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党课讲课稿-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通用4篇)
党课讲课稿: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通用4篇)【前言导读】由网友为您整理收编的“党课讲课稿: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通用4篇)”精选优质范文,供您参考学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党课讲稿: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篇【第一篇】尊敬的XXX书记、XXX局长,各位领导、同志:大家下午好。今天,很高兴能够在XXX市委党校与在座的各位见面。首先,请允许我代表XXX市委党校诚挚欢迎大家的到来!我们都知道,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从中国和世界两个区域视角来讲解。不同的取镜,就会呈现不同的直观感受和解读。那么,中国视域下的社会主义发展史又会让我们产生怎样的感触与思考呢?根据XXX书记的指示,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接下来我所要授课的主题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不吝指出问题。现在,课程开始。一、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开篇序言任何一部历史的撰写,都有它的时代背景。可以说,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史也有它蹒跚学步的前奏。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百年黑暗近代史的序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恶化的过程之中,我国人民任人宰割,身陷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期间,多少仁人志士慨以当慷、前赴后继,为拯救国民探索出路、四处凿壁、呼号奋战。然而,由于他们始终奔走在资本主义道路之上,终究未能在救国之路上走通、走成、走完。1917年十月革命为满目疮痍的中国送来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早已麻木的广大工人、农民脱下沉睡的外衣,纷纷登上历史的舞台,发出摆脱压迫与剥削的呐喊与警醒。这个时候我们国人才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跟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尤其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开天辟地的事件再次印证了中国劳动人民的大胆尝试与无限智慧。随后,在我们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顽固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的伟大胜利。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夕《论人民民主专政》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插上指路牌。可以说,国人也曾在1949年10月1日前思考过诸如新中国应该走什么道路、应该建成什么性质国家等问题。庆幸的是,革命的成功让人们对资本主义道路报以坚定的否决。可是,除了资本主义道路之外,新中国难道要选择封建主义吗?就在国人议论纷纷、迷茫困惑之际,我们党伟大领袖毛主席大笔一挥,著文《论人民民主专政》,旗帜鲜明地告诉国人:走俄国人的路。没错,这就是最终的答案,即社会主义道路。由此,新中国的历史随着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书写同步进行,开启了中国人民的新历史。二、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篇章基调新中国的成立虽然成功搭建起社会主义发展主体框架,但还缺乏社会主义制度主心骨的支撑。因而,在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前,新中国致力于打造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主心骨。1949年至1953年,中国陆陆续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下来的历史使命与责任。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剿匪除恶霸、抗美援朝等一系列事件,有力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切实恢复了残破的国民经济。1953年至1956年,中国通过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953年,我们党适时提出渡时期总路线,指出国家要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就是所谓的一化三改。期间,我们党依据当时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一化三改运动之中。1956年,新中国基本完成三大改造。这标志着我们这样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的新民主主义大国,在短短几年时间之内就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的变革,更是一个国家历史基调的奠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是完全正确的。整体上来说,在一个4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制度转型,促进工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胜利。不得不说,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基石。三、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曲折探索章节新生事物的成长难免遭遇碰壁和挫折。新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经过了两个曲折的探索阶段,虽然有所失,但也有所得。总体来说,这是一种曲折的前进。1956年至1966年,新中国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曲折十年。需要着重指出的是,1956年毛泽东主席《论十大关系》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树立了一个良好开端。不同于苏联否定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的观点,新中国准确判断社会主义社会状况,表明敌我矛盾并非社会主流,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矛盾,即人民内部矛盾,确实占了主体。这一论断在当时的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都起到了振聋发聩和独树一帜的作用。但是,1956年苏联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引发了世界性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由此,新中国1957年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放肆发动进攻。进而,国内的反右派斗争被扩大化,大量人民内部矛盾被当作敌我矛盾。在这样的国内外不稳定发展趋势影响下,我们党在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虽然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但却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催生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因此,我国被迫在1959年至1961年进入生产生活困难时期,国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损失。好在国家领导人及时调转航舵,通过1960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及1962年七千人大会,国民经济得到顺利恢复与发展,出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1966年至1976年,新中国迎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个曲折十年。不得不承认,这十年间的探索虽然防止了像西方世界资本主义复辟的预演,但付出了较为惨重的代价。我们应该看到,国家领导人发动思想文化领域革命运动的初衷是为了反修防修、防止资本主义复辟。苏东剧变便证明了关于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思想具有战略意义,富有远见。而且,这种思想至今仍不失深远意义,应该给与肯定。只是,探索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和指导方略缺乏科学的分析,使党和国家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理应加以抛弃。当然,在这十年间也取得不少成绩,如:三线建设、两弹一星、中美中日恢复外交关系。这些都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经济腾飞准备了重要的条件。四、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起承转折段落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哲理同样适用于勤劳、勇敢、奋斗的中国劳动人民身上。当新中国沉浸在碰壁、迷茫、挫折的困境之中时,改革开放一声炮响,将步履蹒跚的中国推向新世纪的迎风潮头。1978年,我们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开放伟大决策扭转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进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钥匙打开了人民群众身上的教条主义枷锁,让人们的内心从曲折的过去解脱出来,重新面对新时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完善社会主义及推动社会主义发展创造新动能、提供新动力,我们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再次节节高升、蒸蒸日上。1982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为中国社会主义加上特色内涵。我们根据国情实际和时代特点,通过艰辛探索赋予了鲜明的中国发展特色。自此,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愈加特色、更加闪耀。由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逐渐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理论、基本道路、基本路线。在这里,我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毛泽东主席时期开始探索的,但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机制,则是在邓小平同志时期完成的,两者属于前后继承关系。也就是所谓的始于毛,成于邓这个说法。新时代,我们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在经济上,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政治上,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以及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在文化上,建立了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红色革命文化为基因,同时吸收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中积极内容的文化制度。经过实践的证明以及时间的见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已经成熟,有力促进了国内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经受住了国际复杂形势的考验。因此,我们充满了新时代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同志们,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一段从建立到建设再到完善的历史,是一部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社会主义事业在探索中发展、在挫折中前进、在困难中成长。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劳动人民的汗水与心血,让我们为国人、为自己鼓掌致谢。同志们,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世界上的不平凡历史。我们经历多少风风雨雨,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经历多少坎坷磨难,才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逐步强起来;我们经历多少泪眼婆娑,才最终走向了伟大复兴。应该说,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也是历史的选择。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路,我们走对了。最后,希望对于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我们十四亿中华儿女奋力在新时代阳光普照下,继续谱写华丽新篇章。党课讲稿: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篇【第二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最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之所以能取得世界瞩目的成绩,是因为我们坚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好,我们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进行列举,也可以从内政外交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进行总结,这些成让我们直观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展现的独特魅力、焕发的生机活力和持续产生的国际影响力。但是,我们不仅要说明成绩的列举和现象的说明,还要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在哪里,进一步说明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原因明确,道理清晰,许多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激发了全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精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道至关重要。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2013年1月,xxxxx在新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会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事业兴衰的第一问题,道路是党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是因为我们继续走路,走路是人类的正确道路。只有正确的道路才能接近两百年的目标,中国才能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否则,南辕北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是因为这条道路的形成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而不是主观的推测和模仿的产物。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后,中国面临着去哪里的道路选择问题。当时的中国面临着走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道路,还是走君主立宪制的道路,走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的重大问题。当时,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了必须选择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毛泽东先生说:其他的都试过了,失败了。2014年,xxxxx在欧洲访问时指出,君主立宪制、复辟帝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都考虑过,尝试过,结果不顺利。1949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人民主专政》这篇文章中说:十月革命响起,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当时,中国国情接近俄罗斯,俄罗斯这种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以通过工农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对中国革命有很强的示范性。十月革命的胜利在方向、方法、精神上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使中国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成立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彻底结束了近代以来的战乱、分裂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制度的前提。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新民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现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基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经历的曲折、独创性理论成果、工业、农业、防卫、科学技术、文化等各领域的巨大成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引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指导思想混乱总之和工作重心转移,做出实施改革开放的历史决策,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此后,经过40年一贯的接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向前推进和发展,最终形成了符合中国独特文化传统、独特历史命运、独特国情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于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个基
本文标题:党课讲课稿-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873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