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2年度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2年度通过比较让学生感受面积的含义。让学生经历比较几个图形面积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学生可透过参与绘画活动,进一步了解图形面积的意义。来看看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1!欢迎咨询!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针走1小格是1秒;掌握分与秒的运行关系,1分=60秒。2、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分、秒的具体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观察实践能力。3、借助生活实例和多种实践活动,渗透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培养他们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建立秒的具体概念,通过观察、合作交流归纳出秒针与分针的运行关系即1分=60秒教学难点:在活动中体验1分1秒的长短。从而对分秒的具体概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准备:教具准备:教学课件,钟表实物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钟表一个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1、课件呈现春节联欢挽回的一个场景,人们用倒计时的方式,等待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导入新课——计量很短的时间,常常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2、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地方用到时间单位秒?3、关于秒,你知道什么?你还想了解什么?二、在自主合作交流中探究新知1、独立观察钟面————-和同桌交流你的发现从而引出又细又长走的最快的是秒针2、在合作学习中探究分与秒的运行关系①四人小组合作,两人看分针的变化,两人看秒针的运动。②汇报分针与秒针的运行结果。③小结:秒针走一圈,即60小格,分针走一小格。板书:1分=60秒三、在活动中体验时间,感知时间的价值1、听一听(1秒的滴答声)2、拍一拍(感受一秒的长短)3、做一做(让学生自由发挥1秒能做什么,即用动作表示1秒)4、读一读(1秒给社会带来的巨大财富)进行珍惜时间的品德教育。5、估算一分的活动活动一:当老师说开始时,闭上你的眼睛,每个同学都在自己的心里估计,一分钟到了,自己睁开眼睛,看看大屏上的时间,然后坐下。活动二:拍一拍数一数全班同学看着课件中的钟表,伴随着滴答声,边拍手边数数,在各种感官中具体感受一分的长短。活动三:估算一段动画片的播放时间长度6、玩一玩(1分能做什么)一分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完成。汇报:一分钟自己的完成情况。四、巩固练习、应用新知,解决问题1、我会填(课件)①我们上一节课用40()②小丹跑50米用9()③妈妈每天工作8()④从学校到家要走大约20()2、我来当裁判3、想一想,谁先到家?(课件)小兔乐乐:我到家时是1时59分56秒,小兔悠悠:我到家时是1时59分58秒五、课外延伸1、了解钟表的发展历史2、了解我国古代计时的方法六、作业设计(自由选题)1、可以上网或查阅书籍,也可以调查身边的人或自己,了解一分钟还能做哪些事情?2、记录自己完成家庭作业需要的时间3、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人故事,格言警句。4、合理安排,形成个人作息时间表。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1相关文章:★★★★★★★★★★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12教学内容:课本第15页及补充练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练习,学生巩固一位数除两位数及几百几十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计算。2、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除法的意义。过程与方法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和练习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投入课堂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联系实际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2、学生认真细心,积极思维的学习态度得到培养。教学重点:掌握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能够迅速正确的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口算练习,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60÷3=40÷2=150÷3=270÷9=160÷4=2700÷3=900÷3=1000÷2=二、基本练习。1、完成练习三的第2题。教师组织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说说计算是要注意什么。三、补充练习(解决问题)1、出示题目,提出问题:你从题目中都能获得哪些数据和信息?学生看图,从图中获得数学信息。2、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探究算法,与同伴进行交流。(1)独立思考问题,列出算式最后解答。(2)互相交流算法。(3)将学生列的算式及方法板书。并用全班学生一起复述,明白算法。四、巩固练习出示问题学生弄清楚题目的意思后,确定解体的方案,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五、课堂评价你觉得口算除法掌握得怎样,你能解决那些实际问题?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可与他人交流自己的不足,互相帮助。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120213教学目标:1、通过比一比使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2、让学生经历比较几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3、通过学生参与画图活动,进一步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并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1、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红色长方形、黄色长方形、蓝色长方形各一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学具若干,剪刀,直尺,水彩笔。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入。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张儿童画非常漂亮,我想把它装饰一下,都需要什么?(四周加上框,加膜等)四周加上框需要求它的什么?(周长)再给它配上一块玻璃,配多大的玻璃合适呢?还能用长短来表述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二、探究新知。(一)比一比,直观感受面积的含义。1、我们身边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面,请你们找一找并摸一摸它们的。面,你发现了什么?(大小有什么不同)再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摸黑板的表面,观察铅笔盒盖的表面和黑板的表面,你发现了什么?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2、看课件比较数学书和练习本封面的大小,一元硬币和一角硬币表面的大小。3、我们如果把黑板画在纸上是什么图形?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课件演示)说一说这些图形的面在哪里?4、(课件演示)观察这几个图形,它们的面又在哪里?让学生体会封闭图形才有面的大小。5、课件出示:比较两个平面图形的大小。6、感知面积的含义。刚才我们比较了什么?所比较大小的部分有一个名字叫面积。谁来说说面积指的是什么呢?(引导学生理解、完善面积的含义)学生汇报后教师小结面积的定义。(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学生齐读两遍定义。7、下面这四个图形中谁的面积?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二)比一比,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1、每人都有三张不同颜色的彩纸,谁能不借助学具很快比较出哪张彩纸的面积,哪张彩纸的面积最小。(学生活动)说说用的什么方法。2、指名汇报。3、那么这两张彩纸的面积谁大谁小呢?(红色和蓝色)意见不统一,如何准确地比较这两张彩纸面积的大小呢?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可以借助你们的学具,动手试试。(四人小组活动)4、小组汇报,交流反馈比较的方法。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5、学生看书,说说书上还介绍了哪些方法?6、你认为哪种方法,说说你的理由。(三)解决问题。1、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练习十八第1题)2、判断方格纸中哪个图形的面积?3、判断下面哪个图案的面积大?三、小结。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我们开始讲的要给儿童画配一块玻璃,玻璃面的大小不能用长短来表述,要用什么来表述?四、图案设计大赛。(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3个面积等于7个方格的图形,比一比谁画得准确而有创意。
本文标题: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2年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215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