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初中教学数学试卷答案【汇集4篇】
初中教学数学试卷答案【汇集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初中教学数学试卷答案【汇集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初中数学试卷分析【第一篇】初中数学试卷分析中考一模考试结束了,我们如何来做对接下来的考试复习呢?我们中考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初中数学试卷分析,供大家参考学习!一、试卷的来源及基本情况试卷由县教研室组织命题。试题紧扣教材,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和基本要求,尤其在过程与方法上考查的力度较大。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有足够的题量,题型适当,难易适中,题量偏多,中考只有28个小题。二、考试概况试卷满分为150分.全卷共三个大题,33个小题.其中选择题12个小题,填空题12个小题,解答题9个小题,客观性试题共24分,约占全卷的20%。平均分为分,及格率为%,优生率为%,最高分陈远见140分,巩固率100%.经抽样分析,各小题得分情况如下:第一大题分值:36分,得分率:%主要错误类型第二大题分值:36分,得分率:%主要错误类型第三大题分值:78分,得分率:56%主要错误类型第1页/共4页二、教学建议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重视双基,平时的教学要进一步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2、重视概念、公式定理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加强综合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4、课堂教学中板书不可忽视,让学生不仅听懂,而且会规范的书写。5、今后教学要进一步加强教学观念的更新,更加重视教学过程,同时还要一如既往地抓好双基。6.掌握命题的基本原则。从全国各地中考试卷分析,今后命题的方向是:(1)考查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的同时,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试题立意,以两个意识(创新意识、应用意识)和四种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举立意,试题要体现出数学的教育价值。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在这些方面下工夫。“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第2页/共4页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7、加强对学生思想、意志和心理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指导与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解题周密、严谨、书写规第3页/共4页范、简练),减少过失性的失分。我们应从初一进校起,严格要求学生书写工整,认真作业,认真考试。把最满意的答案交给老师。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第4页/共4页上初中数学学科教师资格试卷及答案【第二篇】2018上教师资格考试初中数学学科试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5分)A.有理数对于乘法运算封闭B.有理数可以比较大小C.有理数集是实数集的子集D.有理数集是有界集正确答案:D.有理数集是有界集2、设a,b为非零向量,下列命题正确的是(5分)×b垂直于a×b平行于a∙b平行于a∙b垂直于a正确答案:A.垂直于3、设f(x)为[a,b]上的连续函数,则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5分)(x)在[a,b]上有最大值(x)在[a,b]上一致连续C..f(x)在[a,b]上可积D..f(x)在[a,b]上可导正确答案:D.在上可导若矩阵与无穷正确答案:B.1的秩均为2,则线性方程组解的个数是5、边长为4的正方体木块,各面均涂成红色,将其锯成64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体,并将它们搅匀混在一起,随机抽取一个小正方体,恰有两面为红色的概率是(5分)⁄8⁄8⁄16⁄16正确答案:A.6、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双曲柱面x2-y2=1与平面2x-y-2=0的交为(5分)A.椭圆B.两条平行线C.抛物线D.双曲线正确答案:B.两条平行直线7、下面不属于“尺规作图三大问题”的是(5分)A.三等分任意角B.作一个立方体使之体积等于已知立方体体积的二倍C.作一个正方形使之面积等于已知圆的面积D.作一个正方形使之面积等于已知正方形面积的二倍正确答案:D.作一个正方形使之面积等于已知正方形面积的二倍8、下列函数不属于初中数学课程内容的是(5分)A.一次函数B.二次函数C.指数函数D.反比例函数正确答案:C.指数函数二、简答题9、若ad-bc≠0,求逆矩阵(7分)正确答案:答案10、求二次曲面过点(1,2,5)的切平面的法向量正确答案:答案7分)(11、设acosx+bsinx是R到R的函数,是函数集合,对fV,令即D将一个函数变成它的导函数,证明D是V到V上既单又满的映射。(7分)12、简述选择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依据。(7分)正确答案:参考答案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教与学的方式和手段,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一方面是教学客观的需要与实现,为目的而创造方法,另一方面是主观的选择和创造.选择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依据有:①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②符合教学目标和任务;③符合教学内容的特点;④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⑤符合教师的特长;⑥符合教学的经验性.另外选择教学方法应考虑:=①教学内容及相应的教学目标;②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③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13、简述你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探索并证明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这一目标的理解。(7分)正确答案:参考答案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得出是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直接应用,它在图形证明和计算中有广泛的应用.首先学生对于推理证明的基本要求、基本步骤和方法已经初步掌握,对于三角形中位线定义一般也在同一小结内进行了学习,这对于学生接下来学习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有一定的帮助.齐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是三角形的重要性质定理.要让学生理解这个定理的特点是:同一个题设下,有两个结论,一个结论表明数量关系.应用这个定理时,不一定同时用到两个结论,有时用到平行关系,有时用到倍分关系,做到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解答题14、设f(x)是R上的可导函数,且f(x)>0.(1)求lnf(x)的导函数(4分)(2)已知...且f(0)=1,求f(x)(6分)正确答案:(1);(2)论述题1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数学建议中指出应当处理好“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论述数学教学中如何理解和处理这一关系。(15分)正确答案:参考答案教学活动应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①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A.给予及时的关注与帮助;B.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C.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D.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困难或错误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②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和思维空间,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③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恰当评价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④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⑤引导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选择合适的策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思维水平。案例分析题16、……在有理数运算的课程教学片断中,某学生的板演如下...问题:(1)请指出该生解题中的错误,并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10分)(2)针对该生在解题中的错误,教师呈现如下两个例题...请分析例题1、例题2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10分)正确答案:参考答案(1)学生在计算过程中错把算成了,应该是。出现这样的错误,有以下几个原因:①学习有理数,特别是负数时,没有完全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没能将正数负数和相反数这些概念联系起来。②学生对于符号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比如负号,除了当做减号进行运算外,还可以表示负号,相当于一个数的相反数。③由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负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掌握不扎实,在老师询问时出现了混淆混乱的情况。④教师本身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新课讲解过程中,对学生的预设不足,针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没有进行更加细致和通俗的讲解。(2)例1是有理数的减法,第一步是利用有理数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转化为加法,第二步是同号有理数加法,取相同的符号,然后把绝对值相加。题中是提取出了负号,放在括号外面,把-1和的绝对值相加。例2是有理数的减法,不过不同的是第二个数不同。第一步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转化为加法,得到。而这个式子需要利用有理数的加法,不同的是这个式子为两个异号的有理数相加,因为-1和绝对值不等,取绝对值较大数的符号,即负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即,从而得到结果。窗体底端窗体顶端教学设计题窗体顶端窗体顶端17、加权平均数可以刻画数据的集中趋势。《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能计算中位数、众数、加权平均数”请完成下列任务:(1)设计一个教学引入片断,体现学习加权平均数的必要性(12分)(2)说明加权平均数的“权重”的含义(6分)(3)设计一道促进学生理解加权平均数的题目,并说明具体的设计意图(12分)正确答案:参考答案(1)利用多媒体出示一则招聘启事:我公司招聘一名员工,平均工资2060元.李刚前去应聘,结果发现工资没有2060元,去找老板理论,老板给李刚看工资表:引导学生思考:①招工启事中说月工资2060元是否欺骗了应聘者②这个平均工资能否客观的反映工人的一般收入③若不能,你认为用什么工资反映普通工人的一般收入比较合适(2)在计算加权平均数时,权数可以表示总体中的各种成分所占比例:权数越大的数据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越大,它对加权平均数的影响也越大.在计算加权平均数时,常用权数来反映对应的数据的重要程度:权数越大的数据越重要.(3)某单位欲从内部招聘管理员一名,对甲、乙、丙三名候选人进行了笔试和面试两项测试,三人的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1)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确定录用人选,
本文标题:初中教学数学试卷答案【汇集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3373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