,该过程称为环境的自净。1、扩散和沉降2、氧化和中和2、被植物吸附和吸收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污染物可以通过生物富集产生生物放大作用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其物理和化学性状都未发生改变的污染物,称为一次污染物(primarypollutant),或原发性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造成的环境污染称一次污染。一次污染物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形成物理、化学性状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secondarypollutant),也称继发性污染物。由二次污染物造成的环境污染称为二次污染。三、环境污染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环境化学物皮肤肺脏胃肠道粪便胆汁肝脏门脉血血液和淋巴靶器官组织分泌腺肺脏肾脏分泌物呼出气尿(排泄)(吸收)(分布)环境化学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在生活环境中化学物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化学物的吸收环境污染物经过各种途径通过机体生物膜进入血液的过程1、呼吸道吸收大气污染物主要从呼吸道侵入机体经呼吸道吸收以经肺泡吸收为主气态物质到达肺泡后,主要经简单扩散透过呼吸膜进入血液,其吸收速度受肺泡和血液中物质的浓度(分压)差、血中溶解度、肺通气量等因素的影响颗粒物质的吸收主要取决于颗粒的大小不经过肝的转化、解毒直接进入全身血液循环2、消化道吸收消化道的主要消化道是吸收环境化学物的主要途径,水和食物中的有害物质主要通过消化道吸收.吸收部位为小肠.大多数化学物在消化道中以扩散方式吸收,有些与营养物结构类似的外来化学物则通过主动转运系统吸收3、皮肤吸收环境污染物经皮吸收主要通过两条途径:表皮毛囊、汗腺和皮脂腺脂/水分配系数较高的化学毒物易经皮肤吸收。不经过肝的转化、解毒直接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环境化学物的分布和储存1、分布:概念:环境污染物通过吸收后,随血液和淋巴液分散到全身各组织的过程。特点:吸收入血液的化学物仅少数呈游离状态,大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籍血液运送到所有器官和组织。化学物在全身各器官的起始分布取决于血流量,而最终分布取决于化学物与器官的亲和力。形成环境化学物在体内分布不均匀的另一因素机体特定部位对外源性化学物具有屏障作用。血脑屏障:阻止有毒物质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胎盘屏障:防止母体中的有害物质通过胎盘损伤胎儿但一些脂溶性较强的化学物质仍较易通过这些屏障,对中枢神经系统和胎儿产生影响。例如甲基汞2、储存靶部位:毒物直接作用部位储存库:含量高但未显示明显毒作用血浆蛋白-暂时的储藏蛋白金属硫蛋白-内源性的保护蛋白物质蓄积(materialaccumulation):不能完全排除而逐渐蓄积体内。是引起慢性中毒的物质基础。功能蓄积(functionalccumulation):不能发现体内有明显储留,但功能改变逐渐累积,导致机体对该毒物的反应性增强。环境化学物在组织细胞内经酶类催化发生化学结构与性质变化的过程,称为生物转化。环境污染物在体内的转化环境化学物在体内的转化作用分为两大类:Ⅰ相反应(降解反应)Ⅱ相反应(结合反应)组织蓄积排出环境化学物水解作用还原作用氧化作用暴露或增加功能基团结合作用Ⅱ相反应Ⅰ相反应排出无生物转化Ⅰ相和Ⅱ相生物转化反应
本文标题:生活环境与健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06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