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留守儿童教育案例【引语】小编为您整理收集的“留守儿童教育案例”精编优质文档,供您参考学习,希望对您有用哦!喜欢就下载吧。“留守儿童”最迫切需要的是亲情。调查显示,90%的“留守孩”不知道父母的具体工作地点和电话号码,一年到头,只有父母回来,他们才能听到爸妈的声音,感受到双亲的温暖。他们渴望能像别的孩子一样,平时也能感受父母之爱。因此,学校要营造出“家”的氛围,让孩子感到离了父母并没有离开“家”。用爱心抚慰留守儿童的心灵创伤,弥补其因缺乏父母关爱所造成的情感真空。学生王欢,女,十岁。其父母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更想让孩子有条件上好学,读好书,日后有出息。于两年前,双双随其他打工人员一起,到千里之外的省城打工去了,留下年幼的女儿与年逾六十的爷爷奶奶在家里生活。由于路途遥远,经济拮据,每年只有在春节前后才回到家里与与父母女儿团聚,王欢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留守儿童”。爷爷文化不高,奶奶目不识丁。这孩子聪明伶俐,有一定的接受能力,在我一年级刚带上她的时候,因父母都在身边,她还蛮可爱的,能称得上是合格的小学生!可就在她上二年级时,这个女孩一下子就像换了个人似的,迟到早退,上课走神,目光呆滞,作业潦草不按时交,甚至不做。情绪低落,不再像以前那样喜笑颜开,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和同学快乐玩耍。变得自卑、缺乏良好的竞争意识,对什么都显得没有热情,参与意识淡漠,厌学;不合群,平时沉默寡言,独来独往,经受不住挫折,稍有委屈就哭。这个孩子身上之所以存在以上问题,我通过观察、家访、交谈,发现她这怪僻的性格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爷爷奶奶的溺爱,迁就,缺少家庭教育;二是补偿式的父爱,每次父亲回来就是给她生活费及零花钱,对于她物质上的要求尽全力满足,但对于学习基本不提,品德教育从不过问。三是学习疏于监督,养成了随心所欲,无所谓的习惯。一天早上,早读课都快下了,她才到校,又没有写作业,而且是两科作业都没有写,不仅如此,她还表现得满不在乎,我气极了,就让她给她爸爸打电话,可打不通,又给她奶奶打,还是打不通。我很生气,就严厉的批评了她,让她回去请她爷爷过来,可她说她爷爷腿脚又病不方便行走,她奶奶又卧病在床,无奈之及,我只好让她回到教室。她趴在桌子上伤心地哭起来,双肩剧烈地抖动着。看着她那般模样,我的心里一阵酸楚。面对这样一个学生,我不能选择放弃。我采取了以下对策:(一)、帮助孩子纠正观念、树立自信,融入集体,找到和同龄人交往的乐趣。十岁左右的孩子,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依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外界的批评和表扬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情绪行为。为了让她对学习重新产生兴趣,在学习、各种竞争、人际交往中树立起信心,我采取了以下做法:(1)给予真爱,晓之以理。真心实意地走进她的心灵,从心灵上关心她的的健康成长,在生活中给予她妈妈般的爱,弥补她因为缺少父母关爱的缺陷,驱除她由于父母不在而积压在心头的阴影。在她犯错误时,及时对其进行帮助教育,心对心、面对面的对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她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追求。(2)拒绝训斥,力行宽容教育。在她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按时完成,书写潦草,丢三落四,迟到早退,纪律松散的情况下,对其尽量减少训斥,力争能抽出时间和她谈心交流沟通,必要的时候可以宽容她,或将作业量和难度降低。对她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3)、发现闪光点,尝试成功教育。为使她摆脱自卑心理,激发起自信心和上进心,我除对她进行心理疏导、真诚的帮助和关心以外,还为她提供尝试成功的喜悦。鉴于她在劳动中表现积极,我就及时捕捉到她的这一亮点,让她负责本组的卫生,她还真不负厚望,他们那组的地面特别干净。我就对她大加表扬。同学们也向她投去赞赏的目光。在大家的赞许声中,她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在她走出自我否定的低谷、找到自信后,我立即把她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告诉她:你现在要以学习为主,夯实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将来才能迎接人才竞争的挑战。从此她的学习还真有了进步。(一)、与其父母多联系、沟通,正确对待孩子,帮助家长走出爱的误区。通过电话与她的父母进行沟通,让他意识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严重性,让家长明白:钱不能弥补子孩子对亲情的需求,无条件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会让孩子滋生好逸恶劳、铺张浪费的坏习惯;做家长的更应该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对孩子取得的每一点微小进步及时肯定,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到父母对自己学习的关心;家长更要让孩子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鉴于王欢的家庭经济情况,至今还没装上电话,父母要与她及时沟通很困难。我联系了电信部门的朋友,免费把一部电话装到她家里,还动员全班同学,以“献爱心活动”为中心,节约一分零花钱,专为王欢开通了一条“亲情热线”,每当王欢在学习,活动中取得成绩时,或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都借助于这条“亲情热线”向她的父母或汇报自己的成绩,或诉说自己心中的委屈与苦恼,让她经常能听到父母的声音,时刻感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王欢过生日的那天,我组织同学买了一个大蛋糕,为王欢过生日,同学们看到王欢吹蜡烛时眼里是含着泪花的。与此同时,我为她亲自拨通了“亲情热线”,与远在千里的父母通了电话,王欢含着眼泪说:“爸爸,妈妈,我今天真高兴,我的老师同学都在给我过生日呢。”电话里传来她妈妈的声音:“好孩子,我们祝你生日快乐,别忘了谢谢你的老师和同学。”一种幸福感洋溢在她的脸上。王欢的变化是令人欣喜的,上课能发言了,数学作业正确率高了,单词听写能过关了、作文水平提高了,课间能快乐地与同学们游戏了……渐渐地她的成绩也上升了。同时我更欣慰她在性格上的极大转变,在学校组织的绘画、歌咏比赛活动中,她名列前茅!为班级也为自己争得了荣誉。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思想工作,必须针对“留守儿童”各自不同的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来。在留守儿童中,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情感孤寂。留守儿童远离父母,缺乏良好的倾述对象,受到委屈无处倾述,在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上难以得到父母的引导和帮助,在情感上也得不到足够的关心,很容易产生一些问题。特别像王欢这样年龄处于十岁左右的孩子,其心理成长同父母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缺少父母的爱,缺少他人的关心和重视势必会对孩子带来创伤。关心爱护每一个“留守儿童”,是我们每一位班主任的责任和义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能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要求,老师要用真挚的爱心,启迪孩子们的心灵,轻轻拭去“留守儿童”的眼泪。
本文标题:留守儿童教育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3532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