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幼儿数学教案万能样例
幼儿数学教案万能样例活动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通过操作活动,让孩子动手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将数学知识灌输到孩子的头脑中,让孩子从小就有正确的数学思想。以下是网友整理的关于学前数学的教案。欢迎咨询!幼儿数学教案1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自然测量活动目的:1、喜欢参与测量活动,乐意运用自然测量的知识来解决所碰到的问题。2、自主选择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初步认识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并且初步学习正确测量的方法。3、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探究精神,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和判断的能力。活动准备:1、长短不一的测量工具、粉笔2、故事图片3、记录纸、笔活动过程:(一)创设问题情景以故事的方式引入,提出问题:蓝猫和淘气的争论如何测量小汽车的车顶长度?幼儿讨论(二)幼儿尝试活动幼儿自选工具测量某一物体引导幼儿比较观察测量的结果,并与同伴对比,有什么发现?(三)讨论1、比较测量的结果引导幼儿寻找测量结果与工具的关系2、讨论测量的方法找准起点;沿边线测量,不要偏离边线;首尾相连3、小结:使用测量工具的长短不一样,那么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四)幼儿自主测量1、提出测量的要求:选择一种工具,量时找准起点,用笔画个记号,沿边线测量,首位相连。2、幼儿操作。3、讨论与总结:(1)你用什么工具测量的?结果是多少?(2)谁也是用这个工具的?结果一样吗?(3)你还测了什么?结果怎样?有人测的和他一样吗?你的结果呢?(五)延伸活动1、讨论:还有什么也可以当测量的工具?2、我们身体的那些部位也可以当测量工具?3、幼儿游戏:跳远。幼儿数学教案2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整点和半点活动目标:1、幼儿在回忆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钟面的观察与操作了解秒针、分针、时针的运行关系。2、认识整点、半点及的读法及记录方法。3、在活动中诱发幼儿形成遵守时间与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活动准备:1、教具:有关各种时钟的幻灯片;时钟一面,可活动钟面一只;表示7、8、9、10点钟的钟面各一只,时间记录卡各一张。2、学具:幼儿观察记录表每人一份,活动钟面每人一份;实物时钟4只。活动过程:一、调动已有经验,回忆相关知识。1、前段时间我们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了有关时钟的调查,知道时钟有好多好多种。现在请你看看老师从网上下载的钟,看看你认识它吗?2、依次出示幻灯片,幼儿讲名称。3、刚才我们所见到的只是时钟家族的一部分,它可能还有其他的种类,我们以后再来探讨。4、上次我们已经认识过钟面,来告诉大家,最长的针叫(秒针),有点长的针叫(分针),最短的针叫时针。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数字(12),最上面的是数字12,然后依次是1、2……11。请你好好回忆一下,时钟里的指针是朝哪一个方向走的?(1……12)对了,这样的方向就叫顺时针方向。二、交流调查表,说说自己在什么时间,正在干什么?1、小朋友们说的真好,那你知道我们人为什么要使用钟吗?2、钟与我们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前几天我们小朋友已经做过了一个调查,将自己活动的时间记录了下来,现在请你拿出自己的调查表,说说你在什么时间在干什么?你只要说出长针在几,短针在几的时候,你在干什么?好我们先自己说。3、谁愿意上来说给大家听。(请3—4个小朋友上来说)。4、说的真好,钟面上的指针在不停的发生着变化,它们在运行中有什么关系呢?5、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几个时钟,请你看看里面有几根指针,(两根)你猜猜看是哪两根针呢?(分针与时针),那秒针在哪儿呢?听(滴答)声就是秒针在跑。那他们两在运行时有什么关系呢?下面请我们小朋友们去玩一玩,看看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秘密?注意,拨指针的时候一定要按照顺时针方向拨。6、说说看,你们都发现了什么?说的真好,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这就表示一个小时。7、那么长针、短针指着的数字又是表示几点钟呢?别急,老师来向你们介绍。三、认识整点、半点以及它们的记录方法。1、好,先请你们听一个好听的故事。2、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小明秋游》,边讲边出示相关时间的钟面。3、讲述后提问:1)、小明去秋游了吗?为什么没去成?2)、他该几点钟起床,他是几点钟起床的?3)、小明到幼儿园是几点钟了?4)、他为什么会迟到,他是几点钟睡觉的?幼儿数学教案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分苹果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的理解两数之间的多大小。2、更进一步得理解数数。注意:在数物时的手不要遮住图案,最好是用小木棍,或时有一定长度的东西来带领幼儿按物数数。活动准备:1、一张图,上有20个苹果、15个梨、10个香蕉,按每排5个用排列法排列。2、卡纸做的奖品彩色小苹果、香蕉、梨图案小勋章数个。活动过程:教师:小朋友们好,你们喜欢吃水果吗?幼儿;喜欢。教:那有些什么水果呢?幼:苹果、香蕉、杏、还有…教:那么多,哦那天水果王国给我送来了几个勋章图案,他们说你们好聪明,是个肯动脑筋的小朋友也很乖,所以想把它送给你们(拿出水果勋章)你们看好看吗?幼:好看。教:想要吗?幼:想。教:那好。(拿出图)你们看这上面有什么呀?幼;恩有苹果……教:对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有多少个,我们一起来数好吗?幼:好。(1、2、3、4、5、6、…)教;哦苹果有20个,小朋友苹果有多少个呀?谁来回答。举手回答,不举手我不让回答,如果不举手,你也说我也说,那水果图案小勋章给谁呢?所以回答问题要把手举好老师叫了才回答。要不然水果家族的朋友不喜欢你们了,不给你们图案小勋章了哟(好,-你来吧)-幼:20个。教:恩对了,来,你回答的很好,给你一个苹果图案小勋章。(一样的依次的和幼儿再数一数香蕉和梨各多少)教:数出了香蕉15个梨10个,香蕉和苹果谁多一点呀?幼儿:苹果比香蕉多一点。(教师在黑板上写上苹果多一点,再在苹果和香蕉的下面对应的写上个数的数字)教师:对了,那苹果20个,香蕉15个,那么20个苹果比15个香蕉多,也就是20比15多、是20比15大,小朋友们跟着我说:20比15多,20比15大,20个苹果比15个香蕉多。(再依次说苹果和梨、香蕉和梨的大小关系)结束语:小朋友你们回家后再数一数别的玩具呀,杯子呀等等再比比谁比谁多,谁的数量大)幼儿数学教案4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排序(一)教师:屈老师活动目标:1、发现递增递减排序规律,会接着往下排,并说出理由。2、发现生活中序列的规律美。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已经学过其它排序规律(如:ABAB、ABBABB)2、物质准备:(1)教师材料:运动场图;序列图一(递增)、序列图二(递减);规律图谱(2)幼儿分组操作材料:排序底卡、菠萝、桃子、橘子、等各种水果图片;制作奖品用的材料、规律提示卡活动过程:一、观看运动场的布置,感受规律美,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引导语:果园里举行水果娃娃运动会了,我们去看看运动场的布置吧!1、观察红绿旗、大小气球的排列顺序,幼儿找出规律。2、师小结:这种按物体的不同的特征有规律的排列,真美!二、幼儿操作,初步学习递增、递减的规律排序。引导语:运动会快开始了,水果娃娃准备入场了,你们瞧(一)探索递增规律排列1、出示图一:引导幼儿找出规律:ABABBABBB2、请幼儿根据图一的顺序,接着往下排。3、分享交流:你是按什么顺序排的?4、师小结:两个物体,其中一个物体的数量不变,另一个物体后面的比前面都多一个,这样逐一逐一增加的叫递增。(二)探索递减规律排列1、出示图二,引导幼儿找出规律:ABBBBBABBBBABBB2、请幼儿根据图二的顺序,用新材料让幼儿按递减规律排列。3、分享交流:你是按什么顺序排的?4、师小结:两个物体,其中一个物体的数量不变,另一个物体后面的比前面都多一个,这样逐一逐一减少的叫递减。三、发现运动场环境创设的规律美,引导语:小朋友,运动员要经过三条小路,才能到达比赛地点,我们去看看。1、出示三条路的图片,幼儿观察判断。问题:哪一条路是递增规律排列的,哪一条是按递减规律排列的?2、另一条特别的路(有递增又有递减,如:ABBBBBAABBBBAAABBBAAAABBAAAAAB)师小结:按规律排序的方法真多呀,小朋友只要认真观察、比较,在我们生活中就会发现很多各种各样的规律美,让我们以后慢慢去寻找吧。四、分组操作活动,继续学习按照递增递减的规律排序。引导语:马上要给运动远颁奖了,可是粗心的果园老板还没准备好呢?小朋友一起来制作奖品吧!(一)介绍分组材料以及操作要求1组:用两种颜色的纸条做彩链。2组:用两种长短不同的吸管制作手链3组:两种形状的木珠制作项链操作要求:请小朋友选择一种材料,可以按照这种逐一逐一增加的递增方法,或者逐一逐一减少的递减方法,也可以同时有递增又有递减的方法,制作美丽的奖品,好吗?(二)幼儿自选一组材料,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是否按照递增递减规律来排列的。结束语:让我们把作品拿到区域里,在分区时,再和同伴一起来分享欣赏,好吗?五、延伸活动区域活动:将分组活动的材料投放到数学区,让幼儿继续练习按递增递减的规律排序。家园共育:请家长引导幼儿观察家里或大自然中具有规律的排序现象。
本文标题:幼儿数学教案万能样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214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