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资源与环境科学系的专业课教学大纲
资源与环境科学系的专业课教学大纲地貌学教学大纲(本科用)2000年10月;自然地理教研室适用于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类)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主要教学任务有二,其一是使学生掌握地貌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其二是使学生初步了解地貌考察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其三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绪论地貌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地貌学在地理专业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一章构造地貌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构造地貌的等级洋底与陆地地貌的基本特点。第一节全球构造地貌一、大陆与洋底的特征二、全球构造地貌的特点和成因第二节洋底构造地貌一、洋底构造地貌:大洋中脊,大洋盆地二、大陆边缘构造地貌第三节陆地构造地貌一、陆地地貌的五大基本类型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二、陆地构造地貌分区三、地质构造地貌水平岩层地貌,单斜岩层地貌,褶曲地貌,断层地貌,岩浆岩地貌第二章风化作用与坡地重力地貌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倒石堆和坡积裾的特点和形成条件.第一节风化作用和风化壳一、风化作用对地貌的影响二、风化壳影响风化壳发育的因素,风化壳的类型与剖面特征第二节坡地重力地貌一、崩塌及其形成的地貌崩塌的特征,崩塌的条件,崩塌的类型及其堆积地貌二、滑坡地貌滑坡地貌的特征,形态组合,形成条件;滑坡的类型、发展阶段及防治第三章流水地貌基本要求:使学生着重掌握河流地貌的特征和成因。第一节坡面流水地貌与沟谷流水地貌一、坡面流水地貌坡面径流与坡地发育,浅凹沟,冲刷带,坡积裾二、沟谷流水地貌切沟,冲沟,坳沟,冲出锥,洪积扇三、泥石流及其形成的地貌第二节河流地貌一、河谷的基本形态二、河床河床纵剖面:侵蚀基面,平衡剖面;河床地貌:浅滩和深槽,边滩,心滩;河床平面形态:顺直型,曲流型,散乱型三、河漫滩河漫滩的形成与发展,河漫滩的沉积结构,河漫滩的类型四、河流阶地阶地的形态要素,阶地的成因,阶地的类型五、河谷的不对称构造与岩性的影响,构造运动的影响,地球偏转的影响,地球总倾斜方向的影响六、三角洲与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条件、发育过程、沉积结构和类型,冲积平原的形态、物质构成和类型七、流域地貌水系的发展,分水岭的迁移,河流的袭夺,河流地貌的发育第四章喀斯特地貌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和形成条件。第一节喀斯特作用一、喀斯特作用的化学过程二、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条件岩石的可溶性和透水性,水的溶蚀性和流动性三、喀斯特水的动态垂直渗透带,季节变动带,水平流动带,深部滞流带第二节喀斯特地貌一、地表喀斯特地貌石芽与溶沟,漏斗与落水洞,溶蚀洼地,喀斯特盆地,干谷与盲谷,峰丛、峰林与孤峰二、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的发育、类型、特征与堆积,地下河与岩溶泉第三节喀斯特地貌的发育一、喀斯特地貌的发育阶段二、喀斯特地貌的地带性第五章冰川与冻土地貌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冰川与冻土地貌的特点。第一节冰川作用一、冰蚀作用二、冰川的搬运与堆积作用第二节冰川地貌一、冰蚀地貌冰斗,角峰,冰川谷,峡湾二、冰碛地貌冰碛丘陵,冰碛堤,鼓丘三、冰水堆积地貌蛇形丘,冰砾阜与冰砾阜阶地,冰水冲积扇与冰水冲积平原第三节第四纪冰期一、第四纪冰期划分的主要地貌标志二、第四纪冰川的主要分布区第三节冻土地貌一、冻土的分类与分布二、冻土地貌石海,石河,多边形构造土,石环,热力喀斯特第六章风成地貌与黄土地貌基本要求:使学生能说出风成地貌和黄土地貌的主要特点和类型。第一节风成地貌一、风成地貌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二、风蚀地貌风蚀作用,石窝,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雅丹,风蚀洼地,风蚀谷,风蚀残丘三、风积地貌风积作用,沙堆,横向沙丘,纵向沙丘四、荒漠类型岩漠,砾漠,沙漠,泥漠五、荒漠化问题荒漠化,沙丘的移动,沙漠的治理第二节黄土地貌一、黄土的分布与特性二、黄土的成因三、黄土地貌类型切沟与冲沟,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黄土碟,黄土陷穴,黄土桥,黄土柱第七章海岸地貌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海蚀地貌和海积地貌的成因和类型。第一节影响海岸发育的因素一、海岸线与海岸带的划分二、海岸带的动力作用波浪作用,潮汐作用,海流作用三、其它影响因素第二节海蚀作用与海蚀地貌一、海蚀作用海浪侵蚀与磨蚀作用,海水溶蚀作用二、海蚀地貌海蚀穴,海蚀平台,海蚀拱桥,海蚀柱第三节海岸带泥沙运动与海积地貌一、泥沙横向运动及其形成的地貌泥沙横向运动,海岸剖面的塑造过程,海滩,海岸堤,水下沙堤,离岸堤,水下堆积阶地二、泥沙纵向运动及其形成的地貌泥沙纵向运动,沙嘴,拦湾沙坝,连岛坝,堡岛泻湖第四节海岸分类一、按岩性分类基岩海岸,泥质海岸二、按地质构造与原始陆上地貌分类纵海岸,横海岸,断层海岸,峡湾海岸,岛礁海岸,溺谷海岸,三角洲海岸三、生物海岸的分类珊瑚礁海岸,红树林海岸三、素质教育措施根据本课程的特点,主要应采取下列素质教育的措施:1.通过野外实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阅读地貌图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3.通过有指导的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4.通过做课下作业培养学生自学、发现、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说明二、本课程计划授课48学时,其中理论课40学时,实习课8学时。五、学时数分配明细表(学时)章节内容理论课(学时)习题课(学时)实习课(学时)上机(学时)自修(学时)备注绪论0.5第一章构造地貌3.52第二章风化作用与坡地重力地貌42第三章流水地貌102第四章喀斯特地貌62第五章冰川与冻土地貌4第六章风成地貌与黄土地貌6第七章海岸地貌6合计40848六、本课对先修课的要求要求学生具备地质学的知识。七、推荐的教材及参考书一、推荐的教材陈世斌主编:《新编地貌学教程》,气象出版社。二、教学参考书杨景春主编:《地貌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地貌学实习教学大纲主编:王纯岩编写日期:2004年8月教研室(实验室):地理综合适用专业:地理科学专业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地理科学专业的基础课,,其主要教学任务是:1、使学生加强地貌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2、使学生初步了解地貌考察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运用地貌学知识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3、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树立对地貌学的情趣和严谨的科学工作作风二、教学原则与方法遵循科学性、选则性原则。采取讲解法、绘图法等三、实验教学的内容和要求猴石山野外实习1、目的通过野外考察,将流水地貌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内容(1)首先考察猴石山自然状况,了解猴石山形成的原因、地貌特征、气候特点等(2)第二考察猴石山河流河曲、迂回扇、阶地的形成原因并分析地貌物质组成。3、写出猴石山地区考察报告四、素质教育措施根据本课程的特点,主要应采取下列素质教育的措施:1、通过野外实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阅读地貌图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五、实习方式与时间安排方式:实地考察;时间:九月末六、实习地点和学时数章节内容实习地点学时第二章流水地貌猴石山流水地貌考察猴石山2七、实习组织管理(对师生的要求)每次实习由老师亲自带领学生到实地考察并讲解,并提出要求,指出需要注意的问题。学生在现场绘制草图,回来整理和修改,并写出实习总结。八、本课对先修课的要求要求学生具备地质学、流体力学的基础知识。九、推荐的教材及参考书推荐的教材:严钦尚等主编:《地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参考书:1、杨景春主编:《地貌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陈世斌主编:《新编地貌学教程》,气象出版社3、陈业裕等主编:《应用地貌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十、成绩评定实习内容有记载,给出成绩(按优良中差),并记录在期末总成绩中。《地球概论》教学大纲二零零零年十月地理系综合教研室适用于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类)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地球概论是高等地理科学专业的第一门基础课程。其主要任务是:阐述了行星地球整体的知识,揭示制约全球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宇宙因素。包括地球的天文学和地球的物理学两大部分。具体地说⑴要使学生充分掌握地球天文学。⑵地球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⑶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⑷月地绕转的地理意义。⑸地球的形状和理化特性。⑹地球的宇宙环境和有关的天文学知识。⑺掌握观测天象,测定坐标和一定的计算技能。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第一章地球的宇宙环境基本要求本章主要内容是星系、太阳系和地月系,其目的在于说明地球的宇宙环境,为讲述地球的天文学提供基础知识。1.明确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了解各级天体系统及各种天体对于地球的影响。2.了解恒星、太阳、月球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数据、公式,熟悉主要星座。3.树立发展、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第一节恒星和星系一、恒星、星云和星际物质1.恒星和星座恒星的含义和运动、星座、恒星命名2.恒星的距离和质量天文单位、光年、秒差距、质量3.恒星的发光和光谱4.恒星的光度和亮度5.恒星的多样性和演化多样性:双星、聚星和星团,变星和新星,巨星和超巨星,白矮星、中子星、黑洞演化:早期阶段、中期阶段和归宿阶段6.星云和星际物质二、星系1.银河和银河系银河、银河系概念、银河系结构、大小2.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和运动3.河外星系和总星系星系分类:旋涡星系、棒旋星系、椭圆星系、不规则星系结构:星系群、星系团和总星系4.无限的宇宙第二节太阳和太阳系一、太阳1.太阳概说2.日地距离平均距离、测定方法3.太阳的大小和质量视半径、线半径、表面积、质量、密度和重力4.太阳的热能、温度和能源太阳常数、地球所得太阳热能、太阳温度及其垂直分布、太阳能源过程、产能机制、产能中心5.太阳的结构内部结构:核反应区、辐射区和对流区外部结构:光球、色球和日冕6.太阳的活动太阳黑子、光斑、耀斑和日珥7.日地关系二、太阳系1.太阳系的发现2.太阳系的组成3.太阳系的主要特征及其运动规律4.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假说第三节月球和地月系一、月球1.月球对地球的作用2.月地距离平均距离、距离测定3.月球的大小和质量4.月球的表面状况环形山和月海无大气、水分和生命5.月球的演化二、地月系1.地月系的绕转运动月球的公转轨道、月球公转周期、速度2.月相定义、月相变化的决定因素、月相变化过程3.月球的同步自转第四节人造天体一、人造天体的发展二、人造天体的发射三、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规律四、人造卫星的应用和分类五、人造地球卫星的观测六、我国的人造地球卫星第二章地理坐标和天球坐标基本要求本章的内容是地球上和天球上的球面坐标,其目的在于为说明位置和运动提供必要的工具。1.理解每种球面坐标系的经度和纬度。2.学会表示点在球面上的位置和运动的方法。3.掌握各种坐标之间的关系,熟练计算各种坐标。第一节地球和地理坐标一、地球及其经纬线1.地轴和地极2.地球上的经线和纬线3.地球的方向和距离二、经度和纬度1.经度定义、度量和表示方法2.纬度定义、度量和表示方法三、地理坐标定义、度量和表示方法四、地理坐标的应用1.地理位置的确定2.地球上方向的判定3.地面上距离的测定第二节天球和天球坐标一、天球1.天穹和天球定义、天穹和天球的区别2.天球上的圆圈和点3.天球上的方向和距离二、天球坐标1.球面坐标的一般模式基圈、辅圈、基本点、纬度和经度、球面三角形2.地平坐标系高度和方位3.第一赤道坐标系赤纬和时角4.第二赤道坐标系赤纬和赤经5.黄道坐标系黄纬和黄经6.各种球面坐标系的区别和联系第三章地球的运动基本要求地球的运动是由多种运动综合的结果。本章主要介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及其相互关系,其目的在于为讲解四季、五带、历法和时间创造条件。1.熟练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2.理解人类认识地球运动从现象到本质的演化过程。3.掌握地球运动规律性及产生的后果。第一节地球的自转一、地球自转及证明1.地球自转定义2.地球自转的发现3.地球自转的证明地球形状落体东偏水平运动的偏转傅科摆的偏转二、地球自转的规律性1.地轴和极移极移原因、周期、轨迹和结果2.地轴的进动定义、成因、后果、极移和地轴进动的区别3.地球自转的方向4.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太阳日和太阴日5.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线速度、自转速度的变化三、地球自转的的后果1.天体的周日运动不同天体的周日运动不同纬度
本文标题:资源与环境科学系的专业课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35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