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桩基工作总结范文(精选4篇)
桩基工作总结范文(精选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桩基工作总结范文(精选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总结报告桩基【第一篇】张家峡特大桥右幅12-1#桩基首件工程监理总结报告一、工程概况张家峡特大桥位于天水市秦州区天水镇张家峡村以东,右线起点桩号K711+,终点桩号K713+,桥梁全长,跨径组合为44x20++(30+30+19)+(19+30+30)++3x20m;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箱型连续梁,先简支后连续,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墩台采用桩基础。由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组建十天高速公路ST22标项目经理部负责现场施工。张家峡特大桥右幅12-1#桩基作为首件工程,该桩设计桩顶标高,设计桩长18m,桩径,地质情况为:从上到下为卵石、圆砾、强风化板岩和中风化板岩。二、施工准备期监理控制1、施工单位进场技术负责人1名、现场负责人1名、质检负责人1名、安全员1名,施工工人20人,2013年3月1日经桥梁监理工程师审核,满足施工要求,同意进场施工;驻地办进场桥梁监理工程师1名、桥梁监理员1名。2、进场设备于2013年3月1日经桥梁监理工程师审核,数量、性能满足施工要求,同意投入使用;3、进场材料于2012年12月~2013年2月经试验监理工程师审1核,批准使用的材料,满足施工要求,同意进场使用;4、2013年3月8日对施工班组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各项程序符合要求;5、施工前测量监理工程师对桥梁施工控制点进行复核,确保测量工作准确无误。6、开工前检查施工场地的地质资料和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桩基施工图、主要施工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所需材料的物理性能试验报告、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报告。四、施工过程监理控制1、施工场地布置及测量施工平台及安全防护设施的布置,经检查施工平台平整干净,泥浆池及沉淀池设置了安全防护网,符合安全、文明施工要求。场地平整后,用全站仪复测桩位,经检查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将桩孔十字线引至桩外稳定的钢筋护桩上,确保孔桩的准确性并保护好。2、桩孔开挖护筒埋设:护筒长度为3m,采用10mm钢板卷制,经测量监理工程师现场测量,护筒顶标高为,高出地面42cm,通过护桩拉十字线检查护筒中心偏位9mm。泥浆调制:调制好的泥浆经现场检测,相对密度,粘度。钻孔:3月9日8:00~12:30,钻进速度为卵石层/h,2圆砾层6m/h,强风化岩/h,中风化岩2m/h。验孔:用探孔器检验孔径,用测绳测量孔深、倾斜度。清空:旋挖钻在原深处进行空转清土20分钟,然后停止转动,提起钻杆,下方钢筋笼。3、钢筋笼加工及安装钢筋笼在钢筋加工厂场内分2节制作,监理工程师按照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对钢筋笼的质量进行检查。孔桩成孔并经检查合格后,开始安装桩身钢筋笼。钢筋笼节段间采用直螺纹套筒进行连接,要求在钢筋骨架上设置足够数量的定位筋。4、安放导管导管长度19m,为3m+3m+3m+3m+3m+4m,导管距孔底40cm。导管安装完成后进行二次清孔,清空后泥浆比重,含砂率1%,粘度19,孔底沉淀层厚度3cm。5、砼灌注首批混凝土灌注后,现场监理对导管的埋深进行量测,判断导管底部是否被封闭并有一定的埋深(应不小于1m),如埋深严重不够或未封闭底口,则必须采取措施将已灌注的混凝土清除,重新清孔,重新开始首批混凝土灌注。如埋深能达到要求即可进入正常的混凝土灌注。在灌注过程中,保证砼灌注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导管埋深在~范围内。灌注结束时检查砼的超灌高度,砼顶面高于设计3标高60cm。五、安全措施监理1、2011年2月28日施工单位对施工班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监理工程师钟细生旁站监督,要求参加施工的领导干部、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工人,都必须熟悉安全生产的管理和操作规定,贯彻“安全第一”的思想与“预防为主”的方针。2、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并正确使用防护品,不戴安全帽、穿拖鞋、赤足者及酒后禁止进入施工现场。3、特殊工种经安全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查已持证上岗。4、安全监理工程师及桥梁监理工程师在首件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定期对施工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对严重违法施工安全规则,危及安全的工点,要求工地立即纠正。六、首件工程监理工作总结张家峡特大桥右幅12-1#桩基施工过程中,我监理单位严格按照合同文件、设计图纸、施工技术规范来实施监理,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要求的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来进行施工。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均能全面按照施工技术交底方案进行组织施工,各项工作能切实服从监理指导意见,使施工工作顺利、圆满完成,无质量及安全事故发生。首件工程施工得到了各方的肯定,但仍存在不足,在下一步桩基施工过程中将加强监理控制,认真总结监理工作经验,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桩基监理总结【第二篇】桩基监理总结一.工程概况:1.本工程为湘潭市工程2.建筑面积:㎡3.建筑层数:4层4.建设单位:5.设计单位:6.施工单位:7.监理单位:本工程桩基采用夯扩底沉管桩,桩径400,桩端扩底至700,实际桩长约6~12米,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分别为800KN,单桩承载力设计值为600KN。原为142根,后因设计变更为216根和1根人工挖孔桩。二、工程进度控制情况桩基础工程于年月日开工,年月日全部完工,历时天。三、工程质量监控情况为确保桩基工程的施工质量,本工程监理部严格按施工工艺标准以及工程验收规范进行质量控制,认真实施《监理细则》,严格执行旁站监理制度,着重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加强原材料进场质量控制,把好原材料质量关把好进场原材料质量关,监理部要求施工单位认真履行原材料进场申报、使用报审程序,严格查验进场申报材料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等相关资料。并对进场的材料进行了抽检。2、建立健全旁站监理制度,加强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1)在施工前对桩位按照设计图纸上的位置要求进行了全面的检验,验线合格后,才允许其使用。对水泥、砂、石子(如现场搅拌)、钢材等原材料进行了检查,对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的施工顺序、监测手段(包括仪器、方法)也进行了检查。2)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及时到现场进行监督、检查施工人员的作业情况,充分发挥监理人员的工作特性,对所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发出口头整改通知,并主动进行协调,在保证施工进度时,不忽略施工质量。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立即着手解决,不拖不卡,并且事后认真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再次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监督、控制,确保了工程没有出现质量缺陷。并对灌注混凝土配合比、桩位、桩长、垂直度、桩径、钢筋笼安装深度、混凝土充盈系数、桩顶标高、钢筋龙质量等进全过程旁站和现场检查。3)对施工单位资质及专职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上岗证进行审查,并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性的进行专检或抽检,无证人员或资格不合格人员不允许上岗。四、安全文明施工监理情况要求施工单位落实施工责任的同时落实安全责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警钟常鸣。对安全防护、高空作业,对于悬空作业尚无立足点,必须适当建立牢固的立足点,有安全隐患的施工立即制止。从而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整个施工过程安全工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五、基桩检测情况本基桩工程按规定要求,基桩静载检测3根,基桩完整性检测43根,两大检测项目均为合格,留置试块12组,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六、以上工作证明该乙方桩基础合格。湘潭市监理部二〇〇九年二月二十三日桩基个人工作总结【第三篇】桩基个人工作总结打桩工程个人总结在我进入绿筑工地打桩施工现场到打桩全部结束,虽然我没有经历全过程(很可惜没有看到预应力管桩的施工过程)。但是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在这段时间里我熟悉了打桩施工的基本流程学习到了桩的质量控制术,但我不应仅仅止步于此,那也未必太“知足常乐”了。要做到面面俱到、触类旁通,还是要不断地学习新事物。同时我对现场管理等都有了一定的认识,我把我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在打桩工程施工的这段时间里。从浅的方面讲,我认识了桩的类型并熟悉了各类桩机的施工流程。再进一步,能看懂各类桩的基本参数:例如充盈系数,超浇高度,有效长度,钢筋笼配筋等。从桩基单位施工员身上耳濡目染的学到一些关于桩的定位,打桩顺序安排,以及现场浇筑混凝土的施工要领等等。最后从现场管理的角度来讲,作为甲方最关注的是施工的“质量”、安全”、“进度”,跟着老杨师傅碰到了例如钢筋笼制作点焊不合格等施工问题,会影响到以后成桩的质量,最后要求监理单位出具整改通知单,保证施工单位下次不出现类似的问题。同时也总结了一些做甲方的小技巧:1、时常与监理沟通,因为监理在施工质量控制比我们来得更专业,能更快速的发现施工单位存在的质量问题,在最快时间有信心,同时,在原则问题上我们寸步不让。打桩现场施工流程可以简单概括为“三通一平”、放线、桩机进场施工、检测桩质量、桩合格后交付甲方、退场。在上述看似简单的流程其实不简单,这一过程中,有很多工序要做,每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如果某一个环节出问题,势必会影响到其他环节的正常运行,这就要求我们的现场管理人员在此过程中要合理的调配及管理,包括把握整个工程的进度及控制好质量,所以说现场管理人员必须时时在场,牢牢跟进。目前,打桩工程已经完成,其间(转载于:在点网:桩基个人工作总结)我个人也暴露出一些问题。1、在预埋塔吊桩时,没有提前看好图纸,计算好钢板顶标高,在吊放钢筋笼和钢立柱时差点导致顶标高错误,幸亏施工单位自身及时改正,不然后果不堪设想。2、在桩基础施工时放松管理力度、现场安全文明设施没有很好的做到位。针对以上问题,我也对自己提出相应的建议。1、提前熟悉图纸,掌握设计意图。2、从书本上学习施工方法和技术,做到心中有数。3、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尤其是安全文明施工。对于现场的管理经验,我总结为三个字,“严、勤、查”,首先,“严”就是严格要求,按照规范的程序来做;“勤”是勤走动、勤过问,经常要在场地里走动过问施工情况,才能发现问题;“查”是检查,工程质量及安全事关重大,不要掉以轻心,要经常检查找出隐患。如果做好以上的三个字,我相信整个工程就会做得很顺利、很成功。总之,在这一个多月里,以上提到的都是一些常见问题,有一些问题没有提到并不代表其不存在,但是如果我们时常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去发现问题并把它处理好,从中会体验到成就感,所以对于我来说收获还是蛮多的。绿筑名都工程部篇2:桩基施工个人总结桩基施工个人总结桩基施工涉及到的内容主要有开槽平常地、焊钢筋笼、点位放样、钻孔,以及涉及到堵管问题。一、开槽平常地。这里主要的问题不是放线,而是开槽的顺序问题,因为开槽与打桩是流水施工,而不是各自独立的施工,所以开槽安排上应该总体上使用阶梯开法,既先开出打桩工作面,让桩机和钢筋笼施工进场,之后再往后施工,以免耽误工期。而这个平面不宜过小,如刚好够桩机开工,因为桩机如果打CFG桩,一天可施工30根左右,换做抗拔桩,一天也可以打20根左右,如果桩机施工的速度快于开槽的速度,就可能造成停工。也不宜太大,容易造成工期延长。所以,桩机最好是在作业面达到90根桩左右时候进场。二、焊钢筋笼1、钢筋笼施工时间应该是在开槽有工作面即可进场施工,也就是开槽2-3天后即可进场。2、焊接时主要问题是在笼子的底端尖部,首先要焊接密实,其次箍筋应当集中缠绕。内支撑也应当焊接结实,因为起吊时内支撑受力较大。三、点位放样这个主要涉及到放样的精确性,误差应当在左右。四、钻孔钻孔涉及的问题主要是下钻前应检查桩机是否水平。下钻时,检查钻门堵上没有,这个问题时有发生,工人不注意很容易出现。而后果就是堵钻杆、堵管,严重影响施工。五、下笼子一定指挥笼子竖直进孔,否则叫停调整。六、堵管分析桩机堵管是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但大都是可以避免的问题。1、从混凝土方面找原因,那就是料不要太稠,这在联系搅拌站时加以提醒。2、从混凝土到达现场时间考虑,一个混凝土罐车从离场2h左右是正常时间,如果超过两小时,应当视情况适当加水搅拌,如果4h以上,不可以使用。所以施工时一定注意控制时间。篇3:桩基个人总结由于主线桩打完了,这一周周一到周四主要是在办公室帮助内业人员完善资料。周六
本文标题:桩基工作总结范文(精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442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