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人教版初二上语文教案
人教版初二上语文教案知道人教版初二语文教案怎么写吗?同学们,我们知道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一般人看来,这样的大诗人生前一定过着非常舒适安逸的生活,住着豪华的房子,过着奢侈的生活。我们来看看人教版第二天的语文教案吧!欢迎咨询!人教版初二上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人物描写、分析法,识记实词,理解诗歌内容及主题,背诵默写该诗。(重点)2、过程与方法:多读自赏自解,感悟诗意诗人心。体会本诗叙事和抒情结合法。(重难点)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卖炭翁可怜遭遇,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难点)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内容:一、创作背景:唐德宗贞元末,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买物,名为“宫市”,实为掠夺。二、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继杜甫之后又一位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人称诗魔。著有《白氏长庆集》,其中《新乐府》最有名。三、教学内容:原文: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做什么用?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贱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着冰冻的车辙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的道路上歇息。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说是皇帝的命令,调转车头,吆喝着赶着牛朝皇宫走去。一车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舍不得(它),(却也)没办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买炭的钱了。注释:⑴卖炭翁:此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⑵伐:砍伐。薪:柴。南山:城南之山。⑶烟火色:烟熏色的脸。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⑷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⑸得:得到。何所营:做什么用。营,经营,这里指需求。⑹可怜:使人怜悯。⑺愿:希望。⑻晓:天亮。辗(niǎn):同“碾”,压。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⑼困:困倦,疲乏。⑽市:长安有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⑾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骑(jì):骑马的人。⑿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⒀把:拿。称:说。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诏书。⒁回:调转。叱:喝斥。牵向北:指牵向宫中。⒂千余斤:不是实指,形容很多。⒃驱:赶着走。将:语助词。惜不得:舍不得。得,能够。惜,舍。⒄半匹红绡一丈绫: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这是官方用贱价强夺民财。⒅系(jì):绑扎。这里是挂的意思。直:通“值”,指价格。四、诗内容:一段:描写卖炭翁烧炭、运炭(卖炭)的艰辛及目的。二段:描写卖炭翁卖炭被宫使抢夺走。(卖炭遇宫使,炭被夺走。)诗意:(这是一首叙事诗),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艰难,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示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财产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诗色:1、人物描写等画面生动。2、灵活运用衬托、反衬、对比手法。(难点)(需要细细回味)用“一尺雪”、“碾冰辙”侧面描述陪衬“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衣正单”正面描述。表现卖炭翁生活难上加难,可怜之状着实令人同情。用“心忧炭贱愿天寒”反衬“身上衣裳口中食,身上衣正单”,衬出了卖炭翁炽烈的希望之火,只有天寒,炭价才能可观。用“一车炭,千余斤”、“半匹红绡一丈绫”的炭之多之重、价钱之少反衬“宫市”残酷的掠夺本性。用“牛困人饥”和“翩翩两骑”做外观对比,突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悬殊。名句: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五、教学过程:1、重视朗读,可能条件下可在网上下载或直接使用朗读课件作为教学欣赏。2、学习书注,读书必看注。3、强调重点,考察教情学情的知识点。比如:找出外貌描写句子;找出心理描写句子;找出动作描写句子。部署作业:朗读并默写(重点名句),有能力的可以改编成1记叙文。人教版初二上语文教案2教学目标1.能够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2.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思想情操。3.背诵全诗。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2.朗读、背诵诗歌。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大家都知道,在唐朝有两位伟大的诗人,一位是李白,一位是杜甫。李白因为他的个性浪漫洒脱,他的诗富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因此他被人们称为“诗仙”。杜甫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他被人们称为“诗圣”。知道他为什么被称为“诗圣”吗?(因为杜甫的大多数诗歌传达了人民的心声,表现了人们的疾苦,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因此他的诗被称为“诗史”,而他本人也就被人们尊称为“诗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杜甫所写的一首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板书:(放课件,出示课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题目。(学生读题目)注意,“为……所”在文言文中是一种比较固定的被动句式,表示被动的意思。“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意思就是“茅屋被秋风吹破了”。“歌”,是古代乐府诗的一种,写法上比较自由灵活,形式上以五言、七言、杂言居多。比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二、讲解写作背景弄清了题目的意思,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杜甫的一生可以说是很不得志的,也可以说,穷愁潦倒伴随了诗人的一生。公元747年,杜甫来到长安,想通过考试进入仕途,实现他伟大的政治抱负,但唐肃宗昏庸、专横,使他的政治抱负破产。公元755年,也就是杜甫43岁那年,爆发了一场战乱。你们知道是什么战乱吗?(安史之乱)(我觉得学习唐诗,了解唐朝历史,安史之乱是应该要知道的。安史之乱:这是发生在唐朝中叶的一场叛乱。公元755年,叛将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兵变,攻入长安,唐朝开始由盛转衰,直到公元763年,这场战乱才被平息。时间长达8年)安史之乱,使杜甫看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那个时候社会的真实写照。公元759年岁末,杜甫弃官西行,带着一家老小,来到了四川成都。一年后,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在成都郊区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暂时安定了下来,结束了他那颠沛流离的生活。不料到了第二年的八月的一天,大风怒号,卷走了茅屋顶上的茅草,接着又下起了大雨,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交加中度过了一个难眠之夜,因此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下面我们先听录音,请注意艺术家是怎样朗读这首诗的,等会儿我们也要学着朗读。(放课件,录音朗读)现在同学们也学着读一读。(读书,检查范读)三、文本分析这首诗一共分为四节,我们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诗歌的第一节。问:我们刚才读了第一节,你们看看第一节写了哪两个事物?(比如说,第一个是秋风,那么第二个是什么?)(茅草)问:我们再来看看,诗人是怎样描写茅草的?(注意诗中的动词啊,看看诗人用了哪些动词?)(学生分析,讨论)师:对的,诗人就是这样写秋风,写茅草的。“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词,组成了一幅幅清晰的图画,紧紧地牵动着诗人的视线,拨动着诗人的心弦。诗人通过描写把这一幕幕惨境,真实地“拍摄”了下来。风戏人,风弄草,何等无情;人看屋,人看草,何等无奈!问:讲解了这一节,我想请同学们用四个字来概括一下本节诗的内容。允许同学先讨论一下。(秋风破屋、风卷茅草……等)(出示课件:风卷茅草)问:这一节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用一个词或一个字来概括一下。我提供几个词,你们选一选。(提示选择:急、惜、悲、惨、忧。)请说出理由。(担忧、焦急、痛惜等)(出示课件:痛惜)师:将第一节诗大声齐读一遍。学习第二节。(过渡语:茅屋被秋风吹破了,茅草有的被吹过了浣花溪,有的被挂在了高高的树梢,有的沉入了塘坳,难道就没有飘在地上可以捡回来的吗?我们来一起看看诗歌的第二节。我也想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老师提醒:这一节中,老无力、忍能、公然、呼不得等字要重读。叹息这个词,要读出诗人的那种无奈叹息的感情。请再读一读这一节)问:下面也请同学们用四个字来概括一下本节诗的内容。大家讨论一下。(点人回答,教师注意点评,也可以请学生进行点评)(群童抱茅、倚杖叹息等)(出示课件:群童抱茅)问:茅草被卷走了,如果将掉在地上的茅草捡起来,多少还可以修理一下茅屋。可是,这时却跑来一群孩子把草抱走了,无论诗人怎样的喊叫也没有用。文中诗人用了一句话描写了自己当时的心态。“归来倚杖自叹息”,我们来分析一下诗中的这个“叹息”,他“叹息”什么呢?师:诗人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秋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办呢?二叹自己年老力衰,没法将茅草拣回来。三叹自己的周围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贫苦的人,虽然是一些不值钱的茅草,但是落地之后还是有人在风雨之中抱走了它。四叹这些孩童也是生活所迫,迫不得已而为之。这一个“叹”字真是写尽了诗人内心的凄苦、凄凉。问:在这一节中,诗人称这些抱走茅草的孩童为“盗贼”,你认为妥当吗?(学生讨论、发言,注意点拨;出示课件《又呈吴郎》:“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总结: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吧,看看是不是有助于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杜甫曾经离开过草堂,他把草堂暂时交给一个姓吴的亲戚住。原先,杜甫住在草堂,他家西边的邻居是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妇人,老妇人因为穷困就经常来草堂打枣充饥。杜甫走后,姓吴的亲戚为了防止老妇人过来打枣,却筑起了一道篱笆。这一下,老妇人生活没着落了,就托人带口信给杜甫。杜甫听说后,就写了一首诗给姓吴的亲戚,其中有这样几句,“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意思是说,老妇人也是穷得没有办法才来打枣吃,如果不是因为“困穷”又怎么可能到这个样子呢?所以我原先是任她来打枣的。希望你也这样做。那么,在本节诗中,诗人称孩童为“盗贼”,也不过是一时气急的话,并不是真的说这些孩童是盗贼,也就应了诗中的一句话“不为困穷宁有此”。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当时因为战祸连连,人民已经是穷困不堪了,“路有冻死骨”是经常能看到的现象。正因为看到了这一点,也才有后面杜甫推己及人的高尚的政治理想。全班同学齐读第二节。学习第三节。(过渡语:茅草没了,屋破了,诗人这个时候最担心什么呢?(下雨)看看第三节,诗人杜甫正碰上了这样的遭遇。“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真是祸不单行啊!老师范读第三节。注意,“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这两句朗读的重音应该落在“云墨色”和“向昏黑”上)师:对的,这一夜诗人是彻夜未眠。为什么?睡不好。为什么睡不好?“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盖着旧被子,孩子又把旧被子踏破了,又怎么睡得好呢?我们现在生活都很幸福了,估计同学们可能没有这样的体会,我是有这样的体会的。被子如果时间盖长了,就会变得又硬又冰,睡觉就会睡不好,正因为这样,所以小孩子才把旧被子踏破了。由这两句诗,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诗人当时已经困穷到什么地步了。问:接下来我想提一个小问题:联系到我上面讲的安史之乱,你们想一想,这一节诗中所讲的“丧乱”是指什么?“长夜”这个词有没有双关的意思?(学生讨论,教师注意点评)师:“丧”在这里指的是家庭的不幸,“乱”在这里就是指的“安史之乱”,一个“安史之乱”不仅使唐朝由强盛走向了衰亡,而且给人民带了多大的痛苦,多大的不幸啊!多少人家破人亡,多少人流离失所,这样的长夜何时是一个尽头!所以这里的“长夜”不妨理解为
本文标题:人教版初二上语文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513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