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精编3篇)
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精编3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精编3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及案例1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及案例上传:张鸿岩与诚信结伴同行一、教材分析(一)、本节课的地位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创造信用社会、富民强国的基础,是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做人之本、兴业之本、立国之本。调查表明,有不少中小学生就是因为被谎言欺骗或被愚弄而采取“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报复他人的。因此,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诚实做人、注重信誉的生活态度,显得尤为重要。(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懂得诚实守信是为人之道、交友之道,养成诚实做人、注重信誉的生活态度。2、能力:培养辨是非,明善恶,以义取信,诚信做人的能力。3、知识:明确诚实守信的内涵和基本要求,懂得诚实守信的意义。(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诚信的作用。难点:怎样做到诚信。二、教法为了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拟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感性认识。2、探究法。通过探究活动,引发学生思考,反省自我,在矛盾中做出选择。3、讨论归纳法。通过讨论归纳,形成正确舆论导向,进一步强化道德认知。三、学法诚信的品质是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培养起来的,不是一两天的教育就能完成。要让学生对自己的诚信行为与观念作出正确的自我评价,强化诚信意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活动法、自评法、小组评价法、个案分析法等提高对诚信道德的认知,进而自觉做一名诚信的人。四、教学过程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问题,导入课题——《与诚信结伴同行》。第一环节:感悟诚信通过讲述《狼来了》。然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教师归纳:狼来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失去诚信,一个不诚实爱骗人的孩子,最后会失去援救而被狼所吃。失去诚信,就会失去朋友,会失去很多很多的东西。只有诚信,才是人生的通行证。因为诚信是金。诚信在同学中间受到了普遍欢迎,也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欢迎诚信,因为诚信无价!下面请大家列举一下,你所知道的古往今来的有关诚信的成语。(要求:小组合作,前后桌为四人小组,相互交流一下。)学生代表发言,教师总结。(播放视频片段,思考:你还了解到社会中存在哪些不讲诚信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总结:社会生活: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短斤少两、坑蒙拐骗等学校生活:考试作弊、借东西不还、抄袭作业、说谎话等师:那么到底什么是诚信呢?学生总结:诚实,就是忠诚老实,不讲假话。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话算数,讲信誉,重信用。既然大家感悟到了什么是诚信,下面咱们再来体验一下什么是诚信。第二环节:体验诚信(师):有这样一个故事广为流传,一名德国求学的留学生,毕业时成绩优异,可他在德国四处求职却屡屡失败。他拜访过很多家大公司,全都被拒绝了,后来他选中一家小公司去求职,结果呢?公司虽小,仍然和大公司一样,很有礼貌地拒绝了他。他忍无可忍,质问公司主管这到底是为什么?公司负责人请愤怒的留学生坐下,然后从档案袋里抽出一张纸,放在他面前。留学生拿起纸仔细一看,这是一份记录单,单子上记录着他乘公共汽车曾经因逃票被抓住过三次。看完这个故事,我们来思考两个问题:(1)这名留学生为什么会屡屡找不到工作?(2)这对我们在社会上的立足有什么样的启示?(学生讨论、回答)(师生总结):人无信不立(师):那么,人在社会上的立足需要诚信,企业在社会中的立足需不需要诚信呢?就让我们一起来追踪一下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三鹿奶粉”事件。(师):看完这个短片,大家在痛心的同时或许也会觉得大快人心,就让我们在教训中领悟,继而来全面分析一下不诚信的危害!(生):略(师):通过大家的分析,我们充分看到了不诚信的危害,我们同样地希望,社会中不要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了,就让我们一起来呼吁诚信,因为诚信是金,是与他人交往合作的通行证!第三环节:践行诚信(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诚信的重要性,那么究竟怎样做到诚信呢?(师):当考试没考好时,你会怎么做呢?(生):略诚信,首先要做到诚实。但是诚实是否就意味着要说出全部真话,公布自己的全部秘密呢?下面我们看一段材料《善意的谎言》。一个癌症晚期的病人,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但他还不知道自己得的是不治之症。接诊的医生说:“你的病不严重,只要自己有信心就一定能治好。”(师)诚信就要信守承诺,言而有信。但是,不轻易许诺是守信的重要保证;信守诺言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做出的不合理、不正确的承诺就不能去履行。四、总结揭题,知识升华。(师)诚信是金,是我们发掘和创造人间之美的必备品质。只要多一份真诚,多一点信任,就能踏着一方诚信的净土,沐浴缕缕诚信的清风,感受浓郁诚信的气息,让我们用诚信的力量点燃心灵的火炬,照亮世间每一个角落;熔化每一寸坚冰;用诚信培养美好的意志,征服人生艰险,铺平人生坎坷,奉献人生之爱,构建诚信和谐社会。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2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课程名称:《共同的愿望》——教科版八年级下册作者姓名:黄秋雅单位:江西省上高县田心中学联系电话:18779526830邮箱:huangqiuya2009@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历史背景,懂得“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理解“一国两制”构想对成功实现港澳回归、解决台湾问题、乃至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观点正确分析和看待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各种现象的能力,从而增强国家主人翁意识。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知道:“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最佳方式,从而增强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二、重点难点1、重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具体内涵,“一国两制”构想是成功实现港澳回归的重要保证2、难点:“一国两制”构想对解决台湾问题、乃至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三、教学方法1,学生自读课本,通过讨论,归纳出“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2,通过指导学生分析搜集的材料及相互间的讨论,让学生理解“一国两制”的深刻内涵,港澳回归的过程及意义。3,通过讨论发言等方式,让学生对台湾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与了解,并能对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景作出较为客观、科学的分析。四、课前准备1、教师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有关“一国两制”、港澳回归、两岸交流方面的资料,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归纳整理,2、学生提前预习课文,课外采用分工协作的方式搜集有关“一国两制”内涵、港澳回归及台湾问题的资料,并进行归纳、整理,再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现给大家。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航:1、“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历史背景是什么?2、“一国两制”构想的具体内容及其关系是怎样的?3、港澳问题的由来,“一国两制”构想对实现港澳回归具有什么重大的意义?4、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历史渊源5、我国对台湾问题的政策和观点是什么?6、青少年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态度是什么?(二)讲解新课(板书)1,“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历史背景: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党和国家领导人就探索用和平方式,提出了一些有关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这是“一国两制”构想理论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准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考虑和平解决香港问题的过程中,“一国两制”构想得以逐步形成和完善。2.“一国两制”构想的具体内容及其关系:(1)“一国两制”构想的具体内容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国家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2)“一国两制”构想的相互关系是: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国”是“两制”的前提,实现祖国统一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B、实行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的国家内,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与香港、澳门、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将长期并存,共同发展。但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C、“一国两制”构想不是一项临时性的政策,而是长期的基本国策。3.港澳问题的由来,实行“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意义:(1)香港问题的由来:英国在1842年通过《南京条约》割占了中国的香港岛;1860年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了中国的九龙司地方一区;1898年通过《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99年。至此,香港完全进入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时期。(2)澳门问题的由来:A、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B、1557年、葡萄牙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C、19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牙人先后侵占了氹仔岛和路环岛。(3)港澳问题的成功解决: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4)实行“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意义:A、实现了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是中国共产党人智慧的结晶。B、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C、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途径和范例,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体现,也是对世界和平事业的重要贡献。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4,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历史渊源(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社会的发展始终延续着中华文化的传统,凝聚了中华民族的血汗和智慧。(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被侵略、被宰割、被凌辱的历史,台湾问题的产生和发展,都与这段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种种原因,台湾迄今与祖国大陆尚处于分离的状态。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从来都没有停止过。5.我国对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和观点:(1)原则和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2)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3)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4)我们要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和平发展的主流,积极推动两岸的沟通与交流。(5)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的分裂活动。任何形式的“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的企图都不可能得逞。5.青少年在祖国统一大业中应有的态度:(1)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2)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台独”言行作斗争;(3)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六、课堂总结配以萨克斯曲子《回家》,展示本课学习线索。七、课外作业简答题:1,材料:配以《思乡曲》,由电脑屏幕徐徐演示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2,提问:(1)从这首诗中,你可以感受到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情结?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诗人说“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吗?(2)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青少年应该用什么实际行动来维护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3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涞源县第二中学李贵彬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公平的含义,公平重要性。(2)能力目标:进行公平互惠的社会合作的实践能力,关于公平问题的辨证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积极维护社会公平的责任意识,自觉树立互惠公平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和个体发展的重要性
本文标题: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103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