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七年级下语文教案《语文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界定了语文课程目标,这也为我们确定教学目标提供了方向。当然,并非每一个选定的文本都应充分反映这三个目标。我们来看看七年级的语文教案吧!欢迎咨询!七年级下语文教案1学习目标:1、借助工具书及老师的适当点拨,读懂这篇文言文,体会作者的情感。2、学会细心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能探寻作者“物外之趣”的由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前准备:1、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熟读课文,初步读懂课文。2、思考:童年生活“物外之趣”有哪几件。你喜欢这样的童年生活吗?为什么?第一课时第一块:整体感知,精读课文1、教师活动:纠正错误,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在巡视过程中,随时帮助学生解答疑难。学生活动: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结合书下注释,运用工具书,尽量扫除文字解释的障碍。2、教师活动:组织学生互相翻译学生活动:讨论、评价3、教师活动:指出重要的词句,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学生活动:学生进行标注,划出重点。4、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再次互相翻译学生活动:学生熟悉字词句的翻译第二块:语文活动:看谁复述文章最棒1、教师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先组内复述,选派代表,然后集体交流学生活动:学生推荐代表课后学习:1、回家将文章内容复述给自己的家人听。2、抄写一定量的字词句解释,是自己不熟练的。七年级下语文教案2教学目标1、理解阅读文学作品对人的成长的意义,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感情。2、朗读感受本文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蕴含的丰富的情感。课前准备:1、学生搜索有关作者的资料。2、自学字词,按照一般预习要求阅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推测写作意图,感受文章特色3、圈出文中大量运用的成语与名言佳句,理解其意思。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播放配套光盘中的POWERPOINT,或者其他电影片段。自由谈论对《三国演义》的感受,教师引述课文相关片段进行小结。(播放有问题可用realplay)二、自学成果检查交流1、介绍作者:指名学生朗读自己搜索的作者资料,教师投影作者的照片。(xp的系统就用幻灯方式,不然可用豪杰大眼睛、Acdsee等件放大)2、检查字词教师根据《附录三》的字词,适当补充制作POWERPOINT。学生在自备本上完成练习。教师投影出示答案,学生互批。七年级下语文教案3《“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检查指导学生归纳整理词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引导学生感悟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形象,并教给学生感悟的一般方法。3、激发学生亲近文学、热爱文学、走进文学之门的兴趣。教学设想:怎样进行语文教学(特别是日常的语文教学)才能体现新课程大纲的精神,才能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这是摆在每一个语文教师面前的问题?经过教研室的假期培训,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对这篇课文如何上,我有了几点粗浅的想法,不当之处,请斧正。1.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了界定,这也给我们确定教学目标提供了方向,当然并不是每篇课文都要完全体现这三方面的目标,理应有所侧重。这篇课文侧重的是后两点。所以课堂学习的大部分时用在完成目标2上。2.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要求如何落实到教学中去?我是这样做的:预习以“自主”为主,教师通过布置检查预习作业的方式来落实,比如,识字教学,完全可以让学生借助字典词典自己解决,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构建他们的“词库”;又如“文学常识”,“作家作品”的相关知识可以让学生借助图书资料、网络资源来搜集信息,筛选整理。教师做好检查督促工作,保证学生坚持自学下去,这对学生能力的养成将大有裨益。课堂教学以“合作、探究”为主,避免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几人一小组,轮流发言
本文标题:七年级下语文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457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