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案宋朝宰相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是儒家经典。同时,作为“圣贤智慧”单元的首批入选文章,学好这篇文章对于激发学生阅读“经典”、自觉增加文化积累、丰富文化底蕴具有重要意义。来看看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优秀教案吧!欢迎咨询!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初步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思;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习“论、则”二字,会书写“论”字。3、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初步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思。;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同学们每天在一起学习生活已经近两年时间了,一定了解咱们班同学的不少优点,你能说说谁有什么优点吗?看到同学的优点,打算怎样做?(生说)二、揭示课文内容1、同学们的这些优点都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刚才同学们说的这句话的意思有一位古人用一句话就说出来了。(板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生读)2、介绍孔子师:这句话是一位叫孔子的人说的。(示孔子图像)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是一位特别特别有学问的人,他在说了很多的话都特别有意义,因此,他的学生就把他的一些话放在一起写了一本书叫《论语》。(板书:《论语》)学习:“论”,“论”这个字读二声。(生读)《论语》中的内容主要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这里面的很多内容我们现在可能还读不懂,因为那是古文,古人说话和我们不一样,古文中经常出现:“之、乎、者、也、焉、其、曰”(出示)等这类字,有的有具体的意义比如:曰就是“说”的意思。(板书:说)古人写文章是不用标点符号的,所以有的只是表示语气和停顿,没有任何意义。3、指导朗读古人在读的时候也和我们不一样,他们怎样读呢?师范读,学生读。4、了解句意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说说看?(生自由发言)师:这里的三人,可不只是三个人,古人用“三人”代表很多人,就像“九曲黄河万里沙”中的“九”一样。刚才同学们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所以你周围的人都可以说成是自己的老师,孔子就用这句话讲出了这样深刻的道理,你快来读读吧!(齐读)5、师:请你再看这一句:(出示: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快看看这里有古文经常出现的字,你快来读读吧!请你看书中的图片,这两个同学分别是怎样学习的?看了这两个同学上课时的表现,你有什么想说的?(择:选择;善:就是对的、好的方面;从:学习、跟随)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6、师:我们刚才说的这句话是在《论语》中的一则。(板书:一则)“一则”就是其中的一条(示:全文,背诵)7、学习生字“论、则”师:课题中有两个生字,读一读,快速记住这两个字。(指名说记字方法)你记字记得这么好,看谁能把字写得更漂亮。请你观察田格中“论”字左右怎样?(左窄右宽)哪一笔在田格中的横竖中线上?(生观察)师板书:论(生自己试着在田字格中写一写,注意笔顺和笔画位置。)实物投影展示班中学生书写作品。三、向课外延伸,扩展阅读刚才我们一起学习的这句话虽然简短,但是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类似这样的话在《论语》这本书中还有很多,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自己试着读一读。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师:很多同学都很喜欢读,课下我们可以再找一找,读一读,不懂的可以问问老师和家长。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案2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进一步品读《论语》,积累其中的经典语句,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2.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注重学生的个人感悟,力求达到对所选内容的个性化解读,达到用经典文化有效指导思想、生活的目的。3.汲取精华思想,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每一则选言的含义。教学难点:能深入理解每一则选言所传达的思想。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最近,你随意地走入哪一家书店都会看到这样的书籍:《于丹〈论语〉心得》《人味孔子》《孔子传》《论语新解》《学而时习之》《丧家狗——我读〈论语〉》等等,显而易见,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掀起了一股学习《论语》,走近孔子的热潮,面对这股热潮,你有哪些思考呢?(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如:时代呼唤着君子;经典文化必须传承;学习《论语》,增长智慧等。)孔子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中承前启后的第一人,也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及民族精神的形成影响的文化巨人,他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条大河,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江河的源头之一。而《论语》里边更多的内容已经成为我们判断是非的标准,或者早已化作千年不易的做人与行动的准则,或者已经成为学习、处世与生活的智慧。其实孔子离我们很近,《论语》和我们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就再来品读《论语》选言。二、充分诵读。1、教师范读。(教师的朗读要起到示范的作用,感情充沛,让学生领悟文言篇章的诵读技巧。)2、学生自由朗读。(学生的自由朗读,除读准字音外,也要把握好语速、节奏。)3、以小组为单位比赛诵读。4、学生个人朗读。5、男女生分别读其中的几则,如第一、三、五、七、九由男生来读,其余由女生来读。6、全体齐读。三、结合书下注释以及工具书着重理解前四则的内容。1、要求学生在理解前四则内容时及时记下自己的感悟。2、要求学生及时标注在阅读过程中的困惑之处,提醒自己在交流时重点记忆。四、精讲前四则的内容。1、在阅读前四则之后,你是否发现了这四则的共同之处?这四则所谈论的都是孝道。2、在这四则中,你对哪一则的感触最深?谈谈你的理解。第一则:子女的成长无时无刻不牵动着父母的心,心情高兴与否,吃饱穿暖与否,事业通达与否,与人交往顺利与否等等。面对父母的担忧,为人子女,能做到的就是减少父母的忧虑,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因为很多事情凭借个人的努力,是可以让父母少担忧,少操心的,也许只有身体的疾病,是个人的力量所改变不了的,所以这一则实际上是在提醒我们为人子女要想行孝就要谨慎持身,这样就可以让父母放心、安心,少挂心。第二则:世人对尽孝的理解是肤浅的,认为只要是养父母终天年就是孝道,牲畜也有人养,怎么能依据是否有所养就是孝道呢?“不敬”,即不发自内心地孝敬父母,就不是真正的孝道。在我们今天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人都为了更好地生存而疲于奔命,物质生活是很富有,孝敬父母的方式也越来越倾向于公式化,给老人足够的零花钱,给老人舒适的住房,给老人电脑、电视、电话、音响来排遣寂寞,根本不知道老人内心真正的需要,这怎么能算做是孝敬呢?不能想老人之所想,急老人之所急,不能发自内心地对老人怀有敬重、敬畏之心,这又怎么是孝呢?1、那么在我们今天生活的这个时代,应该如何去做才是真正的行孝呢?能给予老人心灵上的安慰,使老人在精神上不寂寞,不孤独。能从尊重的角度出发去对待老人。第三则:父母在,为人子女尽量不远行,一方面,子女的远行会让父母牵肠挂肚,寝食难安,另一方面,父母年事已高,当有些事始料未及时,让子女空留遗憾。如果必须远行,那么一定要告之父母你的行踪,及时让父母知道你的情况,以免父母担忧。2、在我们今天所生活的这个时代,远离父母,生活在异地他乡的情况比比皆是,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才是行孝呢?及时给父母打电话向父母报平安,常回家看看,及时知晓父母的近况。第四则: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晓,知道父母的年龄常怀着这样的心情,喜悦和恐惧。喜悦则是因为父母还很健康,很长寿,恐惧的是父母已经高龄,生命已经衰竭,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所以内心非常恐惧。3、知晓父母年龄的意义是什么?知道父母的年龄意义在于提醒自己应该及时行孝,尽心行孝。《论语》第一章即谈到:“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请谈谈你对“本”的理解。行孝是为人的根本,孝心即仁心,一个人如果以私心去对待父母对待家庭,怎么可能期待他以爱心、忠诚和责任感去对待他人和国家呢?所以孝是根本,只有“务本”,才可以生道。五、背诵。课后作业:积累《论语》中其他与行孝有关的内容。板书设计:唯疾之忧敬而养之孝为人之本游必有方知年喜惧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由学生背诵前四则导入。二、完成后五则内容的学习。1、朗读后五则(1)教师范读。(力求以虔敬之情感染学生)(2)学生互相读。(3)读一则背诵一则。2、将学生分成小组,选择其中的一则进行探讨。各小组指派一名同学做代表,将小组成员的研究成果公布给其他同学。3、教师根据学生的研究结果给予评价并引导学生做更进一步的思考。(1)“巧言令色”的人是怎样的一种人?这种人对他人、对社会有什么危害?“巧言令色”的人是伪善之人,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不惜去逢迎、献媚、讨好,是小人,这类人的存在会让他周围的人看不清自己,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尤其是那些为政者,听信了花言巧语,就会腐化堕落,危害国家、百姓。(2)“德不孤”应该如何理解?一“必”字写出了孔子怎样的信念?“德不孤”是指有德之人,绝对不会被孤立。孔子坚信一个道德高尚,人格伟大的人,他尽管会遭遇到不理解,但只要有恒心、有意志的话,就一定会有志同道合之人陪伴。(3)“义”与“利”的不同之处是什么?义,是道义真理之所在。义者,宜也。凡事先问是与不是,对与不对,当与不当,遵循事理,明辨是非,然后再决定做与不做。君子以义为道德自律,不义之物不取,不义之财不获,不义之名不居。义,是天理之所宜;利,是人情之所欲。君子通晓大义,小人只懂得私利。义和礼不同,礼是外部规定,义是内心约束。君子始终把义放在首位来做选择,是出于内心的需求而不是外在的约束,这是很高的道德境界。(4)君子为什么会“坦荡荡”?小人为什么会“长戚戚”呢?君子以“义”行天下,乐天知命,俯仰无愧于天地,所以其心坦然。而小人追名逐利,私欲满腹,因此常会处心积虑,又常会患得患失,所以其心忧戚。(5)应该如何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仁爱待人。这句话强调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想问题,多一些理解、包容,少一分苛责,这样很多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三、后五则着重体现的内容是立德,这部分内容与行孝有何关系?行孝是立德的一部分,也是立德的基础,如果没有根本上的孝道就无法谈及其他。四、课后作业。1、积累《论语》中有关君子的内容。2、阅读李零的《丧家狗——我读〈论语〉》。板书设计:通晓大义君子坦荡荡仁爱待人巧言令色小人长戚戚利欲熏心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案3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词句,积累、理解“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等成语。2、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教学重点:积累重点文言词句,评点《论语》八则内容。教学难点:深层理解《论语》八则内蕴,学以致用。宋代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是儒家的经典。同时作为“先哲智慧”单元的第1文章,学好本文对激发学生诵读“经典”,自觉增加文化积淀,充实文化底蕴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课以交流学习格言与谚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采用读读讲讲的方式,让学生掌握重点词语,朗读背诵,领悟内蕴。最后力求体现“学以致用”,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通过举例深入理解,从而领略先哲穿越时空的智慧。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老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创设情景一、导入新课1、请同学自由发言,交流以往积累的有关学习的格言与谚语。2、交流查阅的孔子及其二、《论语》的资料。1、交流有关学习的格言与谚语。2、交流资料调动学生的积累和学习情绪,导入本课孔子关于学习的论述。三、反复诵读初步感悟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激励学生先熟读成诵。2、“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相结合落实重点词义。(时、习、说、乐、知、愠、君子、知、是、知、知、好、乐、三、从、善者、温故、知、可以、岁寒、然、凋、达、尝、寝、益)3、诵读、同桌互背,小组竞赛的方式熟读成诵。4、借助工具书,采用小组互难的形式,落实词义。通过诵读、同桌互背、小组竞赛、小组互难等形式让学生沉浸文本。师生共析四、理解领悟1、“熟读精思。”思考《论语》八则你所领悟的“先哲的智慧”,交流阅读
本文标题: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435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