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绩效管理 > 二、“十二五”环境统计报表制度
环境统计报表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2011年12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本报表制度由环境保护部负责解释。目录一、总说明........................................................................-1-二、报表目录......................................................................-3-三、调查表式......................................................................-5-(一)综合年报表...............................................................-5-各地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情况.......................................................-6-各地区工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7-各地区重点调查工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11-各地区火电行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15-各地区水泥行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17-各地区钢铁冶炼行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18-各地区制浆及造纸行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20-各地区工业污染防治投资情况....................................................-22-各地区非重点调查工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24-各地区农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25-各地区城镇生活污染排放及处理情况..............................................-27-各地区县(市、区、旗)城镇生活污染排放及处理情况..............................-28-各地区机动车污染源基本情况....................................................-29-各地区机动车污染排放情况......................................................-31-各地区城市污水处理情况........................................................-32-各地区垃圾处理情况............................................................-34-各地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情况........................................-36-各地区环境管理情况............................................................-38-(二)基层年报表..............................................................-42-工业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43-火电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47-水泥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49-钢铁冶炼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51-制浆及造纸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53-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投资情况......................................................-54-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55-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56-生活垃圾处理厂(场)运行情况..................................................-58-危险废物(医疗废物)集中处理(置)厂运行情况..................................-61-(三)基层定期报表............................................................-64-工业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65-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67-四、指标解释.....................................................................-69-五、附录........................................................................-111-各类代码.....................................................................-112-环境统计报表制度-1-一、总说明(一)为了解全国环境污染排放及治理情况,为各级政府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计划、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和污染防治提供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特制定本报表制度。(二)调查范围本报表制度按报告期分为年报制度和定期报表制度。年报制度的实施范围为有污染物排放的工业企业、农业源、城镇生活源、机动车,以及实施污染物集中处置的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处理厂(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集中处理(置)厂等。1、工业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的年报范围为有污染物产生或排放的工业企业。2、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投资情况的年报范围为没有纳入“三同时”项目管理的老工业源施工的污染治理投资项目,以及当年完成“三同时”环保验收的工业类建设项目。3、农业源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的年报范围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种植的废水污染物排放。4、城镇生活污染情况的年报范围为城镇的生活污水排放以及除工业生产、建筑、交通运输以外的生活及其他活动所排放的废气中的污染物。5、机动车的年报范围为载客汽车、载货汽车、三轮汽车及低速载货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的废气污染物排放。6、生产及生活中产生的污染物实施集中处理处置情况的年报范围为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处理厂(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集中处理(置)厂。7、定期报表制度的范围为国家重点监控工业企业和污水处理厂。(三)调查方法1、工业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年报的调查方法为对重点调查单位逐个发表填报汇总,对非重点调查单位的排污情况实行整体估算。重点调查工业企业是指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占各地区(以地、市级行政区域为基本单元)全年排放总量85%以上的工业企业。重点调查单位的筛选原则为:(1)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量及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满足定义要求。(2)有废水或废气重金属(砷、镉、铅、汞、六价铬或总铬)产生的工业企业,有危险废物产生的工业企业等。非重点调查单位的估算方法:以地市级行政单位为基本单元,根据重点调查企业汇总后的实际情况,估算非重点调查单位的相关数据,并将估算数据分解到所辖各县(市、区、旗)。估算方法采取:①排放系数法。结合非重点调查单位的产品、产量等数据,运用排放系数法计算得出非重点调查单位的排污量数据。同时,使用非重点调查单位的排污量占总排污量的比例进行审核,并酌情修正数据。②比率估算法。当无法使用产品、产量等数据进行估算时,按重点调查单位排污量变化的趋势,等比或将比率略做调整,估算出调查年度非重点调查单位的排污量。③总量估算法。参照辖区内当年人口数量、GDP或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费量等数据的变化情况核定的排污总量,调整统计调查年度非重点调查单位的排污量。2、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投资情况年报的调查方法为对有未纳入“三同时”项目管理的老工业源施工的污染治理投资项目,或有当年完成“三同时”环保验收的工业类建设项目的工业企业逐个发表填报汇总。3、农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年报中畜禽养殖业的调查方法为对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逐个发表调查养殖量、养殖方式和污染处理、处置情况,并结合相关基础数据和技术参数进行排放估算;水产养殖业、种植业和规模以下的畜禽养殖业调查方法为依据相关基础数据和技术参数进行估算。4、城镇生活污染排放及处理情况年报的调查方法为依据城镇人口、能源消费量等相关基础数据和技术参数进行估算。5、机动车污染排放情况年报的调查方法为依据相关基础数据和技术参数进行估算。6、生产及生活中产生的污染物的集中处理处置情况年报的调查方法为对集中处理处置单位逐个发表填报汇总,包括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处理厂(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集中处理(置)厂。污水处理厂统计范围为所有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包括城镇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厂(不包括企业内部废水处理厂)、其它的污水集中处理厂。7、定期报表的调查方法为对国家重点监控工业企业和污水处理厂逐个发表填报汇总。国家重点监控工业企业和污水处理厂名单由环境保护部基于上年环境统计数据库筛选并征求各地意见后汇总整理后印发。环境统计报表制度-2-(四)报告期及报送时间1、年报报表的报告期为当年的1月至12月。报送时间为次年的3月31日前。2、定期报表的报告期为季报,即每年的1月1日至3月31日、4月1日至6月30日、7月1日至9月30日、10月1日至12月31日。报送时间为每季度终了后10日内。(五)资料来源和报送内容及方式1、资料来源(1)工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统计资料根据基层年报表“工业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火电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水泥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钢铁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造纸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以及综合年报表“非重点调查工业污染排放及处理情况”的数据汇总。(2)工业污染防治投资情况统计资料根据基层年报表“工业企业污染防治
本文标题:二、“十二五”环境统计报表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344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