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精编】中班音乐教案样例集锦【参考4篇】
【精编】中班音乐教案样例集锦【参考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精编】中班音乐教案样例集锦【参考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中班音乐教案篇【第一篇】设计思路:生活因为有了音乐才会多姿多彩,而这些欢快的、舒缓的、悲伤的等等各种性质的音乐正是由各种时值的音符组成,为了让孩子们更形象生动地理解并感受音乐的神奇与奥秘,我就设计了这样一堂课――《可爱的小音符》。目的在于通过各种游戏的开展以及音符妈妈(全音符)、音符姐姐(四分音符)、音符宝宝(十六分音符)形象的教学具展示让孩子们感受各种音符时值的长短,并结合基本节奏型巩固提高幼儿对音值、节拍的感悟及表现能力。活动目标:1、体验全音符、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时值变化带来的趣味性。2、初步了解三种音符结构及基本节奏型,尝试用声音、动作表现音符时值长短。3、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活动准备:自制“音符小楼”(全音符、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地面布置音符列车、音乐活动过程:一、情境体验,引出课题1、听音乐自由表现进教室。2、比较两段音乐的不同。二、感知音符时值长短故事《音符小楼》,形象感知全、四、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梗概:音符妈妈喜欢一个人住一层楼,音符姐姐喜欢一个人住一间房,音符宝宝喜欢四个人挤一间房。三、表现音符时值长短1、游戏《变变变》2、游戏《音符列车》四、匹配相应节奏型并表现1、为音符小楼安装门牌。2、邀请小音符。a、全音符用喂---叫喊请出b、四分音符用敲门请出c、十六分音符说说生活中类似的节奏型五、律动延伸,继续感知活动反思:活因为有了音乐才会多姿多彩,而这些欢快的、舒缓的、悲伤的等等各种性质的音乐正是由这些可爱的音符组成,让孩子们更形象生动地理解并感受音乐的神奇与奥秘。在新《纲要》中,明确地强调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中班音乐教案篇【第二篇】活动名称:乐曲欣赏《铃儿响叮当》活动目标:初步感受歌曲《铃儿响叮当》活泼欢快的特点,愿意用肢体动作表现滑雪的愉快心情。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活动准备:幼儿欣赏过歌曲《摇篮曲》、观看过滑雪橇的画面和录;ppt课件、音乐、串铃、自制滑雪板和雪橇活动过程:一、比较欣赏,初步感受1。欣赏、回忆歌曲《摇篮曲》引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两首好听的歌曲,我们先来听听这一首。(ppt1左喇叭)提问:宝贝们这首歌曲叫什么?听了有什么感觉?小结:《摇篮曲》是慢慢的、轻轻的、柔柔的,是(妈妈哄)宝宝睡觉时听的歌。2.欣赏、感受歌曲《铃儿响叮当》提问:我们再来听听另一首歌曲,它和《摇篮曲》有什么不一样?(ppt1右喇叭)提问:这首歌曲和《摇篮曲》有什么不一样?小结:听上去快快的、很开心很快乐的,我们可以叫它欢快。提问:听到很欢快的歌曲,你会做哪些开心快乐的动作呢?(ppt1右喇叭)(跟着歌曲的节奏开心地做动作)教师介绍:这首很活泼、很欢快的歌曲,名字叫(ppt2)《铃儿响叮当》,是美国的一位名叫皮尔彭特叔叔创作的。二、理解欣赏,模仿表现1。理解、模仿提问:我们来听听这首活泼欢快的《铃儿响叮当》,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些什么?(教师清唱)提问:再来听听这首活泼欢快的歌曲,看看歌曲里的朋友们是怎样开心地滑雪的?(ppt2喇叭,ppt3—22)提问:小朋友是怎样开心地滑雪的呀?谁来做做这个动作?(个别示范——动作要求——全体模仿)小结:滑雪——身体往下蹲,双手朝下一下一下地用力撑滑雪杆。滑雪橇——坐在雪橇上,腿伸直,身体左一下右一下地摇着。2。模仿、表现师:——你们真棒!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串铃、雪橇、滑雪板,你可以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让我们一起来滑雪。(音乐轻)——宝贝们(幼:哎),准备好了吗?(幼:好了)让我们唱着《铃儿响叮当》一起去滑雪喽。可以和别人做不一样的动作哦!(ppt24音乐响)教学反思: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中班音乐教案篇【第三篇】活动目标1、在听辨活动中感知sol、mi两个音的高低。2、能听音模唱,并知道它们在简谱上的位置。3、感受《我的家有几口人》,尝试看色块来唱谱。活动准备铝板琴、两组sol和mi组成的乐句简谱,《我的家有几口人》简谱。活动过程一、认识sol、mi两个音。“铝板琴——‘音乐城堡’里面住着很多的音宝宝,今天啊,有两个音宝宝要来和我们小朋友做好朋友,让我们来听听看,它们是怎么介绍它们自己的。”1、教师手持音块,边敲边唱55│555│,引导幼儿听音模唱。2、同样介绍“mi”。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sol、mi两个音分别标有黄、红两种颜色,知道sol喜欢穿蓝衣服,mi喜欢穿黄衣服。4、敲击sol、mi两个音,引导幼儿听辨高低,知道sol比mi高,mi比sol低。“铝板琴——‘音乐城堡’是音宝宝的家,有很多层楼,上面都标有数字宝宝,sol住在五楼,mi住在三楼,所以sol的音要比mi高。”二、听音模唱。1、敲击两个音组成的简单乐句。如:53│553│;3535│353│等,让幼儿听音模唱。2、敲乐句:鼓励幼儿在铝板琴上找出相应的音,并有节奏地敲击。三、认识sol、mi的位置。1、认识黄、蓝两个音。2、介绍音符的家:sol、mi在简谱中的数字宝宝代表。4、看着简谱唱唱简单的乐句。四、尝试看色块唱谱。熟悉《我家有几口》的谱子,尝试着看色块来唱谱。中班音乐教案篇【第四篇】活动目标1、感知“功夫拳”三段音乐不同的风格、理解音乐特征。2、根据不同音乐风格和图谱模仿、创编动物功夫拳。3、愿意积极参与表演功夫拳。活动准备白板课件。活动过程一、借助课件初步感知音乐,激发兴趣。师:看过《功夫熊猫》这部电影吗?有这么一段音乐,和功夫熊猫这部电影有关,一起来听一听。师:听了刚才这段音乐,你觉得哪些动物来了?二、分段欣赏音乐,看秘笈学打虎拳、蛇拳,大胆创编功夫熊猫拳。1、学打虎拳。(1)初步感知音乐。(2)自由尝试打虎拳。(3)看功夫秘笈,学打虎拳。(4)听音乐看秘笈打虎拳。2、学打蛇拳。(1)跟音乐自由学蛇游动。师:第二个出场的会是谁呢?(2)看功夫秘笈,学打蛇拳。(3)听音乐打蛇拳。3、大胆创编动作,学打功夫熊猫拳。(1)听音乐创编熊猫拳。师:最后出场的是谁呀?(2)幼儿创编动作,教师用白板记录秘笈图。师:熊猫想请你们帮它设计一套秘笈,你们愿意接受这个挑战吗?(3)跟着音乐打熊猫拳。三、完整表演《功夫拳》。1、播放音乐,完整表演《功夫拳》。师:现在这三套功夫秘笈我们都会了,我们跟着音乐完整的来打拳吧,注意听清音乐哦。2、有表情地完整表演《功夫拳》。
本文标题:【精编】中班音乐教案样例集锦【参考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4501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