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生产技术年度总结范例(3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生产技术年度总结范例(3篇)【前言导读】刀客网友为您整理编辑的“生产技术年度总结范例(3篇)”精选优质范文,供您参考学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呢!生产技术年度总结1生产技术部2014年工作总结2015年工生产部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安排2014年,生产部在矿党政组织的正确领导下,生产技术管理紧紧围绕煤电公司安全生产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进一步调整生产布局,面对当前复杂地质条件,积极组织和协调各生产连队攻坚克难,始终以安全生产为一主线。总结分析一年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一一查找不足,结合矿井2015年采掘接续计划安排,尽早制定相应措施。为明年生产任务完成奠定基础,下面将2014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及2015年主要工作简要安排如下:一、2014年生产指标完成情况(内部指标完成)1.产量:年初计划210万吨,截至10月份实际完成179万吨。预计能够完成220万吨,完成年计划的100﹪。2.进尺:计划7000m,截至10月份实际完成4931m,完成年计划﹪。3.巷修:巷道大修完成930m;其中西1120大巷维修380m,东一采区进风巷200m,东一采区运下、回下350m。二、完成的重点工作重点工作:东108工作面过df3断层及回风顺槽受断层影响巷道收敛变形严重制定过断层及加固维修技术措施;西202工作面在靖远电厂灰渣库水体下回采,根据中国矿大提交《靖煤集团大水头煤矿灰渣库水体下综放开采可行性研究报告》,矿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对灰渣库地表定期观测,自开采以来共观测20次,最大下沉量为360mm;东109运输顺槽窄小煤柱加固,在以往回采结束的工作面基础上总结经验,不仅加大巷道断面,还加强支护参数,在该巷道掘进期间对相邻东111工作面采空区积水进行有效探放,确保安全掘进及后期回采;西三采区开拓方案设计变更,矿根据西三采区煤层赋存情况科学合理委托设计院对初次设计进行变更;重点工程完成了西201、东109大断面切眼掘进、新掘东一采区水仓;完成东一运输下山、回风下山封闭以下管路、道轨、设备回收;预计12月初完成东一运输下山、回风下山部分巷道的封闭工作。参考资料,少熬夜!三.生产中存在的问题1.2014年掘进进尺欠尺较多的主要原因:东109运输顺槽(东段)窄小煤柱巷道探放水工作影响停掘时间多;三一刀客写作东109切眼、运输顺槽(东)由于工作面运输线路长,掘进机老化、设备影响多,路途远及职工劳动任务重,作业时间短,出勤率低等主观原因;生产布局调整开口点多,掘设备使用率低,炮掘进度慢;同时西部采区地质条件相当复杂,采取“边探边掘”钻探影响及岩巷掘进头集中,受排矸系统制约等原因。2.随着矿井采区的不断延伸,先好后劣日益显著,采区、工作面内断层增多,设备故障影响频繁。特别是对掘进面的生产技术指导工作迟滞,提前计划分析不到位。3.在月生产计划和工作安排上,虽然有计划,有安排,有制度,有考核,但监督落实不够,工作环节连贯不好,出现异常变化时,应对能力不足,缺乏对区队及生产现场的实时协调,使得我们在生产技术指导上有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让生产不能有条不紊的开展,影响职工的工作情绪。4.在质量标准化管理上,有目标,有安排,有检查,有考核,但安排的多,落实处罚的少,听之任之,主观上努力还不够。发现问题,通知安排到位,但整改落实不到位,致使掘进面质量标准化工作滞后,无创新。5.部门技术力量薄弱亟待提升,日常管理上流于形式,思想汇报专题部门思想认识和监管不到位。四.2015年工作安排2015年,作为生产技术部门,提前梳理好采掘接续,统筹合理安排施工队伍,预想生产的各个环节,想方设法弥补工作上的不足,紧紧围绕“安全生产”立足点,竭尽全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做好生产技术指导工作。1.2015年工作总体思路:杜绝了顶板事故和地测防治水事故。继续以“矿压防范、水害防治、小窑治理”为重点,全面实施安全预想预控、精细化管理,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力度。2.矿井生产采区仍为东一采区和西二采区“一井两面、一主一辅”进行生产布局,即矿井东部采区布臵一个主采面,西部采区布臵一个辅采面,明年东108、西202工作面均要回撤除去两个工作面回撤搬家各占个月及节假日检修、综放面初采初放期间产量低,明年实际净生产时间只有10个月,每月须完成原煤产量21万吨,生产任务重,必须克服不利因素:回采的东109工作面300m区段受腰水背斜薄煤区影响,范文写作西201工作面南北部分别受f40、df26两条大断层影响,参考资料,少熬夜!工作面内次生断裂构造发育,加之煤层较薄,部分区域回采时,需破煤层顶、底板回采,对煤质影响较大;针对问题采取措施。3.根据矿井西部采区勘探资料,西一、西二、西三采区探明和控制的经济储量非常有限,适宜综放和综采的块段较少,采区服务年限短,造成采区接替相对紧张,为确保矿井均衡稳定生产,同时为了从采掘布局上规避矿压带来隐患,认真做好西301工作面和东106工作面回采前期的地质探测工作,为工作面安全回采和相邻掘面掘进掌握清楚地质资料,以合理保持矿井产能和正常的抽灭掘采关系。4.东107工作面设计全长1530m,原始煤层长距离掘进通风****、供电、运输管理难度大,单进难以提高。5.做好各掘进工作面掘进期间的技术指导工作,及时探测,准确掌握揭煤距离和地质情况,确保正常掘进。6.继续加强顶板管理,范文top100确保安全生产,坚持从设计源头抓起,并认真监督落实。加大对失修巷道、矿压显现明显巷道的修复,有计划、有重点、分轻重缓急安排队伍,及时修复、不留隐患、不制约生产。7.加快采掘巷道的掘进速度,保证采掘平衡发展,努力提高单进水平。同时不断优化巷道设计和布局,优化掘进支护工艺,合理组织,科学安排队伍,确保矿井正常接替。9.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经常深入现场,查看现场施工过程存在的各种问题,随时消除各种不利因素,做好技术指导工作。10.及时填绘台账、图纸,及时存档,以便后期掘进有资料可循、有依据可查。同时加强业务学习,全面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示范校专业建设总结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群)示范校建设年度总结2本页是三一刀客写作最新发布的《示范校专业建设总结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群)示范校建设年度总结》的详细三一刀客写作范文文章,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群)示范校建设年度总结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群)2015年度示范校建设工作总结2015年是我院示范校建设的开局之年。在院领导统一部署下,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群)项目组成员及化学工程系师生同心戮力,奋发向上,紧密围绕建设参考资料,少熬夜!省级(转载于:在点网)高职改革发展示范校这个中心工作,齐心协力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内涵。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群)项目的建设工作,按照批复的《项目建设任务书》内的阶段预期目标和验收要点的要求,扎实推进。现总结如下:一、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不断完善以校企深度融合为支撑,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重点推进?化工专业理事会?的建设,先后与盘锦北方沥青燃料有限公司、辽宁美林药业有限公司、辽宁海德鑫化工有限公司、盘锦浩业化工有限公司和秦皇岛博赫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深度的校企合作,特别是近日,由院长带队与盘锦检测检测中心签订了共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协议,此次合作有效推进了学生高质量就业和持续就业,标志着学院的校企合作工作又走出了坚实的一步。化工专业理事会初步建立项目组通过多次深入的企业调研,确定了化工专业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单位,由于合作企业的生产情况和学院的工作安排,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将在近期召开有学院、行业、企业、毕业生、家长代表共同参与的化工专业理事会成立大会。(二)专业建设委员会逐步完善2015年3月12日至17日化学工程系主任徐晓强、副书记腾翀、化工专业负责人陈月、化工设备专业负责人张慧一行4人到宏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辽宁北方戴纳索合成橡胶有限公司、北化鲁华有限公司、辽宁海德鑫化工有限公司、辽宁科隆精化有限公司、天源药业就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群)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岗位需求和对专业课程设置的意见进行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并保留了相应的会议记录及相关的视频照片等资料。(三)企业教师工作站初见规模2015年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在宝来集团盘锦北方燃料油有限公司、盘锦和运集团建立了企业教师工作站,专业提供多媒体教学设施和桌椅等,合作企业提供化工生产真实环境和学生实习实训岗位,为专业教师企业顶岗实践和学生实习就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建设工作站过程中保留了相应企业调研报告、会议记录和相关视频、照片等资料。(四)保障制度逐步建立与企业共同商讨制定了《有机化工专业建设委员会运行制度》(草案)、《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教师实践考核实施细则》(草案)(五)已经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参考资料,少熬夜!起草了《化工专业理事会章程》(草案),通过调研制定了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组织结构并绘制了组织结构图;起草了《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章程》(草案);为相关专业委员会委员颁发了聘书;并有效地指导了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人才范文top100培养方案修订。制定了《企业教师工作站运行管理办法》。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成效建立企业调研机制深入开展?弹性工学交替、分段能力递进?培养模式改革研讨,制定新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充实、完善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紧扣?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个核心,结合本专业及相关行业企业的特点,以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为依据、以职业岗位的真实工作为基础,构建?弹性工学交替、分段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1、建立校内专业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工作岗位解析职业能力,根据行业企业典型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从知识、技能、工作态度三方面解析职业能力,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明确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难度、广度和深度,分析典型任务,系统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2、紧盯职业岗位要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在深入学习前沿教育理论和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范文写作聘请行业企业和国家示范校的同行专家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三轮修订,框架结构逐稿完善,方案内容不断充实、规范,更加贴近职业岗位要求,更加突出高职院校教育特色。(二)课程建设成果初见丰硕1、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化课程体系深入实施课程改革,有效推进专业建设,制定出更科学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多次召开专家访谈会,整个会议通过分析企业岗位的人才类型需求;商讨学生培养方案和校内教学计划;拟定核心课程;讨论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总体结构方案;探讨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及职业能力标准。会议中各位企业专家积极发言,从我国有机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企业的用人理念、用人要求等角度,对人才培养方向、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基本技能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在总结自身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最典型的工作任务,确定了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基参考资料,少熬夜!本框架。2、精品课程初见成果在示范校建设期间,学院大刀阔斧地进行课程改革,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群)共主持了4门理实一体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探索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型课程体系,课程开发与建设有序展开。我系精品课程为:化工单元操作、化学反应过程与设备、化工设备安装与维修和普通化学。四门精品课程已初见成效。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思想设计课程体系,力求体现能力本位的课程目标和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内涵,三一刀客写作课程体系的构建彰显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理念。(三)已经取得的标志性成果2015年,我系认真按照《建设任务书》的要求,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工作,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人才培养创佳绩。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是我校
本文标题:生产技术年度总结范例(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4319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