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语文备考讲座教师个人心得体会范文
语文备考讲座教师个人心得体会范文语文备考讲座教师个人心得体会4月9日,有幸聆听xx省骨干教师xx老师的语文备考讲座,收获颇丰。整个讲座高屋建瓴,内涵丰富,信息量大,为今后的语文复习备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现总结如下:试卷分析方面本次命题方向:1.侧重对“核心素养”的考查: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文为《在创造创新中彰显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第9题,对小说结构妙处的考查,古诗阅读鉴赏第15题的比较阅读,都考查了学生“思维发展与创新”与“审美鉴赏与创造”方面的素养。2.强化了“现实情境”意识:实用类文本阅读,取材于我国粮食生产、粮食安全方面的内容,从历史、现状、未来着眼,既有成就,也有危机,还包含了农业科技的元素。22题作文,以抗击新冠疫情为背景,倡导“致敬英雄,学习英雄”。备考策略方面一、阐明关键概念本次讲座阐明了“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等一系列概念。首先是“一核”: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我们的教学活动要继续立足于这一根本点。“四层”、“四翼”明确了考察内容和考察要求,这为我们的复习备考铺了一条大路,不偏离高考的轨道,这是取胜的前提。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复习中要大胆放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取、提升能力。二、明确命题方向考察方向发生转变,将以往侧重考知识转变为考能力。从“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到“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从此看出,试卷总体设计大体在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察上。阅读能力主要是信息性阅读、文学性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3方面的能力,表达能力主要是语言策略与技能、写作能力两个方面。今后的教学不仅要在积累知识上下大力气,更要关注提升各方面能力。在命题方式上,进一步强调情境化设计,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扩展素材选取范围,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从而推动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在教学和考试中的落实。三、辨析高考的变与不变时代在变化,高考亦在变化。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以“渐变”为主,变化不影响试题的效度。“立德树人”之说从15年出现到19年成为体系,可见变化不是一瞬间的显现,而是渐进渐变的缓慢发展。变化是有一定特点的,大的调整会有预告,小的调整不打招呼。实质是形变实不变,17年取消选考、阅读论证分析、考纲变化。14年断句,15年文化知识、任务驱动作文,18年语用文段等事先在考纲中均无体现。整体上高考受多重因素影响,趋稳的可能性较大,语言文字运用题中考点可能有正常的轮换。四、文学类文本阅读策略1.拓宽思路。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新问题,复习要有前瞻性,不能只满足于旧高考题、教辅和模拟题,要能自主提出新问题,设置新题型,培养学生解答新问题的能力。2.挖掘深度。突破传统小说教学的肤浅层次,从创作、构思、艺术、审美的层次,掌握小说艺术的理论和一般规律,欣赏分析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修养,利用好课本中的经典课文,深入挖掘。3.超越套路。遵循一般规律,但不迷信僵化的套路,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艺术规律解读、鉴赏作品的能力。这一点对我们来说最重要。预测小说考题。对人物形象的考查会更深入,要特别关注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从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结构等角度复习小说。利用好课内素材,深入挖掘,《祝福》的叙事结构,《林黛玉进贾府》的叙事角度,《老人与海》的悲剧英雄,《装在套子里的人》人物的社会意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情节的设置,《边城》的风俗、人情、文化。4.多练习创新题型。如“本篇小说具有深沉的现实主义质地和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请结合文本简要赏析。”“孙犁的小说,常被人称为“散文化小说”或“诗化小说”,请结合文本分析理由。”诸如此类题型,深入挖掘,讲深讲透。五、作文备考策略①澄清认识,调整心态。②明确要点,突破要害。③累积思想,解决写什么④提升语言,解决怎么写。作文教学是一项漫长的工作,也是艰巨的工作。教师应深度把握和理解四层四翼,引领学生关注时事,勤于思考和表达,加大练笔频率,争取让学生作文水平进一步提高。走近专家,更使我们明白:教育是我们一生的事业。勤奋而又智慧性的吮吸知识的甘露,博采众长,才能使自身获得更多知识。我们相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必将对我们自己的xx高考复习备考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本次讲座是一次转变和提升的契机,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们会继续学习和研究高考评价体系,带领学生夯实基础,明确教学重点,针对不同专题加大训练力度,钻研解题思路技巧,满怀信心迎接高考!
本文标题:语文备考讲座教师个人心得体会范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3166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