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护患关系与人际沟通人际关系护患关系人际沟通护患沟通第一节人际关系一、人际关系的概念二、人际关系的特征三、人际关系的类型四、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五、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教学目标识记:1、正确描述人际关系的组成要素2、正确陈述人际关系的三大特征3、按时间因素正确列出人际知觉产生的过程4、正确列出影响人际知觉的三大因素5、正确说出影响人际知觉因素中的知觉者因素教学目标理解:1.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给下列术语下定义:人际关系、人际知觉、第一印象、晕轮效应、社会固定印象(刻板效应)、心理方位、人际吸引2.正确识别人际关系的类型3.正确区分人际关系在形成与发展中的各个时期4.正确鉴别法定权威型与精神权威型心理方位5.正确理解人际吸引的社会学规律教学目标应用:1.应用沟通分析法判断人际关系的好坏2.应用知觉的法则解释人际关系现象3.应用评价时的心理特征说明人际关系现象一、人际关系的概念1.定义: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建立在个人情感基础上的彼此为寻求满足某种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吸引及排斥的关系,反映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亲疏远近距离。人际关系具有一定的感情色彩,以喜欢、信赖、接近、厌恶、回避或仇恨等方式表达出来。2.组成要素:(1)两个人以上的组合(2)曾经在同一时空下共事(3)满足某些需求(4)建立心理关系◆认知成分(cognitivecomponent)◆情感成分(affectivecomponent)◆行为部分(behavioralcomponent)二、人际关系的特征1.人际关系的情感互动性(1)个人性(2)直接性(3)情感性2.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状态,而这种心理距离状态是由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决定的3.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精神及物质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及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交往双方的反映。三、人际关系的类型1.根据社会交易性质分类(1)情感性关系(expressiveties)(2)工具性关系(instrumentalties)(3)混合性关系(mixedties)2.根据沟通分析来分类:心理学家柏尼(Berne,E)根据人际互动中,彼此PAC的应对模式,将人际关系分为:(1)沟通互补型(complementarytransaction)(2)沟通交错型(crossedtransaction)(3)沟通暧昧型(duplextransaction)四、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1.接触期(contactstage):双方初次见面,彼此交换较为表面信息的阶段。2.涉入期(involvementstage):双方会透露更多的信息,但没有情感上的融合。3.亲密期(intimacystage):亲密互惠阶段,产生情感上的依赖及融洽。(1)合作水平(2)亲密水平(3)知交水平4.恶化期(deteriorationstage):问题不断出现,关系下滑。5.解体期(dissolution):彼此一刀两断,从此各不相干。五、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一)人际知觉(interpersonalperception)1.定义(1)知觉的定义:知觉是一个人对发生在周围环境中的事件的个人的观点或看法。(2)人际知觉的定义:是一个人透过感官,对他人的特性加以组织、判断并形成印象的过程,它是人际关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也是踏出人际关系的第一步。2.人际知觉的过程(人际知觉三部曲)(1)感觉:生理过程(眼、耳、鼻、皮肤)(2)组织:心理过程。法则→◆接近法则(lawofproximity)◆相似法则(lawofsimilarity)◆闭合法则(lawofclosure)◆连续法则(lawofcontinuity)接近法则相似法则闭合法则连续法则(3)评价:评价时的心理特征:◆知觉对比(perceptualcontrast)◆知觉的选择性(perceptualchoosing)◆知觉的恒常性(perceptualconstancy)◆知觉的整体性(perceptualentirety)知觉的对比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整体性3.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人际知觉的三变量)(1)知觉者A.认知形态:个体在认知活动中所表现于性格上的差异。◆深思型---冲动型◆场地独立型---场地依赖型◆平稳型---敏锐型◆知识繁化型---知识简化型B.人生哲学观:是指我们对一般人所持有的态度或看法。换句话说,它是我们对他人行为或特质的期待或认定。◆可信赖---不可信赖◆利他---利己◆独立---从众◆内控、理性---外控、非理性C.情绪和动机(2)被知觉者(3)知觉发生的情景4.人际知觉的偏差(1)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所谓第一印象,是人在与他人首次接触时,根据对方的仪表、打扮、风度、言语、举止等对对方所做的综合性判断。(2)晕轮效应(月晕效应,光环效应):是人际交往中对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印象后,依次来推测此人其他方面的特征。即知觉者单凭被知觉者某方面的特征,推论其其他特征因而高估或低估对方。(3)社会固定印象(刻板印象):即某个社会文化环境对某一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固定而概括的看法。(二)心理方位1.心理方位的概念:(1)定义:心理方位是在人际交往的互动过程中,双方所产生的心理上的主导性及权威性的程度,是评价及衡量人际关系的基本指标。(2)两种状态A.心理差位关系:指人际交往中一方从心理上具有主导性或权威性,彼此之间具有心理上的上下之分的关系;B.心理等位关系:心理等位关系则表示双方在交往过程中没有心理上的上下之分关系。2.心理方位的基本类型(1)法定权威型:即确定交往双方的心理方位关系的因素是社会地位或角色关系,是外因性的,但不一定得到对方的心理认可。(2)精神权威型:即交往双方的心理方位关系的确定来自于双方心理上的共同认可,是一种内在的认可关系。(三)人际吸引1.人际吸引的定义: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彼此注意、欣赏、倾慕等心理上的好感,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接近以建立感情的过程。2.人际吸引的规律(1)相近吸引:相近吸引是由于时间及空间上的接近而产生的吸引。(2)相似吸引:以人们彼此之间的某些相似或一致性特征,如态度、信念、价值观念、兴趣、爱好等为基础的吸引。(3)相补吸引:当交往的双方需要以及对对方的期望成为互补关系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4)相悦吸引:相悦是指在人际关系中能够使人感受到精神及心理上的愉快及满足的感觉。(5)仪表吸引:仪表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个体的内心世界。仪表包含有先天及后天的获得性素质。如身材及容貌属于先天性素质,而衣着、打扮、风度、气质则与后天的教养、文化及知识层次有关。仪表在人际吸引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第一次交往后会不会持续交往中起决定性的作用。(6)敬仰性吸引:这种吸引关系一般是单方面的对某人的某种特征的敬慕而产生的人际关系。第二节护患关系一、护患关系的概念二、护患关系的特征三、护患关系的基本内容四、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五、护患关系的分期六、促进护患关系的方法教学目标识记:正确陈述非技术性护患关系的内容理解:1.正确地给下列术语下定义:护患关系、技术性关系、非技术性关系、2.正确解释护患关系的特征教学目标3.正确说明技术性关系与非技术关系的重要性4.正确识别护患关系三种基本模式5.正确理解护患关系的分期应用:应用促进护患关系的方法增进护患关系
本文标题:护患关系与人际沟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91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