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飞控作动系统通用测试环境设计
飞控作动系统通用测试环境设计作者:田涌,TIANYong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100191;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35刊名:测控技术英文刊名:MEASUREMENT&CONTROLTECHNOLOGY年,卷(期):2010,29(6)被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3条)1.陈穷.蒋全兴电磁兼容性工程设计手册19932.刘林.郭恩友飞行控制系统的分系统20033.张红霞.付明立多通道舵机电动伺服加载器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009(1)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徐步力.付永领一种新型电液作动系统-机床与液压2002,(5)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电液作动系统,即电动静液作动器EHA.针对具体的电动静液作动器,用EASY5软件对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并达到给定的性能指标.2.期刊论文祁晓野.付永领.王占林.QiXiaoye.FuYongling.WangZhanlin功率电传机载作动系统方案分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9,25(4)综述了目前正在验证中的各种功率电传机载作动系统的发展状况,并详尽描述其工作原理,在分析其各自的优缺点之后,针对当今技术发展现状以及新型作战飞机对作动系统的要求,提出了两种新型的功率电传作动系统--电机-泵复合控制功率电传作动系统和电机-泵-阀复合控制功率电传作动系统,初步实验分析证明了该两种方案作为向全电作动系统的过渡是可行的,将对未来机载作动系统的研制具有实际指导意义.3.学位论文付永领新型飞机机载作动系统的原理研究1995该文根据未来作战飞机的发展趋势,针对现有飞机作动系统存在的缺陷,对新型飞机机载作动系统展开了原理方案的研究.该文首先综述了飞机作动系统的发展历程,指出了飞机作动系统的五大发展趋势,同时指出功率电传的电机、油泵复合调节作动系统是目前科学技术条件下的一种最佳方案,在此陈述了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概况.第二部分简单分析了两种阀泵联合控制的电液伺服作动系统:阀泵串联伺服控制和并联伺服控制形式,它们是在现有电液伺服作动系统的基础上的简单改进.第三部分是该文的研究重点,对电机-油泵复合调电液作动系统,展开了详细的理论建模、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在控制策略上,采限了离线优化确定控制参数,在线滚动优化补偿系统性能相结合的方法,并且在线控制采用了非参数化建模方法,引用了快速预控制理论来解决该系统中电机油泵联合控制中的非线性控制难题.4.会议论文李万国.王占林现阶段机载作动系统的改进措施2007针对传统电传操纵作动系统的缺点,简述了各种改进措施,并从性能、可行性和发展前景等角度进行了分析、比较和总结.内容涉及直接驱动伺服阀,智能泵集中供油的液压伺服作动系统,功率电传一体化作动系统的各种形式,以及信号光传与光控作动器.指出功率电传和信号光传的机电作动器EMA是现阶段机载作动器的追求目标,同时对各种过渡形式存在的必要性做了说明.由此可以得到现阶段对于机载作动系统发展道路的总体认识。5.会议论文崔子鹏.周元钧航空双通道四余度机电作动系统2003功率电传作动系统的发展是目前航空航天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它与液压作动系统相比,具有安全性好、效率更高、更加可靠和易于维护的优点.余度结构是提高机电作动系统的可靠性主要方法之一,本论文介绍了一种将电气型余度与机械型余度结合的复合式双通道四余度机电作动系统,分析了复合式双通道四余度这一新的余度结构与特点,最后对双通道四余度机电作动系统进行了可靠性预计.6.期刊论文吴浩中.王开文模糊神经网络在摆式列车作动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中国铁道科学2002,23(3)针对摆式列车倾摆作动系统故障所具有的模糊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将模糊理论与神经网络融合在一起,实现了对故障的模糊诊断.给出了模糊神经网络的结构.该网络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为模糊量化部分,后一部分为神经网络部分.根据输入特征量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各模糊子集上的隶属度函数.提出了一种阈值向量故障判别方法,使故障判别更具灵活性和合理性.根据相关文献构造了倾摆作动系统的构造判别表,形成故障诊断理论样本.以摆式列车倾摆作动系统为对象,就倾摆作动系统中几种典型的故障模式,采用模糊神经网络方法作了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为在摆式列车实车倾摆作动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7.期刊论文沙南生.李军功率电传机载一体化电作动系统的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4,30(9)概述了近10年国内外机载功率电传一体化电动作动系统的研究发展状况,已成功的机载电力作动系统主要包括电静液作动器和机电作动器,得出了电作动器可用于未来机载作动系统相关的一系列结论;归纳了采用电力作动系统的优点;阐述了发展该机载一体化电作动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高性能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泵及其集成设计、冗余管理、高响应高精度控制等;指出了机载一体化电作动系统的研制目标和技术难点,为发展机载功率电传一体化电作动系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8.会议论文付永领.德力根基于Matlab/Simulink的EHA变量泵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2007针对飞机机载作动系统的应用,分析设计了一种用于功率电传的新型一体化电动静液作动器(Electro-hydrostaticActuatorVariablepump简称EHA-VP),利用直流伺服电动机通过齿轮减速机构直接控制伺服泵斜盘,达到变排量控制的目的。本文在对EHA-VP系统进行分析建模的基础上,采用Matlab/Simulink对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EHA-VP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其稳定性、快速性、稳态精度各方面都能达到设计要求,在机载作动系统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对功率电传电液作动系统的应用有着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9.学位论文周琼双余度机电作动系统性能分析与控制1999该论文就双余度机电作动系统进行了详细地性能分析,并研究了双余度机电作动系统的控制策略.全电飞机是未来飞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机电作动系统是实现全电飞机的关键技术之一.该论文所讨论的作动器执行机构是全余度的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由作动器控制部分对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进行控制.该论文首先对双余度无刷直流电机在双绕组运行和单绕组运行的情况分别建立数学模型.为实现对双绕组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论文采用了基于模糊逻辑的滑模变结构控制规律.该论文详细地讨论了基于模糊逻辑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并重点讨论了该控制器对双余度工作均衡问题解决的效果.针对双余度机电作动器的容错控制,该论文主要讨论了传感器故障和电源故障两种典型情况.双余度机电作动系统控制器的硬件实现采用了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利用DSP的高速处理能力,使其负责完成电流和转速信号的采信及控制规律的计算.为配合DSP工作,设计了接口电路,主要完成PWM信号的产生和输入信号的采样.最后论文给出了系统开环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10.期刊论文郭宏.邢伟.GUOHong.XINGWei机电作动系统发展-航空学报2007,28(3)机电作动系统是通过控制电动机或电器的运行直接或间接地控制负载的运动,实现控制目标的位置伺服控制的一类系统的总称.针对飞行器用机电作动系统,概述了其应用概况、结构的演化过程、关键技术的发展过程,并就机电作动系统的发展动态做了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飞行器用机电作动系统的研究和发展的一些建议.本文链接:授权使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bjhkht),授权号:835e9a8c-8e69-45dd-b526-9e38010b297d下载时间:2010年11月24日
本文标题:飞控作动系统通用测试环境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40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