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第一书记调研报告范例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第一书记调研报告范例4篇【前言导读】刀客网友为您整理编辑的“第一书记调研报告范例4篇”精选优质范文,供您参考学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呢!2019年村第一书记调研报告范文【第一篇】自4月14日到xx镇xx村任职,为尽快掌握xx村在组织建设、农民生活状况、村集体经济收入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我扑下身子,深入到村两委、党员、带头致富户、贫困户等部分群众代表家中开展走访调研,初步了解了村级的基本情况。一、xx村基本情况(一)地理位置xx村位于xx镇西面,距离镇驻地700米。东边与后村接壤,西边与西郭村为邻,南边与前村相邻,北部与楼里村相连。(二)人口与经济概况全村总人口1707人,近500户,人均耕地4分,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传统农业种植和养殖,或者外出务工。村集体没有经济收入。(三)基层组织状况全村共有党员23人,村“两委”成员3人,无村级党支部书记。党员年龄结构层次不合理,以老年的居多,年轻党员偏少。现在村党支部正大力发展新党员,准备把村里思想觉悟高、致富能力强、在群众中有威信的青年吸收到组织里来。(四)其它方面该村社会治安良好,安装有监控设备,有夜间巡逻人员,没有大的不稳定因素。村级建有农家书屋、文化体育健身广场等精神文明基础设施,但有待进一步规范完善农家书屋使用制度,还需要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向村民灌输先进的思想文化,引导农民的价值取向。由于没有特色产业,人均耕地较少,农村土地流转政策还没有在该村很好的开展开来。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该村没有突出的农业资源优势,外出务工人员居多,村集体基本无经济收入,不利于开展新农村建设。(二)农民增收渠道有待改进村民大部分靠外出打工致富,村级没有能够为村民务工提供的企业等。(三)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参考资料,少熬夜!村内部分道路没有硬化,没有实现户户通水泥路。饮水、用电、灌溉等相关农业设施虽基本可以自给自足,但仍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村级发展的几点想法(一)强班子、促发展强化村级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抓好党员的管理和科技培训,做好发展党员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工作,形成强有力的村级领导班子,帮助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而为全村的发展理清思路,凝聚合力,形成动力。(二)引技术、助致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村民不仅仅要只会种种田、施施肥的村干部,要的是能帮助、教导村民拥有致富能力的村干部,为农民提供致富信息、致富门路、致富技术,引导农民学习科学技术走向富裕之路。利用好村里农村党员远程教育设备,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培训,让大家掌握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了解致富信息,掌握致富方法,切实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三)抓文明、正风气在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提升、相对充裕的今天,广大人民群众也开始注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下步,依托村农家书屋,搞好文化建设。建设文化大院并健全完善健身设施,使村民们能够在茶余饭后聚在一起聊聊天、健健身。既加强了村民间的沟通,减少邻里之间的磨擦,也可以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同时也可以增强农民的集体意识,力争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奋斗目标。2016第一书记驻村调研报告【第二篇】xx庄村位于张汪镇镇驻地东南公里,隶属张汪办事处,西距104国道,东靠马庄,南邻辛庄,北邻杨楼,交通不太便利。xx年以来,村里先后建立了农家书屋和体育健身广场,硬化了部分道路,安装了路灯,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全面实施了“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观。全村共192户,725人,其中经商或外出务工人员占多数;享受低保12户,其中残疾人5户,五保老人1户。全村共有耕地近800亩,均为水浇田,人均耕地亩,位置分散,由于土地存在级差,每户村民的土地都分成若干块,这样给种植和收割带来了很多不便。土地以种植粮食为主,一年两季,粮食主要以小麦和玉米为主,少部分地块种植土豆或蔬菜。一、村基层组织xx庄村设立一个党支部,现共有党员17人,入党参考资料,少熬夜!积极分子2人。村“两委”成员共4人,全部为初中及以下学历。全村党员年龄层次偏高,年轻党员偏少,年龄段分布非常不合理。现在支部正大力发展,把村里思想觉悟高、致富能力强、在群众里有威信的青年吸收到组织来,今年通过公推直选新发展了两名年轻的积极分子,均在30岁以下。村党支部充分利用党员“三会一课”和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定期召开座谈会,对农村党员一线创先争优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对群众反映较大的党员进行约谈,要求限期整改,跟踪问效。二、xx庄村经济状况全村集体经济无收入,大项开支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一事一议筹资酬劳解决,村民人均年收入约9000元,低于全市xx年农村居民平均水平。村民收入主要依赖务工、经商等非农业行业为主,约占家庭收入的%。三、今后的工作打算1、抓班子,带队伍,进一步提高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在班子建设上,旨在凝聚班子的合力,引导村“两委”干部在开展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坚持高标杆定位,高标准落实。坚持学习制度,带领村党员干部,学习党的理论和农村各项政策法规,探讨农村科技,谋划发展出路,规范开好“三会一课”,制定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确立民主决策,加强班子团结,增强组织的战斗力。2、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想方设法发展经济充分利用好村里农村党员,远程教育设备,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培训,让大家掌握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了解致富信息;掌握致富方法,切实起到模范带头作用。3、切合实际,办几件惠民实事对生活有困难的特困家庭和低保户为他们争取政策和资金,开展一对一联系困难户,为他们送温暖,缓解了这些家庭的生活困境。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利用优惠政策帮助村里实施道路硬化,不断改善村民的出行条件,让村民们感受到交通方便带来的实惠。2019年贫困村第一书记调研报告【第三篇】回顾自己25年的工作生涯,发现我在物资企业经商xx年,在行政单位工作至今xx年。经商、机关工作生活了25年,唯独没有在农村工作生活过。农村农民的生活是怎样的?带着疑问,我选择到贫困村小蒙屯村去挂职当第一书记。选择下乡挂职,我的初衷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全面了解人生,更好地为将来写作积累生活素材。因为我爱好文学,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作家。参考资料,少熬夜!我想在农村生活一段时间,亲身体验农村生活,通过观察最基层最低层人民的生活,积累素材,让今后的写作更接地气、更接近现实。当我在农村生活几个月之后,我发现农村基础设施和物质文化生活条件比城市生活条件差远了。如何缩短城乡差距?农民群众需要什么?如何提高农民的素质和如何增加农民的收入?这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写什么?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就是我要写的内容。首先,我想目前我要写的文章应该是写实文章。比如写调研报告,要写出农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根源,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我初试小牛刀,试着把论文《“输血”与“造血”双管齐下才能做新农村建设及扶贫工作——以泉水镇小蒙屯村为例》参加“钦州市扶贫攻坚论坛”论文比赛获得三等奖。这篇论文中我从农民致富的角度去思考,我发现农民一是需要致富信息。干什么能多挣钱?种什么、养什么能多挣钱、挣大钱?农民二是需要技术培训。农民迫切需要各种科学技术,目前主要需要养殖技术、种植技术、加工技术。农民三是需要资金扶持。有致富路子和生产技术,没有资金生产启动不了,只要有了资金,才能生产产品,有了产品才能创收。为了解决农民的这些需要,国家加大了扶贫开发力度,实施干部驻村扶贫机制。农村扶贫工作要如何开展最有效?我认为,扶贫既要注重“输血”(即直接给予农民资金及物质支持),更要注重“造血”(即对农民要进行自力更生的思想教育,还要进行产业技能、市场意识等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培训)。对于相对贫困落后的村庄而言,有了“输血”的注入,如再注重“造血”功能的提高,采取“授之以鱼,亦授之以渔”的工作方法,则既能使当地农民解决当前的困境,又能获得长期的自力更生的生存能力并由此产生长效的收益,农民逐渐实现经济独立,不再依赖政府的扶贫救济,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体现扶贫开发的意义,这才是推进扶贫及新农村建设工作和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推动城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举措。这个小收获让我更加相信真实的能给人提供参考的文章就是好文章。我希望在以后的农村工作生活中要从不同角度去调研,挖掘不同领域比如基层党建工作、计生工作、农民产业结构调整助增收、民营企业管理等方面的题材,力求写出一些有见解的调研报告,为党委政府领导作决策提供参考。其次,我要搞文学创作。写散文,写小说,这些都是我努力的方向。俗话说“好文章千古传诵”。我虽然参考资料,少熬夜!没有很好的文才,但是,我热爱文学,我也许不会写出很优美的文章,但我直感我会成为一个有正义感能传播正能量的好作家。我希望拿起一支拙笔写出充满激情的充满斗志的文章,来鼓励更多的人增强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多做贡献。这世上雄才大略的人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是普通人,而且大多数是农村人。如何发挥众多普通农村人的作用,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中去推进社会改革发展才是我思考的问题,也是我要写的题材。一直以来,我认为中国一定要发展文化教育与发展经济双管齐下才能打造国泰民安的和谐社会。教育是个很重要的事业。思路决定出路、头脑指挥手脚。有好思想好心态的人才会有干事创业的冲劲。而一个人的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必须依靠教育、依靠学习。“非学无以立身,非教无以立国。”“文化立国,文化强国。”提高国民的素质,特别是提高农民的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让农民多受到好的教育,才是缩短城乡差别的重要途径。中国要全面走向小康社会,就要城市的经济发展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城市辐射农村,如果城市与农村的生活水平相当,那么社会才会稳定,全面走向小康社会才有可能。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这也许就是党委政府下派机关领导干部去下乡建设新农村及扶贫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下乡挂职的两年时间里,我一定要做到八个字“多走多说多做多写”。多走,就是多走村入户搞调研,了解村情民意;多说,就是多宣传鼓动,把好思想灌输给农民,提高农民思想素质;多做,就是多跑上级部门找经费,多做好事实事,为农民谋利益;多写,就是多写反映基层生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的文章。我到乡下挂职工作已经差不多一年了,一年来我与所驻村的村委干部打成一片,感情融洽,大家一起为“美丽乡村”(扶贫)工作出谋划策,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实事。虽然乡下的物质条件比市里的差,但是,我能克服这些不足。相反,我很喜欢在乡下工作,因为能在乡下甩开膀子为农群众办实事好事,得到农民群众热情欢迎和尊敬感觉很好。而且乡下的田园风光很美丽,不用花钱旅游就可以看到一望无际平坦的田野和美丽的绿树红花,这些对我来说就足够让我开心的了。贫困村第一书记的调研报告【第四篇】按照县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部署,**县妇联选派我到**乡**村担任第一支书。**县委办、县国税局、县妇联党支部、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是结对帮扶单位。为全面掌握该村实际情况,我与工作队参考资料,少熬夜!一起深入**村开展实地走访调查,通过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基本了解了该村贫困人口现状,在深入分析该村贫困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就如何帮助该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面貌进行了认真思考,并提出了一些个人的想法,希望帮助**村早日摆脱贫困。一、**村基本情况**乡地处**县西北边陲,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97公里,地理位置较为偏远,**村距乡政府2公里,共辖10个村民小组,居住点较为分散。目前,全村共有168户639口人,其中**占总人口的35%,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从人员年龄构成看,全村18岁以下162人,18—45岁191人,45—59岁159人,60岁以上127人。从受教育程度看,全村18岁以上人群中拥有高中学历人数为30人,占5%,拥有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6人,占1%。**村自然环境条件较差,四面环山,田土面积少,全村耕地面积仅200余亩。该村山林资源较为丰富,山林面积共有5400多亩,主要出产楠竹和杉木。同时,因
本文标题:第一书记调研报告范例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4316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