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农村卫生厕所建设工作汇报通用4篇
农村卫生厕所建设工作汇报通用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农村卫生厕所建设工作汇报通用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农村生态卫生厕所创新设计【第一篇】农村生态卫生厕所----谈农村厕所生态技术创新长期以来,我们习于吧粪尿排入抽水马桶,掣下按钮义无反顾地把它们冲掉,不愿再看到、闻到那曾为我们身体一部份的对象,这是视其为废弃物的生活惯行。正因为把它当作废弃物,我们要付出多少代价?首先是,冲水,那个我们不以为意的动作。无可避免的,我们正面临水资源匮乏的未来。不要以为台湾雨量丰沛,事实上,台湾地区由于山坡陡峻,台风豪雨雨势急促,大部分降雨皆迅速流入海洋;此外,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季节降雨量也极不平均,所以容易造成干旱。台湾每人每年实际分配到可利用水量很少,只及世界平均值的1/6,按目前世界标准,属于缺水地区,实乃“雨量丰沛的缺水国”,更何况全球气候正逐步迈向干燥化!在水资源日益缺乏的严峻情势下,可知道,我们的水资源,是如何流掉的?每次一如厕完,轻轻一按,13公升的水便哗啦啦流掉了。日常生活使用的总水量中,冲洗厕所就占了35%。而在都市中,因抽水马桶冲水所耗费的水量则约达20~40%之多。冲完水之后,就没事了吗?不,在进入化粪池之后,还必须经由污水下水道汇集,再送入污水处理厂处理。但是,污水下水道与污水处理厂等设施的兴建,不仅要耗费千亿元预算,且这些设施也仅限于大都市才适用。至于中小型都市或农村,由于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兴建污水下水道与污水处理厂,既不符合经济效益,可能性也不高。即使家户、大楼装设有化粪池,在没有污水处理厂等相对配套设施的情形下,化粪池一样造成环境的污染。那么,那曾是我们身体一部份的排泄物,要如何成为资源?一样地,从它落下的所在开始,决定它是否成为资源的命运。过去,祖先将这些排泄物称为“肥水”,正因为那是与生产相联系的资源。后来的子孙,为了避免寄生虫与传染疾病,而开始使用抽水马桶,现在,我们既要持续避免寄生虫与传染病,同时也要面对日益缺水的问题,在这样的条件限制之下,未来的厕所,究竟长成什么样子?需要有什么样的思维?它如何能重新回复身为“资源”的角色?粪尿分集式非冲水生态厕所的推广、应用与可行性研究,是联合国在许多地区推动的工作,旨在面对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匮乏、减低寄生虫与传染病问题、和适应于世界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态与生产环境。粪尿分集有什么好处?1.粪与尿的处理不同。种过菜的人都知道,尿必须静置才可使用,而粪便的处理则不同,因此,二者不可混为一“坛”。许多肠道传染疾病是经由粪便,因此,粪便需经过处理以达无害。经脱水干燥杀灭病菌和虫卵,粪便在储粪池可达到无害化,不污染外环境,得以预防肠道传染病的蔓延,相反地,如果混合尿液,要达到无害化比较困难。2.其次,这类厕所可符合干燥、无臭、且无蝇蛆的卫生要求。3.在水资源日益缺乏的现在,冲水式厕所从某种意义讲是把粪污进行稀释转移,增加了处理负担;而粪尿分集生态厕所免冲节水,并减少了排污,节省了相关储运和处理设备。4.粪便每半年或一年清掏一次,干燥无臭,不给人厌恶感,也不造成运输污染。管理方便,使用安全。5.粪便转化成腐植质施肥改良土壤,尿肥定期稀释利用,粪与尿合理的进入自然界的再循环,有利于生态农业建设。菏泽市牡丹区迎新新农村建设有限公司(121宣)农村卫生工作汇报【第二篇】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卫生工作,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围绕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并积极组织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我市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现将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之后贯彻落实情况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情况等汇报如下:一、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情况8月30日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以后,**市政府把贯彻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市农村卫生工作列入了近期的政府重要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会议的精神,按照让农民尽量少生病、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的要求,对照我市的农村卫生工作现状,***副市长与卫生、发改和财政等有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形成了初步的贯彻实施意见,现正准备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议,并拟研究制定《关于加快发展我市农村卫生工作的若干意见》。我们的主要措施有以下三方面:(一)全面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让广大农民尽量少生病1、扎实做好农民健康体检工作。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省《实施意见》)要求,建立农民健康体检专项资金,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人数每人每年10元的标准由县(市)、区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其中市财政补助每人每年2元(我市该项政策已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前落实)。农民健康体检工作由乡镇卫生院设立常年体检门诊点,让参保农民免费享受每两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建立农户家庭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2、切实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重大疾病防治专项经费,列入市、县两级每年经常性财政预算支出,有效落实肺结核、艾滋病和血吸虫病免费查治等政策。进一步健全农村,尤其是乡镇、村两级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监控、报告和管理体系,健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防治机制。建立流动人口中儿童和孕产妇居住地管理制度,加强流动人口计划免疫和妇幼保健工作。3、建立健全基层卫生监督执法体系。根据省《实施意见》要求,由县级政府安排农村卫生监督网络建设经费,坚持“划片设置、垂直管理”的原则,按照“监督全面,执法有效”的要求,到2007年底基本完成县级卫生监督派出机构的设置工作,原则上每2—4个乡镇或6—12万人口设置一个派出机构。加强农村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企业职工卫生防护、学校卫生等的指导和管理,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农村卫生安全保障水平。4、大力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健全各级爱国卫生组织,保证爱卫工作经费,充分发挥爱卫组织的组织、协调职能,广泛开展农民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加大改水改厕和除四害力度,协同有关部门深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健康水平。(二)大力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让广大农民有地方看病1、切实理顺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根据省《实施意见》精神,明确以县为主,县、乡、村分级负责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县级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承担全面责任,成立由政府领导负责,各有关部门参加的农村卫生工作领导协调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督查农村卫生工作的开展。明确乡镇政府的公共卫生管理和领导职能,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确定一位领导分管卫生工作,设立乡镇公共卫生管理员,负责落实辖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村级自治组织建立村级公共卫生联络员制度,协调做好本村范围内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2、加快建立新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健全以县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为指导,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同)为枢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下同)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村卫生室是农村卫生服务的网底,根据省《实施意见》有关“村卫生室由村民委员会举办,可采取乡镇卫生院派出服务、乡村联办或其他多种形式承办,实行乡村一体化化管理”的规定,结合宁波实际,抓紧探索研究村卫生室的举办主体、承办形式和管理体制等。明确乡镇、村级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建立和推广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制,按照“责任分区、团队协作、综合服务”的原则,组建农村片区责任医生组,明确职责任务,使每个农村家庭都有自己的农村社区责任医生,每个农民都能享受到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农村社区卫生服务。3、全面实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根据省《实施意见》中“以县(市)、区为单位设立每年每人15元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的要求,我市已明确的每年每服务人口8元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经费纳入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并新增7元,市财政根据不同经济类型地区给予适当补助。按照省里的“十二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合宁波实际,确定我市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供直接面向农民的公共卫生服务。改革补助方式,由市政府制定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指导意见,县(市)、区制订考核办法,对乡镇、村卫生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实施项目管理和目标考核,根据考核结果,量化拨付每年每服务人口15元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的关注和充分的肯定,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些都充分说明建立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社会氛围。(二)主要困难问题我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已经初步建立,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的表现在:1、制度层面。一是个别县(市)、区和乡镇两级财政压力较大,个人缴费相对偏低,一定程度存在由村集体和企业为农民部分垫资缴费现象。二是基金运行不够平稳,由于制度刚刚起步,基金测算缺乏现成的经验等原因,资金沉淀或超支过多。三是医疗补偿流向不尽合理,由于补偿比例设置随着医药费用的增加而提高,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群体医药费用相对较高,而家庭困难的病人由于自负部分难以承受,医药费用相对较低,造成基金实际补偿过多地流向经济相对较好的群体,使可能因病致贫的农民受益的份额相对较小,一定程度影响了制度的公平性。四是保障能力较弱,受基金总量限制,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主要限于住院补偿,平均补偿水平仅在25%左右,住院统筹平均受益率仅为3%-4%,尚无法有效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2、管理层面:一是筹资机制相对落后,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出资收缴工作,基本依靠乡镇、村(社区)干部分片包干上门收缴,尚缺乏好的机制,牵制了基层政府和村(社区)组织大量的时间、人力等。二是经办机构力量薄弱,目前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人口近350万,专职管理人员不到30人,经办机构管理力量明显薄弱,有三个地方尚未落实人员编制。三是基金管理尚需加强,信息化建设程度不一,大量工作无偿依托医疗机构和基层乡镇的干部职工兼职完成,无法专业操作,存在基金审核、补偿和监管的薄弱环节,影响制度的正常运行和规范发展。四是医疗服务有待规范,尤其是大型医疗机构在参保病人的费用控制、结报资料提供等方面尚存在缺陷,与县级经办机构协调不够,给参保病人结报等带来不便。3、农民层面:一是互助共济意识不够,疾病风险意识欠缺,更多地认同和习惯于政府和集体的救助,有投入、必回报,低投入、高回报期望与现有的制度保障能力形成了矛盾。二是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识不足,对“定点医疗、转诊治疗、分段补偿”等制度规定适应性较差。三是医疗消费观念存在偏差,不管小病大病都往大医院跑,从目前的医疗消费流向来看,乡镇卫生院的住院人次、医疗费用和补偿费用分别为%、%、%,而宁波市级以上医院却占了%、%、%,不合理的就医结构对基金支出造成很大压力。(三)下步工作重点1、全面建立小病受惠机制。实践证明,建立小病受惠机制是扩大农民受益面,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解决筹资难问题,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我们将在总结各地小病受惠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农村社区卫生服务,重点研究制定既有利于扩大参保农民受益面,又能促进基层医疗资源有效利用的科学的门诊受惠办法,全面建立小病受惠机制。同时充分利用现有农村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广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制,对重点慢病患者、60岁以上老人等特殊对象建立健康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2、逐步增强制度保障能力。建立各级财政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投入的动态增长机制,从2006年起,各级财政每年补助提高比例不低于10%。在保持制度稳定性和充分考虑农民对制度的认同及参与程度的基础上,间隔一定年限对个人筹资标准作适当调整,来逐步增强基金实力,提高保障能力。3、积极探索长效筹资机制。随着制度的深入实施,在依靠基层干部分片包干上门收缴个人出资的同时,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开展试点,探索依托乡镇社会保障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或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个人筹资收缴点,或在农民自愿前提下,委托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水电费等收取单位代收,科学引导农民
本文标题:农村卫生厕所建设工作汇报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3539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