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工作汇报【最新4篇】
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工作汇报【最新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工作汇报【最新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事业的情况汇报【第一篇】我市总人口145万人,暂住及流动人口万人,辖20个镇和两个开发区(其中属黄桥老区的有13个镇),计304个行政村。改革开放后,如皋在全省率先获得“江苏省普及初等教育合格证书”;1994年顺利通过省“普九”验收,并获得“省‘两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九五”以来,XX教育事业发展步伐继续加快,基础教育规模、结构和布局在有机调整中更为合理,结构较为完整合理的办学体系进一步形成,办学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全市现有中小学校196所(其中,小学138所、初中44所、普通高中10所、职业学校4所),在职教职工10824人,在校生万余人。其中,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幼儿园6个、省实验小学5所、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11所、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先进镇6个、二星级普通高中3所、三星级普通高中5所、四星级普通高中2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所,省重点技校1所,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不断提高。下面,我着重将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事业的情况向各位领导、来宾做一个简要汇报:一、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高中教育事业发展省政府提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口号后,我们将适度超前发展高中教育,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和“民心工程”,认真落实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竭尽全力实现发展的跨越。一是科学规划,调整布局。根据省、市对教育的规划和要求,我们将教育纳入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对高中教育的规模、发展趋势、未来需求等进行了全面调查和研究,提出了“走集约化发展之路,提高教育规模效益”的集约型办学思路,在此基础上统筹规划,确立起高中教育的发展目标,并列入《XX市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目标》。根据规划要求,我们按照“规模效益递增”原则,一手抓重点中学建设,一手抓薄弱学校改造,迅速对高中结构和布局进行了调整。“九五”期间,我们整体搬迁了XX中学;撤并原何庄、城西两所高中,易地新建了城西中学;重建了职教中心和第一职业高级中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产生了强化和倍增效应,使我市高中教育步入规模发展、集约管理的良性发展轨道。进入“十五”,我们制定了《如皋市基础教育规模办学暨学校布局调整“十五”计划纲要》,分别调整和合并了东陈中学、白雁中学,扩建了如皋中学、白蒲中学、如皋市第一中学,从而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统一。二是抓住契机,加大投入。针对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事业规模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矛盾,在财政状况十分拮据的情况下,我们提出了“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的观念,采取政府担保、银行借贷、部分贴息,超前发展高中教育。据不完全统计,“九五”以来,用于改善高中办学条件的经费超过4亿元,新建、扩建校舍万平方米,新建校园网12个、网络教室122个、多媒体教室185个,添置计算机2433台、图书万册,添置实验器材价值1176万元。在积极争取财政投入为主的同时,我们广开筹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教育投入机制,“烟省省,酒省省,省下钱来为子孙。”这朴素的语言反映了XX人民对教育的倾力支持。145万XX人民人人慷慨捐资,新建了一所国家级示范高中——如皋中学;江安镇的许将军年逾八旬,仍情系教育,动员子女捐资20万元助学;吴窑镇的王华先生捐资100万元;台湾山珀公司捐资60万元……由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高中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三是搭建平台,争创重点。办好优质高中,是提高高中办学层次和水平的重要途径。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九五”以来,我们探索建立起有利于优质高中扩张的政策保障措施,对优质高中在经费投入和招生等方面进行政策性倾斜。各有关部门主动支持,通力合作,简化办事程序,减免有关规费,为加快高中教育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提供了重要保障。各学校通过实行初高中分离、资产置换、名校“孵化”、内部挖潜等多种形式,掀起了一个又一个创建重点中学的高潮。目前,我市10所定点普通高中有二星级普通高中3所、三星级普通高中5所、四星级普通高中2所,4所职业学校有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所,省重点技校1所。重点高中的创建,促进了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教育观念的更新以及办学特色的形成,实现了高中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二、深化教育管理改革,促进高中阶段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硬件与软件同时加强建设的发展观,切实把深化教育管理改革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促进了高中阶段教育的可持续发展。1、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学校自主办学和自主发展的能力。由于我市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以我市的物力、财力来实现高中教育的优质、快速发展,任务是艰巨的。这就需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努力开辟新的教育生产力。我们遵循“从严治教,规范管理”的原则,探索建立起学校自主发展、政府依法管理、政策措施完善的现代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了学校“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社会监督”的机制,提高了高中阶段学校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与此同时,积极推进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鼓励办学条件较好、教育质量较高的公办普通高中在保证原有规模和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政府土地划拨、资产产权购置、学校布局调整等途径获得新增资产,成功创办了安定高级中学、风华高级中学、博爱双语实验学校、育贤双语学校等6所民办高中。改革促进了我市高中办学容量的迅速扩大,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去年,我市高中入学率达到了%,今年有望超过90%。高中阶段教育的基本普及,为我市今后农村新增劳动力的转移、进一步增强地区竞争力奠定了基础。探索集约化发展道路,组建了如皋职业教育集团和扬子远程教育集团,拓展了教育发展的新空间。2、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激发教师队伍的内在活力。随着高中事业规模的逐步扩大和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把加强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始终作为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九五”期间,以“四制”改革为突破口的学校内部管理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探索建立起校长负责制、“双向”选择聘任制、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进入新世纪后,我们以“人本”和“能本”思想为管理理念,全面推行了教师全员聘用制和岗位聘任制,营造出能者上、庸者让,能者有为、能者有位的氛围;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进一步深化以学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了充分体现教职工职责、绩效和报酬“三位一体”的激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特别是一线骨干教师的积极性。有些学校还通过设立少数较高工资标准岗位的方法,把教师由向高工资学校流动引导到校内竞争上岗的方向上来,促进了拔尖人才的成长和骨干教师的脱颖而出。积极推行人事代理制,通过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实现了师范类毕业生就业与市场接轨;建立高中教师流动制度,促进了教育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青蓝工程”、“名师工程”,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了%,优秀教师群体日益壮大。3、深化评价机制改革,建立科学的质量保障体系。我市是一个人口大市,每年参考人数众多,要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充分调动全市各类高中的积极性。为此,我们根据各学校办学层次、质量基础、生源情况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制定出分类考核的高中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以激发各个层次的学校奋发图强,共同创造我市高中教育质量的辉煌。各学校也相应完善了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了相应的评价机制、监控机制和激励机制,千斤重担大家挑,全市上下形成了人人有目标、个个勇争先的良性竞争局面。职业学校在强化学生技能培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同时,高度重视对口单招工作,帮助有志于继续深造的职校生成功步入高等院校学习。教研、科研部门制定和完善了教研科研工作考核机制,促进了自身“研究、指导、服务、管理”功能的进一步发挥。教研科研人员深入学校,及时肯定新的教改成果,及时总结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并加以推广,同时认真做好教学质量跟踪调研,切实加大质量检测力度,提高了检测的效果。三、狠抓高中教学质量,努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人民群众对教育最关心的问题是质量问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是坚持以生为本的集中体现,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主要标志。为此,我们提出“提升教育质量就是提升教育地位”的理念,坚定不移地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积极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思路、新方法。第一,更新观念,树立科学的质量观。随着高中教育普及步伐的加快,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成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为此,我们做到四个转变:一是将重视高三教学转变到重视整个高中阶段上来。我们把高中教学工作作为一项系统来抓,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贯穿高中三年教育工作的一条主线。二是将只重视少数尖子生转变到重视“培优”与大面积提高质量并重上来。我们不但加大了培优力度,努力扩大高分段学生群体和“名学生”群体,同时更重视全体学生的发展,帮助他们明确学习动机,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将注重课后练习转变到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上来,引导和督促广大教师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益。四是将重视智育转变到重视学生全面发展上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人格健全、个性鲜明,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第二,从严治教,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是只抓一朝一夕就可以立竿见影的,因此,我们切实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学质量的优先地位,从基础抓起,环环紧扣,真抓实干。早在“九五”期末,我们就提出,各高中校长要实行战略重心的转移,从外延扩张转移到内涵发展上来,学校领导必须站到教育教学管理第一线,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切实转变高中教育的发展方式。各学校领导以强烈的敬业精神,沉下心来、靠前指挥,上课、听课、调研,有效地提高了管理学校、指挥教育教学的能力。各学校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目标,不断完善教学“六认真”考评机制,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规范教学行为,从而把过程管理和目标质量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事实证明,谁抓住了课堂教学,谁就能掌握素质教育的主动权,奏响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凯歌。2003年,我市本科上线率高出全省平均上线率11个百分点;2004年本科上线率高出全省平均上线率个百分点,均分和高分段人数居全省第二名;2005年本科上线人数达3926人,比2004年净增545人,继续名列全省第一。其中,南通市4名进入全省前10名的考生中,我市夺得2名,破历史记录;650分以上的高分段人数居全省第一。职教对口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和上线率连续8年居南通市第一,2005年本科上线总数超过南通其他县(市)的总和。第三,提升内涵,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教研、科研是教育教学的第一推动力。近年来,我们鼓实劲、出实招,扎实推进“教研、科研一把手工程”,紧跟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步伐,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总目标,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途径、培养方法等方面,广泛开展了教育教学研究。加强学校教研、科研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教研、科研网络,组织广大教师参与到教育教学研究中来,针对具体内容,解决具体问题,提高了教研、科研对教学实践的针对性、应用性和指导性。加强对高中教育教学的全程研究,引导广大教师既重视高三的冲锋突破,更重视高一、高二的基础训练,促进全程教学的融会贯通。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新手段,加强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研究,以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来促进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学科基地在教育教学中的示范、指导、辐射、引领作用,使得学科基地成为教学指挥中心、课改实验中心、教师培训中心,推动了我市高中教育从教育思想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创新提高。近年来,我们适度超前发展高中教育,精心培植优质高中教育资源,较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
本文标题: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工作汇报【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3634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