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华为:引入TD-LTE提升用户感知并解决网络瓶颈网易科技讯4月21日消息,2010无线通信应用(国际)研讨会今天在北京召开,网易科技在现场为大家进行直播报道。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区Marketing部副总工王东辉在发言中表示:目前用户对于网络的需求在不断提升,而扩容和加厚网络会造成整体的成本增加,干扰会有所提升。引入TD-LTE,LTE会凭借其OFDMA、MEMO的技术,提供更大的带宽、更低的时延、更多的用户接入数和更少的成本,去解决这样的网络性能的提升,满足了持续提升的要求,使网络真正进入到一个良性的循环。同时,他还提出,实际上不同的业务对于上行带宽的总体需求有很大的差异性。而这种对于上行带宽的要求来说,可能会对用户感知产生一个直接的影响,这时就需要进行业务识别,通过业务识别使网络根据不同的业务去按需分配空口资源,节约并合理的利用资源。以下为发言实录:王东辉:我今天要演讲的是创新方案持续提升用户感知,在谈到用户感知的时候,我想先谈一下,到底网络和最终用户之间的连接纽带是什么?可能对于绝大部分的用户而言,网络是不可见的存在,它到底承载在哪张网络上,网络是怎样工作的大家并不知道。用户评价一张网络性能的好坏,就是用户认为自己感知的好坏,实际上是通过网络承载的终端业务能力去呈现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提升用户感知关键的因素,就是如何让网络侧更加满足业务提出的需求。那么,业务到底对于网络侧提出了怎样的需求呢?首先,业务要求无时无处要接入网络,实际上这也是泛在网的延伸。我要求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我都要应用我的业务,随着网络的演进,从2G到3G,一直到未来的4G的网络,业务对于网络容量有一个很大的提升,无论是对于网络要求接入的业务的数量,还是单业务的带宽,都有着很大的提升。最后一点,就是用户对于业务的时延要求在不断地降低。大家可以想像,没有任何一个用户希望我打开一个网页要几分钟的时间,也不会有任何一个人希望我在视频通话的过程当中出现大量的马赛克。所以,如何提升这样的业务感受,是提升用户感受的关键所在。华为有一个总结,任何的一张网络,从开始的建设阶段,一直到最终的完善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五步走的过程,用户感知的过程,始终贯穿于这三个阶段中。我们分别介绍一下这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运营商对于网络全面投入的阶段,运营商对于网络最关注的重点问题是如何提升网络的质量,吸引更大量的用户。用户数量的多数,实际上可以说是评价一张网络是否进入了良性发展,而且后续是否可运营、可盈利的这样的一个关键的因素。随着我网络性能和用户数量不断地提升,网络会逐渐地进入到发展的第二阶段。那么,在这个阶段里面,运营商关注的重点将不断地转移,这样关注的重点是网络的性能与投入,如何达到一个平衡。在这个阶段里面,运营商希望做到的是我的投入与我的网络质量达到一个均衡点,实现一张可盈利的高质量的网络。作为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转折点,业务的识别能力应该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不管是我怎么样去进行一个业务的运营,还是后续的一个网络的融合,都是基于这样一个业务识别能力去做的。随着网络在进行不断地完善,任何一种制式为用户的感知提升都会达到一个制式的天花板,在这个时候LTE的网络,也就是我们一直常说的4G的网络,凭借它的这种先进的技术以及扁平化的网络架构,就会走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为用户的感知提升起到一个持续的作用。这样的话,网络就可以进入到一个良性循环的阶段。下面,我们想就这五步走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与大家分享一下华为公司的经验和看法。首先,在覆盖的方面,我们认为在3G的网络中,家庭覆盖将成为一个重点关注的问题,也可能说是一个难点的问题。为什么是这样说呢?大家可以对比一下,GSM网络和TD网络在覆盖上,以及业务应用上的一些不同点。首先,在GSM网络上,主要的业务类型是以语音业务为主,它比无线环境要求稍微低一点,而且业务发生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室外。这样的话,我可以利用GSM低频段的特性通过室外覆盖室内,解决了家庭覆盖基本的业务需求。而进入了3G的时代之后,我们发现一点,就是业务主体类型已经发生的转移,已经由以前的语音业务为主,逐步向数据业务为主转移了。数据业务的特性,它对于无线环境的要求比较高,而且业务发生的区域也在进行转变,逐渐是由室外向室内转移。根据海外运营商的一个统计,现在3G网络里有70%以上的数据业务,都是发生在室内。因此,像以前这种在2G时代利用室外覆盖室内的家庭覆盖方案,可能现在就面临着两个大的挑战,第一个挑战是如何解决3G过频段带来的穿透损耗大的问题。第二个可能在TD的网络上,由于以前的天线面积比较大,可能很难进入小区覆盖。因为人们现在的环保意识比较强,对于基站比较抵制。因此,必须有解决方案或者是产品可以满足以下的两种问题。第一个是通过上下行的覆盖的生成技术,去克服掉我由于频段高所带来穿透损耗增大的问题。第二个是如何让设备的体积变得最小,以便于进入小区。华为公司推出了RRU加双通道的解决方案,通过了下行功率的增强和下行的接收的方式,提升了上下行的能力,解决的穿透高损耗的问题。天线也比较小,只比一个笔记本大一点,解决的覆盖的问题。随着业务需求不断地提升,技术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因此我们认为家庭基站Femto也会逐步地进行发展,解决家庭深度覆盖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随着覆盖的问题逐步被解决,用户的数量也会快速提升。在这个阶段主要的矛盾发生一个转移,由覆盖受限变为容量受限转移。在这个阶段一般会通过扩容或者是加厚网络解决这样的问题,但是扩容和加厚网络会引起其他的问题,比如说我网络整体的成本增加,干扰会有所提升。因此,我们认为在扩容的同时,如何去提高上下行网络的利用率,以达到增加一个容量的途径,应该是这个阶段比较关注的重点问题,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华为公司也针对TD的一些特性,对出了一些上下行的解决方案,比如说控制信道的四类针分,TCT智能的提升,动态新道的算法以及性能的增强,这些都提高了信道的利用率,提高了空口的总带宽,接入的用户数量有所增加。空口的总带宽提升以后,是不是用户的业务感受就提升了呢?我认为这不完全是一个正比的关系,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可以看一下现网在空口带宽的分配机制,现网空口带宽对于所有的业务都采取无差别化的方式,无论是时延要求比较高、还是时延要求比较低的业务,无论是占多大的带宽,我都给你一个统一的模式。因此,很多人说我网络上被大量的垃圾业务或者是大容量的业务占据着,但实际上价值没有得到体现。我们说带宽的平均分配模式,是不是能够提升我们的用户体验呢?下面这张图,就是我们根据不同的带宽需求列出的表,大家可以看到,实际上不同的业务对于上行带宽的总体需求有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我们可以看到非常大。而这种对于上行带宽的要求来说,可能会对我们的用户感知产生一个直接的影响,我们如何去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提升用户的感知?只有在进行业务识别的能力之后,我网络会根据不同的业务去按需分配我的空口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我可以保证企业业务最优化。华为公司在全球有80多个工程师经过了长达4年的研究之后,发现随着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以及网络IP化发展的过程,IP网络进行了一个泛IP的概念,就是IP网存在于所有的网元当中。无线互联网也会是一个海量的增长,那么DPI的包会进行一个泛DPI的概念,就是我在任何的网元中都可以识别这样一个业务类型。现在我可能是在RAN侧可以做到,以后在网络的所有侧都实现。只有真正识别了之后,运营商才可以从一个管道的管理者,让这样的一个粗放化运营的模式逐步向精细化运营的模式做转变。但是,根据现阶段我们在TD-SCDMA网络上的特点,我们发现主要的问题是由于空口带宽的不足,导致了我们高价的业务用户感知比较差。我们本着这样的原则,将问题解决在拥塞点的发生地区,我们有一个RAN的DPI点的规划,我们可以在最靠近空口资源的地方解决这样的问题,包括了我在空口上面高价格业务用户体验是最优的,而且保证这个的同时,我们还不完全挤掉我低价值的业务。这样,做到一个基本上做到两全其美的境界。难道业务识别是为了做空口的业务调度吗?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个主要的目标,业务识别对于最终我们的发展目标,实际上是对于网络间基于业务负载的一个均衡。大家实际上现在都可以知道,对于大量的运营商而言都是两网运营或者是后续的三网运营的阶段,如何保证我现有的投资不被浪费掉?如何保证我现有的网络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再保证我的用户感知最优化?实际上这是未来的运营商要考虑的最终的目标,就是打造一张可盈利的高品质的TD网络。因此,我们认为未来的这种融合的机制,实际上就是让网络之间的利用率,与我的业务体验达到一个最优的平衡的机制。大家可以想一下,我可以将一些应用面很大,但是业务类型、业务流量很小的这些业务,承载到我现在非常好的一张GSM或者是大网上,对于中型流量的业务,比如说WAP这样的业务,我承载到TD-SCDMA网络或者是3G网络。随着以后LTE的网络不断地部署,我们可以将高清电视等承载到LTE的网络上,这样我们可以按照网络的承载能力、业务不同的流量按需分配,达到了用户的体验于网络的利用率一个最佳的平衡。在这里面,我们希望能够达到一个最终的目标,就是能够在几网之间,这里面我认为是三网之间实现基于业务类型和流量的均衡。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希望的结果是用户发起业务之后,他并不知道我承载到哪一张网络上,网络侧通过我对于业务类型的识别,以及对于流量的分析,自动地将这些业务分配到不同了网络上,起到了资源利用率最大化的结果,同时保证了我用户业务体验最优化,实现了网络之间业务分担的结果。在这个里面,通过我们这些结果之后,基本上网络进入一个只是耳蜗发展的天花板,实际上对于多数的用户而言,业务提升的需求是没有一个止境的,大家都希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但是,网络任何一种制式都会有一个瓶颈,如何去解决这样一个用户无止境的提升和网络有止境增加的瓶颈呢?这个时候我们要引入TD-LTE,LTE会凭借其OFDMA、MEMO这样的技术,提供更大的带宽、更低的时延、更多的用户接入数和更少的成本,去解决这样的网络性能的提升,满足了持续提升的要求,使网络真正进入到一个良性的循环。最后我想说一点,华为公司经过了不断地创新,针对每一个网络阶段提出了每一个阶段的方案,我们希望帮助运营商打造一张高品质的、可盈利的TD-SCDMA网络。华为为什么能活到今天2010年05月31日00:00来源:网络通信中国作者:网络通信中国编辑:王冠评论:0条本文Tag:华为通信网络通信从当初籍籍无名的深圳企业,到如今成为全球前五大通信设备商,华为用了20年的时间,而在这其中,华为的国际化之路走了接近15年多。可以说,华为的国际化伴随着汗水、泪水、艰辛、坎坷与牺牲。华为内部著名文件《天道酬勤》中说,很多人感到不解,“华为为什么能活到今天,华为为什么能活下去?”答案是,华为相对还很弱小,面临更艰难的困境,要生存和发展,没有灵丹妙药,只能用别人看来很“傻”的办法,就是艰苦奋斗。华为不战则亡,没有退路,只有奋斗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华为一位高管在一次国家大型项目论证会上发表演讲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公司创立之初,就在自己家门口碰到了全球最激烈的竞争,华为不得不在市场的夹缝中求生存。华为高管在《天道酬勤》中表示,我们没有国际大公司积累了几十年的市场地位、人脉和品牌,没有什么可以依赖的,我们只有比别人更多一点奋斗,只有在别人喝咖啡和休闲、健身的时间都在忘我努力地工作,否则,我们根本无法追赶上竞争对手的步伐,根本无法缩小与他们的差距。“当我们走出国门拓展国际市场时,放眼一望,所能看得到的良田沃土,早已被西方公司抢占一空,只有在那些偏远、动乱、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他们动作稍慢,投入稍小,我们才有一线机会。为了抓住这最后的机会,1996年开始,众多华为员工离别故土,远离亲情,奔赴海外,无论是在疾病肆虐的非洲,还是在硝烟未散的伊拉克,或者海啸灾后的印尼,以及地震后的阿尔及利亚,到处都可以看到华为人奋斗的身影。”“我们有员工在高原缺氧地带开局,爬雪山,越丛林,徒步行走了8天,为服务客户无怨无
本文标题:华为危机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828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