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热选】小学数学教案多篇5篇
【热选】小学数学教案多篇5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热选】小学数学教案多篇5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北师大版数学第二册,第30——31页,解决比多比少的数学问题。学习目标:1、结合“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教学重难点:1、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教学准备:小黑板小棒口算卡片挂图教学措施:1、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操作,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2、通过操作活动抽象出比多比少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激发问题情境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的手里拿的是什么?(出示一节电池)生:电池师:准确地说这是节用完了电能的电池,可以说它现在就是一件“废品”。板书:废品师:你们知道吗?废电池中有金属和废弃的液体,这些物质对土壤、对水、对人的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一颗纽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这些少掌柜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师:再看老师的手里又拿了什么?(出示塑料饮料瓶子)。生:塑料饮料瓶子)。师:这也是“废品”。这种瓶子埋在地下好多年也不会腐烂,对庄稼的生长有影响。师:针对这种情况,同学们说该采取什么措施呢?生想一想。生:回收师:很好。(再板书“回收”。)回收是个好办法,对回收的废品有的还能再利用,不能利用的也可以进行有益的处理。这不,小林、小红、小青已经行动了,我们去看一看吧。出示主题图,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这里有哪些数学问题。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师组织学生观察:图上给我们什么信息?学生用语言描述所给的信息。思考: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合作交流。学生代表汇报: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如果学生提出的是两步解答的,就放到问题银行。)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该好如何解答呢?请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并用你的小棒摆一摆吧。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并用你的小棒摆一摆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学生汇报。生:先摆小林的23个,小红的比小林多6个,就再摆6个,结果小红就是23加上6个共29个,算式是23+6=29(个)。用小棒摆一摆小青收集数量说出是怎样摆的,小青有多少个。(因为23-4是退位减法,学生能用小棒摆出结果就可以了。)三、巩固练习1、练习“练一练”的第1题。出示两个盒子。(里面已经放好了花生米。每个盒子里各有一张纸条)。找两个学生到盒子前。分别读出两个盒子里的信息。生听、用心记下纸条上给出的信息。其一:我的盒子里放了42粒花生米其二:我的盒子里放的比他的多6粒。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提出:第二个盒子里有多少粒花生米?引导解答。用小棒摆一摆。再列式计算。做完后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怎样解决的。2、练习“练一练”的第二题。用一只好看的“千纸鹤”引入。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生:千纸鹤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送一只千纸鹤就是送一份祝福,笑笑和淘气正在折呢!看看这里有什么数学问题?小黑板出示问题:淘气折了37只千纸鹤。笑笑再折12只就与淘气折的一样多。笑笑折了多少只?学生理解题,讨论,说一说怎样解答。然后写下来,并解答出来。3、出示口算卡“接龙练习”完成第3题。4、完成第4题:指导学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组织交流,并写出算式的得数。做完后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又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和不足。小学数学教案篇2教学目标:1.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搭一搭,同学们不仅能搭出许多种图形,还能用语言进行表述。这节课让我们继续用学具搭搭,好吗?(二)完成练习三(1题~4题)先让学生搭出书上的立体图形,分别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观察,再填一填,然后组织交流。注意引导观察,第一个图形从上面和正面观察到的形状是相同的。先想一想,然后独立搭一搭,看一看,连一连,再交流讨论。通过本题练习,你有什么发现?可以让学生先想一想,再搭一搭,看一看,填一填。下面的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在方格纸上画一画。教师先示范怎样在方格纸上画图?再出示第4题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在方格纸上画一画,全部画完后搭一搭进行验证。(三)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小学数学教案篇3课题说明:本单元的基础是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已经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然后进行教学。本单元的标题为分一分与除法,体现了动手操作与概念思考对于除法意义的重要性。开展分一分活动,可以让学生由浅入深体会除法意义。因此,在教学分桃子这节课时,我准备充分利用教科书所提供的情境,开展教学活动。通过设计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动手操作(如:分一分、摆一摆、填一填、圈一圈、画一画等),逐步体会什么是同样多、一样多、平均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练习,体验平均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当中实际性的问题,从而加深印象。课时说明:1课时学生情况分析:本案例适合于二年级学生,由于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能力为主,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因此,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如:动手、动口、动脑),这样更易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但是,二年级学生在动手操作时,目的性不够明确,易兴奋,这就需要教师作出正确的引导与评价。教学案例:1、在具体的情景中,让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2、理解平均分的方法。3、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小学数学教案篇4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并能在实际计算中应用.2、使学生掌握加法交换律,并会应用定律进行验算.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由于学生对加法的计算已经比较熟悉,对加法的意义及加法交换律也有了感性认识,所以这节课就是要明确地概括出加法的意义及加法交换律,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因此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加法的意义及加法交换律的过程中.教学难点:由于学生对抽象概括定义、定律重视不够,又不习惯于用加法意义进行说理,因此这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口算.39+4783+15420+18047+3915+83180+4202.口答.(1)小明栽了18棵杨树和14棵柳树,他一共栽了多少棵树?(2)小敏做了25朵红花,做的黄花比红花多5朵.做黄花多少朵?(3)赵强读一本书,已经读了46页,还有58页没读,这本书共有多少页?二、学习新课师:我们已经学过了加法的计算方法,今天要在学加法知识的基础上,明确概括出加法的意义,并且能应用它解答实际问题.(板书: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1.教学加法的意义.(1)例一列火车从北京过天津开往济南,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137千米,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357千米.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读题后,师生共同完成线段图:学生独立解答:137+357=494(千米)加数加数和答: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494千米.提问:①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②加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③要合并的两个数指的是什么数?合并成的一个数指的是什么数?引导学生明确:要求北京到济南铁路的长度,就要把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137千米和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357千米这两个数合并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加法是求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要合并的两个数是137千米和357千米,合并成的一个数是494千米.启发提问:加法的意义是什么?说说看.引导学生概括出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教师板书加法的意义.练一练练习十一第1题,应用加法的意义说明各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在学生独立计算的基础上,教师强调要合并的两个数和合并成的一个数分别指的是什么数,从而让学生更深刻理解加法意义,并会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2)教学加法各部分名称.提问:例1中的137和357在等式中叫什么数?(加数)它们相加得到的494叫什么数?(和)教师板书.(写在例1算式的下面)教师联系加法意义说明:相加的两个数也就是要合并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也就是合并的结果,叫做和.反馈提问:你能根据加法的意义说明72+28=100这个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吗?(3)加法中有关0的问题.提问:①我们例1做的加法,两个加数是什么样的数?(是自然数)②任何两个自然数相加的和与加数比较会怎样?(相加的和会比原自然数大)③0和一个自然数相加的和会怎样呢?(0和自然数相加还得原来的自然数)引导学生讨论:0的加法可能有哪几种情况?举例说明.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确: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4)阅读课本第47页“加法的意义”.2.教学加法交换律.根据加法的意义引出加法交换律.提问:(1)我们刚才计算例1时,求济南到北京的铁路长用137+357,根据加法的意义还可以怎么算?(还可用357十137)(2)观察比较一下,这两种解法的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可以得出:相加的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也可说出这是两个相等的式子,写成137+357=357+137)教师指出:我们不能只根据一个例子就得出结论,我们必须多参考几组不同的数目.(3)出示18+17○17+18350+150○150+350274+100○100+274873+127○127+873提问:①观察每组算式有什么关系?○里应填什么符号?引导学生明确:每组算式里加数是一样的.,和也一样,每组两个算式是相等关系,○里应填“=”.②这几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引导学生明确:这几组算式的共同点是,两个数相加,其结果只与加数的大小有关,而与这两个加数的顺序无关.因此可以得出: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教师明确:你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就叫做加法交换律.板书:“两个数……,它们的和不变.”教师继续指出:上述几组算式说明,每组等式只能表示两个具体的数交换位置和不变,但不能表示任意整数.大家想一想,怎样用字母把加法交换律表示得既简单又清楚呢?学生看书自学:第48页.反馈提问:什么叫加法交换律?怎样用字母公式表示?过去在什么地方应用了这个定律?教师板书加法交换律的字母公式:a+b=b+a引导学生小结出:过去学过的加法的验算方法既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也可以利用原来的竖式从下往上加一遍.教师指出: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可以进行加法验算,要会运用定律.练一练现在用你们学过的知识做第48页的“做一做”.订正题时要说出根据,以进一步巩固加法交换律的概念及其应用.3.总结.(1)说一说加法的意义是什么?(2)什么叫加法交换律?它的字母公式是什么?怎样应用加法交换律?三、巩固反馈1.口答.(用加法意义说明算法)玉门县要修一条公路,已经修了400千米,还有260千米没修,这条公路有多少千米?2.下面各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140+250=260+130260+450=460+25020+70+30=70+30+20a+400=400+a3.根据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1)□+55=55+42(2)a+44=□+□(3)38+35=□+38(4)48+□=72+□订正时,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定义、定律来加以说明.四、作业练习十一第2~4题.板书设计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例1一列火车,从北京经过天津开往济南,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137千米,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357千米.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多少千米?137+357=494(千米)加数加数和357+137=494(千米)答: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494千米.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18+1717+18350+150150+350274+100100+274873+127127+873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字母公式:a+b=b+a五、教学后记:学
本文标题:【热选】小学数学教案多篇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380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