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爬山虎脚读后感(精编5篇)
爬山虎脚读后感(精编5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爬山虎脚读后感(精编5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爬山虎的脚1教学设计赵圈镇第二小学郑慧淼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背诵教材所指定的段落。2、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读懂自然段、分段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3、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继续培养学生留心和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教学准备:1、(1)实地观察爬山虎。(2)写观察爬山虎的日记。2、投影片。3、多媒体课件:(1)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2)一堵墙上的爬山虎。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生字新词;3、给课文分段;4、了解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教学准备:1、实地观察爬山虎。2、写观察日记。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谜语:(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我们要是种丝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项什么工作?(搭架子。不搭架子,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2、导语:同学们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爬山虎的脚》。3、对课题质疑。二、检查预习:对爬山虎的了解情况;三、出示学习目标、自读。四、学习生字新词1、开火车拼读、纠音。(字形重点:隙、漾)2、解释生字词。五、默读、思考: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2、分段。3、四人小组讨论分段情况、汇报。六、教学第一段(第1自然段)1、默读、思考:(1)这一段讲了什么?(2)你觉得爬山虎有什么特点?2、提问七、教学第二段(第2自然段)1、大家还记得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什么?(满墙的叶子)你能说说你看到的叶子是怎样的吗?2、现在我们来看看课文又是怎样写的。(1)爬山虎的叶子在生长中有什么变化?重点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叶子?从哪个词看出来?(2)课文写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要写第1、2自然段?(3)讨论、归纳:要写爬山虎的脚,先要向大家介绍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等,然后才介绍爬山虎的脚,文章这样写就有条理了。3、重点指导朗读第3、4句。4、指导学生看着板书上的提纲试背第2自然段。5、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句子,你认为哪个词语用得最好。八、质疑。九、做练习3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脚的特点来写片段的,从中领悟围绕一个意思来写好片段的方法;2、认识大自然的神奇,培养自己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脚的特点来写片段的,从中领悟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方法;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教学准备:1、在黑板上画好一幅爬山虎(缺脚)的图案。2、多媒体课件:(1)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2)一堵墙上的爬山虎。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练习3(投影片出示)二、导入课文: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在墙上爬的?我们就带着问题来学习第三段。三、学习第3自然段1、默读;用~~划出爬山虎脚的句子,这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2、提问、出句子投影,齐读。3、指名在已画好的爬山虎上添画脚,要求学生在几种彩色粉笔中,选择正确颜色画脚。以课文为根据,对照学生在黑板上画的爬山虎的脚,评议。请学生到黑板前用课文的语言讲述爬山虎的脚生长的位置、形状和颜色,全班说。4、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5、作者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那么形象具体,说明了什么?课文哪个词语突出了这一点?(注意)三、学习第4自然段1、自由读。2、听录音,请同学们合上眼睛,想像一下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3、多媒体显示、理解。(一棵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4、用“▲”划出爬山虎在墙上爬的动作:触--→巴--→拉--→贴5、齐读6、抓住重点词,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自己说、提名说。7、指导朗读8、作者写爬山虎的脚“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换成“一步一步”,行吗?为什么?讨论、汇报。(爬山虎并不像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往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就巴住墙,越往高处爬,就要不断地长出新脚。)9、多媒体再显示(一棵--→满墙的爬山虎)。10、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四、教学第5自然段1、根据课后练习1(3),轻声朗读。2、同桌讨论、汇报。3、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人注意的是叶子,可是作者却能把隐藏在叶子间的脚写得这么具体详细,说明了什么?(观察细致、耐心)五、第三段总结:作者围绕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先讲它的生长位置、形状和颜色,再讲它是怎样在墙上爬的,最后讲触着墙与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有何不同。六、质疑七、评议学生的1篇观察日记。八、课外作业:1、根据平时对校内紫荆树的观察,自己确定一个意思来写片段;2、你将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这个意思。《爬山虎的脚》读后感2第1篇《爬山虎的脚》读后感这篇文章是从叶圣陶爷爷写的《荷花》这本书里看到的,他主要细致的描写了爬山虎的叶子,茎,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色。不几天长大,就变成嫩绿色。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头上长个小圆球。细丝和小圆球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色。这就是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小圆球就成了一个小吸盘。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是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这样一步一步的往上爬。每次我看到我家那边的爬山虎时,总以为爬山虎是想快点爬到屋顶来吸着阳光呢!叶圣陶爷爷用平淡,准确的语言,记叙了“我”对爬山虎生长环境,叶子变化以及爬山虎的脚的细致观察,告诉我们只要带着一颗诗心去观察,总能发现生活中的多姿多彩,平凡的事物含有无穷的魅力和奥妙。第2篇《爬山虎的脚》读后感爬山虎是一种植物,爬山虎有脚,脚长在茎上,茎上在叶柄的地方,后面有细丝,每根像蜗牛的触角,细丝和新叶一样是嫩红色。每当爬山虎的脚碰到墙壁时,细丝就成了一个个圆片,细丝先是直的,后来变弯曲了,爬山虎就是用这样的细丝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的话,你就会想起图上画的蛟龙爪子,爬山虎如果碰到墙壁的话,几天就会枯萎了,后来痕迹也没有了。如果你不用力的话,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爬山虎生长的很迅速,要在墙壁边才能生长。夏天,墙热的像一团火似的,爬山虎是怎样在像火一样热的墙壁上爬行的呢?连手放在上面都会受伤的,爬山虎为什么还是要爬上去呢?它难道不怕热吗?爬山虎这种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感染了我,我们大家应该学习它的这种精神,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中,也要有爬山虎的这种精神。爬山虎的脚3巧用肢体语言铺路架桥《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评析教学片段:研讨第四自然段。1、师: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找出能直接回答这个问题的句子。2、学生汇报:爬山虎是这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质疑:“这样”究竟是怎样?3、出示句子,用“----”画出爬山虎爬墙的关键动词。4、谁来当爬山虎演一演?借助直观,理解往上爬的原理。⑴“巴”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细丝变成小圆片会“巴”住墙?⑵老师演示:把橡胶圆片吸于墙壁,不会丢掉。简要说明原理,从而弄清爬山虎的脚为什么会“巴”住墙。⑶细丝由“直”变“弯曲”与“拉”、“紧贴”有什么关系呢?⑷指名学生表演:假设身子为爬山虎的茎,两只手为细丝,手掌为小圆片“巴”在墙上。让其他学生观察,当手臂(细似)由“直”变“弯曲”时,身子(茎)与墙距离的变化。⑸完成书面练习:爬山虎的脚由“直”变“弯曲”,使茎和墙的距离__,所以产生了_力,把嫩茎_一把,使茎__在墙上。当学生的一只手巴住墙——黑板后,教师配合语言叙述。当学生将另一只手巴住墙后,师再引导:“爬山虎再长一只脚,再巴住墙了。爬山虎还要往上爬,必须怎么办呢?”学生因为受到动物爬行方式的影响,将已巴住墙的是一只脚——“手”移开,重新巴在茎上另一个长脚的地方,产生了错误。针对这种情况,我引导学生再读书再启发:“刚才,爬山虎长出的两只脚已经牢牢地巴住墙了,能移动吗?”生答:“不能,必须再长一只脚,再巴住墙。”1师因势利导:“而这个同学只有两只手呀,该怎么办法呢?谁来帮助他?”其他同学上台帮助第一个同学,再用手巴住墙,演示出“群脚”巴住“墙”的场面。5.看动画,形成完整认识。动画中,爬山虎的茎长出一片叶子,让学生说出将长出一只怎样的脚,这只脚触着墙后会怎样。动画演示爬山虎的茎又不断长出一片又一片叶子,“一脚一脚地往上爬”。6.让学生根据演示、表演和动画,紧扣板书中的关键词,说说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往上爬的。师小结:爬山虎不只往上爬,还往左边右边爬,茎紧贴在墙上,爬满整个墙。7.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向上爬。“一脚一脚”能换成别的词吗?小组讨论再汇报。“一步一步”是两只脚不断重复完成的,而爬山虎爬一脚就牢牢的贴在墙上。„„反思:巧用肢体语言能帮助突破教学的难点。俗话说得好:“人的肢体语言是最为丰富的,也是最具魅力的。”课文第四自然段,讲述的是爬山虎怎样爬墙的,如果单单的让学生找到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触、巴、拉、贴)来说一说是怎样爬的,学生未必能真正理解。陶行知说:儿童的思维在手上,所以课堂上我让学生动一动。“演一演”这一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表演中理解抽象的语言,这既符合小学生的思维习惯,又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爬山虎的脚4爬山虎的脚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等词语。2.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具有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同时增强他们具有爱自然保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突破方法:要让学生知道“一脚一脚向上爬”的意思,就好像登山队员一样一脚就一脚牢地往上爬。由于大多数学生对爬山虎这一植物没有过直观的认识,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突破我遵循直观性教学原则,利用实物观察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学准备:爬山虎实物,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自然是神奇的,你们曾跟随老师一起领略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感受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秘,还欣赏了变化多端的火烧云。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观赏一种奇怪的生物──爬山虎。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小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然后说说通过初读课文对爬山虎都有哪些了解。生自由读文后交流:①爬山虎是一种植物而不是动物。②爬山虎有脚。③爬山虎是靠脚向上爬的。……2.请五个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三、学习生字新词1.学习生字①开火车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口头组词。(师生共同纠正易读错的字音:“均、匀”要读准前鼻音;“重叠”的“重”是多音字,在这里应读作chóng;“触着墙”的“着”不读zhe,应读zháo)②分析字形结构,抽生说每个字的特点及部首。③分四人小组讨论生字易错的地方及如何记忆字形。④交流讨论结果:“逐”是半包围结构,要注意里面没有一点;“叠”的结构比较特殊,下面是“且”,不能多加一横;“茎”的第四笔是横撇,不能分成两笔写;“隙”字右边上面的小字没有勾。2。出示词语: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①抽生读②开火车读③齐读(词语的理解在分析课文中解决。)四、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1.生自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了爬山虎的哪两个部分?生自读课文,交流: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和脚。2.放多媒体课件(一墙的爬山虎随风摆动的画面),请学生欣赏,并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到了什么?(生自由发言)3.刚才你看到的画面上是怎样描述的?(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此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
本文标题:爬山虎脚读后感(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3204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