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苹果调研报告【最新4篇】
苹果调研报告【最新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苹果调研报告【最新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苹果标准化生产调研报告【第一篇】苹果标准化生产调研报告安塞县果业发展局张晓东一、基本情况山地苹果成为安塞优先发展的产业,也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栽培面积达万亩,2012年挂果面积万亩,预计产量万吨,产值3亿元以上,农民人均果业收入2500元以上,苹果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二、工作特点与成效1、布局形成区域化。近年来,我们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坚持择优发展的原则;坚持群众自愿,政府引导的原则。依据我县土地资源特点和地理气候因素,坚持以发展山地苹果为主,杜绝川台地发展。布局上采取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形成区域化种植的发展模式。全县除川道村、北部4乡镇种植面积相对较少外,中南部地区山地苹果山峁相连,已形成区域化布局,为苹果产业科学化管理、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2、管理走向科学化。我们坚持科学兴果的指导思想,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着力提升果业整体水平,促进果业跨越式发展。一是以示范园区建设为抓手,严格管理标准,提升管理水平,坚持抓点示范、典型带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方式,重点抓好示范园、生态示范村创建活动。先后创建了省级示范园5个,省级生态示范村5个,市县示范园28个,树立了2000余户典型户,通过这些典型的言传身教,辐射引导,示范带动,促进了全县果业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二是大力引进推广新技术,全面推行了“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项关键技术,积极推广“果、沼、窖、畜、网”五位一体配套技术,初步探索果业肥源建设的途径,开创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发展的路子,大力实施优果工程,积极推广果实套袋、增施有机肥,果园病虫害防治推行“灯、板、带、芯”物理与生物防治技术,使全县苹果优果率提高到70%。三是规范建园标准,提高建园质量。重点抓好选地关、工程质量关、生物措施关、苗木质量关、栽植标准关、做到挖大坑,施大肥,栽大苗,浇大水,缠杆覆膜,整修营养带,确保栽一块,活一块,见效一块。四是狠抓了种苗繁育工作。建成了全省规模最大,产苗量最多的苹果骨干苗圃,面积达650亩。实现种苗自繁、自育、自给。五是果农培训形成制度化,以基层果树站,村农民技校为依托,根据果业生产特点,对果农采取长短结合定期培训的方式,以及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不断提高果农素质,促进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3、生产环境有了显著改善。近年来,针对山地果园的特点,大力加强果园生产条件的改善,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减轻了果农劳动强度。先后实施了集雨窖灌工程,修建果园集雨窖16410口,解决了万亩山地果园管理用水和部分节水灌溉用水;实施果园生产道路建设工程,共修通了公里,352条果园生产道路,解决了12万亩苹果园通路问题;建立了20个防雹增雨站,初步推广果园防雹网技术,对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起到了积极作用;实施优果工程,大力推行“灯、板、带、芯”果园病虫害防治措施;全面推行果实套袋,果品质量明显提高。4、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尽管我县苹果挂果面积只有万亩,但产量高,品质好,经济效益显著。2009年,产值突破亿元,苹果产业潜在经济效益明显。三、存在的问题自2006年以来,我县果业管理水平虽然提升很快,但是与建立现代化农业,实现果业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差距非常明显。1、主要存在面积大、新区多,有机肥源不足。2、农民的素质差、标准化生产程度低。3、防灾减灾体系不健全。4、营销网络不健全,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某镇苹果产业调研报告【第二篇】xx镇苹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目前,苹果产业已成为我镇农业发展的主要产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贯彻落实县委办公室《关于在全县开展“贯彻三中全会·建设三个凤翔大调研”活动的通知》和县委一号文件精神,推进全镇苹果产业化发展,保障农民持续增收,镇党委、政府组织专门力量,对我镇苹果产业进行深入调研。一、全镇果业发展现状xx镇位于县城东北,全镇辖20个行政村,140个村民小组,万人,耕地面积万亩,平均海拔800米以上,属苹果优生区。在第六届中国宝鸡苹果节评优会上,红富士系列苹果荣获铜奖,2010年被评为“宝鸡市果业十强乡镇”。我镇苹果产业发展起步于1985年左右,果农栽植品种比较杂乱,果园分布零散,集中连片效果不好,没有形成规模。1990年以后,由于乔化品种黄元帅等淘汰品种占相当比例,果农作务管理技术不高、果品质量较差、效益不高、市场价格较低等原因,一部分果农放弃苹果生产,恢复粮食生产或从事蔬菜种植等其它产业,致使果粮间作现象更为明显。经过几年的理性调整,到2005年全镇苹果面积稳定在5000亩左右,果树品种转化为矮化品种,经过高接换头等措施,主要以红富士系列为主。12005年以后,随着苹果市场需求逐渐增大,价格保持上扬,果农对苹果产业的认识进一步发生改变,部分过去弃果种粮的群众重新栽植,也有一些群众加入到果农行列,广大果农经过长期学习和实践,作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一整套先进的矮化苹果作务管理技术。2008年,镇党委、政府积极实施果业发展“253”工程(即利用3年时间,全镇苹果面积突破2万亩,产量达到5万吨,实现人均果业纯收入3000元以上),以建园上规模,管理出效益为目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强化服务,在xx村、xx桥、xx村等掀起了苹果建园新热潮,全镇苹果栽植面积发展到10050亩。从2012年起镇党委、政府根据苹果产业发展趋势,把发展苹果产业作为响应新农村发展的重大举措,实现农民增收的突破口,进一步坚定信心,将平原13村规划为重点发展区域,按照“规模建园、示范带动、集中连片、消灭插花”的发展思路,围绕“两园六线”(即太相寺-北水沟千亩示范园和曹家庄村千亩示范园,镇域内104省道、210省道、机场路、北环线、箫太路、十曹路6条主干路沿线)规划布局,新建1000亩标准化示范园2个,200亩集中连片示范园5个,百亩示范园7个。以210省道、北环线、箫太路等沿线为重点,消灭插花地。2截止2014年,全镇已建成省级示范园2个,市级示范园5个,果农3800户,占全镇农户的40%。苹果面积万亩(挂果面积万亩)占全镇耕地面积的41%。据测算,2014年苹果总产3万吨,产值亿元,苹果产业为全镇农民提供3500多元人均纯收入,苹果产业已经成为全镇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二、存在问题及原因我镇果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历程,苹果生产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生产规模逐步扩大;二是生产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三是产业主导地位初步确定;四是经济效益优势日趋明显。我镇苹果产业要进一步发展壮大仍存在以下瓶颈:(一)规模偏小,家庭经营专业化程度不高。按产业化发展要求,我镇目前苹果面积不大,规模偏小,而且各村之间发展不平衡,有几个村苹果再发展的潜力和空间还很大,值得再次挖掘。例如:西河村、竹园村、西白村等。根据我们调研情况看,全镇平均每户果农拥有苹果面积亩,5亩以上的果农比率较低。家庭各自为阵,苹果生产标准化不高,种植面积少的果农把苹果产业做为副业来做,严重影响了对苹果产业的投入,阻碍了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导致苹果收入减少,使苹果产业在部分果农中出现萎缩,挖除苹果树的现象时有发生。3(二)宣传和推介力度不大,群众苹果发展意识不强。尽管糜杆桥苹果形、色、味俱佳,但是市场认知度明显偏低,形成了糜杆桥苹果贴牌销售的尴尬局面。同时,多数群众只顾眼前利益,大部分还停在种粮打工的思维中,栽植苹果积极性不高,后期管理松散,投资和作务技术不能及时跟进,造成效益不高。(三)贮藏能力有待提高,交易市场有待开发。目前我镇无规范化的果业交易市场,冷藏收储企业少、规模小。在收购季节客商自行设点收购,统一管理难,也曾出现故意降等压价问题。苹果成熟后销售期集中,销售时间短,果农在短时间内竞相抛售,贮存的苹果量少,导致旺季销售价格偏低,淡季无货而销的局面,这些为扩大生产规模化、提高产业效益极为不利。(四)农村青壮劳动力严重外流,苹果产业规模化发展缺乏劳动力支持。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经商,只剩老人和孩子,无力种植,有些留在本地的青壮年劳力又不愿从事农业、果业生产,作务苹果的主要以45岁以上的老年劳力和妇女劳力为主,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劳动力矛盾相当突出。(五)苹果园布局缺乏科学规划,土地调整难度大,果园之间插花现象难以消除。4苹果、粮食相间隔的绺绺田、插花地,成为规模化发展又一阻力,新建连片果园难度大,形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因缺少劳力的问题,有些是因为土地调整中费用、个人意愿、土地等级等原因,有些是资金、技术、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制约了苹果产业的发展。三、对策及建议(一)示范引领,整体推进。一是以两个千亩苹果示范园为引领,加强管理、提升效益,示范带动,增强群众栽果建园的热情。目前,太相寺-北水沟千亩示范园,面积1000亩,涉及太相寺5、6、7组,北水沟村3、4、5、6、7组,共8各村民小组,园内配套机井3眼,埋设输水暗管13公里,变压器2台,砂石化生产道路7公里,竹竿7万根,地膜1440公斤;曹家庄村新建千亩标准化示范园一个,面积1200亩,涉及2、3、6、7组,区内配套机井3眼。通过强有力的引导和支持,规模效益不断显现。二是210省道、北环线、箫太路沿线的谈家门前村,西河村、糜杆桥村、西关村、北水沟村、太相寺村、竹园村、箫史宫村8个村,要以消灭沿线插花地为重点,每年要确定地块,落实面积完成插花地栽植任务。西白村、北水沟、竹园、十里铺、何家堡、西河6个村每年苹果栽植规划面积350亩,并完成不少于200亩的连片建园任务。西关村、糜杆桥5村、七家门前、太相寺、箫史宫、谈家门前6个村每年苹果栽植规划面积200亩,并完成不少于100亩的集中连片示范园建园任务。(二)技术引领,优化服务。一是优化果树品种结构。由于我镇上世纪80、90年代建园面积较大,品种单一,树体老化造成苹果成熟期集中,果品质量差,卖难问题突出。在今后发展过程中结合我镇具有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等特点,在建园工作中要突出早熟与晚熟合理搭配。重点发展以玉华早富、烟富1号、烟富6号、礼泉短富等为主,搭配陕嘎三号、丽嘎啦等早熟品种。二是加强技术服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从规划、建园、管理到营销各个环节为果农提供全方位优质、高效服务。建立乡土专家人才库,适当给予经济刺激,合理安排任务,用他们所掌握的作务技术带动周围群众,把个人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果农业务培训方面,通过邀请果树专家和技术人员现场讲解,实地操作等方法提高果农作务技能,各村在做好建园的基础上要积极采用“四大技术”加快对老果园的更新工作,同时,在生产中要积极推广套袋、反光膜、诱虫灯等新技术的运用,提高果品品质。(三)强化宣传,规模发展。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要想苹果产业做大做强,必须要看6广大农户是否心甘情愿的栽植苹果,作物苹果。通过进门入户、开会宣传、在主干路沿线树立大型宣传牌等形式大力宣传县委1号文件精神及苹果产业优惠政策,采用树立典型亲身说教、对比算账等办法,转变群众观念,动员农户栽果建园。二是合理引导各村对重点规范土地合理流转,引导有条件的果农及农业龙头企业承包规划区内土地大规模栽植苹果,解决有劳无地和有地无劳的矛盾。全镇要整体规划、统筹安排,进组入户,做好群众动员工作,对有意愿栽植苹果的农户通过兑地调地等方式,集中栽植,为形成规模栽植打好基础。(四)做强品牌,扩大市场。一要做大、做亮、做响凤翔自身苹果品牌。不断对外宣传推介糜杆桥苹果,在镇域范围内竖立苹果产业宣传牌,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要以已经形成的果品集散中心为基础,引导、鼓励客商投资新建果品收购批发中心市场,通过果业协会及销售大户的带动,建立有一定规模的营销队伍,在各中心地区形成比较固定的销售网点,拓宽营销渠道,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同时,要重点策划包装项目,引进一批果品贮存和加工企业,进行深度开发,延伸产业链,全方位、多渠道解决果品卖难及附加值低的问题,实现果业生产又快又好发展。7(五
本文标题:苹果调研报告【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3538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