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西师版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工作总结范文(精编3篇)
西师版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工作总结范文(精编3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西师版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工作总结范文(精编3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四级上语文教学反思8金蝉脱壳_西师大版1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8金蝉脱壳西师大版2019《金蝉脱壳》这篇课文是第二单元的最后1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为“自然的奥秘”,而这一课极其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第一课时,我从三十六计中的“金蝉脱壳”这个故事引入,并强调其比喻意义,尤其是“脱”字不是惊慌失措,而是为了迷惑敌人,以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后来,我则想到,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先了解“金蝉脱壳”的故事,在课上进行交流,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这一课时中,我还组织学生理清脉络,尤其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提问一环节中,有个学生问道:“奇迹的变化指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是指蝉儿的翅膀由小变大,以及出现排列整齐、图案精巧的斑纹。”我顺势引导学生再读读第5自然段,学生发现,这段中还写到了蝉儿身上颜色的变化。一下子抓住了第5自然段的重点。这篇课文脉络清楚,重点要让学生了解感知蝉虫脱壳的情景过程其中,第4、5自然段主要描述脱壳时和脱壳后的情景,描写得非常生动、形象。第二课时,我将第4自然段作为重中之重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我是抓住中心词——奇特动人展开教学的。先让学生读读这一段,看看蝉儿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脱壳的,出示填空:“蝉的()露出来了,接着()钻出来了,而后()出来了,最后是()脱壳而出。”通过这一填空,学生一下子即可将第4自然段的层次分清楚,为下文的学习铺平道路。然后就是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看一看蝉儿各部位是如何出壳的,在金蝉脱壳奇特动人的词句下做上记号,有感想的也可以写一写。第1页/共2页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则有目的地进行指导和强调,如描写背部时,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几下、立刻、很快、一会儿”,体会脱壳速度之快。描写头部时,则抓住一个比喻句,感受眼睛的透明发亮。描写脚,则扣住“慢慢地”,体会此时速度之慢。最后蝉尾出壳最有趣,抓住表示动作的词,体会蝉尾出壳的谐调和一气呵成,出示填空帮助学生当场背诵。再通过播放录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整个过程的奇特动人。我认为可以抓住这句话”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思考“这”在课文中指的是(),顺便比较文中第2小节和第6小节的写法,前后呼应的写作方法的指导。反复读课文,我发现抓住一个字就能引领全篇。就是“奇”字。从自己无意中捡到蝉壳感觉“好奇”,想要解开这一件“神奇”的事入手,到发现蝉脱壳前、脱壳中及脱壳后的情景,感受到金蝉脱壳确实是“奇特”动人的情景。最后感受蝉和蝉壳的精美“奇异”。学生通过这个“奇”字,也会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到作者留心观察才会写出这奇特动人的情景。第2页/共2页上西师版数学四级教学计划2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在新的一学期,我将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依据教研组工作计划,按照教导处的安排,围绕课堂教学和教学科研这一中心任务,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合作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使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儿童的认知特点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实践能力,从而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的思想。二、基本情况分析1.学生分析四年级16班和20班都有44名学生,大多数学生学习自觉性较高,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大方表达自己的想法。有部分学生自控力比较差,基础知识能过关,具有基本技能,但综合能力较差,对于概念理论知识理解过于肤浅,对知识运用也欠灵活。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浮躁,计算能力较差,还需进一步提高,应用题分析能力也比较欠缺,个别学生需继续加强辅导。从学生习惯方面看,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坐不住,不按时完成作业,做题马虎,丢三落四,抄错数字,不善于检查,等许多学习习惯有待改善。本学期将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状态。2.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安排了十个单元和两个实践与综合应用。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有5个单元:万以上数的认识、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图形与几何的内容包括角、相交与平行;统计与概率,本册教材安排了条形统计图和不确定现象;综合与实践包括:三峡工程中的大数;惊人的危害;节约一粒米。从教材编排体系来看,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占的比例很大,可以说是本册教学的重点。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学生在这段数学旅途中,教材里既要有大数的感受,又要有数学规律的探索,还要有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因此要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细心解题的习惯。三、教学重点难点11.教学重点:根据本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将把万以上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作为重点内容来进行教学。2.教学难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是本册教学的难点。四、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掌握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能正确读、写万以上的数;会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能省略万位或亿位后的尾数求整数的近似数,能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会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了解数字编码的意义,能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简单的数字编码;认识计算器,能用计算器正确地进行加、减法计算。2.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3.掌握三位数乘两位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能结合具体情景正确地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的估算;能用计算器进行乘、除法计算,并借助计算器探索乘、除法中的一些简单规律。4.认识线段、直线、射线和角(包括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掌握角的度量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画角;正确理解垂直和平行的意义,会画线段、直线、射线。5.认识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地表示数据。6.感知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能用可能一定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二)数学思考1.在认识万以上的数、整数加减法及乘除法运算中发展数感。2.在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条理地思考,发展数学思维。3.经历探索角和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4.经历收集、整理数据并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发展数据分析观念;结合具体的情景,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三)问题解决1.能运用万以上数的认识、加减法的关系、加法运算律、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2法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高运算能力。2.在问题解决中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3.在学习中经历独立思考和与人合作交流的过程,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问题解决的思考过程。4.完成综合与实践,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实践能力。(四)情感态度1.在探索规律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中培养探索精神。2.在综合与实践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3.在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工整书写、仔细计算等良好学习习惯。4.在学习中克服困难,培养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体会学习成功的快乐。五、教学方法与措施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注重基础知识教学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实物、教具或者实际实例,正确地理解所讲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的含义防止死记硬背。2.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愉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3.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4.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学生本身存在差异,应从学生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出发进行教学。5、鼓励算法多样化,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尊重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思考习惯和合作意识。6.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关注学习过程,多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7.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受教师“先入为主”的观念制约,占有足够的时间,享有广阔的空间,进行创造性的学习。鼓励学生动手多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8.创造性使用教材,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3六、教学进度(一)万以上数的认识万以上数的读写(4课时)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3课时)数字编码(2课时)用计算器计算(4课时)整理与复习(2课时)综合与实践:三峡工程中的大数(1课时)(二)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加减法的关系(2课时)加法运算律(6课时)整理与复习(2课时)(三)角线段、直线和射线(2课时)角的度量(6课时)(四)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8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4课时)问题解决(3课时)整理与复习(2课时)(五)相交与平行(4课时)(六)条形统计图(4课时)综合与实践:惊人的危害(1课时)(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6课时)探索规律(4课时)问题解决(2课时)整理与复习(2课时)综合与实践:节约一粒米(1课时)(八)不确定现象(2课时)(九)总复习(6课时)4西师版四级上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形统计图,能填写简单的统计表,认识了简单的分数,能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试题。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认识了对称图形,这在以后的空间图形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思想方面:多数孩子能约束自己的行为,课堂上能做到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积极发言。在能力方面:孩子门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多数孩子能用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来表达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并能在生活中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在情感方面:孩子门对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东西感兴趣,喜欢老师的表扬、称赞,喜欢老师对他们的爱。但是始终有部分孩子学习兴趣不高,比如,罗成万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钟林不动脑筋,肖其林发言不积极,李嘉诚书写不认真,作业不认真完成,语言表达差,不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对于这部分孩子,老师应多做思想工作,多做家访,让这些孩子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进步。上期期末统考,2---知识联系。万以内数的认识是学习本单元内容最直接的认知基础。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大小比较方法等都将直接推动本单元的学习。3、第三单元:整数加减法教学内容。本单元安排的整数加减法,主要是多位数加减法的口算、估算和用计算器计算。同时学习加减法的一些数理知识,主要有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知识联系。多位数加减法的口算和估算它以万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和估算和多位数的认识为直接的认知基础。学生在学习时,主要是将多位数改写成整千、整百及整亿的数来进行口算和估算。用计算器计算,主要是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功能,掌握用计算器计算多位数加减法制操作方法。加减法的关系及运算律,它以学生已有的加减法的意义及有关生活经验为基础,4.第五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4---接的认知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整数除法的计算也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空间与图形1、第四单元:角教学内容:认知线段、直线和射张,了解这些线的特征和联系;认识角及锐角、直角、钝角和周角,用量角器量角、画角。知识联系;本单元是学生在初步认识了基本的几何形体的基础上,借助生活经验,对几何图形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为后面进一步学习线的关系及研究基本几何形体的性质作准备。2.第六单元:相交与平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相交,互相垂直和平行等几何现象。知识联系。本单元是在第四单元线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学生认识相产和平行的最得知识基础。6---减法、三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除以
本文标题:西师版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工作总结范文(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386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