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扬尘应急预案【精选4篇】
扬尘应急预案【精选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扬尘应急预案【精选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扬尘防治应急响应预案【第一篇】一、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施工现场扬尘治理专项行动检查标准(2014版)《河南省城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及道路扬尘污染防治标准(试行)》二、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公司成立扬尘防治应急领导小组组长:任继尧副组长:王哲、周琼荔、唐新源、翟成印成员:丁长阁、李永峰、任国奇、孔令航、周定勇、宋长平、常义才应急值班电话:66051626三、职责分工责任部门落实责任任继尧负责协调本项目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的组织实施。向项目部提供气象监测预报信息,关注空气指数、预测和信息发布、张贴预警级别指示牌。在出现空气重污染日时及时提醒公众采取健康防护措施。王哲施工现场机械车辆、土石方等大型燃油车辆及设备限制措施的实施,空气重污染天气的停工和施工生产整体安排。负责协调施工现场污染减排措施的实施。唐新源周琼荔王哲负责组织督促施工现场落实扬尘污染控制措施的实施;在出现极重污染日时责令建设工地停止土石方作业。负责督促、检查项目部加大道路清扫保洁和冲洗频次;检查严控道路运输撒漏。王哲翟成印负责协调做好本方案的宣传工作,宣传健康防护及建议性污染控制措施,并配合做好公司信息发布工作。在出现空气重污染日时及时提醒公众采取健康防护措施。丁长阁李永峰任国奇孔令航周定勇宋长平常义才配合现场大气控制措施的实施。四、空气重污染预警响应分级重污染包括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根据环境保护部《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的分级方法,空气质量指数(AQI)在201-300之间为重度污染,空气质量指数(AQI)在300以上时为严重污染。依据空气质量预报,同时综合考虑空气污染程度和持续时间,按照持续污染提升一个响应级别的原则,将空气重污染分为四个预警响应级别,由轻到重顺序依次为预警四级、预警三级、预警二级、预警一级,分别用蓝、黄、橙、红颜色标示,预警一级(红色)为最高级别:预警四级(蓝色):预测未来1天出现重度污染;预警三级(黄色):预测未来1天出现严重污染或者持续3天出现重度污染:预警二级(橙色):预测未来持续3天交替出现重度污染或严重污染;预警一级(红色):预测未来持续3天出现严重污染。五、应急响应流程公司定期对扬尘防治领导小组管理人员及各施工班组进行对重污染天气的危害、预防措施及各种注意事项的教育。并对当空气重污染来临时,根据污染等级的不同,对施工项目部采取的不同应急措施进行交底。(一)预警信息获取施工项目部专人负责及时通过电视、广播、手机、市环保监测中心网站等途径获取全市空气污染预警、应急信息。(二)预警信息的传递安全部负责转发全市空气污染应急等级信息,各职能部室按分工负责空气重度污染预案措施实施。(三)应急措施的启动各施工项目部安全组负责人通过市环保监测中心网站等途径获得全市空气重度污染预警、应急的响应信息后,及时向各施工项目部下发指令及通知,由各施工项目部向下属班组及工人下发通知。张贴预警警示牌、启动应急预案。有关负责人根据各项限制性、强制性措施的分工组织应急措施的实施。(四)过程检查控制各施工项目部落实主体责任,加大对施工现场、生产经营场所空气污染排放的检查。检查工作按照分项(控制措施)、分区(生产施工环保责任区域)执行,发促现缺陷及时督落实整改。(五)应急状态的结束安全部从政府部门、上级单位或媒体获取预警解除信息后在1小时内通知项目各部门人员,由空气污染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宣布解除预警,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并将信息传达到所属施工项目部。六、空气重污染公司应急措施根据空气质量预报结果对应的预警级别,分级采取相应的重污染应急措施,旨在进一步减少污染排放,减缓污染程度,保护公众健康。主要措施包括:健康防护提醒措施、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和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其他污染物导致的空气重污染;结合施工现场性质主要采取以下应急措施:(一)预警四级(蓝色)室外作业时间,如不可避免,建议采取防护措施。严格落实工地围挡措施。各类施工现场堆放的易产生扬尘物料应100%覆盖。裸露场地增加洒水降尘频次(至少3次/日)。在施工道路保洁频次的基础上,增加清扫、洒水、喷雾作业频次(至少3次/日)。(二)预警三级(黄色)室外作业时间,如不可避免,建议采取防护措施。严格落实工地围挡措施,各类施工现场堆放的易产生扬尘物料应100%覆盖,裸露场地增加洒水降尘频次(至少3次/日)。在施工道路保洁频次的基础上,增加清扫、洒水、喷雾作业频次(至少3次/日)。(三)预警二级(橙色)立即停止工地室外作业,如不可避免,建议采取防护措施。工地采取围挡措施。各类施工现场堆放的易产生扬尘物料应100%覆盖。裸露场地应增加洒水降尘频次(至少4次/日)。在施工道路保洁频次的基础上,增加清扫、洒水、喷雾作业频次(至少3次/日)。(四)预警一级(红色)立即停止建筑工地室外作业。工地采取围挡措施。各类施工现场堆放的易产生扬尘物料应100%。裸露场地应增加洒水降尘频次(至少3次/日)。在施工道路保洁频次的基础上,增加清扫、洒水、喷雾作业频次(至少3次/日)。七、监督查处公司对下属各施工项目部空气重污染应急响应措施进行督查,各部门按职责分工对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执行情况进行日常检查。空气重污染预警启动期间,公司派出督查人员对所属施工现场应急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抽查,严肃查处各类违反预案要求的行为。九、应急预案演练扬尘防治应急领导小组依据《河南省城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及道路扬尘污染防治标准(试行)》、对项目编制的专项应急预案。组织开展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应定期演练,演练或实际启动应急预案每月应不少于1次。每次演练或启动应急预案应做好演练或启动记录,在演练或实施应急预案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不断完善应急体系。应急预案演练可采用桌面演练或实战演练。施工扬尘控制方案及应急预案【第二篇】环境保护、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一)环境保护措施(1)综合措施遵照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根据《关于加强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控制工作的紧急通知》渝建发〔2004〕131号、《重庆市主城尘污防治方法》渝府令第188号();和土石方平基工程的要求,严格组织施工管理,开展文明施工,创标准化施工现场。施工前应做到全员教育,全面规则,合理布局,化害为利,为当地居民创造和保持一个清洁适宜的生活和生产环境。(2)施工过程中发现文物或有考古、地质研究价值的物品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派专人看管,保护现场并尽快上报建设方和有关部门听候处理。(二)扬尘污染治理(1)每天派专人进行施工道路、场内开挖范围不定时进行洒水、清扫,注意降尘、清洁。针对炮机、D11R推土机类重点扬尘源拉水管专人点对点集中跟踪喷水降尘。(2)现场出口设洗车道和专用的泥浆沉淀池及有序排放泥浆的沟、槽,每辆外运车必须清洗,池内沉淀的清水可以作为二次冲洗车辆用也可作为现场洒水、养护等重复利用。驶出现场的各类车辆,必须在车辆现场出口冲洗处(大门处设车辆冲洗槽)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入城市道路,然后派专人及时清除路面上洒漏的泥土,车辆冲洗处必须设置水池和高压水泵等。(3)土石方外运时,派专人对运输车辆进行拍打和车轮中易于夹带的泥土的清理,并加盖好遮护;杜绝扬尘、掉渣等污染环境的现象。现场砂堆场遇干燥有风天气,需派人洒水将表面湿润,防止粉尘污染。(三)降低噪音、减少扰民的主要措施施工现场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制定降噪的相应制度的措施。(1)凡在居民稠密区进行强噪声作业时,必须严格控制作业时一般不超过65h。必须昼夜作业施工的现场,应尽量采取降噪措施,作好周围群众工作,并报有关环保单位备案后方可施工。(2)村庄、居民区附近注意避开午休、夜间施工,减少扰民。(3)施工选择性能优良、噪音小的施工机械,并设棚布及其它声源屏障,降低噪音污染。(4)施工运输车辆在市区行驶禁止呜笛。施工现场事故应急预案1、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建设部《工程建设重大事故和调查程序规定》。《重庆市建筑工程安全操作规程》。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83)。2、重大事故(危险)发展过程及分析基坑边坡在外力荷载作用下滑坡倒塌。高处脚手架发生部分或整体倒塌及搭拆作业发生人员伤亡事故。施工载人升降机操作失误或失灵。压力力容器受外力作用或违反安全规程发生爆炸及由此引起的连锁反应事故(如起火)。自然灾害(如雷电、沙尘暴、强降雨、暴风等)对设施的严惩损坏。塔吊、升降机安、拆过程中发生严重漏电。其他作业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起重伤害、触电等)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3、应急区域范围划定工地现场内应急区域范围的制定。塔吊脚手架、施工用载人电梯事故,以事故危害形成后的任何安全区域为应急区域范围。基坑边坡及自然灾害事故等危害形成后的任何安全区域为应急区域范围。电气设备故障、严重漏电事故以任何绝缘区域(如木材堆放场等)为应急区域范围。工地外应急区域范围的划定。对事故可能波及工地(围档)外,引起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需要当地政府的协调,属政府职能。在事故(危害)发生或相关部门确定应急区域范围。(应急电话:火灾:119;医疗救护:120)。4、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及其人员组成成立应急预案的独立领导小组(指挥中心)。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组成组长杨之林副组长张兵组员杨友平、谭代军、李小兵、唐灿、任建忠、邓孝贵通讯联络组谭代军技术支持组杨友平消防保卫组邓孝贵抢险抢修组任建忠医疗救护组唐粲后勤保障组李小兵应急组织的分工职责组长职责1)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厂外应急计划,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2)复查和评估事故(事件)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3)指导设施的部分停工,并与领导小组成员的关键人员配合指挥现场人员撤离,并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4)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记录作业安排;5)在场(设施)内实施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6)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副组长(即现场管理者)职责:1)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2)如有必要,在求援服务机构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活动;3)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集中地带;4)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通讯联络组职责:1)确保与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2)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3)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技术支持组职责1)指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2)指导抢险抢修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3)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4)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求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求援信息资料。消防保卫组职责1)事故引发火灾,执行防火方案中应急预案程序。2)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岗,维护工地内抢险救护的正常运作。3)保持抢险救援通道的通畅,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进入。4)保护受害人财产。5)抢救救援结束后,封闭事故现场直到收到明确解除指令。抢险抢修组职责1)实施抢险抢修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2)寻找受害者并转移到安全地带。3)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抢险抢修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4)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最高管理者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医疗救治组1)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2)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3)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后勤保障组职责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
本文标题:扬尘应急预案【精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571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