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校本课程活动设计方案(精编4篇)
校本课程活动设计方案(精编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校本课程活动设计方案(精编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4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设计方案1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设计方案课程名称:可爱的扶沟一、课程资源:一方面,通过互联网搜集、整理相关信息,形成具有校本特性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潜在能力,注重搜集和整理教学中的优秀课例,形成了具有个性化的校本教学案例资源;二、课程类别:历史人文三、授课对象:6年级学生四、课程目标:1、让学生了解扶沟的历史渊源。2、让学生了解扶沟的历史人物、风景名胜。3、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五、课程内容:历史人物、旅游景点、历史故事、工农业发展、辉煌的教育。六、课程实施:1、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录像,让学生直观感受家乡的变化。2、通过实地参观,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七、课时安排:18课时,每周1节。附一课时教案:《抗日爱国名将吉鸿昌》教学案例设计教学目的1.体会抗日爱国名将吉鸿昌刚正不阿、威武不屈的革命精神。2.感悟革命者强烈的民族责任感。3.了解吉鸿昌,背诵诗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准备:吉鸿昌《就义诗》四字词语做成投影或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2.认识作者吉鸿昌(1895-1934)河南扶沟人,1913年入冯玉祥部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旅、师长。他为人正直,不畏权势,人称“吉大胆”。1930年9月接受蒋介石收编,任第22路军总指挥兼第30师师长,奉命“围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但不愿替蒋打内战,态度消极。1931年8月被蒋介石解除兵权,强令出国“考察”。遂环游欧美,发表抗日演说,寻求国际声援。1933年5月,与冯玉祥、方振武在张家口建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第2军军长、北路前敌总指挥,率部向察北日伪军进击,将日军驱出察境。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天津继续进行抗日活动。同年11月9日被国民党复兴社特务刺伤被捕,24日在北平陆军监狱英勇就义3.读书交流,体验情感。(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什么事,在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做上记号,找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在书本上,三言两语都行。(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3)小组代表在全班发言,如有遗漏或不完整的地方其他同学加以补充。4.朗读感悟,升华情感。(1)通过轻声读、放声读、分角色读等形式练读课文,同学互评,教师点拨,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出情感。(2)朗读吉鸿昌在刑场上以树枝为笔、以地为纸书写的《就义诗》,加深感悟。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5.赏析《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虽寥寥几笔,却将他临难时的愤懑之情直泻而出。1933年5月,吉鸿昌联合冯玉祥等组织抗日同盟军,同日军展开了英勇的战斗。同盟军军纪严明,同仇敌忾,收复了许多失地,深受全国人民的拥护。大敌当前,外侮在即,然而蒋介石政府却不顾全国人民的意志,公然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对外屈膝退让,对内疯狂屠杀抗日爱国志士。在生死的关头,吉鸿昌已将自己个人的命运同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自觉地联系在了一起。体现出了一个革命者博大宽广的胸怀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后两句,紧承上句,“国破尚如此”,“国破”是因其壮志未酬身先卒之憾恨而让他刻骨难忘。东北沦陷,生灵涂炭,而日寇的野心也肆意膨胀,华北危急,平津告难,在此国之将亡之际,腐败的国民党政府依然推行其不抵抗的卖国政策。吉鸿昌早已抱定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毅然决心。如果不能死在抗日前线上,那么留此头颅又有何意。其悲壮之势,豪迈之情,直逼云霄。6.小结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精神呢?诗歌表达了诗人刚正不阿、威武不屈的革命精神,袒露了作者不甘受奴役,不愿当亡国奴的民族气节,为没有能够死在抗日的战场而深感遗憾和对民族前途的无比担忧以及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牺牲精神。7.拓展练习就义诗杨超漫天风雪漫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愁。注释杨超(1904-1927):江西德安人。1925年在北京大学加入共产党,1927年不幸被捕,在南昌市得胜门外下沙窝牺牲。(1)默写吉鸿昌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2)第一句的环境描写有什么特点?起到了什么作用?悲壮寥廓。为悲壮和从容就义做铺垫和渲染。(3)第二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反问。更加强烈坚定的表达了作者不怕牺牲的的革命精神。(4)三四两句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决心和理想?写作者死后还要继续革命,消灭敌人。表达了革命到底的决心和革命必胜的信念.(5)拓展延伸,陶冶情感。到图书馆或在家长的帮助下上网查阅吉鸿昌的有关资料。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设计方案2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设计方案课程名称:戏剧艺术----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一、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园网,构建校本课程资源库。一方面,通过互联网搜集、整理相关信息,形成具有校本特性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潜在能力,注重搜集和整理教学中的优秀课例,形成了具有个性化的校本教学案例资源;再者,我们通过社区丰富的戏剧资源,采用参观、采访、聘请校外辅导员等多种形式,丰富校本课程资源。这样通过多种途径形成具有校本意义的资源库,再通过校园网,达到资源共享。二、课程类别:说唱、表演三、授课对象:7--8年级学生四、课程目标:1、了解戏剧文学的有关知识。2、感受戏剧文学独特的魅力。3、培养学生对戏剧文学的热爱。五、课程内容:精选戏剧文学(剧本)供学生欣赏学习:《白毛女》《将相和》《群英会》《借东风》《贵妃醉酒》《打渔杀家》《野猪林》《变脸》《二进宫》《枣儿》六、课程实施:1、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录像,让学生了解戏剧文学的博大精深,感受它独特的美。2、通过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戏剧表演,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3、通过学生写观后感或读后感,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戏剧文学,感受其无穷的魅力,进而热爱戏剧文学,让戏剧这种文学艺术得以永久传承。七、授课时间:每双周五下午第三节课(以下案例的教学设计属于阶段性汇报教学活动)八、《白毛女》教学案例设计(一)、教学目的1、了解戏剧知识、培养学生欣赏戏剧的能力。2、了解民族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3、加强课内外衔接,激发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二)、教学重点了解戏剧知识,达到课内外衔接,培养戏剧欣赏能力的目的。(三)、教学时数两课时(四)、教学步骤1、导入师:同学们好!有这样一幅合字联:“虚动干戈即为戲(戏),又加一点便成文”,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戏中寓文,文中有戏的特点。戏剧艺术,是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它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我们这个单元所选的就有歌剧《白毛女》,话剧《陈毅市长》,京剧《打渔杀家》。作为戏剧文学,它们都具有时间、人物、情节、场景等戏剧要素,有尖锐的戏剧冲突,语言简练、生动、富于个性等特点,这些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也进行了阅读、体会,但戏剧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仅靠阅读是不能完全品味其魅力的,还必须配合音乐、舞蹈、美术理解戏剧主题,把握戏剧人物。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地了解戏剧知识,提高欣赏能力,弘扬民族文化,今天,我们特地请市京剧团的老师和我们一起来上这一课。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2、过渡介绍师:话剧虽也要配合一定的音乐、形体、美术,但它主要是通过语言反映主题、塑造人物,我们在上《陈毅市长》这一课时,同学们已进行过分角色朗读,这里就不再体会了。3、歌剧介绍与欣赏⑴.介绍歌剧《白毛女》的特点。师:歌剧就不一样了,它是综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且以歌唱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主要以演员的唱来表现剧情,塑造人物。本单元的第一课就是歌剧《白毛女》,歌剧世界,名作浩瀚,为什么单选这出呢?因为它是我们中国的“土特产”,是我国新歌剧的里程碑,它不仅借鉴了西洋歌剧的手法,更重要的是继承了我国古典戏曲和民间歌舞的传统,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比如喜儿出场时唱的《北风吹》一段,我们先采用欣赏诗歌、小说、散文的一般方法棗朗读来体会。⑵.比较欣赏《北风吹》一段。①朗读品味。师朗读《北风吹》:“北风吹,雪花飘,雪花飘飘年来到。”请学生品味,教师小结:语言如诗,而感情却未充分体现。歌剧《白毛女》为此段配上了河北民歌《青阳传》。这种比较欢快轻松的曲调,就将喜儿天真、纯洁、善良可爱的性格,以及大雪带给她的惊喜,盼父归的急切表现得淋漓尽致。下面我们请同学为大家演唱《北风吹》。②演唱欣赏。欣赏歌剧《白毛女》之《北风吹》。③师:不用问怎么样,同学们的掌声已经告诉了我。大家已经从她优美的演唱中体会到浓郁的民族色彩,得到了一次美的享受。(3).结合练习,欣赏《扎红头绳》,体会人物感情。在《白毛女》这一课的练习里,有这样一题:欣赏《扎红头绳》这段对唱,体会人物的心情。这段唱词如诗般优美,配上富有民族色彩的音乐,更脍炙人口,传唱不衰。下面我们请同学与京剧团的老师一起为大家唱。(欣赏《扎红头绳》对唱)师:谁来说说这段唱表现了人物什么心情?(点问,明确:表现了杨白劳疼爱女儿和喜儿感受到父爱温暖的喜悦和欢快的心情。两段旋律、唱词基本相似还表现了父女心心相印,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能激起对害得他们家破人亡的地主的刻骨仇恨。)4、京剧介绍与欣赏(1).比较欣赏京剧《扎红头绳》,导入对京剧的介绍。师:《白毛女》这出戏非常好。《扎红头绳》这段又特别能表达父女之情,很多剧种都移植了这出戏,而且大多保留了这段对唱,下面请大家再欣赏一段《扎红头绳》的对唱,看看同学们能不能猜出是什么剧种?(欣赏京剧《扎红头绳》对唱)师:请一位同学回答是什么剧种?(明确:京剧)师:在这个单元里,就选了京剧《打渔杀家》。我们的戏剧种类非常多,为什么单选京剧呢?(视情况请学生回答)师:京剧是我国最大的剧种,称为“国剧”,是我们的“国粹”。中国京剧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更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精华,以梅兰芳先生为代表的中国戏剧表演体系与德国布莱希特的叙述体表演体系,前苏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戏剧体系,并称为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作为炎黄子孙,学语文,就要了解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爱祖国,就要热爱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并为我们拥有这样瑰丽的艺术财富而感到由衷的自豪。京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它讲究唱念做打,手眼身法,这些东西仅靠朗读是无法品味的。比如《打渔杀家》这出戏开头,桂英唱[西皮导板]“摇动船儿似箭发”,什么叫西皮导板,老师讲得再清楚,你不亲耳去听一下,也难以理解。又如念白中“喂呀”一句,普通话朗读是不行的,必须“喂…呀…”(师示范)既具有声韵美,又表现桂英伤感老父年迈,担忧生计无望的心情。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体会一下京剧的音乐美、表演美及绘画美,并了解一下行当及特点。(2).体会京剧特点。①京剧的音乐美。师:京剧的音乐属于板腔体,以西皮和二黄为主,西皮多表现激越、高昂、流畅的情绪,有导板、慢板、原板、流水、快板、散板、摇板等;二黄多表现哀婉、思念等情绪。京剧的伴奏,既有很高的音乐欣赏价值,又能对演唱起重要的烘托作用,形成了文武场合奏和以京胡为主要伴奏乐器的独特风格,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介绍文场:京胡(高亢)京二胡(淳厚)演奏一段曲牌)(介绍武场:鼓(是乐队的指挥),大锣、小锣、铙。合奏一段锣鼓经)。师:别看这几种打击乐简单,但要配合在一起打出名堂,就不容易了,不信可以试试。(武场示范,学生2~3组参与敲锣打鼓)。师:“不打不知道,配合真重要”,这里面所体现出的协作精神对于我们是很有启发的。倘若“你打你的鼓,我敲我的锣”,那将什么事也做不成。②京剧的表演美。师:京剧不仅音乐美,它的表演也具有独特的风格,那就是程式化、舞蹈化、虚拟化的表演特点,如《打渔杀家》中的“摇动船儿”,是不是表演时真就摇一支小舟上台呢?显然不行,演员手摇船浆,步似流水,仿佛穿行于烟波漂渺之中,反给人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美妙之感。所谓“马鞭一端,走过万水千山;帅旗一打,带出千军万马”就是这个道理,下面我给大家做几个动作,同学们猜猜我在干什么?(师示范,学生猜)师:哪几位同学愿意上来跟我学做动作?(学生学
本文标题:校本课程活动设计方案(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230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