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问答题主持词(精编3篇)
问答题主持词(精编3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问答题主持词(精编3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问答题11、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定。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面对新形式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2、一个中心是发展定位,就是要把常德打造成为泛湘西北现代化的区域中心城市;两个转变是发展要求,就是要推进常德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由省内经济大市向经济强市转变;三个翻番是发展目标,就是要在本届市委市政府任期内,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同步翻一番;四个常德是发展路径,就是要建设智慧常德、现代常德、绿色常德、幸福常德。3、一、严格自律,打牢作风建设的基石1、强化宗旨意识,牢固树立作风建设的理念。2、提升素质,增强作风建设的动力。3、自觉行动,养成作风建设的习惯。二、加强他律,凸显作风建设的威力。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2、加大监督检查力度。3、加大对违反作风建设案件的处罚力度。三、把握规律,巩固作风建设成效。1、要形成作风建设的良好氛围。2、要建立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3、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问答题2问答题第一单元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2、(2008年北京奥运会:世界给我十六天,我还世界五千年。人们至今难忘,北京“鸟巢”“千缶同击迎贵宾”、“宏伟历史画卷展文明”、“活字印刷”表演、三个“和”字的出现等等,诠释了五千年中华文明。阅读本材料请回答:(1)对我国的中华文明用成语来概括一下。(2)谈一谈你对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认识3.通过学习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你知道了哪些重要观点?这些观点分别给你什么启示?4.材料一:“在地球的另一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即颐和园)„„人们的想像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材料二:一副斥责慈禧太后的对联今天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时再到古长安?叹黎明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岁祝疆无。(光绪三十年农历十月十日,是慈禧太后70岁生日,章炳麟撰写了此联斥其辱国丧地。其中,“邦圻”指国土,“蹙”指缩小。)(1)从材料一、二中总结出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2)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史。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甲午海战、辛亥革命„„这些可歌可泣的斗争说明了什么?(3)作为当代中学生,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对我们有什么启示?5.辨析:当祖国面临内忧外患时,我们要忧患意识;现在祖国发展兴旺,不需要忧患意识了。第二单元财富论坛1.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特点分别是什么?2.深圳市某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及两名会计共4人因采用“两套帐”等违法手段偷逃税款60多万元,分别被法院判处1—3年有期徒刑,并被处以5—55万元的罚款。该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3.如何理解科技创造财富?4.材料一:改革开放之前,农民老王家人多地少,日子过得很紧巴。改革开放以后,头脑灵活、不怕吃苦的老王一家发展起林蛙养殖,凭着自己的辛勤劳动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户。材料二:富起来的老王不忘帮助其他农户,经他培训的十几家农户都发展起了自己的林蛙养殖,日子一天比一天好。(1)材料一体现了教材上的哪些观点?(2)材料二反映了老王的什么品质?请简要说明。5.材料一:小强的母亲说:“一提起零花钱,我心里就隐隐作痛。自己的家庭一直不是很富裕,尽管平时总是教育儿子要节俭,但儿子却总是喜欢与同学攀比,更没想到的是,儿子竟然几次偷拿家里的钱。”材料二:初中生用零花钱“摆阔”请客,一桌竟然花了1200元。(1)请指出材料一中“儿子”的不正确行为。(要求:请写出三种,语句完整。)(2)结合材料,谈谈应怎样使用零花钱?(3)中学生为什么要培养勤俭节约的品德?第三单元同在阳光下1.弱势群体的特征是什么?2.请你至少从五个方面谈谈对平等的理解。3.建国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成为了世界上收入较平均的国家。从上个世纪中期之后,我国逐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社会两极分化的趋势不断加剧。我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进入世界上收入分配很不平均的国家行列。在绝对的水平上,我国的贫富差距要比西方发达国家、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及前苏联、东欧国家都大。联系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弱势群体增加这一现象的认识。4.在国家的《十一五规划》中,有一连串有关“消除贫困”的关键词:缓解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继续减少贫困人口,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和谐社会建设„„`专家指出:“全面小康”不仅意味着中国要把蛋糕做得更大,而且要“切”得更加公平,以更好地“惠及十几亿人口”。这就要在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处理好“先富”与“后富”的关系、东部与西部的关系、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努力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1)以上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2)国家为什么要强调缩小收入差距,减少贫困人口?5.情景一:部分家庭贫困学生在家庭经济条件良好甚至优越的本地同学面前,感觉到了生活水平上的明显差异,往往在同学面前自惭形秽,抬不起头。情景二:农民工子女由于语言等差异,总感觉自己比别人低劣,导致丧失自信,在各方面自我挫败感很强。情景三:部分家庭贫困学生很少主动与同学交往或一起做游戏,在集体活动时,他们常常是“旁观者”或“局外人”。(1)看了材料中这些同龄人的行为,你有何感想?(2)面对材料中的同龄人,你能做些什么?第四单元又到两会时1.简述权利和义务的关系。2.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和职权)3.有人说,法律是由政府机关去执行的,因此,依法治国的主体是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这种说法对吗?4.据《人民日报》报道:一位小学三年级学生,在南京闹市区看到一条喜迎某会召开的标语,但此会已开过半年。他写信给市长:“南京办事效率低,管理水平差!建议把旧标语撤下,换上有时代气息的宣传画。”三天后,旧标语被撤下,换上了有时代气息的宣传画。市容管理部门还给他回了一封感谢信!请你对这名学生的行为进行评析。第一单元1.P14和P15。2、(1)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与时俱进等。(2)①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②中华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③中华文明曾经是世界最先进的文明之一;④中国的科技文化曾在世界上长期独领风骚,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⑤我为祖国曾经创造的伟大文明而自豪。3.①正是有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才生生不息,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启示我们要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启示我们要热爱党,拥护党的领导;③只有社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启示我们要热爱社会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④落后就要挨打。这启示我们增强忧患意识,立志振兴中华。4.(1)P5(2)①为了捍卫国家独立,维护民族尊严,中华儿女藐视强敌,甘赴国难,宁死不屈;②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有着顽强信念和不屈精神的民族。(3)①落后就要挨打;②要树立忧患意识;③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立志振兴中华;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5.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当祖国面临内忧外患时,忧患会使我们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迎头赶上;当祖国发展兴旺时,忧患可以使我们保持警惕,居安思危居。所以,当祖国面临内忧外患时,我们要有忧患意识,现在祖国发展兴旺,同样需要忧患意识。第二单元二、问答题1.总体小康的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的特点:是较高标准的小康,是共同富裕的小康与精神文明的小康的统一。2.①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②依法纳税,人人有责;③偷税漏税,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④在现代社会中,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在国家法律的框架之中。3.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②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③在现代社会,依靠科技进步此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④在我国,科学技术对于加快传统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有力地促进了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轨,提高了经济效益。4.(1)①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人民群众依靠辛勤的劳动脱贫致富,走上小康之路;②辛勤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③在现代社会,智慧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要创造财富,不仅要靠勤劳,还必须有发现财富的慧眼,敢于创新的头脑,开拓的胆识与勇气。(2)体现了老王富而思源的优秀品质。老王富起来后,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奉献社会,带动和帮助后富。5.(1)①喜欢与同学攀比;②偷拿家里的钱;③不能做到节俭;④没有接受父母的正确教育,不能很好的体贴父母。(2)①要勤俭节约,不能像材料中的一样摆阔和攀比;②在消费前作好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③要适度消费和理性消费,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物有所值的商品;④要树立绿色消费观念,用环保的眼光选购商品。(3)①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是做人的美德;②作为中学生,正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能够恪守勤俭节约的生活准则,对未来的成长发展必定有无限的益处;③相反如果从小就追求奢华,不但对国家和家庭不利,而且对个人的发展必然带来不良的影响;④虽然我国已实现了总体小康,但是是低水平的小康,人民生活还不富裕。(第三单元1.①社会弱势群体是其个人及家庭生活达不到社会认可的最基本标准的群体;②社会弱势群体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改变目前的弱势地位;③要改变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需要国家和社会力量给予帮助或支持。2.①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以生命的平等为基础,体现为人格的平等和各项基本权利的平等;②平等不等于平均;③平等总是相对的,总要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④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⑤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⑥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应当享有被尊重的权利;⑦在社会生活中,人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都平等地拥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权利;⑧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不平等的现象;⑨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成员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相当突出;⑩平等和效率的统一构成了现代文明社会前进的基石。3.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从而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弱势群体,这是社会转型期的特殊产物;②在市场竞争中要“优胜劣汰”,这样就使一部分人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强使人群和富裕者,而使另一部分人成为竞争中的失败者和贫困者;③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那些在没有竞争力的产业中工作的职工,在调整过程中成为低收入者甚至成为下岗职工。4.(1)国家关注弱势群体,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社会的共同富裕。(2)①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是政府的职责;②有利于保障人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生存权和发展权;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④有利于社会的公平正义。(3)①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②实施扶贫开发;③促进教育公平;④保障农民工的权益;⑤⑥实施法律援助制度,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推进新农村建设等。5.(1)提示:根据实际感受回答即可。(2)①我们平等地对待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②我们应当尽力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帮助他们,我邀请他们参加集体活动,使他们尽快融入到集体中去;③当他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第四单元1.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也就是说,公民既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又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
本文标题:问答题主持词(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3766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