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劳动模范人物事迹简介范例【推荐4篇】
劳动模范人物事迹简介范例【推荐4篇】【前言导读】由网友为您整理收编的“劳动模范人物事迹简介范例【推荐4篇】”精选优质范文,供您参考学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劳动模范人物事迹简介【第一篇】_,女,34岁,_华兴机电有限公司六车间某产品组组长。参加工作后勤劳务实、敢于迎接挑战和创新,受到车间领导和同事的广泛认可,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连年获得公司先进和优秀员工等称号。_一直作为车间生产骨干,参加系统内部装配工劳动竞赛,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公司产品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_等同志被临危受命,赴西安学习新型产品长达半年之久,她克服孩子小等困难,坚持把全部产品工艺摸熟摸投,为产品转产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新产品成为公司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成立专门的新产品小组。作为组长,_同志既负责生产组织管理,又要上线作业。生产作业节奏繁忙紧张,她为抢时间跟男同志一样搬运产品,因此她去年因为赶任务时受伤的腰,旧伤复发,可她仅仅短暂休息几天,牵挂工作又回到工作岗位。回到岗位后她只能站立干活无法坐下,一天加班十几个小时下来,腿脚肿胀刺痛。新产品工艺要求高,成熟的员工很难培养,_同志带头加班加点,抢产品周期时,没有节假日,每天早8晚10的工作,顾不上家庭,连孩子一个小小的陪伴一会的愿望都实现不了。在工作中注重总结和创造,多次提出工艺改进和合理化建议,在她的带动下,小组踏实、苦干,创新,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普通平凡的工作,所带小组被公司评为“星级班组”。劳动模范人物事迹简介【第二篇】李xx,就职于际华三五一七橡胶制品有限公司,她是新兴际华集团橡胶技术首席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九三学社成员,荣获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湖南省劳动模范、橡胶工业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率先垂范,技术团队成绩斐然李xx同志从事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工作30年,始终走在行业技术前沿,是高分子材料研究应用技术领军人物。在她的带领下,工作室主导研制的“耐250℃高温特种作业鞋”已成功被某军采用,填补了国内空白;“用于输送直接饮水橡胶密封圈”成功通过英国WRAS环保认证,是我国首个通过该项检测的产品,开启了我国直饮水密封件走向欧美市场的先河;“三元乙丙橡胶密封件”经国家权威机构检测,使用寿命可达120年,开创了“百年胶圈”的奇迹,该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我国该项技术的空白,还有多个项目对行业及社会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成果多次获省市奖励,为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做出了突出贡献。她所带领的技术团队中先后有4人走上公司中层管理岗位,有8人获得公司“科技创新模范”称号。勤奋敬业,科技创新硕果累累李xx同志获得专利2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发表论文10余篇,研发新产品600余款,技术创新成果130余项,多项成果获省、集团奖励,2017年至2019年共获资金资助2608万元。她主持开发了排水胶圈、燃气胶圈、热水密封圈、EPDM在出口胶圈中的应用等多个项目。硫化鞋靴的研发国际合作项目,与国际一流设计师展开合作交流,设计开发了毕加索、彩虹等一系列系列鞋类产品,在传统硫化鞋产业中拓展出了新的鞋类设计理念、应用了制鞋新工艺和新材料;应急救援多功能安全防护鞋产品研发项目,在应急救援防护装备设计中加入了新的设计思路,产品采用新型防水面料制作,结合快速穿脱功能,有效解决了救援人员在救援工程中透气排汗、防水速干、快速穿脱及穿用舒适性等问题;军警品鞋靴研发项目,协助军队研究所成功开发出了军用防油鞋,并主导编写了防油鞋的军需标准。在微晶石墨烯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研制与应用中,她和团队将石墨烯均匀分散在橡胶体中,形成互穿网络的高分子弹性体,有效地提高橡胶的物理性能和动态性能,并将石墨烯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应用到橡胶制品的生产中,以改善橡胶制品的性能,项目对于新材料在橡胶领域中的使用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对于特种橡胶行业的发展具有引领作用;止滑橡胶材料研发,增加宏观层面的花纹设计和改变鞋底表面形态,调整配方特别是生胶和填充体系,增加材料内部变形滞后造成的损耗因子,提高橡胶表面和湿滑地面接触的摩擦系数。李xx同志已成为际华集团橡胶专业的领头人,为企业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橡胶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劳动模范人物事迹简介【第三篇】刘xx,男1955年12月出生,博士学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国家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带头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水稻区域创新中心主任,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教育部“北方粳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农技推广学会理事,中国作物学会理事,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农业部水稻专家组成员、东北稻区负责人,辽宁省农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农业科技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多年来,刘xx院士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和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20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在籼粳稻杂交育种、水稻理想株型、水稻超高产育种及生产技术集成等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1.在超级粳稻育种理论与技术创新方面做出重大贡献作为农业部超级稻育种重大专项东北稻区的主持人,刘xx教授带领东北超级稻的研究团队在育种理论创立、新株型种质创新、优质超级稻新品种选育及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方面取得全面突破:(1)率先建立了北方粳型超级稻育种理论与技术体系,并在新株型创造上取得重大突破,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2部,创制出新株型优异种质20余份。(2)育成的优质超级稻新品种多个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超级稻推广计划主推品种;被列入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并顺利通过科技部、农业部联合评审,成为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后补助品种。(3)课题组选育的超级稻近三年在东北稻区种植面积均超过水稻总面积60%以上,拉动水稻平均单产由“十五”末期的/亩,迅速提高到2007年的/亩,平均亩增产,增幅高达%。2008年,以袁隆平院士为主任委员,卢永根、李家洋、朱英国等4位院士和5位国内水稻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对该项目进行了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成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综合性、系统性强,创新性突出,理论与技术价值高,应用前景广阔,综合水平居同国际类研究水平”。目前,该项成果已被农业部推荐申报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多次获国家和部省级科技奖励和发明专利(1)主持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籼粳稻杂交新株型创造及超高产育种研究与应用”,在理论和方法两方面都取得重大突破。首次较为系统、完整地提出了籼粳稻杂交育种理论与方法及理想株型理论;直接或间接育成水稻新品种2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9000多万亩,增产稻谷46亿多公斤,产生经济效益超过36亿元。该项成果于被评为国际水平,并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主持完成的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北方粳型超级稻育种理论与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育成超级稻新品种9个,累计推广面积1300多万亩,增产稻谷亿公斤,产生经济效益亿元。2005年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主持完成的农业部重点项目“北方粳型超级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在超级稻生产技术组装集成与示范推广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使以无纺布覆盖旱育稀植为核心的超级稻生产技术大面积示范推广。2007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4)主持完成的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基金项目和辽宁省优秀青年人才培养基金项目“优质粳稻新品种选育及北粳南引的重新研究”,利用籼粳稻杂交穿梭育种法,育成了易脱粒型优质粳稻新品种“中粳564”,使北粳南引这一50年代惨遭失败的难题获得成功。该品种在安徽、辽宁、河北、宁夏等省区推广650多万亩,创直接经济效益亿多元。该项成果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5)主持完成的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优质粳稻高产高效益栽培技术集成与推广”,累计推广万亩,增产稻谷亿公斤,新增经济效益亿万元。该项目获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6)主持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12篇被Sci和CABA收录,80篇次被引用,2篇蝉联辽宁省首届和第二届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研究成果被收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成果选编》。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7)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两项,专利号分别为:和。3.社会经济效益巨大他所领导的东北超级稻研究课题组在超级稻育种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方面已居国际地位。近十年来,项目组共育成通过部、省级认定的优质超级稻新品种16个,仅在东北稻区就累计推广14721万亩,增产稻谷亿公斤,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亿元,社会经济效益显著。4.教书育人成绩显著作为博士生导师,始终站在学科前沿,为所在学科的研究生主讲学位课,传授新知识,并引领学科的研究方向,并带有博士后8名、博士23名和硕士48名。5.获得多项荣誉称号先后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辽宁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辽宁省学科拔尖人才、辽宁省优秀专家、沈阳市优秀专家;全国首届农业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农业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农业科研人员、全国农业科研推广标兵、辽宁教育年度人物、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沈阳市劳动模范;沈阳市首届十大科技英才奖、沈阳市科技振兴突出贡献奖,国家农业科技荣誉奖——中华农业英才奖。此外,先后入选辽宁省首届青年优秀科技人才培养计划、教育部优秀年青教师培养计划、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农业部神农计划、辽宁省首届“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培养计划和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计划。劳动模范人物事迹简介【第四篇】在创新中成长在成长中创新,主人公是机电区副区长薛志庆,他出生于1969年2月,在1990年3月在峰峰集团大社矿参加工作,__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本科学历,河北涉县人。以他名命名的“薛志庆创新工作室”创建于__年,他带领6名成员针对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在企业中的不断推广应用所遇到的难题分门别类,从优化工序环节、技术改革、机电设备影响、创新管理等各方面入手,先后对井下大型绞车变频操控整流电控系统、架空乘人系统活动式静止上下人装置、架空乘人装置绳轮回收加工机床、三水平坡底泵改自动开停装置和主井绞车盘形闸“闸间隙保护和松绳保护”报警装置等创新改革项目进行了优化改造,极大降低了故障率、磨损和用工的消耗,年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百余万元。其中薛志庆还先后针对bkd系列操作系统的不合理,改造了操作回路;研制了井下泵房高低水位报警装置,避免了电机烧线圈事故;还先后对串车控制系统、延伸泵房软启动改成直起和高压橡套电缆接头改冷缩头连接等项目进行了改造,为企业节约资金和创造价值达数百万元。薛志庆同志利用创新工作室平台先后绘制出7种备件图纸;修复电器设备36台,为矿节约费用支出达万元;为降低井下瓦斯超限事故,薛志庆还积极协助矿提出风机使用双风机双电源的合理化建议,矿通过采纳建议,使瓦斯事故率降低了%,年可为矿创造价值上千万元;同时,薛志庆还先后研究发明了井下绳头“卡绳器”、串车制动“挂竿器”和米车限速凸轮板等技术项目,年可为矿节约费用上万元。他利用工作室积极开展了职工培训活动,底子差的职工参与到学技术中来,提高他们的理论和实践操作水平,在此基础上他还在职工中大力倡导“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学习法,制定了学习管理制度和奖惩措施,每天在值班室、工房和井下各大车泵房的黑板上及时更新学习内容,内容包括安全知识、操作标准和规程、工种技术知识、现场实践经验等,做到人人看到、人人知道,人人掌握。在学习的形式上采取互动式教学,用实例、用身边的事故教育员工,使大家看得懂、记得牢。此外,他还根据培训内容新工人听不懂、跟不上的情况,利用“职工创新工作室”的优势教学条件,为新工人“开小灶”,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极大的调动了职工主动学习技术知识的积极性,大幅
本文标题:劳动模范人物事迹简介范例【推荐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453449 .html