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上市公司经营者薪酬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
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上市公司经营者薪酬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姓名:王鹤鸣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企业管理指导教师:沈维涛20060601上市公司经营者薪酬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作者:王鹤鸣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付小妮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财务激励约束机制的研究2007企业高管人员作为高品级人力资本,其能力、素质、工作态度、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现代企业中由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导致高管人员激励约束问题的产生。激励约束机制作为财务治理结构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奖励、惩罚等手段激励约束高管人员的行为及行为作用的时间、条件和程度,以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所以,我们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激励约束机制,以减少利益各方财务冲突,降低委托代理成本,调动高管人员能动性。本文以上市公司高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学科交叉和规范研究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从财务角度构建高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论文首先在导论中介绍了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财务激励约束机制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方法、结构、主要内容、创新点及高管人员和激励约束机制的概念。其次,介绍了人力资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边际效用递减理论及国内外激励约束机制的研究动态,提出了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财务激励约束机制的理论框架,即薪酬机制、绩效考核机制、信息披露制度和审计委员会制度。然后,陈述了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财务激励约束机制现状,分析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明确了目前我国在此领域所暴露出来的缺陷,提出了完善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财务激励约束机制的对策,具体包括:提高高管人员的总体薪酬水平,建立基于EVA的红利计划和股票期权计划;重构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绩效考核机制,建立“EVA+现金流量+网络化的德能勤绩考核法”的绩效考核体系;积极推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改革,即扩充信息披露的内容,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监管,采用新的信息披露媒介XBRL;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从加快审计委员会的建设和推行,增强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和有效性方面着手。最后,分析了论文的不足并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总之,论文围绕“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财务激励约束机制完善”这一主题,在完善措施层面上我们建立了“EvA+现金流量+网络化的德能勤绩考核法”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从内部财务的角度设置约束手段,强调了XBRL在信息披露的作用,从而为激励约束机制的完善提供了新的视角。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一创新之处。但是,理论框架仅涵盖了薪酬机制、绩效考核机制、信息披露制度审计委员会四个方面,因此不可避免会有偏颇。另外,论文没有从实证角度论该激励约束机制的有效性,缺乏实证依据。,2.期刊论文闫邹先.YANZouxian上市公司最优激励约束机制设计研究-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1)针对目前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激励约束机制的现状,实证分析了34家ST上市公司激励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激励约束机制的失衡是导致上市公司高管机会主义行为的重要原因,最后提出了建立上市公司高管激励约束的均衡机制措施.3.学位论文郭卫陕西上市公司经理激励约束机制与公司绩效关系实证研究2003该文利用陕西上市公司公开的年报数据,首次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模型分别具体研究了陕西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高级管理层的报酬、持股情况,以及报酬与公司业绩指标的内在联系;并且采用净资产利润率和每股收益来衡量企业绩效,以排除单一指标的片面性.该文发现陕西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的报酬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报酬的结构不合理,形式单一;管理层的持股量普遍不高;董事长、总经理持零股的现象比较多.同时,该文发现陕西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持股的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每股盈余比不持股的公司高,但就整体来说,董事长持股数量与公司的绩效没有相关性.同时,总经理的报酬和管理层的报酬与公司的绩效没有相关性;管理层的总报酬和公司的规模具有高度相关性.最后,该文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对于改进陕西上市公司经理激励约束机制的建议.主要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股权改革,引进多元化股东;同时改变经理报酬结构,引进最新的激励方式;改革经理选择机制,完善经理市场等.4.学位论文朱海明公司治理中市场主导型激励约束机制功效研究2008论文在对公司治理基本概念的界定、对公司治理经典文献进行回顾梳理之外,主要做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个方面,是论文的理论研究部分,在此部分中,论文以美国为例,分析了市场主导型的公司治理模式(也即市场主导型激励约束机制),总结了美国模式的结构特征、制度特征和机制特征,分析了市场主导型激励约束机制的运行机理。在此基础上,从理论依据、交易方式、激励原理、实施类型、技术要素等方面对公司控制权市场和股票期权计划的公司治理功效及其局限性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对美国市场主导型公司治理激励约束机制的分析,总结归纳其对中国的公司治理构建的借鉴意义或启示:首先,加快完善外部控制权市场的步伐。应通过对关于上市公司并购的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尤其是关于杠杆收购和要约收购的操作规程与监管制度,不断强化与提高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公司治理功能。其次,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公司治理内部激励机制。股票期权计划一方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薪酬方式和激励工具,它对于稳定企业骨干队伍、激励经理人着眼企业的长期绩效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另一方面有着诸多的适用条件与内能在的局限性。因此,公司治理中,以股票期权计划为代表的长期激励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同国家的企业应根据不同的经济体制、公司治理模式和企业类型等方面的差异灵活采用适用于本公司特点的激励方案。第三,注重内部控制机制与外部控制权市场的互动。内外这两种控制机制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共同目的都是为了使企业处在正确的轨道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第二个方面是论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部分。在此部分中,论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围绕市场主导型激励约束机制治理功效这一研究主题,将控制权市场和股票期权两个相互联系的理论范畴结合起来,展开系统的实证分析和对策研究,实证分析着重于控制权转移前后和实施股票期权前后上市公司的绩效变化,并注重从国内外最新控制权及激励理论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制度背景下上市公司绩效变化的原因,揭示出中国上市公司市场主导型激励约束机制及其治理功效的发展现状与变化趋势。论文以2004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考察控制权转移前后五年内样本公司综合绩效的变化,并进行多变量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对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绩效的实证研究表明:(1)在原有的股权分置条件下,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发育迟缓,且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难以形成对公司高管的激励与约束作用,抑制了控制权市场的公司治理功能;(2)股份全流通大大增加了上市公司收购的可能性,控制权市场外在的潜在威胁力量将得到加强,为了应对被收购接管的风险,控股股东有动力改进公司治理结构,不断提高公司治理水平。(3)本文的实证检验表明,目前我国控制权市场对企业绩效的改善作用整体上还十分微弱。通过对上市公司持续性综合业绩的分析,发现控制权转移后一年的绩效上升仅仅是因为控股股东通过盈余管理形成利润操纵而形成的,主营业务利润率虽然也有小幅提升,但持续性较差,不能代表上市公司长远利润来源。在发生控制权变更事件后,新的大股东为了实现自己的控制权私有收益,又沿用原来大股东的模式,通过人事委派或者母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的高管人员兼任实现自己的控制权私有收益,即通过增发新股、配股或者关联交易将上市公司从证券市场募集来的资金转移到自己手中,以弥补其在重组中的投入,究其根源还是在于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尚未发挥实质性作用。论文以2006年实施股票期权计划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考察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前后三年内样本上市公司综合绩效的变化,并进行多变量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功效的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无论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还是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实施股票期权计划之后盈利能力都有一定的提升,说明随着市场的完善、相关法律的健全,我国上市公司实施以股票期权为代表的股权激励的时机已逐步成熟,以股票期权为代表的股权激励效应已逐渐发挥出来。(2)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后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发生了显著正向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以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提高了,值得注意的是,主营业务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每股净资产、每股资本公积、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等指标并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即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后主营业务竞争力、偿债能力和现金获取能力并没有随着盈利能力的提高而得到改善。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1、以市场主导型激励约束机制为主线,将以控制权市场为核心的外部约束机制和以股票期权制度为核心的内部激励机制联结起来,初步建立了一个市场主导型激励约束机制分析框架,从理论范式上把市场主导型激励约束机制理论构建和实证分析统一起来,对市场主导型激励约束机制进行了系统全面地分析。2、以最新的财务数据对中国上市公司市场主导型激励约束机制公司治理效率进行长时间窗内的实证分析,考察了在不断变化的市场条件下,中国市场主导型激励约束机制的效率变化情况,并结合中国资本市场实际情况,分析了市场主导型激励约束机制治理效率变化的原因。3、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市场主导型激励约束机制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与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全流通背景下建立健全中国市场主导型激励约束机制的建议及对策。5.期刊论文闫邹先.尚秋芬.YANZou-xian.SHANGQiu-fen上市公司激励约束机制最优边界研究-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21(1)上市公司高管合谋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534家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认为激励约束机制的失衡是造成我国上市公司合谋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加强上市公司的激励约束均衡机制建设,从理论上找到激励约束机制的最优边界.6.学位论文禹海滨云南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研究2005云南省是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西部省份。从整体上看,云南上市公司数量少,规模相对小,经营业绩参差不齐。业绩好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等资源垄断行业,而制造业和商贸业企业则业绩不佳,其中已有9户企业被省外投资者收购,有的企业亏损严重,甚至有被停牌的危险。论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云南上市公司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大量统计数据和实例,首次从股权结构的角度对云南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深入剖析了这些上市公司薪酬制度的经济效率。最后得到结论:即云南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薪酬制度缺乏经济效率,薪酬考核、监管机制不严;激励方式单一,针对性不强,缺乏对高管人员的长期激励约束。结合公司治理理论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现状,论文针对云南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四条基本改革思路:一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以“抓大放小、国退民进”为主要内容的产权制度改革;二是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董事会制度;三是完善以高管人员薪酬制度为核心的激励约束机制,严格薪酬监考与核管;四是积极进行制度创新,探索引入股票期权制等长期激励约束机制。论文在最后一个部分简要分析了引入股票期权制存在的障碍,探讨了克服这些障碍的对策措施。更重要的是,针对一段时期以来人们的误解和疑虑,论文提出了引入股票期权制等长期激励约束机制的原则方向。7.学位论文刘长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理论与实践2005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使得所有者与经营者的追求目标并不相同。企业所有者需要建立对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来监督和激励经营者的行为,构成了现代企业理论的核心内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高层管理者激励不足、约束不够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建立、健全对上市公司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是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问题,也是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如何通过建立、健全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
本文标题:上市公司经营者薪酬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48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