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之江新语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
之江新语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之江新语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之江新语心得体会1感悟《之江新语》心得体会近日读过习主席“之江新语”后让我受益颇多,习主席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多个层次阐述了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干部,如何做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朴,如何为人处事。这些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是非常适用的。下面,我谈谈我的感悟。第一,对待工作既重务实,又要注重思考。务实就是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讲实话,办实事,能够把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思考就是在工作开展之前,先从理论上、政治上、思想上、政策上进行思考、学习、研究、讨论,以求思想统凝聚共识、增强信心。力求在工作中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提高工作效率。第二、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管好自己。能否坚持求真务实,为人民群众真心诚意办实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尽心竭力解难事,与自身的政绩观、价值观是否正确、是否科学有密切关系,对于我一名党员干部来说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价值观,要心中有百姓,事事想群众,尽全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化解矛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且还要用习主席所提出的两个方式管理好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干部。一是用思想的武器管好自己。要时刻提醒自己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的进行自我反省,自觉地把自己置于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时时刻刻开展批评与自己批评;二是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魅力是个人自身人品、气质、能力的综合反映,也是党员干部应具备的公正无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优良品质的外在表现。只有在工作中靠前站,在钱物上严守规定,努力提高、展示自身过硬的本领,充分体现一个共产党员的人格魅力,形成让组织信赖、群众拥护的良好形象,才能有较高的影响力、号召力,才会真正的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出色的人民公朴。第三、注重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我们已经进入了以知识为发展动力的知识经济时代,要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节奏,必须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作为一名信用社工作人员,加强学习既是终身课题,更是紧迫任务。一要转变学习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矛盾的凸显期,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需要我们去了解、去认识;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需要我们去把握、去解决。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无论是国家还是政党,如果不加强学习,不提高学习能力,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就难以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难以完成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甚至难以在这个时代立足。二要有重点的学习。在当今时代,知识浩如烟海,没有明确的学习重点就会陷入迷茫,就会在知识的大海前失去前进的方向。因此,要结合自身实际,确定当前需要的、适合自身的学习重点。这是搞好学习的关键所在。作为信用社工作人员,应该重点学习以下几方面知识:首先是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思想贫困往往源自于理论贫困,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是提高业务素质的需要,是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现实课题,是完善自我,提高素质的客观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要树立主动意识,更多的关注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增强政治的敏锐性;更多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学习党中央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其次是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要把工作做好,必须下力气研究业务,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和能力,努力成为自己本职业务的行家。最后是提高自身文字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注意平日知识的积累,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精读好书,将书本知识应用到具体工作中,促进工作更好的开展。主动向实践学习,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每一次工作都是很好地学习机会,要善于总结归纳工作中的得失,不断提高自我。主动向领导学习,学习领导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反思自己的差距,改进自我。《之江新语》心得体会2《之江新语》心得体会《之江新语》涉及到干部问题、党的工作方法、群众问题等多个方面,每1篇都很短小精悍,但在言简意赅中我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以身作则和殷切期望;每1篇不是流于形式的口号,而是让我在朴实无华的文字里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时时刻刻想着人民群众;每1篇都不是随随便便写的,而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对廉洁和反腐、改革和发展、依法治国这三个问题的理解最深刻,有更多的话想说。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们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始终是好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一些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影响恶劣,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人民群众还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我们要坚定决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这两年来党中央做到了这一点,几乎让贪官没有喘息的时间和机会,先是出台八项规定,之后是群众路线教育,接着是高频率的拍苍蝇打老虎,几乎每几天就有一个高官落马,而且处理落马贪官的速度也是可见一斑。从历史上看来,腐败是个永恒的话题。从国家建立以来,腐败如果绘制成曲线图的话,可以看出,从每一个朝代初期开始,一直爬升,直到人民群众推翻腐败到极致的执政者,如此往复循环。那么从党员自身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我认为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以历史为鉴,以他人为鉴,从而构筑廉洁的思想防线。从那些贪官的例子中,领导干部一旦贪欲膨胀、利欲熏心,就会丧失理想信念,在金钱面前打败仗;一旦追逐名利、捞取功名,就会急功近利,贻误事业的发展;一旦恃权轻法、心存侥幸,就会触犯法律,最终变成人民的罪人。从中我也深刻地意识到: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时刻保持党员的纯洁性,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巩固和落实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从点点滴滴处严格要求自己。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改革,而改革的趋势就是向腐败开刀,向垄断开刀,向既得利益开刀。曾手握重权的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刘铁男,在12月10日受到了法律的裁决。而据介绍,今年最高检共查办发改委受贿案11案11人。垄断,小到烟酒,大到汽车,形式多样的地区限制、相互“封杀”早已不是新闻,甚至在一些地区愈演愈烈,已成为当前最严重的市场障碍之一。最典型的莫过于频遭质询的电信资费问题,信息产业专家张复良委员对此看到的不仅仅是暴利问题:主导电信企业掌握本地电话网,新企业无法进入,只有望网兴叹。说到底,还是个垄断问题。呼吁多年的“三网合一”为什么长期悬而未决,就因为垄断导致不公平竞争的现象普遍存在,制约了电信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除此之外,既得利益也是改革的一大阻力,要让既得利益者顺从改革的步伐,就必须要求政府官员首先先放弃自己的私利,作为一个公务员,你维护的应该是公众的利益。但是,让既得利益者主动放弃也不可能,我们只能在现有基础上,做有效的分割,承认既得利益者已经占有的,但是,今后创造的财富,必须由公众进行分配。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中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让我印象很深刻,因为它让每一个人民群众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它要求权力不能干预司法,因为一旦权力干预司法,就会很容易出现官官相护的现象,它体现了“法治高于人治”的理念,这里强调终身,就是强调对决策者的要求更加明确,如果你是错误、违法的决策,不管你的岗位怎么变,不管过了多少年,最终你都要为这个错误的决策承担责任,实际上,它将会产生很强的约束力。《之江新语》对我的影响很大,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思想上,我一定要以一名党员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学习党的时事政治,和支部老师同学们积极讨论,提升自己的党性修养。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一定拥护党的领导,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实现“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之江新语》心得体会3力戒浮躁——读《之江新语》有感2003年2月至2007年3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累计发表短论二百三12篇短评。这些短论语言简洁明快,观点敏锐,浅显易懂,弘扬正气,揭示规律,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尤其是《做人做事要力戒浮躁》一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今社会,大众心理逐趋于浮躁,究其根源,大概是道德标准、价值取向出现了问题。中国人受几千年儒家思想影响,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但因为一些历史原因,致使中国人的信仰严重缺失。时至商品社会的今日,一些没有信用的人凭着投机取巧混得风生水起,为达到目的不惜弄虚作假,吹牛撒谎已成为本事。心理上的失衡、财富与金钱的诱惑、媒体有失客观和不正确的引导,导致人们不断产生疑惑,道德渐渐产生滑坡,拜金、攀比心理充斥着整个社会,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陷入浮躁的境地,草率随意的作风随处可见。习近平在文中提到,干部如果产生浮躁之气,是为官为政的一种不良作风,将祸国殃民,贻害无穷。也提到力戒浮躁的途径,指出做人做事要淡泊处世,静心思考,磨炼意志,砥砺志趣,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而如何较好地力戒浮躁,引发起了我的思考。笔者认为,力戒浮躁最重要的就是修身立德,只有提高了思想境界,才能做到淡泊名利,而做到这些的前提则是加强学习。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自古倡导心平气和、不急不躁,强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因此我们可以从中吸收丰富的营养。通过学习,首先培养虚怀若谷、厚积薄发的心境,戒除贪婪之心,继而端正事业观,强化宗旨观。面对纷纭繁杂的环境,保持踏实沉稳的平常心,适时调整情绪,遇事多点思考,少一点盲目从众,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只要党员干部坚持从群众利益的角度做事情、说实话、求实效,那么浮躁之风就没有存在的土壤。
本文标题:之江新语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328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