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 某博物馆工程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基坑(槽)支护施工方案1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重庆市潼南龙典房地产开有限公司与潼南县第四建筑工程公司签定的协议。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我国有关机具设备、材料和施工标准等。1.2工程概况潼南县塘坝镇鸿发新区A、B段,地块占地面积1200m2,为地上六层,基本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砖混结构体系。本工程设计标高±0.000相当于黄海标高260.500m。基坑底建筑标高-0.4~-0.6m,基坑条形,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以粘土层、基础埋深相差较大。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及基坑周边实际情况,施工前采用小孔径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区交接处边坡采用钢板网混凝土护坡。场地地势稍有起伏,地面黄海高程一般为260.500m,地面以平均黄海高程260.500m计,基坑开挖深度-0.4~-0.6m。本工程土方开挖方量约1350立方米,开挖基坑的四周搭设有安全防设施及安全网,需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执行。1.3土方开挖施工要点1、土方开挖原则要求整个工程的土方均需外运,如局部需留置现场,由总包项目部决定。整个开挖采取多机并进,土方随挖随运,在开挖时严禁扰动围护桩体,挖土前在基坑中部先筑一条道路,用石块、碎石铺设,以便运土车辆行驶。同步采用小型挖土机械及人工配合进行梁槽的开挖.基础土方开挖时在基坑周边视实际情况留出一定宽度的工作面,另外沿基坑周边留设排水沟位置,地梁下设置盲沟,同时设置若干集水井,集水井每隔约20m设置一个,用潜水泵进行抽排,集水井采用带孔洞的水泥管,外包两层滤网进行设置。解决基底模板操作和排水问题。对局部基坑深度较深处由桩基公司负责井点降水,方案另行编制上报监理。土方开挖在机械开挖后进行现场人工基底铲平,基槽挖土、翻运、边坡整修等作业。2、地下管线和文物保护在土方开挖前应对场外光电缆走向、场内原有地下管线、及隐蔽障碍物了解清楚,以免土方开挖时遇到意外。若明确有地下管线的事先小心揭露,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另一方面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在古城区特别是古建筑周边地下有古文物存在的可能,同时本工程挖土深度又较大,所以在清土时注意是否有文物,一旦发现有存在可能,立即与业主及政府有关方面取得联系,并及时保护现场。3、降排水要求施工中主要采用明沟、盲沟及集水井排水,即在基坑四周设置明沟,在基础地梁下设盲沟,同时设置若干个集水井,分别用潜水泵将基坑内积水排出基坑。对局部基坑深度较深处由桩基公司负责井点降水,方案另行编制上报监理。(附:盲沟剖面图,集水井布置图)高低跨盲沟连接示意图φ100PVC连接管低跨盲沟明沟剖面图坑底土层盲沟剖面图高跨盲沟明沟C15地梁垫层防水油毡碎石4、与锚杆的施工配合在整个土方施工中,由于围护结构采用了预应力锚杆技术,锚杆成孔、置筋、注浆后需待水泥浆达到一定强度后方能张拉,为此土方施工中统筹安排作业时间,密切配合基坑支护施工要求。2施工准备2.1施工步骤科学合理的施工步骤对工程的进行顺利与否是至关重要的。公司将全面负责协调本工程的施工、进度、技术、安全及文明施工等工作。1、本工程基础土方施工流程及开挖顺序、方式如下:整个工程的土方开挖采取分段分区域的开挖顺序。根据施工部署中所确定的施工区域,以后浇带为界将整个地下室划分为I、II、III区,先进行I区的土方开挖,当I区形态初步形成后,立即进行II区的土方施工。为很好的解决施工场地紧张的矛盾,III区土方待I、II区基础施工结束后再开挖。2、土方开挖与锚杆、喷锚流水顺序施工,坑底留200左右厚原状土人工开挖。满200平方工作面时,采用人工清方,提供土建工作面。3、施工顺序:测放边线→挖土→砼障碍物清凿→装车→外运(局部留土)→基础施工→外进土方并回填。4、考虑到土方开挖后对边坡安全性的要求,我们在I区和II区土方开挖后,将在其与III区相邻的边坡处制作“混凝土钢板网护坡”,以确保边坡土方的稳定和安全,同时避免因雨天雨水冲刷边坡后夹带泥土进入钢筋绑扎完成后的底板。(附:混凝土钢板网护坡布置图、钢板网详图)5、土方开挖严格服从基坑支护施工要求,分层分片开挖,先挖I区,及早施工排桩的锚杆,再挖II区,车辆进出安排在齐门路,III区作为车辆回车道场地,详见《**基础土方施工分区布置图》。每天在周边的挖方量必须与锚杆、喷锚支护工作的工作量、位置匹配,使支护工作得以正常展开。10.5500基底标高自然地面标高C20、60厚细石混凝土护坡钢板网混凝土护坡详图排水沟泄水管φ20锚筋2mm厚钢板网10002.2主要机具设备根据工作内容及工程量,现选用挖掘机、自卸车、推土机、破碎机等设备如下表:序号机械名称型号单位数量1挖掘机日立1m3台4(高峰)2挖掘机日立0.4m3台13自卸车黄河辆304自卸车东风辆205推土机小松160型辆16推土机东方红820型辆17破碎机日立1m3辆13施工进度计划3.1工程进度安排1、由于本工程土方工程量较大,因此施工进度相对较紧,实行24小时分班工作,确保施工进度,具体施工进度详见《施工进度计划》。3.2工期保证措施1、项目部每天召开现场碰头会,解决设备、人员等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工程施工期间的进度、质量。2、根据工程及地质情况,配备足够数量施工机械及人力。3、主要施工机械定期定人维修保养,保持完好状态,并备足易损易耗备用件,以保证施工工期间无障碍正常运转。4、土方施工单位自行办理土方车白天通行证,协调与城管、环保、特管、交通的关系,确保按项目部施工计划实施。4主要施工方法本工程土方开挖方量约55000立方米,土方均采用机械开挖。由于苏州常年雨量较大,土的含水量较高,施工时须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开挖时要预先挖排水沟、集水坑以保证基础不受水的浸泡。土方开挖时,采用边开挖边实施排水的施工方法。及时排除坑内积水,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4.1土方开挖、人工清方1、整个工程的土方采取多机并进,开挖土方随挖随运,在挖方前,应做好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工作。2、按照设计要求设置测量控制网,包括基线水平基准点,在基坑开挖施工前,应在基坑周边设置水准标志。放线时应按要求放出边坡宽度。灰线、标高、轴线应进行复核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挖土施工。3、基础土方开挖时沿基坑周边留设300mm宽排水沟位置和单独设置集水井,可以解决基底模板操作和排水问题。在每个基坑单边留设400宽排水明沟且相互贯通,沿排水明沟每隔约20m设置排水集水井,用潜水泵进行抽排。4、挖土一般分层分段平均往下开挖,每挖1.5m左右,即应检查并通直修边,随时控制纠正。挖出的土应及时外运,以免妨碍施工。为防止坑壁滑坍,根据土质情况及坑深,在坑顶两边一定距离(一般为1.5~2.0m)内和坡面上不得堆放弃土,在此距离外堆土的高度不得超过1.5m,否则,应验算边坡的稳定性。如坑边放置有动载的机械设备,应根据验算结果,离开坑边较远距离。雨季时,做好坑顶地表水的疏溲排水,防止雨水冲刷并影响边坡稳定。5、为防止基坑底土(特别是软土)受到浸水或其他原因的扰动,基坑(槽)开挖后,应立即做垫层或砌筑基础。用机械挖土,为防止基底土被扰动,结构被破坏,不应直接挖到坑底,应根据机械种类,在基底标高以上留出20cm左右,在基础施工前再用人工铲平修整、翻运等作业。6、开挖时要按规定尺寸进行施工,并随时注意检查。如挖到地下管线、墓坑、井穴及埋设文物等,应及时通报监理、业主,认真处理,避免对宝贵文物等的哄抢。4.2土方外运1、出土口部位在III区,留坡道供车辆进出,两侧支护施工后,两辆挖掘机接力挖掘,坑底余土由人工开挖或清运;2、严格按计划区层挖运土方。3、协调与城管、环保、特管、交通的关系,在审批手续办理后,每天土方外运时间在早晨9:20~16:00,夜间21:00~5:00。4.3砼障碍物清凿浅部遇到障碍物,如老基础、石驳岸、大块石等,挖掘机无法排除时,在不影响挖土同时穿插施工,先用破碎锤击碎,将大障碍物分割成小块,然后再用挖掘机挖除外运。4.4外进土方、回填土1、外进土方应符合设计要求,对填方土料验收合格后方可填入。2、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垃圾、树根等杂物,抽除坑穴积水、淤泥,验收基底标高。3、自卸汽车填土(1)自卸汽车为成堆卸土,须配以推土机推开摊平。(2)每层的铺土厚度不大于30~50cm。(3)填土可利用汽车行驶作部分压实工作。(4)汽车不能在虚土上行驶,卸土堆平和压实工作须采取分段交叉进行。4、推土机填土(1)填土应由下而上分层铺填,每层虚铺厚度不宜大于30cm。大坡度堆填土.不得居高临下不分层次,一次堆填。(2)推土机运土回填,可采取分堆集中,一次运送方法,分段距离约为10~15m,以减少运土漏失量。(3)土方推至填方部位时,应提起一次铲刀,成堆卸土,并向前行驶0.5~1.0m,利用推土机后退时,将土刮平。(4)用推土机来回行驶进行碾压,履带应重迭一半。(5)填土程序宜采用纵向铺填顺序。5、人工填土(1)填土由人工挑或独轮车运至指定回土点,由下而上分层铺填,每层虚铺厚度不宜大于30cm。大坡度堆填土.不得居高临下不分层次,一次堆填。(2)夯填采用机械蛙夯或气锤夯夯打密实,达到设计要求。4.5技术措施1)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2)基坑(槽)、管沟的挖土应分层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基坑(槽)、管沟边堆置土方不应超过设计荷载,挖方时不应碰撞或损伤支护结构、降水设施。材料堆放应距坑沿1m以上。重物距土坡安全距离:汽车不小于3m,起重机不小于4m;土方堆放不少于1m,堆土高度不超过1.5m。3)基坑(槽)、管沟土方施工中应对支护结构、周围环境进行观察和监测,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待恢复正常后方可继续施工。4)土方工程施工,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平面控制桩和水准控制点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定期复测和检查。5)为防止坑底扰动,基坑挖好后应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及时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如不能立即进行下一工序时,应预留20cm左右厚覆盖土层,待基础施工时再人工挖去。若因施工不当出现超挖部分,则应及时向业主报告并提供处理办法,待征得业主和设计单位的认可后再加以处理。6)对雨季施工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雨天施工中,应采取积极、主动的质量和安全技术措施,如采取在挖土施工点铺垫钢板与场地内施工道路连通的方法保证连续施工。7)地面沟坑应设防护,过沟槽通道应设渡桥和栏杆,基坑边全部采用1.2米围护栏杆做临边防护。8)机械挖士,每伸臂工作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作业。9)填方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压实程度。填筑厚度及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及所用机具确定。5施工质量管理5.1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工程优良。5.2质量检验标准1、土方开挖工程的质量检验标准项序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检验方法柱基、基坑、基槽主控项目1标高-50水准仪2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200-50经纬仪,用钢尺量3边坡设计要求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般项目1表面平整度20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2基底土性设计要求观察或土样分析2、填土工程质量检验标准项序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查方法桩基基坑基槽场地平整管沟地(路)面基础层人工机械主控项目1标高一50±30士50一50一50水准仪2分层压实系数设计要求按规定方法—般项目1回填土料设计要求取样检查或直观鉴别2分层厚度及含水量设计要求水准仪及抽样检查3表面平整度2020302020用靠尺或水准仪6主要施工措施6.1质量保证措施为使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项目部严格执行现行有关规范、规程,确保工程质量。1.开工前组织现场施工人员熟悉与工程有关的资料,包括《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设计施工图纸及技术要求。2.严格遵守工艺规程,及时检验工序活动效果,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对工程质量全面监控。3.各项技术措施的变更均需征求技术负责的同意,且及时与建设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及质检部门联系。未经负责人同意,不得擅自更改。4.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质检部门对隐蔽工程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本文标题:某博物馆工程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880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