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范文
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范文《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由中央党校策划整理的系列采访实录,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谈到采访稿中还原的历史,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读书学习的热爱。一、学而不已,阖棺乃止习总书记在担任中央党校校长时,明确提出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事实上,早在陕北插队期间,习总书记便已保持着好学与求知的心态以及对学习读书的那份坚持。当年到陕北插队,他只带了两个行李箱,里面装的全是书。住在知青窑洞时,炕沿上、铺盖上、枕头边上,也全都是书。在梁家河七年的时间,他从未离开过书本,从未放弃过读书。从政治、经济,到哲学、中外文学,再到古典名著,他读书的种类很多,内容也很丰富。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若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知识,若不是源于心底的浓浓的求知欲,怎能七年都坚持读书呢?后来离开梁家河到大学读书期间,他在专业之外还广泛阅读政治经济类书籍。就算是在40多年后的今天,习总书记依然不断地丰富着自己的书架,不断从书中汲取新的精神养分。二、床头亦有闲书卷,信手拈来倦即休与习总书记同住一孔窑洞的雷平生回忆时讲到“他勤奋好学,到了夜以继日的程度。正如有些老乡所讲的——有个针缝的时间都要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白天去山上劳动,晚上回家一有空就看书。”那时候,整个社会文化生活匮乏,黄土高原闭塞而荒凉,待在屋里就是昏暗的窑洞,出门就是漫山遍野的黄土。在黄土高原的窑洞里,吃不饱穿不暖,每天要上山劳动,想学习只能硬挤出一点时间。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他却依然保持着学习的浓厚热情。上山劳动的时候会带着书,利用生产劳动的间隙在地畔上读书。每天晚上,也要在煤油灯下,坚持苦读深思,经常挑灯夜读到凌晨,可谓是“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的真实写照。习总书记“不弃功于寸阴”读书学习,着实是把读书当成一种享受,在不断的自我充实中变得更坚强,更强大。三、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习总书记能塌下心来看书、阅读、思考。对篇幅不长的《为人民服务》也反复地看,反复地读,对于厚厚四大本《中国通史简编》从头到尾认真通读,做到有思考、有借鉴、有批判。在读书时不只是读过了、了解了,而是注重分析对比,能够从不同的侧面了解和分析问题,最终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并努力将自己所学运用到实际中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他曾对陶海粟说:“我们读了很多书,但书里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众结合,才能把水分蒸发掉,得到真正的知识。”坚持读书学习,积淀了习总书记丰厚的文化素养、知识素养、道德素养和理论素养。他说过“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这种学识,这种修养,这种格局,是他多年磨一剑的结果。采访中雷平生说:年轻时期的阅读、年轻时期的苦学所能学到的知识和信息,很多已经变化了,或者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但青年时期所养成的不倦学习精神和良好学习方法,以及通过学习所养成的思维能力,则可以伴随人的一生,对后来的各个阶段依然起着作用、发挥着影响。我非常赞同这种说法,习总书记能够一步一步的成长为国家最高领导人,他的执政理念,他的思想,正是在持之以恒的读书生活中积淀下来的。以我身边最亲近的人来说,我的父亲虽未有习总书记那样的雄才伟略,却也确信“学无止境”的道理。我的父亲是一位半路出家的工程师,从最初开始拿着工程图纸来咨询我三角函数的问题,到现在他可以用专业的绘图软件构画工程图纸,指导工程的实施,再到最终工程交付的所有资料编写。从平地而起至积累到一人高的工程资料册,正是这其中学习与努力的最好证明。从我自身而言,远则有习总书记的榜样力量,近则有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生活中,理应也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相比习总书记的艰苦知青岁月,我们不用在煤油灯旁熏到脸颊发黑,也不用生活在闭塞的黄土高原,更不用为了借阅一本书走30里的山路。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渠道,作为网络科的一员,应顺应信息技术发展的方向,不断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理论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并运用自身专业所学,在工作中努力做到“举一而返三,闻一而知十”,融会贯通,学有所用,用有所得。黑发要知勤学早,白首才能不悔读书迟。
本文标题: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范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415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