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九年级上册语文《三顾茅庐》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三顾茅庐》教案讲述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协助他完成统一大业的故事。既歌颂了刘备对人才的渴求和崇贤的精神,也说明诸葛亮确实是一个前无古人、才华出众的天才。今天网友整理了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的部分教案。让我们来看看!九年级上册语文《三顾茅庐》教案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教学重点:1、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2、通过对描写刘备神态、语言、动作的语句的反复朗读,体会刘备访求贤才十分虔诚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歌。2、根据课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二、自学感悟刘备前两次去隆重拜访诸葛亮都未见着,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这次他成功了吗?刘备是怎样打动诸葛亮的?请同学们看学案25页巩固练习“看看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的诚心诚意?边读课文边用笔画出有关刘备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句,读一读,想一想,作出简单的批注。先自学,然后小组交流。三、讨论交流1、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2、全班内交流展示。四、点拨引导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用去了!”1、从“刘备生气地说张飞的话中”可以看出他的诚心诚意。2、刘备和张飞是结拜弟兄,现在,刘备竟然为了诸葛亮去批评张飞,说明他对诸葛亮很有诚心。3、是啊,为了诸葛亮,刘备竟然生气地说自己的兄弟。在课文的什么地方?(在第二自然段)4、教师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5、同桌互读刘备、张飞的对话部分,进一步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6、在刘备的责备下,张飞答应不再无礼,于是兄弟三人上路了,他们在路上看到了什么景物?作者是如何描写观察的?7、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1)刘备在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的地方就下马步行,也可以说明他的诚心诚意。(2)还有半里地就下马,其实,诸葛亮也看不到,就更说明它是真的诚心诚意的。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轻轻敲门。刘备轻轻地敲门,“轻轻”表示注意轻敲,体现了刘备对诸葛亮地礼貌和尊重。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1)刘备知道诸葛亮正在午睡,所以尽量放轻脚步,轻轻地走进去,防止惊醒先生。(2)刘备第三次来到诸葛亮的家中,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就恭恭敬敬的等在房门台阶下等诸葛亮醒来,说明刘备很有诚意。(3)想一想,谁对谁是恭恭敬敬的?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8、在隆重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隆重策略,说说策略的内容。9、刘备听了诸葛亮对天下大事的分析后,刘备感到“茅塞顿开,像拨开乌云见青天。”你知道刘备在见到诸葛亮之前对自己的统一大业处在什么样的迷茫之中吗?10、所以听诸葛亮这么一分析,他——(学生接读……“茅塞顿开,像拨开乌云见青天。”)11、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1)师:“茅塞顿开”就是——(生接:拨开云雾见青天)(2)能使迷茫中的刘备“茅塞顿开”这样的计谋肯定很高。可见诸葛亮很有才华,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雄才大略)(3)诸葛亮出山后,帮助刘备打了许多胜仗,说说你知道哪些胜仗?(4)有了这样的体验一定能把刘备的这句话读好!(5)师: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做——(师引读——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今天我们学习《三顾茅庐》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六、布置作业。写话: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三顾茅庐》知识点一、作者简介罗贯中(约1330-约1400),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的作者。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从他的创作中可以看出,他对黑暗腐败的封建政治很不满,痛恨暴君、暴政,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向往统一、安定的政治局面。二、故事背景东汉末年,刘备攻打曹操失败,投奔荆州刘表。为了日后成就大业,他留心访求人才,请荆州名士司马徽推荐。司马徽说:“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刘备得知“伏龙”就是诸葛亮,此人隐居在隆中,住茅庐草棚,耕作自养,精研史书,是个杰出人才,于是专程去拜访,便有了“三顾茅庐”的历史故事。本文讲述的是刘备协同关羽、张飞第三次拜见诸葛亮的故事。三、理解词义1.犹然:仍然。2.迟迟:太阳缓慢落山的样子。3.冠玉:原指装饰帽子的美玉,这里形容男子貌美。4.纶巾:古代用青色丝带做的头巾。5.鹤氅:用鸟羽制成的外套。6.愧赧:因羞惭而脸红。7.屏人促席:叫他人回避,将座席靠近(诸葛亮)。屏,使回避。促,靠近。8.汉室倾颓:汉朝(的统治)衰败。9.用武之地:用兵之地。指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10.存恤:爱惜,体恤。11.箪食壶浆: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浆,以粮食加水适度发酵而成的饮料。12.避席:古人席地而坐,起身离席,表示敬意。四、问题解疑1.关羽和刘备的对话有什么作用?关羽劝说刘备不要再去拜访诸葛亮了,刘备坚决的态度表现了他思贤如渴的诚心和实意。2.如何理解“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这一举动?“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这一举动,表现了刘备拜见诸葛亮的谦恭和诚意。3.作者多次写到刘备对诸葛亮的谦恭态度,有什么作用?一方面写出了刘备拜见诸葛亮的诚心和态度,另一方面从侧面交代了诸葛亮的“不俗”。4.诸葛亮为什么称刘备为“俗客”?诸葛亮故意称刘备为“俗客”,是为了再次对刘备进行考验。5.“将军奈何舍美玉而求顽石乎?”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本题运用比喻作用分析法。诸葛亮用“美玉”比喻司马德操和徐元直,用“顽石”来比喻自己,表现了他谦逊的品德。6.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为刘备指出了哪些策略?本题运用文段内容概括法。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为刘备指出了三条策略:一是曹操势力大,不可与之抗争;二是团结孙权,作为后援;三是夺取荆、益二州,见机行事,成就大业。7.刘备“泪沾袍袖,衣襟尽湿”,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刘备请诸葛亮出山协助自己的诚恳态度和真心实意。8.如何理解诸葛亮对弟弟的嘱咐?诸葛亮对弟弟的嘱咐,包含着对日后的打算,也表现了诸葛亮淡泊名利的品格。五、课文主题本文记述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同时也说明诸葛亮的确是一位有卓越才能的旷世奇才。《三顾茅庐》读后感诸葛亮,他神机妙算,足智多谋。刘备得到诸葛亮后如鱼得水,横驰与三国之中,并建立了蜀国,这一切都归功于军师诸葛亮,但大家要知道,刘备是坚持不懈三次方把诸葛亮请下山的。刘备听说人称“卧龙”的诸葛先生很有才能,如果有他帮忙就能辅助自己成就一番事业,刘备就前去请他出山。可第一次去因诸葛亮不在家,没见到诸葛亮,第二又冒着大雪再去请他,可又因诸葛亮外出希望再次落空,但刘备没有气馁,最终因刘备的真诚打动了诸葛亮,请出了这位隐居山林的卧龙先生。如果刘备只去了一次找不到诸葛亮,而放弃,可能成不了什么大事业,建立不起蜀国。它告诉我们做什么事要有恒心,有耐心,才能成功。另外,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都是亲自去的,最终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感动,刘备赏识他自己的才能,辅助刘备打天下。如果换做是我,我一定不会去拜访三次,诸葛亮一个山野村夫,我去拜访他已经算是瞧得起他了,既然他不在,就不请他做军师,再说,一个从小住在山里的先生,文化能高么,去也是白去。然而刘备,他仍不顾他人的劝阻,执意要去,正所谓“金诚所致,金石为开”,刘备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并且诚心诚意地请诸葛亮来做军师,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的诚心所打动,答应下山,帮助刘备实现统一中原的心愿。其实,刘备得诸葛亮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坚持不懈。在刘备被曹操打的抱头鼠窜之际,诸葛亮的“隆中对”为刘备三分天下指明了方向,联吴抗曹、火烧赤壁,诸葛亮帮助刘备夺取了大半个荆州和整个天府之国,辅佐刘备一步一步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在《出师表》中,刘备去世之前,把诸葛亮叫来,让他辅佐阿斗,打下江山,诺阿斗无能复国,就铲除他,由诸葛亮来复国,诸葛亮自然不愿,在《出师表》里对阿斗说道:“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诸葛亮誓死效忠与刘备,对“败家”的阿斗细心教诲,愿他能继承先帝之愿,复汉。每当我读了这个故事,都会非常敬佩刘备的人品。他为了请到诸葛亮,三次坚持去拜见他,不顾天气严寒,不顾路途遥远,最终把诸葛亮请来了。他这种真诚、耐心、谦虚的优秀品质,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
本文标题:九年级上册语文《三顾茅庐》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350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