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廉洁从教征文3篇【前言导读】由网友为您整理收编的“廉洁从教征文3篇”精选优质范文,供您参考学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廉洁从教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第七个规范,它要求广大教师应具备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权之便谋取私利。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廉洁从教征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廉洁从教征文1沙坝初级中学伍贤新身为人师我们需要一种精神,那就是有理想、有追求、有魅力、有风采。在顺境时不骄傲,在困难时不气馁,在得意时不忘形,在失意时不忘志,在紧要关头不低头,在诱惑面前不动摇。教师之所以受人尊重是因为教师是人类文化、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此职业是神圣而光荣的,肩负着培育下一代的艰巨任务,他不仅要有广博的学识、优秀的教学方法来授业解惑,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而且还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来传道,培养学生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品德,成为学生求智、做人的楷模。教师之所以备受人们赞颂和讴歌,是因为教师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就是教师献身精神的生动写照。教师的工作靠舌尖笔耕度日,默默无闻,一生清贫。终身以“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为伴,为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多少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孺子牛”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奉献者之歌。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发展的今天,新旧体制转换带来的价值观的碰撞和体制规范的失衡,使部分教师丧失了应有的职业道德,在教书育人的神圣殿堂中出现了不廉不洁的现象。一些教师由于受社会上金钱至上,权钱交易等不正之风的影响,经不住物质的诱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偏差。以教谋私,见利忘义,严重损害了教师队伍的形象,削弱了学校育人的效果,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加剧了行业不正之风的蔓延。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把“廉洁从教”确定为教师职业道德的一条规范,更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廉洁从教,是教师职业道德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操行,是新时期对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人民教师的崇高风范。教师是文明的传播者,思想的启迪着,人生的导航者。所以必须坚守高尚情操,传承和发扬奉献精神。乐于奉献,是教师的精神支柱,奉献精神就是以为学生服务为最高目的,以培育青少年成才成人为最大责任,不计报酬,淡泊名利,乐于奉献,不求索取的以教为志、以教为荣、以教报国的精神。我国有悠久的教育历史,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文化遗产,曾经产生过具有世界影响的大教育家,即使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狂潮,一步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百余年间,无数志士仁人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忍辱负重,以“强敌为师”改革教育,培育人才,历尽艰难曲折,同样留下了值得深味思之的宝贵经验。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身执教,持俭守节,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就是对教师奉献精神最好的诠释。他的这种高尚的人格魅力,为学子们所敬重,为学子们所效仿,成为中国现代史上垂范世人的楷模。他的这种廉洁从教的作风,所产生的道德影响力,深刻地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精神世界,使学生在敬仰之中,默默地产生着思想和行为的自我激励、自我修养和自我改造。路在延伸,明日我们能走多远?我们将有怎样的“羊群”,我们将怎样去“放牧”,已经不需要再去苦苦思索寻求答案,如果有人问我们:“你们的理想是什么?”我们会告诉他,我们的理想在远方,只要我们积极的思索探寻,努力的工作,一路上必定羊群如织,芬芳满怀!除此之外,要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苦与乐。当我们决定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的时候,就要充分认识到教师职业是艰苦而复杂的,这种职业不会为我们带来任何物质上的富有,但是我们在精神上却是充实的、快乐的,是物质金钱换不来的。正如几十年如一日扎根青海高原的“孺子牛奖”获得者刘让贤说:“我的生命在一批又一批孩子的身上延续,我的乐趣在一代又一代孩子身上寻找,我的幸福在年复一年的教育工作中获得。”因此,安贫乐教,爱岗敬业是我们天职所在,应当无怨无悔。并时刻牢记战国时代的大教育家孟子,“教者必以正”,为师不廉,师道必坏,师道坏则必误学子。“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洁白、恬淡无为”,这正是身为人师立教之根本。廉洁从教征文2“廉洁文化进校园”是反腐倡廉工作和加强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件大事,是构建和谐教育、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客观需要,是学校领导班子廉洁从政、教师廉洁从教和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基础道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法制意识教育,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根植“敬廉崇洁”理念的.重要举措,对于培养广大青少年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谈话、保证、再错、再谈……周而复始。几个循环,就把我的信心和耐心渐渐磨光了。我努力的给他讲道理,可他,每次都说管不住自己。我生气了,伤心了,失望了,也开始为自己的付出感到不值了。可是我一次又一次的告诉自己,坚决不能放弃。时间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一学期即将结束时,他已经能够认真听20分钟课,还动笔写一写、画一画、说一说、虽然还不尽如意,但我看到他的进步,我喜在眉梢,乐在心头。还有的小同学很孤僻,不爱与别的小朋友接触,我会去与他多交谈,帮助他,表扬他,让他感受到多一份温暖,多一份关怀,从他幼小的心灵中抹去那种孤僻,得到与大家一样的快乐。通过廉政文化在校园中蓬勃开展我结合品德与生活课的特点,以课堂为阵地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受到诚实守信、正直节俭、崇尚廉洁的教育,从小就树立起积极、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感、人生理念和理想信念。在工作中,同学们助人为乐、奉献班级、文明礼让、尊敬师长的事情多了。随处可见廉洁书法、漫画、格言、警句,随处可以听到学生在唱廉洁歌曲。只有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才是我最大的收获。廉洁从教征文3在开展师德学习的基础上,我结合自己近来教育实践对教师这一职业又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我深刻地认识到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组成了一个教育教学的有机整体,其中教师起着最关键的作用,只有教师寓德于教,为人师表,才能使这个有机整体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热爱学生的重视是毋庸质疑的,这也是当教师必不可少的。但是尊重家长也是师德修养的重要体现。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和永久的教师,他们在人的一生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与家庭是两个并肩工作的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着一个方向行动。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对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尊重家长,引导家长了解、参与、监督学校的教育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教育作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太阳底下最荣耀的事业.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奉献.人们赞美教师像带给人类光明的蜡烛,称赞教师的奉献精神,蜡烛精神,蜡烛是教师的象征,他给人类带来知识和光明.蜡烛象征着教师的奉献精神.有一份热发一份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教师以知识的才干哺育着花朵,以人格的魅力塑造学生,以胸怀大志培育英才.以献身教育为己任,不慕虚荣,不求名利,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甘为人梯,甘为陪衬.她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本领,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茁壮成长,成为国家之栋梁之材.奉献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之一.乐于奉献是教师精神的核心,是为人师表的体现.爱因斯坦曾说: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是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高尔基告诉儿子:'给'永远比'拿'愉快.历史也启示我们:追求奉献,人的价值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师的职业特点也要求教师具备奉献精神.在这个社会上,恐怕很少有哪一个职业像教师对学生这样奉献的如此干净利落,心甘情愿,恨不得把自己一生积累的知识,经验一下子都给学生,而且以学生青出于蓝胜于蓝为满足,以学生成为各行各业的顶梁柱为骄傲;而且奉献的不仅是知识,经验,还有感情,脑髓和心力.总而言之,是生命.用双手托起明天太阳的人民教师,在人民教师的人生史册上镌刻着大大的奉献二字.她们奉献的岂只是知识,岂只是爱心,岂只是没白天没黑夜的工作热情,岂只是宝贵的时光她们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尽洒汗水无怨无悔,这是多么崇高的精神.这种精神顶天立地,支撑起共和国大厦,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永放光芒!一个有爱心的老师肯定是一位非常有责任心的老师,而注重细节就是教师责任心的一个重要体现,一位有责任心的教师他不仅仅关注成绩优异的学生,更加地关注与关爱班级里学习能力弱和性格或家庭出现问题的小孩子。让他们更多地感受到别人特别是我们老师对他们的关心与重视。以前一位农村的班主任老师就对我说过很多她的一些工作事迹,这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恰恰也是她对于学生某些细节的关注。比如:她说自己班里曾经有一位学生学习成绩很差,基本上是倒数第一,而且最让老师头疼的是这位学生似乎毫无上下课的概念,上课的时候他会突然站起来甚至会走到别人的位子上。作为还是个学生的自己我当初觉得非常吃惊,当然现在不足为奇,自己班里也有这样的学生。但是这位老师她说自己并没有放弃他,反而很喜欢这位学生。她经常会利用下课的时间和他聊天交心。有一次老师发现他在做口算的时候经常会附带一些自己的动作,比如把头甩一下。后来经过询问后才获其原因,原来大于10的数字运算,小手指不够用了,甩下头就表示还有的在外边呢。我听了后捧腹大笑,我并不是在笑此生学习能力有多弱,而是觉得小孩子确实太天真了。什么样的事情都有可能在他们身上发生,所以我们教师从某种角度的确需要有福尔摩斯一样的睿智。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比如她从和小孩子的朝夕相处中发现,他们有时候就象个婴儿缺乏对冷热的判断,从早到晚不知道给自己增减衣服,都需要来自于老师的关注与提醒。点的集合成线,线的集合成面,班集体是由各种各样的学生组成,要把一个班级管理好需要关注每一个点,每一个学生。某几个点(问题学生)会影响到全体。某些细小的环节没有把握好,整个集体就会象一盘散沙,一切的努力将功亏一篑。教师真正的责任感不在于你的成绩有多出色,不在于我们对学生的包办,为了学生甘于牺牲自己的一切。最根本的在于把成长的自主权交给他们,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自我发展的信心。而这些都需要我们老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行事细致,注重细节。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发现每个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从而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
本文标题:廉洁从教征文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3189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