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数学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精编5篇)
数学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精编5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数学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精编5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1《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及课件山东省青岛第四十七中学荆北芳课题名称:细节优化,整合提升——期中考试试卷讲评课(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设计的教学主题是期中考试后的试卷讲评课~共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重点关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分式方程建立模型问题,第二课时对数形结合与分类讨论题型进行讲解~本节课为第一课时。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试卷讲评课作为教学中的一种重要课型,其教学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查缺纠错。将试卷中表现出来的错误归类~查找原因及解决的办法并实施。二是拓展提升。帮助学生构建现有知识间联系~扩大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解题经验。三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重视学生心理因素~充分肯定班级整体优势~发现学生的进步或不足~对试卷中的独到之处及时给予鼓励~帮助考试不佳者分析失败原因~使他们能正确认识自我~不断进取。四是提供教师自我反思和改进的机会。《学记》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学生就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教师通过试卷上的问题可以反思平日教学~对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弥补改进~与学生共同进步。本次试题考查内容范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教材八年级下第一章第1节不等关系——第四章第4节相似多边形~包含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解因式~分式及相似图形等内容~各部分所占比例为2:1:2:1。试题以教材为载体~根据课时比例~立足基础、适当变式拓展、增加难度、增大容量~考查了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建立模型等数学思想~体现出灵活性、综合性~本试卷评价导向功能的作用很明显~学生的总体感觉:题型熟悉~难度适中~容量适度~但部分学生在代数建模问题上失分较多~解题方法与能力的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所以第一课时重点关注模型问题~从注重双基、揭示知识发生过程着手~增强解题方法指导性教学~通过一题多解、变式拓展及优化解法等~重视学生对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及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突出针对性、层次性~新颖性~激励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收获。二、学情分析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八年级学生年龄一般在14岁左右~在日常学习中~学生通过老师的指导已有不少自主设问、编题的经历…并有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合作探究等经验与能力~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可以通过数学计算选择最优方案。本班学生共35人~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分。试后部分优秀学生已经发现问题~通过自主研究解决问题~从中得到乐趣~找到信心。中等同学通过课前改错或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也能解决部分基础题型~而中等及偏下学生在改错过程中明确自己不是因为基础知识不牢固~而是对知识理解的系统性欠缺~数学思想方法及解题的灵活性需要进一步完善。所以结合学生试后的心理特征~存在对试卷讲评的渴求~因而不必担心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2、学习者已有的准备:在之前的学习中~积累了初步的建立方程或不等式,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亲身体验了列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应用题的关键是寻找、确定其中主要的等量关系或不等关系~掌握了一些分析问题的技巧:如抓住不变的量建立相等关系、借助列图表来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等。三、教学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1(知识目标:讲解第13、21、23题~以列一元一次不等式~分式方程解应用题为媒介~再一次体会建模方法~并对一题多解~开拓解题思路等弱点进行补救,通过对典型错误剖析矫正~使学生对前期所学加深认识、形成经验、达成数学思想方法的顿悟、提炼与升华。2(能力目标:利用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通过变式拓展~强化思维训练~激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大胆假设猜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3(情感目标: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小组展示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于标新立异的思想意识。四、教学设计思路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只有通过学生的自身操作或实践才是最有效的。根据上面的教学内容~结合这一需求~在本节课上~我采用分层次分小组~指导学生自行解决~教师辅助指导的教学方式~明确的责任分工~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教学难以顾及众多学生差异性的不足~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者~学生为主体的科学观点~实现教与学和谐发展。当遇到学生难以解决的新题型时~教师可加以指导、示范。而对学生来讲~不论对与错~都有一个思维过程~所以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首先让学生课前进行试卷分析~在课堂上教师应善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到考试解决问题的情境中~重建学生思维~进而重建或完善解题思路。并有效地促使学生进行反思与自我评价。教学重点:通过一题多解,开拓解题思路,帮助学生再一次体会经历的一些建模类型。学生的互助及教师引导,解决学生改错后仍困难的题型。教学难点:采用何种方式突破23,2,~使学生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已掌握的知识达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教学关键:重视更改试卷中的错误~并对出错的知识点进行强化巩固。关注建模过程中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与应用。五、教学媒体和课前准备针对学生:课前下发试卷及“卷后感悟”~查找自己易错题型~并完成通过努力可以改错的部分。针对教师:应对学生得失分情况进行统计、汇总~确定讲评重点。将学生分小组~使每组内有好~中~差三个层次学生。统计解答题的得分~计算各题的平均分~以此衡量全班对此类题的掌握情况。分析学生对相关知识、及相关方法的掌握情况~对学生错误较为集中或不会者较多的题目进行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制订措施~并设计好针对训练题。提前搜集学生不同解法~典型错误解法~制作课件~使用实物投影仪。六、教学过程:〘第一环节〙:课前纠错1、教师对学生错误较为集中或不会者较多的题目进行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制定讲评措施。2、下发试卷及“卷后感悟”~学生自主纠错。〖设计意图〗?学生由于考场气氛~时间紧张等因素导致一些题目的失误~可能试后或下发试卷时就已经明白~自己可以改正~所以应留出让学生自己领悟的时间。?在学生错误的解题过程中~若隐含着某种积极因素~教学时可以其不明白入手~引导学生对错误深入分析~得出正确结论。这不仅使“错”者茅塞顿开~还可引起“对”者的再次思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益处。〘第二环节〙:课堂讲评一,、考试情况分析并指出存在问题,1(试卷总体水平分析~公布各分数段的人数、平均分。2(表扬总分优异及进步的同学。〖设计意图〗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试卷讲评课应保持和强化这些心理动机。这样~在讲评中应不断鼓励学生~及时肯定~积极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对于那些本身基础不好~本次考试仍不理想的同学~教师应从他们的试卷中捕捉闪光点~对他们的卷面上反映出的点滴进步加以肯定~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二,、试卷问题分析总结出失分率高的基础题:4~5~6~9~11~13~14题。失分率高的解答题:21~23~24题。并利用表格分析试卷较集中考查的知识点及各题的通过率~确立本节课讲评重点为3~21~23题。相似一元一次分解因式分式不等式,组,图形36基础知识概念152810数形结合91411151218计算类1716194720建模思想2123(1)23(2)技巧规律132224(1)分类讨论思想24(2)(3)24(4)〖设计意图〗:利用表格将卷面中考查的知识及出现的错误类型交叉归类地呈现~这样~可将期中、期末考试题型多且散这一弊端有效解决~而且强化学生将题型归类的能力~指导学生今后的复习~并能自己分析试卷。同时让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有大致的了解~确立本节讲评的内容重点。三,、组内互评在教师的组织、引导、点拨下开展小组交流~明确组长与组员分工合作~总结错因及今后的方向。,注,组长职责:1,帮助小组成员弄明白错题错在哪,2,批他们的改错,3,帮助他们总结今后在做此类题目时该注意的问题~必要时可求助老师。组员职责:1,先自己找错题错在哪~再找组长讲述,2,红笔在原题旁边改错,3,在组长帮助下总结今后做此类题目该注意的问题~完成“改错向导”的错题分析。〖设计意图〗?检查作业完成情况?通过小组合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长组员分工提高课堂效率。由于学生找错题或找错因时~教师一人很难解答所有学生困惑~一些相对容易的问题可由组长帮助解决~这样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而对于学生可以解决的基础性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组长帮助下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找出错误的原因和知识的根源。在这一过程中~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又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第三环节〙典型题目讲解:,13、21、23题,1、,试卷13小题,错题再现:关于x~y的方程组中~若未知数x,y满足x+y0,则m的取值范围________。,师问:***同学~考试时这道题你做错了~现在是否有了新的认识,请讲解。,,师问:在解决这道题时~还有其他方法吗,,并追问这样做的原因,〖设计意图〗13题是基础题中得分率最低的一道题,而且有巧解方法,这种方法也有助于学生解决很多类似的问题,几何方面如选择第6题,建模方面如21题、23题。让中等学生口述解题思路,优化解题方法。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一书中指出“一个好的教师应当懂得并且传授给学生下述看法,没有任何问题是可以解决得十全十美的,总剩下些工作要做,经过充分的探讨和钻研,我们总能提高自己对这个解答的理解水平”。所以虽说呈现的仅仅是试卷中一道小题,但讨论的却是更为重要知识的再认识和运用,通过讲评,能让学生进一步正确处理后面的学习,提高效率。2、变式训练关于x,y的方程组中~若未知数x,y满足x,y0,则m的取值范围________。,师问:你们是用什么样的办法这么快就解决了这个题,它与上题之间的区别是什么,,〖设计意图〗针对13题进行强化训练~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又可以做到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还可以解决成绩优秀学生“吃不饱”的现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去。这类训练立足于基础~不求难~注重合理性、渐进性的变化~教学中多一点启发引导~少一点告知讲解~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变化~总结变化~让思维渐渐拓展开阔起来。3、,试卷第21题,考题再现:某商厦进货员预测一种应季衬衫能畅销市场~就用8万元购进这种衬衫~面市后果然供不应求~商厦又用万元购进了第二批这种衬衫~所购数量是第一批购进的2倍~但单价贵了4元~商厦销售这种衬衫时每件定价都是58元,若购进的衬衫很快售完,在这两笔生意中,商厦共赢利多少元,,师问:,1,读完这个题~同学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2,题目中的关键语句表达了怎样的数量关系,,找学生分析并展示其试卷。解法一、,师问: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学生展示不同解法~并分析其思路产生的过程。解法二、,师:老师在批卷的过程中发现咱班同学还有这样的两种不同方法~同学们分析一下与前两位同学的解题过程相比有何不同,,解法三、解法四、,师问:同一道题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同的做法,它们的奥秘究竟在哪,,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找出四种解题方法之间的本质联系~利用以前熟悉使用的表格形式呈现。利用单价、数量、总价列二元方程组即解法四。单价元/件数量/件总价/元第一批xy80000第二批X+42y176000利用数量间关系列分式方程即解法一。单价元/件数量/件总价/元第一批x80000第二批X+4176000利用两次单价之间关系列分式方程即解法二单价元/件数量/件总价/元第一批x80000第二批2x176000对于解法三~是单位转化问题~简化运算。〖设计意图〗?一般的学生在给定的应用题中找出一个或两个等量关系是不难的~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得不去探讨两类等量关系的内在联系~此时借助表格帮助学生分析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从点出发~以点带面地
本文标题:数学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4402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