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精编小学数学教案锦集【实用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精编小学数学教案锦集【实用4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网友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精选多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学数学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时、分的知识,初步养成遵守时间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2、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初步体会时、分的实际意义。3、结合生活实际认识钟表,能准确地读出、写出钟面上的时刻。教学重点:认识钟表,准确读写钟面上的时刻。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准备:课件、钟面,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师出示主题图:我们赢了。引导学生描述这一情境,并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师:你会认这个时间吗?“你知道有关时间和钟表的哪些知识?二、问题探究1、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边总结,边引导学生观察钟面,认识时针、分针、秒针,及12个大格、60个小格。2、播放课件。让学生了解1时、1分的时间概念。以及时分间的联系。3、借助钟面拨一拨,说一说,初步了解时、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三、体验感悟认读钟面上的时刻①认读整时。通过几组整时的图片的认读,引导学生总结出:分针指着12,时针指向数字几就是几时整。②、认读几时几分。(播放课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区分时针、分针。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分针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合起来是几时几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指导。③、两种记时方法师先把学生认出的时间用汉字记时法写在黑板上,参考资料,少熬夜!再问:你还有不同的记时方法吗?注意:几个较难的时刻记录9:05、10:00、8:12等。四、实践应用巩固,并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应用意识。1、CAI出示:P65—1、先让学生观察图意,认读时间,并说出小朋友在做什么。渗透按时作息的教育。2、P65—2、找朋友游戏。教师讲清游戏规则,并指导学生怎样表达,宣布游戏开始。指导学生小组活动小组同学一人拨钟面,其他人说时间,或写时间,再轮换角色。教师设疑有几种情况,如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8;分针指向12,时针指在两数之间。……五、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六、布置作业一课一练P44小学数学教案【第二篇】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81页例1及“做一做”第1题、练习十五第1、2题。教学目标:1.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2.学生知道1时=60分。3.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教学难点:读出接近整时的时间和1时=60分的推导过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钟,学生准备小闹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让课铃响)师:上课……师:哪位同学说说,刚才早读下课是几时吗?(8:00)你知道我们学校第一节的上课时间是?(边问边出参考资料,少熬夜!示课件,课件显示一个钟面,定格在8:15)2.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又知道现在是几时吗?(引出8时多)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时间。(板书课题《认识几时几分》)二、直观演示,探索新知(一)认识钟面1.师: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钟面上有些什么?2.学生反馈,教师用课件演示并板书。(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每一个大格里有5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二)认识时间。1、认识“时”(1)引导学生观察时针师:时针是用来表示“时”的,时针走1大格的时间是1时。2.认识分。(l)引导学生观察分针。(屏幕显示放大的钟面,演示分针走1小格)师:分针是用来表示“分”的,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2)感受1分钟有多长,1分钟能做什么。并教育学生要有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3)边在课件中演示,边提问:分针指着1是几分?为什么?(一个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3.认识时间。(1)教学例1第一个钟面师:时针指着几?是几时?分针指着几?是几分?(时针指着3多一点,是3时,分针指着1,是5分。)师:那钟面上表示的时间是几时几分?(3时5分)(2)教学时间的两种表示方法。(两种表示方法在上学期已学过,在些让学生注意在写3时5分时,要在两点后面加一个“0”如:“3:05”)(3)用同样的方法教学第二、三个钟面。4.认识时、分的关系。(1)学生分组操作。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小闹钟,拨一拨,看一看分针走一圈,时针走几大格,并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自己的操作结果。(让生思考4个问题1、分针和时针有没有一起走?2、分针走了多长?3、时针走了多长?4、谁花的时间参考资料,少熬夜!多?)(2)学生反馈交流结果。学生反馈,教师出示课件:分针走一圈,同时时针走一大格。(3)引出“1时=60分”。找板书三、动手实践、巩固新知1.教师拨钟,学生说时间。2.两个同学为一小组,一个同学拨钟,另一个同学说时间。3.教师说时间,学生拨钟。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1.完成课本“做一做”第1题。学生练习时,先说一说:时针指着几,是几时?分针指着几,是几分?再把时间写在每个钟面的下面。2.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每一大格的刻度分别对应多少分,再说一说第一幅图中的学生在做什么,读出时间是几时几分,再用两种方法记录下来。学生完成后,两人为一小组,相互说说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是什么样的,边说边用小闹钟把时间拨出来。3.练习十五第2题。先让学生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再连线。五、小结师:同学们,你们今天学到了什么?(下课铃响,屏幕上的钟面显示出8:55)师:你能说出我们第二节课下课的时间是几时几分吗?教学反思本堂课的优点有:1、导入自然,很好地结合了学生的生活情境,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旧知,为新课的教学作好了铺垫。2、在提问8:15分时引出8时多,为后面学生学习接近整时的时间提供了有利的重要条件3、在认识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5分5分的认读时间时运用了多媒体的直观展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了难点。4、在教学9:05记法时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又注重学生与生活实际的沟通,使学生乐意接受。5、在拓展应用中既对新知进行了巩固,又对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的德育熏陶。6、4个问题问得好,使学生能较好的推导出“1时=60分”参考资料,少熬夜!本堂课的缺点:1、4个问题最好提到前一张课件。2、教师还是讲了多了些,认识时间时,教学学生怎么看时间,还讲得不够,还要让学生多讲讲。3、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会看几时几分,不要让学生拨出时间,最好下一节课再拨。小学数学教案【第三篇】一、说教材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很多的平面图形的,比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本节课的学习即与之前学习过的平面图形有着密切联系,但又有着本质的不同。密切的联系在于研究方法、研究的切入点有相同的地方。本质的区别在于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学生在小学阶段中第一次全面、深刻、系统的学习立体空间图形的开始。由平面图形扩展到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这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其他立体图形以及立体图形表面积、体积的计算等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地位显得至关重要!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借助具体的实物和模型,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各部分的名称、特征,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立体思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总结、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三,教学重难点理解和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面和棱的特征四,学情分析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并且在生活中也会经常碰到长方体和正方体。虽然学生没有系统的学习过长方体和正方体,但在平面图形中很多研究方法学生已经掌握,比如研究平面图形,我们一般从点、边、角等方面来进行研究。五,教法、学法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法。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实物模型、研究单七,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上课开始,我们先出示一幅商场一角的情境图,让参考资料,少熬夜!学生仔细观察,都发现了哪些形状的物体?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数学知识、数学语言来描述一下?学生一般能够正确识别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是我们继续抛出一个问题?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还见到过长方体和正方体?我想学生的回答应该是五花八门,比如魔方、快递包装盒、牛奶盒、铅笔盒、橡皮等等,或许学生描述不是那么精确,比有的如铅笔盒,它并不是一个平平的面,而是一个曲面,但是我们这时不要着急否定学生,因为学生已经从以往的平面图形走到了现实中的立体图形,这是一个大的进步,我们的应当予以肯定。对于那些不精确的描述,我们会在最后进行讨论,让学生根据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判断。(二)讲授新知我们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样的道理,长方体和正方体也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实际物体,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我们应当从实物中提炼出模型,因此我们可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当然理想条件下每个同学最好都有一份不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第一步就让学生直观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闭上眼睛想一想,今天我们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与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平面图形到底有什么不同?通过直观的感知,学生的回答或许不是那么精确,比如,平面图形有一个面,立体图形有好多个面;再比如平面图形是画在纸上的,而立体图形是现实生活中的等。我想这足以可以说明学生已经开始进行了立体图形的思考。这时进一步追问,假如让你来描述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你觉得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习过的平面图形,帮助学生梳理,研究平面图形时,我们可以从顶点、边、角等几方面来进行研究。同样的道理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时我们也可以选取几个研究点来进行探讨,比如面,棱(即面与面相交的线段叫做棱),顶点(即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当然,这些名称的认识可以是学生课前预习,也可以作为老师的新知讲授。当学生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各部分名称后,可以设计一个环节,让同桌两个相互说一说,加以巩固各部分的名称。在掌握了各部分名称后,我们可以先研究长方体、也可以先正方体;当然也可以放在一起进行研究,本节课我采用先研究长方体再将研究方法迁移到正方体的模式:长方体的特征,在前面我们已经确定了可以从顶点,面以及棱三个方面来进行探究。顶点的数量很好数,是8个顶点,当然在数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有顺序的来数。研究的重点在于面和参考资料,少熬夜!棱。这时我想完全可以把问题抛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开始之前,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几个问题:第一,长方体有几个面,面与面之间有没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验证的?第二,长方体有几条棱,棱与棱之间有没有什么特点?你又是通过什么方法来验证的?带着这两个问题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并完成研究表格。小讨论结束,学生在进行汇报交流的时候,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去数面的个数的时候,怎么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我们可以上下、前后、左右来数。一共有6个面。对于面的特点,我们可以从面的位置、面的形状、面的大小也就是面积三个方面来描述,最终得出结论: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面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当然对于每个面都是长方形这个说法在后面的练习中会进行特殊的论述)在去研究长方体棱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模仿刚才研究面的过程:比如,长方体一共有几条棱,怎样数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让学生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有的学生会想到一个顶点对应3条棱,长方体一共有8个顶点,共计24条棱,但是在数的时候所有的棱都重复计算了一遍,最后要减半,所以长方体一共有12条棱。还有的同学可能会想到按照棱的长度去数,一共有三组,每组有四条棱长度相等,共计12条棱。还有的同学可能是按照空间位置来去数,这时可以让这位同学到讲台上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来进行标注,通过空间位置的划分,可以分为3组,每组有4条,共计12条棱。每种方法都可以,但是我们要鼓励学生运用第3种方法,因为第三种方法学生是真正站到立体空间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予以肯定。这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环节
本文标题:精编小学数学教案锦集【实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3476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