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海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绿色住宅补充细则
海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绿色住宅补充细则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3年9月目录1总则...................................................................................................12建筑设计与热工设计..........................................................................23结构设计.............................................................................................124空调通风系统设计............................................................................135给排水系统设计................................................................................146电气系统设计....................................................................................19附件一技术要点自查表......................................................................21附件二提交资料自查表......................................................................2911总则1.1为了推动海南省绿色建筑的发展,重点推进保障性住房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和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绿色住宅小区,特制订本补充细则。1.2本补充细则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海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试行)》DBJ46-024-2012,结合《海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DJ01、《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12的要求,遵循适宜性和低成本的原则进行编制。按照本细则进行设计,可认为设计阶段达到绿色一星级设计标识的要求。1.3本补充细则适用于海南省新建住宅建筑绿色设计及审查工作。22建筑设计与热工设计2.1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技术要点】1规划及建设过程中应尽可能维持原有场地的地形地貌,减少对原有场地的环境改变,避免因场地建设对原有生态环境景观的破坏;2当因建设开发确需改造场地内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环境状况时,在工程结束后进行生态复原。2.2建筑场地选址无洪涝灾害、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符合国家和海南的相关安全性规定。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技术要点】1建筑的选址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安全规定,应避开各种危害和危险源;2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3进行土壤氡浓度检测,确认场地内无含氡土壤的威胁,选址周围土壤氡浓度符合国家《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规定。2.3住区建筑布局保证室内外的日照环境、采光和通风的要求,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或相关地方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技术要点】1居住区在规划设计中应合理确定住宅建筑布局与朝向,并注意与周边建筑的相邻关系,合理确定建筑间距,避免住宅建筑被遮挡后不满足日照标准;2进行日照模拟分析,住宅建筑的日照模拟分析报告中日照标准应满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中的要求;3建筑朝向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有时不能均处于最佳或适宜朝向。当建筑采取东西向和南北向拼接时,应考虑两者接受日照的程度和相互遮挡的关系。对朝向不佳的建筑可增加下列补偿措施:1)将次要房间放在西面,适当加大西向房间的进深;2)在西面设置进深较大的阳台,减小西窗面积,设遮阳设施,在西窗外3种植大叶茂的落叶乔木。3)住宅建筑尽量避免纯朝西户的出现,并组织好穿堂风,利用晚间通风带走室内余热。2.4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选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技术要点】本条内容主要通过园林种植设计实现,因此要求景观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关注植物的选择要点。1植物配置苗木表中应选择乡土植物,且选择的植物具备少维护、耐候性强、病虫害少且对人体无害等特点;2乡土植物的种类可从当地植物名录中查阅,种植图及植物配置苗木表应相互统一。海南常见乡土植物如表2.4-1所示。表2.4-1海南地区常见乡土植物列表种类植物列表棕榈科椰子树、大王棕、老人葵、槟榔、假槟榔、油棕、黑杆油棕、中东海枣、加拿利海枣、海枣、金山葵、旅人蕉、柬埔寨糖棕、短穗鱼尾葵、散尾葵、高杆蒲葵、狐尾椰子、三角椰、霸王榈、斐济榈、国王椰子、红棕榈、黄棕榈、青棕、棍棒椰子、三药槟榔、南海枣、董棕、红茎椰子、冻子椰子、棕榈、猩红椰、琼棕、蒲葵、圣诞椰、美丽针葵、大叶棕竹、夏威夷椰子、酒瓶椰、桄榔、圆叶刺轴榈、棕竹乔木凤凰木、红千层、白千层、非洲楝、印度紫檀、大叶榕、小叶榕、榄仁树、小叶榄仁、盆架子、重阳木、假萍婆、雨树、伊朗紫硬胶、福木、刺桐、火焰木、黄花风铃木、粉花风铃木、木棉、青皮木棉、爪哇木棉、黄槐、白玉兰、鸡蛋花、大花紫薇、小叶紫薇、鸡冠刺桐、洋紫荆、粉白羊蹄甲、红花羊蹄甲、火焰木、蓝花楹、发财树、海南梧桐、黄槿、厚皮树、橡胶榕、垂叶榕、柳叶榕、琴叶榕、花叶垂榕、南洋杉、母生、水蒲桃、红花夹竹桃、黄花夹竹桃、本地鸭脚木、麻楝、阴香、樟树、海南菜豆树、金脉刺桐、龙爪槐、大叶相思、山竹子、台湾相思、马占相思、桃花心木、酸豆树、铁刀木、铁力木、人面子、海南红豆、大花第伦桃、琼崖海棠、菠萝蜜、面包树、腊肠树、荔枝、莲雾、人心果、芒果、龙眼、杨桃、芭蕉、黄皮、洋蒲桃、海南蒲桃、海檬果、吊瓜木、文丁果、红厚壳、水石榕、圆柏、侧柏、竹柏、罗汉松、扁柏、铺地柏、龙柏灌木扶桑、重瓣扶桑、七彩大红花、木槿、金脉爵床、红绒球、希美莉、洋金凤、红桑、双荚豆、黄花决明、变叶木、黄蝉、非洲茉莉、大叶龙船花、小叶龙船花、洒金榕、黄金榕、黄馨梅、女贞、桅子花、狗牙花、茉莉花、米兰、夜来香、九里香、含笑、鸭脚木、花叶鸭脚木、大叶鸭脚木、红雀珊瑚、花叶假连翘、南洋森、福建茶、红背桂、黄虾花、白纸扇、彩叶山漆茎、驳骨丹、山瑞4香、圆叶洋苋、亮叶朱蕉、美女樱、马缨丹、凤梨、落地生根、七叶莲、苏铁、海南苏铁、万年麻、黄纹万年麻、草海桐、红刺露兜、金边露兜、野菠萝、野露兜、美洲苏铁、龙血树、巴西铁、酒瓶兰、丝兰草本、地被红龙草、一串红、美人蕉、鹤望兰、朱蕉、绿朱蕉、黄金鸟、红鸟蕉、富贵鸟、金鸟赫蕉、花叶艳山姜、朱顶红、虎尾兰、剑麻、金边龙舌兰、龙舌兰、紫叶竹芋、小蚌兰、吊竹梅、山芋、龟背竹、春羽、蜘蛛兰、文殊兰、白蝴蝶、白掌、万年青、鸟巢蕨、合果芋、冷水花、蔓花生、四季秋海棠、波斯顿蕨、彩叶芋、长春花、葱兰、肾蕨、太阳花、非洲凤仙、鸡冠花、万寿菊、一品红、红苋草、何氏凤仙、彩叶草、银叶菊、仙人柱、仙人球、仙人指、龙骨、虎刺梅、火鞅勒、射干、金钱树、海南墨兰、绿玉树、三角霸王鞭、天门冬、满天星、红绿草、白苋草、沿阶草、银边草、金边吊兰、韭兰、蟛蜞菊、繁星花、锡兰叶下珠、台湾草、大叶油草、马尼拉草。百慕大草藤本麒麟尾、龙吐珠、炮仗花、三角梅、珊瑚藤、马鞍藤、金银花、黄金葛、百香果、五爪金龙、羽叶茑萝、牵牛花竹类佛肚竹、青皮竹、黄金间碧竹、凤尾竹、小青竹水生风车草、富贵竹、菖蒲、再力、水生美人蕉、花叶芦苇、凤眼莲、荷花、梭鱼草、水葵、花叶草、千屈菜、水烛草、铜钱草、水罂粟、鸢尾、羽毛草、三香草、睡莲2.5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m2。【技术要点】1明确公共绿地的范围以及人均公共绿地的数值,确认图表统一,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m2;2结合日照模拟报告,在景观设计中明确绿地和符合日照要求的公共绿地范围,并计算相应指标;3公共绿地的基本要求:宽度不小于8m,面积不小于400m2,以利于绿地内基本设施的设置和游憩要求。公共绿地应满足日照环境要求:应有不少于l/3的绿地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以利于人们的户外活动。2.6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植物自然分布特点,栽植多种类型植物,乔、灌、草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每100m2绿地上不少于3株乔木。【技术要点】1根据海南省气候条件和植物自然分布特点,栽植多种类型的植物,乔、灌、草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不应出现大面积的纯草坪;2采用乔、灌、草结合构成多层次的复层绿化,每100m2绿地上应不少于3株乔木;3植物的选择应体现地带性植被的特点,选择适合当地条件和小气候特点5的植物,同时栽植在自然土壤中乔灌草的复层绿化,应满足下表对各种植物类型最小栽植土厚度的要求。表2.6-1各类植物栽植土层厚度要求植物类型栽培土层厚度(cm)草坪植物>30小灌木>45大灌木>60浅根乔木>90深根乔木>1502.7住区内部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技术要点】1确定场地范围内存在的污染源,主要指:易产生噪声的学校和运动场地,易产生烟、气、尘、声的饮食店、修理铺、锅炉房和垃圾转运站等;2住区内部产生的水、气、声、固废等污染,应经过处理,满足排放标准要求后排放。2.8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低层不高于43m2、多层不高于28m2、中高层不高于24m2、高层不高于15m2。【技术要点】1准确划定用地范围,在该范围内计算各项综合技术经济指标,避免过低的建筑密度或容积率;2建筑总平面图中的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明确给出申报绿色建筑的用地范围及面积、住宅类型以及居住户数;3各种户型比例符合规划主管部门的要求。当户型较大时,应要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区域内户型比例平衡的有关文件或其他批准文件;4居住人口按每户3.2人计算,当不同层数的住宅混合建设时,可根据各层数类型建筑面积的比例,确定居住人口的分布及对应的用地指标。2.9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按规划配建,合理采用综合建筑并与周边地区共享。【技术要点】61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的相关规定,居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也称配套公建)应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及其他八类设施;2建筑总平面图及相关规划文件需确认居住区内配套设施满足规范要求,与周边相关城市设施协调互补,且相关项目合理集中设置;3住区应建立会所及幼儿园,明确住区及周边服务半径内可共享的设施类型和数量。2.10住区风环境有利于冬季室外行走舒适及过渡季、夏季的自然通风,建筑人行区域风速小于5m/s。【技术要点】1进行风环境模拟预测及优化,在模拟分析的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以改善室外风环境;2建筑规划时应注意避开冬季不利风向,通过设置防风墙、板、防风带(如植物)等,保证多数条件下小区内行人高度风速低于5m/s;3为提高夏季和过渡季自然通风,建筑群布局因尽量采取行列式和自由式,并保持适当的建筑间距。当建筑呈一字平直排开且体形较长时(超过30m),应在适当位置设置过街楼以加强夏季或过渡季的自然通风;4多栋建筑的排布应优先采用错列式、斜列式、结合地形特点的自由式等排列方式;场地风环境流场应分布均匀,避免漩涡和气流死角。2.11选址和住区出入口的设置方便居民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网络。住区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技术要点】为便于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相关规定,在场地规划中应注重住区主要出入口的设置及与城市交通网络的有机联系。1对住区周边交通条件进行分析,明确住区周边公交站点位置及公交线路数量,确认居住区主要出入口应靠近公共交通站点;2住区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应不超过500
本文标题:海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绿色住宅补充细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36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