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一年级下册语文16课教案
一年级下册语文16课教案知道高一下册语文第十六课教案怎么写吗?继续学习顺序观察图片的方法,理解其含义,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来看看高一下册语文十六课教案吧!欢迎咨询!一年级下册语文16课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掌握“早上、叫声、扒开、路边、迟到、身上、教室”等词语。认识“道、丛、钻、追”4个字。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按顺序观察图画的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看懂图意,激发学生想像力。运用各种形式朗读课文,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可以有自己的爱好,但一定要遵守纪律。处理好兴趣爱好与遵守纪律的关系。教学重难点: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通过几个重点句“明明一听,就知道草丛里有一只好蛐蛐。”“他们刚走进教室,上课铃就响了。”“明明看了看小文,笑了。”的理解,明白要处理好兴趣爱好与遵守纪律的关系。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课时安排:3课时教具准备:1.与课文内容相符的投影片两幅。2.写有本课生字新词的幻灯片。3.录有蟋蟀叫声、生活习性的录像带或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1小故事,题目是《明明上学》。板书课题:明明上学。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二、自由读课文。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这件事看出明明是一个怎样的学生?(课文讲的是明明听从同学们的提醒,放弃了捉自己喜爱的蛐蛐,按时到校上课的事。看出明明是个遵守纪律的学生。)2.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是讲哪幅图的?三、检查自读情况。1.认读生字新词。(打出幻灯片)2.指读课文。四、图文对照,理解内容。第一自然段。1.自己学文。提示:课文哪句话告诉我们明明喜欢蛐蛐?第三句:明明知道这是一只好蛐蛐。从“—……就……”可以看出,明明喜欢蛐蛐,玩蛐蛐也很有经验。他从蛐蛐的叫声就能分辨出是不是好蛐蛐。这是他停下来捉蛐蛐的原因。2.指导朗读。早上,明明去上学。他走着走着,忽然听见蛐蛐的叫声。明明一听,就知道草丛里有一只好蛐蛐。“忽然”要读出迅速而出乎意料的语气,后半句要读出肯定而喜悦的语气。“一听,就知道”要读得稍快稍重,用肯定语气。两个“一”是读四声“yì”,“走着走着”“着”读轻音“zhe”。第二自然段1.看图。提示:从图上看出明明在干什么?明明的动作神态怎样?(明明在捉蛐蛐,他很紧张很仔细。)2.学文。自由读第二自然段。(1)作者用哪些词语来讲明明捉蛐蛐的动作?(板书:扒、捂、追、找)(2)这些词语说明明明对这支蛐蛐是什么态度?(非常喜欢。)(3)理解“仔细”的含义。课文里哪些词语是讲明明仔细找蛐蛐的?(细心、扒来扒去。)3.看图。按板书词语复述这一自然内容。4.小结:这段讲明明怎样捉蛐蛐。5.指导朗读“明明轻轻地走过去,扒开草一看,好大的一只蛐蛐。他用手一捂,蛐蛐一跳,又钻进旁边的草丛里。明明追上去,扒开草仔细找,扒来扒去,怎么也找不着。”第一句要读出明明的心情,第二句要读出他紧张而又仔细地捉蛐蛐的动作和神态。第三句要读出惋惜的心情。“一看”“一跳”的“一”读yí;“一只”“一捂”的“一”读yì;“走、钻、草、丛、仔、怎”读闰舌音,“追、找”读翘舌音。“找不着”的“着”是多音字,在此处应读zháo。第二课时一、复述课文。看图复述课文第一、二段内容。二、朗读课文前两段。三、图文对照,理解内容。图2,第三、四自然段。1.看图,图上画的是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哪一个是小明?2.学课文。(l)课文是怎样讲小文帮助明明的?(朗读小文喊明明的句子,应读出急切、提醒的语气。)(板书:喊)(2)明明听到小文喊他上学时,他是怎样做的?明明是怎样的孩子?3..小结:小文提醒明明赶快上学,他们一同向学校跑去。第五自然段。(l)指名读第五自然段。(2)明明迟到了吗?课文是怎样讲的?(板书:刚、就)(3)为什么明明看了看小文笑了?(板书:笑)这时明明的心里是怎样想的?(他好像在说:①小文,今天我没有迟到,多亏你提醒我,应该感谢你的帮助。②如果不是你喊我,那我就迟到了。太感谢你了。)3.小结:明明按时到校上课,没有迟到,心里很愉快。(四)指导朗读。他们刚走进教室,上课铃就响了。明明看了看小文/笑了。前一句要读得稍快,读出紧张的气氛。后一句稍慢,表明事情的结果。明明在小文的帮助下,按时到校,心情很愉快。五、总结提问。l.小明上学路上捉蛐蛐对吗?为什么?(讨论后交流。)2.你们喜欢小文和明明吗?为什么?(小文提醒同学要按时到校上课,明明放弃自己喜爱的蛐蛐,及时赶到学校上课。)第三课时一、朗读全文。二、复述课文。三、练习写字。分析记忆生字字形,指导写字。l.脱词脱音节认该生字卡片。扒、找、迟、啦、刚、教、室、课2.分析字形,指导写字。室:上半部是宝盖地,要盖住下面的“至”(“到”字的左半部分),上下要紧凑,不要写得太长。“啦、教”要写紧凑些,“找”右边的笔顺是:四、课内练习。正确书写本课生字。布置作业1.看拼音写词语。2.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扌___________宀_____________讠___________辶_____________3.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4.根据不同的读音组词。5.照样子用带点的词写句子。例:明明刚走进教室,上课铃就响了。(1)我放学回家刚放下书包,爸爸就。(2)刚,就。一年级下册语文16课教案2一、教学要求1.学会8个生字,掌握“早上、叫声、扒开、路边、迟到、身上、教室、上课铃”等词语。认识“道、丛、钻、追”4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可以有自己的爱好,但一定要遵守纪律。二、教材说明课文一共有五个自然段,讲了小学生生活中的一件事:明明在上学路上捉蛐蛐,在小文的提醒下,明明很快放弃了捉蛐蛐,及时赶到学校上课,没有迟到。明明从心里感谢小文。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通过几个重点句(详见词句教学)的理解,明白要处理好兴趣爱好与遵守纪律的关系。三、教学建议(一)课前准备录有蟋蟀叫声、生活习性的录像带或课件,生字词卡片。(二)识字、写字教学1.识字教学让学生在第一遍朗读课文后把生字在文中标出来,并反复读准字音。教师采取多种方式大面积指名学生读生字(词)或相应的课文,对读得不正确的音进行纠正。“迟、室、追”三个字都是翘舌音,“丛、钻”两个字都是平舌音。“刚、铃”两个字都是后鼻音。要提醒学生读准确。“铃”要提示注意右边不是“今”,要比“今”多一点。“扒、拍、课”可启发学生与学过的熟字进行比较识记。在理解课文内容中了解字的意思。还可以采取扩词的方法帮助理解字义。2.写字教学在学生对字形有了印象的基础上,进行书写指导。可由易到难,分别处理。(1)让学生观察字形结构,找出左右结构的字中,“扒、拍、课”是左窄右宽,“刚”是左宽右窄,“教”“铃”是左右相当。(2)重点指导几个不易写好的字。“室”:上半部的“宀”,要盖住下面的“至”,上下要紧凑,不要写得太长。“教”:左边部分笔画要紧凑,不要太散。“迟”:提醒学生笔顺规则是先内后外。“辶”的最后一笔捺要写得长一点,能托起里面的“”。(三)词句教学要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体会。1.明明一听,就知道草丛里有一只好蛐蛐。这句话告诉我们明明喜欢蛐蛐,对玩蛐蛐很有经验。怎样才能让学生领会到呢?可以用“关键字切入理解的方法”,即先由教师读这句话,故意漏掉“好”字,然后让学生讨论:有“好”与没有“好”字的句意相同不相同?为什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这句话的意思。如果学生说出“这句话写明明太了解蛐蛐了”、“明明十分熟悉蛐蛐,他们是朋友”、“明明对蛐蛐很有研究”等都应肯定和鼓励。2.他们刚走进教室,上课铃就响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明明再晚一步就迟到了,好险啊!理解这句话,可以联系上下文进行假设:如果小文不叫明明,或者小文叫了明明,明明还坚持要捉一会儿蛐蛐,不及时赶往学校,那结果会怎样呢?肯定迟到。3.明明看了看小文,笑了。这句话的意思是:明明很感激小文的提醒。有前一句话的基础,理解这句话不困难。而这句话要联系全文落脚到其含义上:读到这里我们懂得了什么?或者说明明有什么收获?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打开思路去悟去想,可以用“假如我是明明,我会对小文说些什么?我懂得了什么?”,让学生敞开心扉,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四)朗读指导本课内容生动具体,语言浅显易懂,富有儿童情趣。教学中可以以读为主,以读代讲,通过指导朗读理解课文内容。第一段,第二、三两句,指导学生读出惊喜的语气,表达出明明喜爱蛐蛐的心情。第二段中描写明明动作的词语要读重音,“怎么也找不着”要读出着急惋惜的语气。第三段要指导学生读出喊的语调,表达出小文急切的心情。第四段要读得稍快,表达出明明毫不犹豫的态度。第五段,最后一句要读出轻松、愉快的语气,表达明明对小文感激的心情和庆幸两人都没迟到的心情。(五)练习提示课后练习第三题用熟字加上偏旁,组成本课的生字,再组成词语。通过读和抄写,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字词。第四题是句子训练,第一句是本课的句子,第二句是仿说的句子。“刚”在这里表示两件事紧接着发生,后边常用“就”和它呼应。如:“我刚到家,妈妈就回来了。”“王明刚吃完早饭,小军就来约他一同上学。”(六)扩展活动组织学生在课外阅读儿童生活故事,然后开展讲故事比赛,评选故事大王,从而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和说话能力。(七)课时安排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四、教学设计举例(一)联系《好孩子》,导入本课。(二)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三)识记生字,指导朗读。(四)同桌或小组讨论:明明为什么看了看小文笑了?(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到根据,启发学生各抒己见。)(五)全班交流。(六)让学生给明明设计一个学习、遵守纪律与发展爱好都不误的方案。(七)指导写字,完成课后练习第三和第四题。一年级下册语文16课教案3教学目标1.学习11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明明遵守纪律,不迟到的好品德。3.继续学习按顺序观察图的方法,看懂图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按要求进行说话练习。教学重点1.学习本课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语词。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明明遵守纪律,不迟到的好品德。3.看懂图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4.按要求进行说话练习。教学难点1.课文较长,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为什么“明明看了看小文笑了”。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学习本课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二)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初步理解文章内容。二、教学重点(一)学习本课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二)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三、教学难点课文篇幅较长,能够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同学们,我们今天要认识一个叫明明的小同学,他可喜欢蛐蛐了,一次上学的路上他逮开了蛐蛐,那么结果如何呢?请跟着老师一起学习语文,就会知道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请同学们先按着图的顺序,观察一下四幅图,了解图的大意。(三)范读课文。1.听老师范读。2.边听边想,本课是写谁的一件什么事?3.读完指名回答:本课写的是明明没有因上学路上捉蛐蛐耽误学习。(四)学习生字。1.看田格中的生字,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2.随老师范读课文,看看自己是否把所有的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画全了。(1)教师边读,边提示画哪个词。(2)同桌互相对照一下,画的词语。3.借助拼音同桌一起读准生字及词语的音节。(1)同桌互相读,一人读一人听,互帮互学。(2)检查同桌学习情况。(用卡片)(五)读课文。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提醒学生注意轻声的读法,“蛐蛐”第二个音读轻声。另外还有“啦,的,了”读轻声。2.要把课文读通顺、流利。(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读。)3.边读边体会生字词在句中的意思。(六)识记生字:本课生字也较多,要充分利用熟字快速记字。丛:上边“从”下面一横。草丛是指很多很多的草生长在一起。单独几棵草长得再高也不能称草丛。看图理解。扒:左边提手旁,右边“八”。扒开,因为草很多,他要找蛐蛐,所以用手扒开草找蛐蛐。仔:单人旁右边一个“子”,还读z!。仔细,和粗心是反
本文标题:一年级下册语文16课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514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