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管护具体实施方案(精编5篇)
管护具体实施方案(精编5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管护具体实施方案(精编5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实施方案1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实施方案文章标题: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实施方案实施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是盘活森林资产,降低护林成本,提高林地生产力,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实现森林资源永续利用的重要举措;是解决垦区大量人工林、天然林资源怎么管、钱从哪里来及实现农场增效、职工增收的有效途径;是深化垦区林业改革,吸引多方资金发展林业,实现造林、护林社会化的重大突破。在经过一年试点的基础上,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结合垦区林情,特制定本方案。一、实施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的意义垦区天然林多处于林区边缘,农林交错结合部,不仅护林防火难度大,而且林相较差,林下野生资源较少,但交通方便,便于开发利用;人工林多为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等公益林,林种、树种单一,80%处于中幼龄期,林下基本无野生资源,但林相整齐,便于经营管理。垦区现在基本是应用专业护林队护林,由于战线长,面大、零散、护林难度非常大,同时也制约了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实施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就是在森林资源所有权、林地用途和森林经营管理、技术规程不变的前提下,将森林、林地也或宜林地划分成经营管护责任区或承包区包给职工,在看好林、造好林、管好林的同时,合理开发林地资源和林木资源,发展依托林地、林木的种植业、养殖业和采集业。在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实现职工增收的同时,变被动护林为主动护林,变专业队伍护林为群防群护,盘活森林资源,实现靠山吃山,实现广大群众对林业建设和管护的责任、权、利的真正统一,达到把林木管好,把资源用活,使职工致富的目的,对推进垦区林业改革,发展多元化林业和林业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二、实施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的基本原则在森林资源所有权、林地用途、森林经营管理和技术规程\四不变\的前提下,坚持五项基本原则,实现五个结合。五项基本原则:一是确保森林资源保值增质;即森林面积不减,林地用途不变,森林蓄积稳定增长;二是在确保生态效益优先的前提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三是林地、森林和林木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四是森林资源有价,使用和经营有偿,合理收费;五是承包期30-70年。五个结合:一是实施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与兴办家庭林场相结合;二是实施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与发展小流域经济、立体经济相结合;三是实施森林经营护责任制与农场增效、职工增收相结合;四是实施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与森林、林地、林木使用权流转相结合;五是实施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与招商引资、发展多元化林业相结合。三、实施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的范围和类型垦区森林、有林地、宜林地以及苗圃等均可结合实际实施形式多样的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对不同森林、有林地和宜林地实施不同的管护责任,在管护的同时,发展不同的产业,要因地制宜、全面开发、合理经营、科学管理。(一)种管结合经营管护责任区:在落实管护责任制的同时,在林下发展种植业,种植药材、山野菜等珍贵植物,发展林下经济。适宜在土层肥沃的次生林中实施。(二)养管结合经营管护责任区:在落实管护责任制的同时,利用林间沟塘和林内边缘养殖林蛙、山鸡、生态鸡等特禽,发展塘坝经济和小流域经济。适宜在天然次生林边缘,两山一沟等处,上部林下种植山产品和中草药,沟中修筑小塘坝,进行水产养殖,周边发展特禽养殖,形成管护、生产、观光旅游于一体的林业产业带。(三)人工林经营管护责任区:对已成林人工林,分区域承包到人,承包人承担所有管护责任,林木按比例分成,以分成顶承包管护费,同时享有林下种植、养殖收入的权利。(四)家庭林场造林经营管护责任区:对宜林荒山、荒地和人工幼林采取公开竞价方式确定经营管护责任者,实施谁营造、谁经营、谁管护或竞价购买幼林进行经营、管护,收益按合同规定确定。(五)人工还欠林经营管护责任区:对农场挂帐户划给一定规模宜林地实施自费造林,自行管护,林内收入归已,林木按比例分成或顶欠帐。四、实施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基本作法(一)摸清森林资源底数:对实施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的森林分类型详细查清面积、立木资源和植被情况,掌握林内主要经济植物种类、分布、土壤状况及适于种植、养殖的动植物状况。(二)划分责任区:根据资源分布和适于发展的动、植物种类,结合山形、地貌、自然沟系等,划分成面积不等的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区,并结合林班、小班排序、编号。(三)确定责任人:将各责任区资源状况及适于发展的动、植物情况进行公布,通过招标形式确定责任人,责任人承包责任区的期限一般在30-70年。(四))建立责任区档案:由农场林业部门建立实施森林资源经营管护责任制的责任区档案。包括责任人申请,责任区位置平面图,资源种类、蓄积量、适宜发展的动植物、管护合同书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实施方案、管护期内资源消长记录等。(五)加强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后,农场要加强责任区内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承担起林区内公路、桥涵养护和技术培训、新技术推广的责任及林付产品加工、销售服务,确保承包者有责有利。五、森林经营管护责任人的权力和义务。(一)权力1、责任人在承包经营区内有权优先承担更新造林、森林抚育、木材生产及伐区剩余物收拣等生产作业,并获取产品和收益的权力。2、在不改变原资源现状前提下,责任人有权在林下摆放蜂箱和袋栽木耳等,并获取产品和收益的权力。3、责任人在不改变森林资源现状的前提下有权在林下栽采药材、山野菜,清理林下枝丫和灌丛,并获取产品和收益的权力。4、责任人有权在林内空地自费植树造林,并由林业部门负责办理森林权属证,林木归己。(二)义务1、护林防火。责任人要承担起责任区森林防火巡查、管护工作,及时发现和报告火情。2、保护林地。责任人要承担起责任区内森拥护和林政管理工作,确保森林资源不受破坏和侵犯,及时发现和制止一切毁林行为。3、预测预防森林病虫害。责任人要承担起责任区内森林病虫鼠害的预测预防工作;并及时报告疫情。4、保护野生动植物。责任人要承担起责任区内野生动植物保护责任,及时制止乱捕滥猎、乱挖滥采行为。六、实施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农场的权力和义务(一)权力1、制定农场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实施细则2、制定农场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合同书;3、确定森林经营管护责任人利益分配;4、对违约者进行处罚,并解除合同。(二)义务1、向承包者提供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区内的所有森林资源现状材料和相应种植、养殖技术。2、按计划对责任区内道路及防火、病防基础设施进行建设;3、保护森林经营管护责任人的合法权益和收入;4、对责任人报告的毁林案件、人灾、病虫害要及时处理、扑救和防治。5、对责任人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并帮助经营者销售产品。七、实施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步骤1、2004年4月以分局为单位组织培训,查清区域内适于实施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的种类、面积及资源状况。2、2004年5月提出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实施细则和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规划图,在场内公开发布。3、2004年6-7月,公开竞标并签订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合同《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实施方案》来源于文秘114网,欢迎阅读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实施方案。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实施方案河道管护实施方案2仁政发〔2010〕号仁德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仁德镇农村水库、坝塘、河道水面清理管护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各社区(村委)、镇直相关单位:为加大仁德镇农村水面管理和治理力度,切实改善仁德镇农村水环境质量,经仁德镇党委、政府研究同意,现将《仁德镇农村水库、坝塘、河道水面清理管护制度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仁德镇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五日仁德镇农村水库、坝塘、河道水面清理管护制度实施方案水是生命之源。我镇农村水库、坝塘、河道既承担着广大农村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用水保障,也承担着防汛、蓄水、排涝及改善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是我镇分布最广、最直接发挥综合效益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以水库除险加固为重点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积极开展以截污、治污为核心的水环境综合整治,水库、坝塘、河道水面管理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重建轻管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致使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水库、坝塘、河道淤积严重,污染加剧,功能萎缩,效益衰退,抵御洪涝干旱灾害的能力降低,潜在威胁着我镇广大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为切实加强我镇农村水库、坝塘、河道水面管理,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改善农村水环境,充分发挥水库、坝塘、河道综合功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昆明市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昆明市“一湖两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规定》,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城乡统筹,以为民办实事为宗旨,以提高农村人民生活水平和水环境质量为目的,以规划为龙头,以污染治理为重点,科学规划、统一组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行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环境保护并重,积极探索农村水库、坝塘、河道水面管理新模式,建立健全管护长效机制,着力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加快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二、目标任务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依法保护、属地管理”的原则,以截污、治污为重点,注重生态,强化管理。2010年底实现牛栏江流域(麦浪至哦嘎段)达到ⅳ类水质标准;2015年前县域地表水体基本达到水环境功能保护目标,确保农村人畜饮水及工农业生产用水安全。——开展水库、坝塘、河道生态修复。2010年底完成流经县城河道的清淤任务;2012年前完成全县河道清淤任务;2015年前完成全县水库、坝塘、河道生态修复,实现全县水库、坝塘、河道“水清、坡洁、岸绿、景美”。——进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2012年内实现县城、集镇无污水排入河道和下游水库、坝塘;2015年实现自然村无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和下游水库、坝塘,牛栏江流域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牛栏江流域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建立水库、坝塘、河道水面长效管护机制。要确保条条河道有人管、座座库塘有人抓。2012年内实现水库、坝塘、河道的堤坝无耕翻种植、无违章建筑、无乱堆乱放、无违法取土,河床、库区无垃圾、无漂浮物、无死畜禽等。——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到2013年底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三、主要措施(一)实施水库、坝塘、河道生态修复按照“先急后缓、因地制宜、因河制宜、统筹兼顾”的原则,重点对主要入湖河流及入湖口、流经集镇河道、流域重点水库、坝塘和其他重要湿地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修复内容主要包括水库、坝塘、河道清淤,以及湿地保护与建设、生态林建设、水体生态修复和生态河堤建设等方面。1.河道生态清淤。为有效减少水体内源污染物含量,改善水生态环境,对河道底泥沉积严重、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的河道实施底泥生态清淤。河道生态清淤实行:“一河一策”,应符合国家现有的有关标准、规范规定,尽量准确清除沉积在河底的污染底泥。牵头责任部门:水务科配合部门:财政所、环卫站2.湿地保护与恢复。为充分发挥湿地生态功能,促进湿地生物多样性恢复,以改善和丰富县域湖泊及河流的生态建设为重点,着力做好重点流域内湿地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2010-2012年,重点实施牛栏江流域上游重要水库、坝塘湿地的保护与恢复工程;2015年前,在完善和巩固前期湿地恢复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对牛栏江流域外的其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县城周边河流及河道口湿地恢复工程。根据河堤结构现状,在河道口恢复约50-100米左右的滨岸湿地植被带,在河流沿线的节点建设小型湿地,在硬质护岸区域主要以河道清淤为主。——牛栏江上游重要水库、坝塘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主要针对牛栏江流域内上游中型及重点小型水库,在水库适宜区域恢复约50米的湿地植被带。——2015年以前,积极开展牛栏江流域外的主要水库、坝塘、河道的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在水库适宜区域恢复10—100米的湿地植被带。牵头责任部门:水务科配合部门:财政所、
本文标题:管护具体实施方案(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367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