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农业工作总结范文(精编3篇)
农业工作总结范文(精编3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农业工作总结范文(精编3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农业工作总结1我镇在xx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级各部门的直接关怀和支持下,深入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紧紧围绕着市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努力实践“xxxx”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在农业工作中开展“争先创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XX年工作总结如下:一、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农业稳步发展。(一)xx镇总的工作思路:首先把解决农村工作及群众相关的问题放在首位,优化组织,强化重点,结合我镇实际,着重打造“一心一带一片区”。(二)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宣传力度。镇政府及市级各“挂、包、帮”单位深入村、社积极开展农村政策的相关培训,使农村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全年共落实综合补贴万元,其中粮食直补万元,水稻万元,油菜良种补贴万元,发放水稻、小麦、油菜配方肥共计8吨。(三)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今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镇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到12月底全镇沟渠硬化达到48%,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整治沟渠80多千米。饮水工程网管延伸10千米。(四)农村能源建设。今年全年,我镇共计完成省债项目沼气建设任务81口,农村卫生改厕项目完成188口,实施联户建池8户,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全年未出现安全事故。二、优化农业布局,加大农业产业化进程我们结合本镇实际,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重点发展优质水稻、优质粮油、优质无公害蔬菜。全镇今年粮食种植面积达39254亩,完成任务的106%;在气候因素极为不利的条件下,全镇干部共同努力,推广优质稻、重大病虫害的统一防治等技术,夺取粮食生产全面丰收。粮食总产达万公斤,占任务的%;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达万亩,占任务的109%;秋种作物万亩,占任务的100%;完成水稻标准生产3000余亩,杂糯间栽示范片100亩。发展订单农业18800亩。无公害生产投放率达98%,蔬菜送检合格率达98%。建立优质特色农产品(草莓)基地一个,建成面积130亩,草莓销售收入100多万元。引进草莓新品种1个。XX全镇杂交水稻制种稳定在XX余亩,实现销售收入800余万元。三、多种经营,畜牧事业同步发展今年我镇多种经营已全面完成市上下达目标任务,其中:蔬菜生产250万吨、食用菌生产达万吨、水果生产达130吨、水产品达269吨、生猪出栏万头、出栏小畜禽万只、肉类总产量3388吨。实现畜牧业产值1239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畜牧业人均增收140元以上,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3191万元。四、农业科教、科技、科协工作成绩显著全年共计培训农民工1290人,占任务的100%;农民技术万人次,占任务的100%;新型农民培训139人,占任务的154%;共有科普宣传栏6个,张贴科普宣传刊12次。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1个(使用新型太阳能杀虫灯),草莓新品种1个。秸秆综合利用面积达到91%,土壤有机质提升面积14000余亩。农村经合组织全面发展,今年新成立专业合作社2个,协会组织工作进展顺利,带动了全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带动户已达到7100户。五、农经工作。年初对“一事一议”进行了政策宣传,对各项负担做了预算,加强对村社会计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培训。进一步规范农村农村财务,保护集体资产。筹建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制定xx镇土地流转标准合同文本,指导流转双方签订合同,并备案留底;确保农民利益。完成全年各项报表和调查工作。六、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依托北京大道的交通优势,着力打造特色、现代旅游休闲产业带。我镇共申报2家农家乐参评星级农家乐;其中东篱庭院被四川省评为4星级农家乐,楠木乐园被评为3星级农家乐;全年共接待6万人次,营业收入200多万,带动30余人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七、进一步促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全镇今年实现农机具补贴105万元。新增农机器具195套,实现机耕作业面积万亩,机插秧1510亩,机播5000亩,提灌设施维修完成78套,农机总利润65万元,全年无安全事故。八、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得到改善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整治工作,全镇共整治道路25公里,风貌改造2万余平米,清理垃圾万余方,植树150余株,绿化XX余平方,共计投入资金120万元,使全镇的环境卫生得到了全面的改善。九、林业工作今年林业工作加强了维护制度的建设,根据各村天然林保护工作责任书,落实了责任,建立了管理制度。全年未发生乱砍乱伐现象,在市林业局的支持下,完成元盛、建新、七玉三个村公所及场镇加油站的绿化。累计绿化达7000平方米。十、畜牧工作1、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监管。健全重大动物疫情预警预报机制,全面提高对动物疫病免疫、监测、诊断和预防控制能力;切实抓好犬只免疫,犬只免疫率达92%以上,免疫犬颁证率达100%;切实做好农业血防综合治理项目。2、坚持集中免疫和补免相结合,严格做到免疫“五不漏”,全面完成了重大动物疫病春、夏、秋防疫工作。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万只,牲畜口蹄疫免疫万头,猪瘟免疫万头,免疫率均为100%;鸡新城疫免疫万只,猪蓝耳病免疫万头,狂犬病免疫万只,做到了应免尽免。3、搞好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工作,落实重大动物疫情报告制度。完成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监测采样60份、牲畜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采样20份、猪瘟免疫抗体监测采样20份,合格率均超过农业部规定70%的标准。完成动物血防检测采样223份、治疗阳性病畜(含扩大化治疗)42头。4、为有效切断疫源,进一步加强了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工作,总计使用消毒药125公斤,完成消毒面积130万平方米。实施无害化处理猪42头(其中:生猪屠宰点30头、养殖户12头)。各项目标均达到要求。农业工作总结2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结2009年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实施意见的第一年,也是我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二次创业”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攻坚克难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农技推广工作围绕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增强农产品竞争力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重点抓了省、市项目和全县农业生产目标任务的实施,重点技术的推广和主要工作措施的落实。经过全县人民和全体农业战线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全县粮食总产预计达到9500万斤,油料总产达到900万斤,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2650元。现将今年农技推广工作分项总结如下:一、农业生产总体情况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万亩,其中粮食作物万亩比2008年万亩,增长6%。其中:豆类万亩,薯类万亩。油料作物播种面积万亩比2008年油料播面万亩,增长了%,瓜菜播种面积万亩,比2008年瓜菜播种面积万亩,增长了12%。二、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我县今年农技推广工作密切结合结构调整,围绕我县特色种植业,优化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业这一主题,突出抓了省市农业重点工程建设,全面推广了八项主要技术,充分发挥了农业科技的骨干作用。1、东西两山优质小杂粮产业化开发建设。我县是省里确定的东西两山优质小杂粮产业化开发建设的41个重点县之一,根据省厅要求,结合我县小杂粮生产实际情况,我们以市场为导向,从整合资源优势和提高质量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优化品种结构、建立商品基地,使小杂粮的单位面积产量、优质率、商品率和加工率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不断完善小杂粮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的的产业化经营格局。2009年,全县小杂粮播种面积万亩,占粮食作物播面的%,分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情况是:豆类万亩,总产万公斤;杂豆万亩,总产万公斤,其中绿豆万亩,总产万公斤;谷子万亩,总产万公斤;糜黍万亩,总产万公斤;薯类万亩,总产万公斤(原粮),其中马铃薯万亩,总产1030万公斤(原粮),万亩优质杂粮总产粮食万公斤。在搞好优质小杂粮产业化开发建设的同时,我们积极支持、帮助小杂粮加工企业的发展。目前我县有两个小杂粮加工企业发展较好,一是绿宝食品厂、主要产品为糜子米粉和糜子杏仁茶、绿豆爽、此外是莜麦、荞麦、玉米、高粱熟制食品,其加工原料是糜子、绿豆、莜麦、荞麦、玉米、高粱等小杂粮,该厂年可消化糜子1500吨,绿豆等其他杂粮1500吨。另一个企业是金粒子炒米加工厂,该厂主要产品是炒米,销往内蒙等地,年消化糜子3400吨,占糜子总产量的40%。此外还有其他杂粮加工品的销售。支持、扶持小杂粮加工企业的发展,目的是进一步带动小杂粮产业开发。目前这两个加工企业已经为糜子产业化开发舞起了龙头,糜子加工开发前景乐观。2007年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的加工马铃薯精制淀粉8000吨生产能力的精制淀粉有限公司生产线已投产运行,年可转化马铃薯6万吨,相信这一企业的投产运行,将为全县马铃薯产业化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优质油料产业基地开发建设。2009年计划实施优质油料产业开发建设万亩,重点是在沿川乡镇28个村的花生产业开发上,县里又把等乡的食用葵作为县级重点进行实施,实际落实花生面积1万亩,其中优质化面积1万亩,平均亩产212公斤,比对照增产35公斤,增幅%,总产量212万公斤。落实向日葵面积万亩,总产万公斤;平均亩产47公斤。在完成上述两个项目建设任务的同时,县里将往年的优质蔬菜产业基地开发建设继续进行实施,2009年我县蔬菜产播面较去年增加1850亩,总产量较去年增长5400吨,总产值达到万元,比去年增长了万元。全年共播种各类蔬菜万亩,总产万吨,总产值万元。其中:甘蓝总播面万亩,总产3000吨,总产值180万元;蕃茄播面万亩,总产2100吨,总产值210万元;茄子万亩,总产800吨,总产值80万元;青椒万亩,总产1560吨,总产值万元。菜豆万亩,总产1800吨,总产值180万元;大白菜万亩,总产17000万吨,总产值510万元。全县万亩温室生产蔬菜6500吨,总产值1300万元,平均亩收入万元。主要推广的技术措施1、地膜覆盖今年全县地膜覆盖总面积达到万亩,占全县总播面的%,比去年增加3000亩,其中粮食作物地膜覆盖万亩,比去年增加万亩。粮食作物覆盖包括:玉米万亩,薯类万亩,油料覆盖万亩,瓜类覆盖万亩,蔬菜覆盖万亩,其它农作物万亩。2、立体种植今年全县立体种植面积达到万亩,比去年增加万亩,其中:粮粮套种万亩,粮经套种万亩,经经套种万亩,立体种植模式随着市场和人们对农产品多样化的需求也在适度的调整。如唐家会的地膜地豆套玉米模式,由于菜地豆外运畅销,今年又发展了200余亩,且效益良好。平均亩产玉米650公斤以上,二作亩收入可达2500元以上。3、旱作技术由于我县旱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80%以上,采取旱作农业措施,对提高我县粮食产量和增加农民收入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加之近年来,旱灾频繁,采取旱作农业措施,增强农业后劲,就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因此,我县今年在平川地丘陵区村子、半山、高山区乡村推广旱作农业技术万亩。采取头年秋深耕,春浅耕,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示范抗旱保水剂、微肥等新技术,选用抗旱优种等旱作农业综合技术,为旱粮作物生长发育创造了较好的土壤、水肥、气热条件。4、化学调控为了提高作物抗逆性、改善品质,增加产量,今年采用化学调控面积达到万亩,推广玉米健壮素万亩,平均增产%左右;推广保丰素万亩,平均增产%;瓜类、蔬菜作物上施用乙稀、多效唑万亩,平均增产13%以上。5、设施栽培设施栽培技术近来在我县稳步发展,已被设施栽培种植户基本掌握,全县初步实现了蔬菜周年生产和供应,成为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今年日光节能温室生产面积1300亩,大中小拱棚面积1500亩,温室内黄瓜普遍采用和黑籽南瓜进行嫁接技术、西红柿开花期用生长素2,4—D,20—40ppm抺花技术,CO施肥技术的用户也逐渐增多。引进椒先锋液肥示范等,种植蔬菜品种已由大路瓜菜黄瓜、西红柿、油菜等发展为精细瓜菜占有一定份额。如空心菜、生菜、苦瓜、
本文标题:农业工作总结范文(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3057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