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养老机构调查报告范例(3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养老机构调查报告范例(3篇)【前言导读】刀客网友为您整理编辑的“养老机构调查报告范例(3篇)”精选优质范文,供您参考学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呢!关于养老机构的调查报告1一、基本情况在这8家养老机构中,无论经营方式如何,其负责人都有一颗敬老爱老之心,他们都说:虽然盈利不多,但是敬老养老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自己也有老的时候,现在社会正向老龄化发展,国家和社会对养老问题越来越重视,我们更应该尽到自己的责任,为入住的老人服好务,减少痛苦,愉快的度过晚年生活。在这些养老机构中,各种的社会组织都与他们建立起不同程度的帮扶关系,有的学校在这些养老机构设立道德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养老机构帮助打扫卫生、表演小节目等公益活动,如_____市第25中学在温馨家园养老公寓建立了践行雷锋精神校外活动基地还有些自发的公益团体和个人到这些养老机构中开展各种帮扶活动,如包南社区老年公寓反映,住在商业大院的一名退休干部,共产党员,经常到他们那里免费为老人理发,请吃不到,送礼不要,精神可嘉。二、基本需求在此次调查过程中,也了解到一些存在的问题和需求:1.资金短缺,政府补贴至今没有兑现;星光老年之家希望得到投资20万元,帮助其翻修住房,利益可以分成。2.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加重养老院负担;数字化改造,使得原来一条线路可以带多台电视机,变为一台机顶盒只能带一台电视机,收视费大幅度提高,使得养老机构难以承受,大多数养老院都没有采购网络公司的机顶盒,有的采取自行购买卫星电视接收设备,有的采用网络机顶盒,有的干脆不接受改造,电视节目只能收到5、6个台,使得入住老人生活更加单调;3.燃气公司实行阶梯价格,加重养老机构负担4.供电线路有待改造。有多家养老机构反映,供电线路经常发生故障,直接影响到正常工作。5.有些养老机构需要厨师指导,以便提高厨艺。例如,龙华老年康复颐养园,提出欢迎面案厨师指导。6.需要为老人提供心理抚慰,可以边聊天,边帮助老人理发、剪指甲等。三、协会介入养老机构服务的设想参考资料,少熬夜!根据目前各个养老机构的现状和协会的性质,我们不可能为养老机构提供日常的服务,只能在节假日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公益活动。所以,我们建议:1.根据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开展邻里守望活动的倡议,按照就近的原则与各个养老机构建立联络员制度。首先成立敬老部,建立_____市志愿者协会敬老群,根据养老机构的发布情况,设立片长,一位片长负责几个联络员,联络员必须坚持每个星期至少到所负责的养老机构探望一次,了解情况,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及时在群里发布情况。需要集中力量的,可以在群里发布,有群管理和片长负责招募更多志愿者,突击为应急需要的养老机构提供应急服务。3.与其他公益组织建立广泛的联系,对养老机构存在的实际困难,及时向相应的专业公益团队反映情况,请求支援,帮助解决。市城市社会养老机构发展调查报告2毕节市城市社会养老机构发展调查报告原创:韩棹渭目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一个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希望有更好的养老条件,养老模式多元化以及老年群体不断壮大与养老机构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全面了解毕节市城市居民对养老的思想认识、城市社会养老机构的发展现状,有效化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推动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毕节市社科联课题组于2018年3月至5月,深入10个县(区)对城市社会养老机构发展进行了深入调查,形成本调查报告。一、调研对象及内容一是对全市10个县(区)23个街道办事处辖区内60岁以下城市人员和60岁以上、但未进入城市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以及入住城市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仅限身体健康、精神状态良好)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以访谈、问卷(分1、2、3类)的方式进行。问卷1就60岁以下城市人员的养老观念进行调查,问卷2就在家养老人员的养老意愿进行调查,问卷3就入住城市社会养老机构人员的养老感受进行调查;二是实地走访了全市城市社会养老机构,通过填写调查统计表,访谈负责人,就城市社会养老机构的经营性质、建设情况、运营状况以及各机构对政府的诉求进行了解;三是分别与各县(区)民政部门负责人、部分老龄委负责人、部分街道办事处及社区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就城市社会养老工作参考资料,少熬夜!开展情况听取他们反映的问题、困难及建议。二、调研数据及分析(一)基本情况课题组向60岁以下城市人员发放调查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312份,有效率﹪。向60岁以上、但未进入城市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发放问卷239份,回收有效问卷237份,有效率﹪。向入住城市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发放问卷40份,回收有效问卷40份,有效率100﹪。1.调查对象中,60岁以下城市人员与60岁以上、但未进入城市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以男性居多,分别为﹪和﹪;入住城市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以女性居多,为55﹪。2.调查对象中,60岁以下城市人员31岁至40岁、41岁至50岁的人较多,合计达﹪,这部分人员是即将迎来父母养老问题或正面临着父母养老问题的主要人群;60岁以上、但未进入城市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以61岁至70岁的人群为主,占﹪,他们基本能反映当前这个阶段多数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入住城市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以71岁至75岁、76岁至80岁的人群为主,两者合计为﹪,他们是入住城市社会养老机构的主力军.3.问卷显示,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60岁以下城市人员中,大专及本科以上文化的合计只占﹪;60岁以上、但未进入城市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占﹪,大专及本科以上文化的合计仅为﹪;入住城市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高中(中专)文化的较多,占35﹪,大专及本科以上文化的合计占20﹪,与60岁以上、但未进入城市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相比,他们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4.问卷显示,60岁以下城市人员公职人员占比不高,为﹪,无业的、自由职业的合计占﹪,农民占﹪;60岁以上、但未进入城市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公职人员占比更低,仅为﹪,无业的、自由职业的合计占﹪,农民占﹪。各县(区)党委、政府为加快城市发展步伐,采取了一个重要的手段,即撤销城区附近乡镇、设立街道办事处。实行街道管理体制,是为了促进街道非农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民向居民、农村向城市转变步伐的加快,从而进一步推进城区建设。问卷1、问卷2中农民身份的占比在一定程度上还这么高,说明多数人员对农民到居民这一身份的转变认知不足,思想停滞不前,仍然认同自己的农民身份,且是失地农民的身份。入住城市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以公职人员为主,占到﹪,这表明公职人员对城市社会养老机构的接纳程参考资料,少熬夜!度较高。5.调查对象中,60岁以下城市人员是独生子女的不多,只占﹪,以2个、3个兄弟姐妹的人员最多,合计占﹪;60岁以上、但未进入城市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选择2个和3个子女的合计占到了﹪。在撤销乡镇、设立街道前,多数人员均是农民,受生育观念、生育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多兄妹、多子女的现象不足为怪。入住城市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子女为独生子女的比例较大,为﹪,这与他们的职业、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有关。(二)养老观念60岁以下城市人员的养老观念对老年人是否进入城市社会养老机构有直接的影响,或者说,他们的养老观念直接影响现在与未来毕节市城市社会养老机构的发展及市场需求。﹪的人希望父母与子女一起居住.﹪的人对当地的城市社会养老机构数量不了解,﹪的人认为当地的城市社会化养老机构数量已经满足社会的需要.﹪的人对当地城市社会养老机构的服务不了解.通过访谈那些认为当地的城市社会化养老机构数量已经满足社会的需要和选择对当地城市社会养老机构的服务基本满意和满意的人员,调研组了解到多数人员还停留在对社会福利性质敬老院的认知上。所以,有﹪的人首先认为国家办的城市社会养老机构可以放心,至于私人办的,只有﹪的人认为可以放心。由此可知,大多数人墨守成规,还在按老经验思维,不关注城市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对城市社会养老机构的性质并未完全清楚,居家养老的方式还是绝对的首选。2.在反对父母入住城市社会养老机构的考虑上,﹪的人是因为跟父母住在一起,平时可以照顾,同时,﹪的人对养老院不放心,担心父母受虐待.还有﹪的人担心养老院收费太高,承受不了.由此可见,除了受传统美德文化及尽孝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外,费用高低、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等因素也是决定城市社会养老机构发展的重要因素。3.在支持父母入住城市社会养老机构的考虑上,57﹪的人是因为自己工作忙,无法照顾老人,40﹪的人认为到养老机构,父母的娱乐、精神生活比在家更丰富,至于养老机构照顾比保姆照顾更放心、父母不愿意同住等,考虑的比例很低,这说明一部分人员懂得从现实角度出发,并知道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这将是毕节市城市社会养老机构发展的土壤。4.有﹪的人认为父母在,不远离、养儿防老这样的传统观念值得弘扬.在考虑自己未来的养老方参考资料,少熬夜!式上,养儿防老的观念占很大比例,因此,﹪的人选择了与子女居住,还有选择与几个朋友一起住和选择居家养老,请保姆照顾的,只有﹪的人选择进养老院.由此可知,中年人的传统观念改变不大,对未来自己的身体状况、子女的生活状况以及朋友的各方面情况不能做到深谋远虑,对自己未来的老年生活产生了过高的期许。(三)养老意愿60岁以上、但未进入城市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在家养老的理由,以及他们对社会养老的看法、对理想的老年生活的描述,可让我们探寻这部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顾虑以及期望,能够为毕节市城市社会养老机构的发展提供参考。1.问卷显示,因为身体好,能自食其力,是选择在家养老的主要原因,占﹪。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选择和子女在一起,能照看小孩,减轻子女的负担的比例较大,占﹪;而子女不让去养老院、怕别人笑话则分别占﹪和﹪,这说明一部分老年人同样被传统观念影响着。选择喜欢以往的居家生活,占到﹪,这也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密不可分,比如享受儿孙满堂的幸福感等。也有﹪的老年人担忧养老院收费太贵,负担不起,有﹪的老年人认为没有理想的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今后会选择进养老院,这说明城市社会养老机构的发展有一定的潜力,只是费用问题是比较关键的因素。2.问卷显示,﹪的老年人仍然保留传统观念,认为应该提倡子女养老.赞同社会养老的老年人占到了﹪,但是,在访谈中,调研组发现部分老年人未必懂得入住城市社会养老机构的意义,未必会真正主动参与进来,他们之所以选择值得提倡,应当鼓励,是因为他们喜欢的养老机构是国家办的(﹪),就好比福利性质的敬老院一样。归纳梳理这部分老年人对社会化养老态度的缘由,加上对社会化养老的看法、喜欢的养老机构选择不知道的,课题组认为多数老年人对城市社会养老存在不完全认知的状况。当然,也有部分老年人的思想观念开始在转变,课题组发现,通过与他们交谈,对他们的养老观念是有触动的。3.问卷显示,多数老年人向往的老年生活通常是在衣食无忧、生病有人照顾、不需要子女操心,也不操心子女的情况下,还能有一定的精神追求,受人尊重,有价值感,可以做自己喜欢、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也希望子孙和睦、平安、常回家看看。但是,对有人一起娱乐,有团队感这样的社会需求,选择的老年人相对较少。可见,多数老年人一直以家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还未转变,缺乏融入社会集体生活的理念。参考资料,少熬夜!4.调查表明,老年人最担忧的是突然生病无人知道,耽误治疗,其次是行动不便时,不能吃上可口的饭菜,对子女远在他乡,自己孤单寂寞、社会保障不落实,养老金不按时发放不太放在心上。根据访谈的情况看,调查的多数老年人跟着子女在一起生活,所以,他们内心认为这样的顾虑是多余的。5.问卷显示,对于月收费2500元—3500元的城市社会养老机构,有﹪的老年人愿意承担;月收费3500元—4500元的城市社会养老机构,仅有1﹪的老年人愿意承担。在访谈中,有少数老年人表示月收费2000元以上,他们就不能承受了。(四)养老感受了解入住城市社会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感受、评价以及入住原因等,可为城市社会养老机构在优化产品服务等方面提供参考,帮助解决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同时,也能
本文标题:养老机构调查报告范例(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4175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